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9|回复: 5

[转帖]叶延滨:唯愿好诗满人间——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选刊》2005年第9期诗人专访·叶延滨 <br>唯愿好诗满人间<br>  ——答×××记者问<br>□叶延滨 <p>1.《诗刊》从1957年创刊至今己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你现在是《诗刊》主编,请您谈谈它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办刊方针和定位分别是什么? <p>《诗刊》从1957年创刊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应该说是中国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文学期刊之一,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旗下的重要刊物,《诗刊》一直把展示中国诗刊全貌,团结中国当代诗人作为己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诗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初步形成,因此,刊物也面临着众口难调,众说纷纭的局面。记得一位作家协会领导要求我们的办刊态度要“如履薄冰”,就是说要做到全面展示中国诗坛成果,团结各种风格流派的诗人,我们在办刊中要百倍小心维护和爱护每一个诗人和每一件作品。 <p>2.《诗刊》2002年改版为半月刊。改版的目的是什么,成效如何? <p>中国诗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比较单一的流派和风格,变得丰富多彩,这对广大作者是开放了创作的天地,对广大读者是增加了多种多样的新作品。但作为一家反映和展示全貌的刊物,就有了编选上的难度。前些年,一首诗全国人民都传看,一条“古典诗歌和民歌相结合的道路”全体诗人都在走,虽然单一,但编刊物好编,有较为共同认可的标准,同时在这种标准下有共同认可的好作品。现在多样化了,作者创作风格和流派多了,作品差别也大了,每一种样式甚至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读者群”,各个读者群之间的审美趣味大相径庭,这种态势,使诗坛从金字塔式变成平面花园式。因此,扩大版面,让更多样式的诗作得到发表,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改版以后,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扩大了诗刊的容量,从每月六十四页变成一百六十页。最大的受益者是青年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下半月刊主要面对青年人,这样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诗刊》与青年诗界的关系,使《诗刊》更能把精力放在扶植青年诗人方面,同时也继续关注名家名作。 <p>3.您曾在《星星》工作十二年并出任主编,如今在《诗刊》主持工作也近十年,请您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同类刊物相比,《诗刊》有哪些特色,优势在哪里? <p>《诗刊》与《星星》是两家有影响的诗刊,同年同月创刊。《星星》作为一家省作家协会旗下的刊物,更灵活,更有自主选择,更可能表现自己的倾向性。比方说,我在《星星》编刊物的时候,强调了更多地推出新人,多发青年诗人作品;强调了少在“理论上争论”,多发探索性的作品;强调了百花齐放,鼓励作品中以精焊的短诗为主。青春、灵活、有探索性,是《星星》的长处。《诗刊》处的位置不一样,它更大气,更包容,也更注意关注那些影响诗坛发展的作品。 <p>4.《诗刊》获得过“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新闻出版署‘双奖’期刊”等荣誉,您个人也获“全国百佳优秀出版工作者”称号。对于这些荣誉,您是如何看待? <p>《诗刊》的荣誉是全体编辑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诗歌界共同努力的结果,还有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出版集团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我个人认为,这些荣誉除了肯定成绩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还有寄予希望的意味。中国有悠久而优秀的诗歌传统,李白和杜甫曾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名片。再创耀眼的诗歌辉煌,是一种期待和梦想,从本质上讲,中国诗人都应该是梦想家才对。 <p>5.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诗人,其创作的崭露头角和步入辉煌几乎都与《诗刊》的发现与鼎力扶持密不可分。如上世纪50年代的公刘、李瑛、邵燕祥;80年代的舒婷、顾城、杨炼;9O年代的郁葱、莫非、西渡、伊沙;本世纪的娜夜、江一郎、哑石、北野。《诗刊》是如何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的? <p>关注青年诗人的创作,推介新人新作,这是《诗刊》的传统,也是《诗刊》为中国诗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觉得“培养”二字,有时不完全准确。“发现”二字有时不一定合理。但大家这么说,也表明了对关注青年创作种种作法的肯定之意。从我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我是个老三届的下乡知青,恢复高考后,考入了北京读大学,在学校期间,给《诗刊》投稿,有幸参加了第一届青春诗会,在这届青春诗会上发表的作品《干妈》获了全国奖,也是由《诗刊》的邵燕祥老师和吴家谨介绍,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没有这一段经历,我不会有今天的现状,也不会在以后,调到《诗刊》做编辑工作。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编辑不仅能看出好稿子,还能看出好作者;一个优秀的编辑部不仅能编出一本好刊物,还能形成一个优秀的作家群。 <p>6.《诗刊》每年都举办“青春诗会”、“华文青年诗人奖”、“春天送你一首诗”等活动,这些活动是如何操作的,有什么意义,影响如何? <p>《诗刊》多年的经营形成了自己开门办刊的特点,也就是说,除了编稿子,《诗刊》还要开展各种活动,使作者、读者和编者共同形成良好的生态。应该说《诗刊》是诗人与诗歌爱好者之间的桥梁和联系的平台,而我们的这些活动,也是给这种联系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重要的平台。“青春诗会”每年一届,有十多名当年优秀的青年诗人参加,带着作品,讨论、修改最后出一本专刊发表。这实际成了每年度的新诗人推介会,把有前途有潜力的青年诗人推介给读者。自1980年至今,“青春诗会”成了青年诗坛重要的品牌。现在活跃在诗坛的中青年诗人,有二百多位曾参加过“青春诗会”。华文青年诗歌奖目前已进行了三届的评定,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诗刊》加大对青年诗人的扶植引导的举措。每届评定三名获奖者,都是从当年创作活跃的青年诗人中产生。关注当下正在创作的青年诗人是这个奖与其它奖不同的特点之一。参评的诗人都以当年作品报名或被推荐,从数十名合格的候选诗人中,编辑部初选向评委推荐十名诗人的作品,然后评委根据自己的阅读排序和打分,排在第一的十分,依次为九分、八分、七分……评委独立阅审打分,最后根据所有评委的分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当年的获奖者。这样充分体现了评委意志,同时也避免了平庸之作入选。比方说,有创意的不一定得到评委普通的认可,得到普遍认可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们这种评分法,七位评委中如果有三位评委把作者排到第一名,他就得三十分。而另一个作者,有五个评委给他打了分,但都只排在第五名,这样也得二十五分。按此比分,得三票的作者比得五票的更有可能获奖。这是华文诗歌奖的第二个特点:评委独立审稿定出优与差的排序并打分,避免互相影响和权威施加影响;最后按分数多少决定获奖者,使有争议但也有特点的新人能脱颖而出。“青春诗会”是展示新人新作,“华文青年诗歌奖”是奖励当下最有活力的诗人,这两个品牌活动都是面向杰出人才和诗坛精英,而“春天送你一首诗”就是贴近广大诗歌爱好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得到众多城市支持的公益性活动。我们从2001年开始这项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珠海、深圳等近百个城市开展了这个活动,近百万人参加了这个活动。现在“春天送你一首诗”已经在国家注册,成为《诗刊》“三贴近”的品牌,每一年四月在全国几十个城市举行。 <p>7.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注册的诗歌报刊有18种,上世纪九十年代萎缩为9种。2000年又上升为12种,2002年诗歌报刊队伍又添加了两名新成员———山西的《大众诗刊》和甘肃的《敦煌》诗刊。对于这一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诗歌报刊的壮大对《诗刊》是否意味着竞争的加大? <p>中国大陆有十来家诗歌报刊,这是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有了这样的规模,使诗歌报刊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小环境。互相竞赛也互相学习,互相映衬也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生态圈。比方说,《诗刊》每期只发四个页码的旧体诗歌,这和旧体诗有广大的爱好者和写作者是不相适应的,因此《中华诗词》这样一个专门的传统诗歌刊物就成为广大旧体诗歌的主要园地。比方说,《诗刊》发表散文诗较少,而《散文诗》这本杂志就拥有了广大的读者。不可否认,这些刊物都形成对《诗刊》的竞争,但同时也促进《诗刊》提高水平,扩大了《诗刊》可能的读者群。同时,我也相信,《诗刊》这样全面展示诗坛现状的特点是《诗刊》重要的立足基础。 <p>8.诗歌创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风光无限,后来逐渐衰落,影响越来越小,目前的诗歌创作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前景如何? <p>诗歌的发展有起有伏,如同黄河九曲十八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走出文化大革命,一种开放的前景展现在中国人的眼前,国运人心,如火山喷发、也如巨流出山峡,展示了辉煌的景观。当然,除了国运人心,还有诸多因素让诗歌成为“风光无限”的原因,如当时刚提思想解放,许多新观念成为诗歌的内容,比方说反腐败、环保、科学是生产力、平反冤案……等都成为诗歌的热点。随着时代发展,诗歌曾担负的新闻、政策、民情表达等附带作用,都在正常渠道得到宣泄。诗歌成为诗歌爱好者的对象而不再是大众的聚焦点。换句话说,诗歌回到了文学本身。除了这个原因,读者的减少也有诗歌发展中带出的新问题,近二十年,中国诗歌在创作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诗歌理论与新的表现方式的探索,造成了剖作与阅读的某些隔阂,一些诗人在关注诗歌本身创新的时候,忽视了读者的感受与接受。但不能说这就是“衰落”而是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回头看一下二十多年来的创作实践的成功与失误。 <p>9.诗歌制作有没有一个标准?什么样的诗才能得到《诗刊》的青睐?《诗刊》的稿件来源渠道都有哪些? <p>诗歌当然有比较公认的创作标准,古代诗歌,四言、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格律。就是自由体的新诗也有公认的好坏判别标准。这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的,有专门的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给诗歌以标准和范例。什么样的诗才能得到《诗刊》的青睐,这个问题,简单的说一句话:凡是有创造性的好诗均是《诗刊》关注的对象。一是要好诗,什么是好诗,我们自己有个十分宽范的区间,上限:向美向善向上;下限:不黑不黄不灰。上限好理解,是精神追求的一个向度,积极的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下限也好理解,不黑即不违法,不黄即不色情,不灰即不鼓吹颓废厌世。在这个区间的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均在我们的用稿视野中。二是要有创造性,有些作品健康向上,也在艺术上完美,但如果缺乏创新,是模仿或者是雷同或者是再造,那么也不可能为我们采用。当然,我们不能说凡是《诗刊》发表的东西都达到了这个要求,但这个要求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诗刊》园地公开,大量的用稿均是诗作者主动向我们投稿,从自然投稿中采用的作品占《诗刊》用稿的绝大部分。除此之外,我们有些策划选题,有些重要的评论文章也主动向诗人和评论家约稿,约稿在全部用稿量中比例很小。<br> <br>10.有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诗刊》在人们心目中是所谓的“皇家刊物”,近乎诗歌艺术裁判所,当时《诗刊》创下发行六十多万的纪录,如今《诗刊》的状况如何? <p>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诗刊》被认为是“皇家刊物”,这一是说明地位高,二是说明当时的文化开明度不够,由一家刊物来充当诗歌裁判所,这不合乎艺术民主的原则,也不是太正常的现象。当时的文化艺术消费比较单一,广播电视不发达,报刊种类有限,只有几百种,这些都使《诗刊》和一些文学刊物出现了高发行的现象。现在中国有多种文化消费方式,仅杂志就有八千多种,《诗刊》虽然发行量不如八十年代,但在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下,《诗刊》先后获中国新闻出版署“百种重点期刊”“双奖期刊”“国家期刊奖”,在八千多家期刊中居于前列位置。《诗刊》早就不是吃皇粮的“皇家期刊”了,更不是裁判所。我们努力让《诗刊》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读者的信任,在办刊中成为诗人的朋友,这就是《诗刊》今天的变化。 <p>11.近年来,网络诗歌发展得比较快,这对纸质诗歌会不会造成冲击,您是如何看待纸质诗歌和网络诗歌这两种诗歌的载体? <p>网络诗歌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在纸质媒体上发表的诗歌是有冲击的。正如最早的诗歌是口口相传,我们说它是民歌,因此,朗朗上口,有音乐性,通俗易懂,就是口头诗歌也叫民歌的特点。出现了文字,在纸上写作的诗歌,讲究文字语言的美,除了口头表达的音乐性,更如注重文字的带来的新的艺求质素。作为纸介媒体的中国诗歌,应该说在美学意义上发展得比较完整。网络是新的载体,当然会对诗歌产生影响,更自由,更杂芜,更难有标准,同时也会将网络时代的新元素带进诗歌。 <p>12.当今诗被看作奢侈品,诗人被称为另类社会人,你认为诗人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有人说诗是顶天的东西,有人说诗是一门孤独的艺术,有人说诗是疯子的代名词,作为《诗刊》主编,你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p>在作家圈子里,小说家和报告文学家该是什么样子?没有人去深究。散文家和批评家又该是什么样子也没有去讨论?但一说到诗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长得帅气潇洒,举止风流倜傥,言语幽默生动,这是年轻姑娘心目中的诗人样子,徐志摩大概是个例子。长得呆头呆脑,啥事都干不好,言语的伟人行动的矮子,除了写诗之外一无所长,这大概是一些官员特别是行政首长们心目中的诗人样子。长长的头发,迷茫的目光,永不成功的爱情再加上永远失败的婚姻,偶尔冒出的好句子再加上永远说不清的胡思乱语,这大概是文学圈某些人士对诗人的画像…… <p>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他是个诗人嘛。”这句话是个多义指向,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言者,不同的语境,具有不同的含义:一,他是个有才华的人。二,他是个率真的人。三,他是个多情的人。四,他是个说话不算数言过其实的人。五,他是个一事无成的人。六,他是个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人。七,他是个不可靠的人。八,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九,他是个夸夸其谈的人。十,他是个不可重题的人。十一,他是个穷酸而又不会理财的人。十二,他是个虚情假义两面人格的伪君子。十三,他是个无用的好人…… <p>我的发现与我也被别人称为“诗人”无关。也许我的发现与我的职业有关。我当了近三十年的诗歌编辑,从业余编辑、编辑当到主编天天都在与诗人打交道,而我认识的诗人又是千差万别,几乎没有两个诗人是一样的!我有一本诗集题目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如果做一个类比的话,在我认识的诗人中,从天使到魔鬼的各个阶梯上也都有诗人的影子。 <p>诗歌是人灵魂的镜子,每一首诗都是灵魂一次X光底片。因此,有什么样的灵魂就有什么样的诗歌和诗人角色。 <p>其实,诗人不是一个社会职业,事实证明了,从皇帝到乞丐,从圣贤到流氓,从贵妇到妓女,都曾经出现过诗人,都有写诗写得优异者,也有写诗写得糟糕透了的! <p>对了,诗人就是会写诗歌的人。除了写诗歌这一条之外,他还有更为重要的社会角色,从皇帝到乞儿,从圣贤到流氓,从贵妇到妓女! <p>是的,在会写诗歌的各种社会角色中的一些人,因为逢遇机缘,诗歌得以传播,诗名得到承认,他的社会角色(公务员或教师等)被人忽略了。而这些写诗的人也以自己是“诗人”而骄傲,于是诗人成了人们常放在某些特定场面上的身份代表了。 <p>在某个时期,某位风流倜傥的先生名扬天下,于是诗人是风流的代言。在某个时期,某个自杀者或神经病人的诗歌得到追捧,于是诗人成了神经错乱的代言。在某个时期,肉欲和享受成为一些人的时尚,于是诗人中的另类出位者,在被推崇和抨击过程中也成了诗人的代言! <p>有人说诗人重要,认为他们的作品左右着一个时代的风气;其实,事情往往也会是另一面,时代的风尚会从不同创作倾向的诗人中,挑选那些“适宜大众时尚趣味”的诗人,从而使他们成为“著名诗人”或“新锐先锋”。 <p>因此,多少年来,我谈到诗人是什么样子的时候,都不用一个模式去表达我的想法,因为任何“关于诗人是什么样的人”的表述,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悖。我只是提出一种希望,一种我欣赏的诗人品质。九十年代在《星星》当主编时,我提出过“向善、向美、向上”,这是一个指向性的标准,在不同追求的诗人群中,都可能有向善向美向上者。近两年我所在的《诗刊》也一再提出“健康人格健康诗风”,也是一个在不同风格诗人中都可能找到的共同点。这也许算我们对“诗人是个什么样子”的期许,但愿这个并不“神化”的想法,能为更多的诗人所认可。 <p><br>叶延滨简历 <p>叶延滨,男,1948年生于哈尔滨,当代诗人,散文家与批评家。作品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杂文、小说、评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杂志《诗刊》任主编。 <p>1968年在四川省西昌高级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延安李渠公社插队当农民,在延安军马场当牧工、仓库保管员,在陕南略阳的工厂当团委书记,在西昌地委当新闻报道员。1978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文编专业,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诗歌作品《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诗歌奖,诗歌作品《早晨与黄昏》获北京文学奖,并且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毕业后到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诗歌月刊《星星诗刊》的编辑,其后任主编,并任四川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当代杂文报》副总编等。1994年调入北京广播学院任文学艺术系主任,1995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任副主编,2001年任《诗刊》常务副主编和法人代表。现为《诗刊》主编。 <p>迄今已经出版的文学专著,诗集有《不悔》(1983年)、《二重奏》(1985年)、《乳泉》(1986年)、《心的沉吟》(1986年)、《囚徒与白鸽》(1988年)、《叶延滨诗选》(1988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1989年)《蜜月箴言》(1989年)、《都市罗曼史》(1989年)、《血液的歌声》(1991年)、《禁果的诱惑》(1992年)、《现代九歌》(1992年)、《与你同行》(1993年)、《玫瑰火焰》(1994年)、《二十一世纪印象》(1997年)、《美丽瞬间》(1999年)、《沧桑》(2002年)、《叶延滨短诗选》(2003年);出版的文集有《生活启示录》(1988年)、《秋天的伤感》(1993年)、《二十二条诗规》(1993年)、《听风数雁》(1996年)、《白日画梦》(1998年)、《梦与苹果》(1999年)、《叶延滨散文》(1999年)、《路上的惑觉》(2000年)、《储蓄情感》(2000年)、《擦肩而过的影子》(2000年)、《诗与思》(2001年)、《黑白积木》(2001年)、《叶延滨随笔》(2002年)、《从哪一头吃香蕉》(2002年)、《烛光与夜声》(2003年)等共有35部。 <p>其作品在1980年以来先后被收入了国内外三百五十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意、德、日、罗马尼亚、波兰、马其顿文字。代表作品长诗《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年—1980年),诗集《二重奏》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新诗集奖(1985年—1986年),其余还有诗歌、散文、杂文分别先后获四川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青年文学奖等50余种文学奖。 <p>(本文载《诗选刊》2005年第9期,各网站转发务必注明出处!)<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3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11 编辑

———长得帅气潇洒,举止风流倜傥,言语幽默生动,这是年轻姑娘心目中的诗人样子,徐志摩大概是个例子。长得呆头呆脑,啥事都干不好,言语的伟人行动的矮子,除了写诗之外一无所长,这大概是一些官员特别是行政首长们心目中的诗人样子。长长的头发,迷茫的目光,永不成功的爱情再加上永远失败的婚姻,偶尔冒出的好句子再加上永远说不清的胡思乱语,这大概是文学圈某些人士对诗人的画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3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11 编辑

诗歌是人灵魂的镜子,每一首诗都是灵魂一次X光底片。因此,有什么样的灵魂就有什么样的诗歌和诗人角色。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3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11 编辑

读了有启发,挂起来大家品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4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11 编辑

阅文而知《诗刊》的审美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7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2:11 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9/18 05:38pm 第 2 次编辑]<br><br>平心而论,相比较来说诗刊还是中国的老大。不同时期都作了不少诗歌的好事。叶编谈的很多内容也是鼓舞人的,是很好的。特别是上下界的定向,应该说诗刊一直是作得好的,是比较干净的地方。多样性说得也很好啊。<br>但是,诗刊现在存在最大的问题,他是不说,还是不认识?<p>俺就给他送几条吧:<br>1、它从调整为艺术、流派而向以后,好大程度放弃了关心国计民生。中国的大事诗刊上的诗歌很少。大事大情不歌,只诗嘤嘤、无病呻吟,就失去了相当多的人心。<br>2、不关心人民大众的疾苦、喜怒哀乐,一头扎到了所谓艺术、创新,追潮赶风。<br>3、扔中国味中国风太甚。也是一心追西洋。<br>4、有没有为私的倾向啊?为少数人、关系人的阵地严重不严重啊?<br>上术1、2、3三点,是诗刊想改变过去的不好而为的;改是改了,后来它又向反面走得太远了。<br>这就出现了新问题,脱离中国,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大众。它好像很明显的成了既是先锋一派的,又是一伙人的一个刊物了。<p>据老同志说,以前在边远的县城也能买到诗刊,现在地级城市也别想买到。以前,一般图书馆都有诗刊,后来好多县图书馆没有,有的地级图书馆也没有。它失去人心过甚是主要的原因。<p>我就不好理解了,艺术就不能写中国人关心的大事了吗?艺术就不能写老百性的最紧迫要求吗?艺术、创新就一定要扔中国风中国味吗?<br>诗刊啊,你就只能只为你的艺术去吗?你就只能一门心事去创新吗?你就只能为先锋少数人吗?你就誓死要扔掉中国、扔掉人民大众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愿上帝保佑,别饿死。<p>俺的贴子能转到叶主编的手里最好。当然,以前存在的问题,叶编可能不服主要责任。也应该承认,我说的问题是中国诗歌刊物普遍存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07:38 , Processed in 0.09002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