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7|回复: 9

[原创]浅议汉诗的继承和创新一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7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弦意在 2005/11/28 11:38am 第 1 次编辑]<br><br>浅议汉诗的继承和创新一二<br>----北方诗歌欣赏<p>[谁最接近大地]<p>比雷声更早抵达 这只闪电的大手<br>从另外一个不被我感知的地方<br>伸进我的内心 那里有父亲的麦地<p>鸟背上 光影和一种颜色<br>在慢慢改变大野的颜色 改变黄昏中的平原<br>没有声音也不易被我察觉<p>如果我长久在平原的风里 站立<br>我会看到 这只闪电的大手 通过黎明的夹缝<br>攫取了父亲麦地上空 唯一的语言和文字<p>而父亲弯腰 一再的弯腰<br>他简单而笨拙的动作 很象一只迷路的蚂蚁<br>高高举起触角<p>这接近大地和贴近泥土的姿势<br>是沉迷 更是在生活最低处<br>对天空单调而重复的朝拜<p> &nbsp; &nbsp;北方(又名今水、洗煤)是网络诗歌论坛上给人较深印象的作者之一(34岁左右,家乡大野)。他的诗歌蕴含很多值得借鉴的艺术特点,真实继承了传统文化,准确拿捏情绪,诗歌的意象感明显,表述方式委婉感人,语言平和中见创意。这些较为成功的元素归功于作者文字驾驭能力,表现出较好的文学指导思想。<p> &nbsp; &nbsp;一、北方诗歌风格主要建立在如下文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br> &nbsp; &nbsp;他曾经发表一组诗歌,题为《叙事是诗歌的幼稚阶段》,说明这方面的观点。他的诗歌承传中国传统浪漫主义风格,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融入了部分西方文学元素。西方戏剧及叙事体的史诗较早发达,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以后,开始脱离注重再现和写实的传统,在自身注入更多的抒情、表现的成分,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在精神实质上汇通起来。同时,西学东进的整体趋势,也影响到汉文化。这样双向的汇通,在北方诗歌有较好展现。<br> &nbsp; &nbsp;结合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和中国古典《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艺批判理论,有种观点将其大致归纳为两派:一是“雕龙”派,如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等形式派文论。二是“文心”派,如现象学批评、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雕龙派注重对作品形式的研究,文心派注重对作品意义、意味的探寻。本文基于此概念,对北方诗歌进行了局部分析。<br> &nbsp; &nbsp;文学形式、技巧、手法的演变构成文学史的主要内容,从文学史上种种文体的始盛终衰可以见证。古希腊由史诗、抒情诗到戏剧的演进,中国文学由唐诗、宋词、元曲的递嬗传承,都表明这点。后代作家要想在某一个传统的文体、形式中“自出新意”,就必须绕开前人的熟套,诉之于“陌生化”技巧、手法,“以自解脱”。另一方面,新出的艺术形式与旧有的艺术形式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互文”关系。一种文学形式、技巧、手法,不管它如何新,总要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可推溯到一种原始的形式。<br> &nbsp; &nbsp;较为传统、正统的语言审美观点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与科学、哲学相比较,文学更为表面和直接的特征在于它艺术地使用语言,在于它“櫽括情理、矫揉文采”,以达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艺术效果。综观目前的汉语网络诗歌,很多自立的门派崇尚语言回归口语化、是什么说什么、第三条道路、呼噜派、垃圾派、丐帮等等。语言是诗歌最基本的元素,各个方向上的探索应该说是有意义和有必要的,出现这方面的热点争论也很正常。北方诗歌在语言方面的实践,有一定现实意义。<br> &nbsp; &nbsp;<br> &nbsp; &nbsp;二、北方诗歌对传统汉语诗歌的继承<br> &nbsp; &nbsp;1、北方诗歌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br> &nbsp; &nbsp;美国普林斯顿学者厄尔.迈纳主张提炼出一套超越民族文化的共同的概念、认识与历史因素,认为这些因素表现在东西双方,形式往往有差异,属于所谓的异体同型。这种构想的实现,不是某国或几国学者一时一地所能完成的,其局限性也值得考虑。复旦大学汪洪章博士在比较系统研究中西文论的时候,提出“异形同构”的主张,“同构”是指在不同民族文学的深层其结构作用的一些原则、原理,它不同于静态的、貌似客观存在物的结构;“异形”所指的主要是文学的不同语言形态以及为其所决定和负载的不同民族,特别是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民族,在审美文化领域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我们无法消除,甚至要刻意挖掘和保存的。北方诗歌里典型的儒家、佛教哲学思想基础,以及他崇尚的对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传承,是时下汉语诗歌发展潮流里较为宝贵的民族继承。<p>[另一处]<p>在十二月走过北方<br>我闯入麻雀觅食的家园<br>那里,田野上一小片一小片残雪<br>是通向另一个圣洁世界的窗口<br>它们不说话,只在逐渐的消融自己<br>收割清冷的一茬又一茬光芒<p>无限平坦出去,一个平原的土<br>从早晨开始,经过中午<br>变暗到午夜,訇然一声<br>黑夜关闭了整个的世界<br>盛世的繁华 凝成一滴滴的露<br>悬挂在麦苗鹅黄的顶部<p>月亮洞开,从唐朝开始<br>我们一直活在月光的丰盈里<br>到今天,已经十分贫瘠和阔大<br>新出现的景色,怪异而没有根据<p>愈是这样<br>月亮那面和残雪下面暗示的世界<br>才这样的真实 却不可乘船<br>或骑马抵达<br>这是我一生的疼痛和迷茫<br>2004。12。29。深夜草就<br> &nbsp; &nbsp;《另一处》和《谁更接近大地》是极具画面感的诗歌。《另一处》展现出残雪、露珠、月光的画面,作者全篇运用通感的语言表现方法。比方说“收割清冷的一茬又一茬光芒”这句不要,甚至可以更好的突出“是通向另一个圣洁世界的窗口”这句伏笔,但空间感会变得狭小、意蕴也逊色了。由于作者在后面始终若即若离地抓紧主线关联的通感,用这样不断拉扯开的语言,成功地构筑起诗歌里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br> &nbsp; &nbsp;这三幅画面之间形成了动感,第一节主要用力在介绍环境和伏笔,第二个画面则描述了视觉从开阔的平原到黑夜里麦苗上一颗露珠的收缩过程,第三节相反,借用读者脑海里已经形成的露珠画面再次展开,从月亮到唐朝,到人类社会的变化。最后触及到所要表达的思想,作者运用恰当的、超现实手法抒发情感,形成升华,引发了在唐诗、国画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读者强烈共鸣,这种共鸣也和汉文化中的儒家、佛教思想紧密联系。在北方诸多诗歌里,诗意的升华不空洞而且到位,是较为成功的艺术特点所在、其浪漫主义风格的标志。<br> &nbsp; &nbsp;<br> &nbsp; &nbsp;2、北方诗歌对汉语诗歌三美和叙述三方面的继承<br> &nbsp; &nbsp;汉语诗歌讲求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闻一多语),也有观点总结为音乐美、排列美、语言美。考察非格律体新诗,如果把诗歌的音乐美不止理解为纯粹的讲求韵律和节奏的美,而扩展理解为构成诗歌意境美的语言方式,前者概括得更到位。<br> &nbsp; &nbsp;任何汉诗的叙述总会涉及三方面:时间、空间和意识。大量汉诗对这三个方面的叙述,从人与物的角度区分,形成汉诗的三个叙述内容:事件和物序(时间)、人形和物像(空间)和情理(意识)。而对这三个叙述内容的处理,又形成三个叙述单元:叙事、感物、抒情和议论。这三个是汉诗中最元素的叙述单元。如下图表所示:<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意识<br>                 |<br>                 |进入本文<br>                 |<br>                &nbsp;叙述<br>                 |<br>    ——————————————————————————<br>    |            |            &nbsp;|<br>    时间          空间          本文意识<br>  ——————    ————————         &nbsp;|<br>   |     |     |       |         |  &nbsp;<br>  事件   物序   人形     物像        &nbsp; 情理<b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r>   |____________________|   |            | <br>     |            |            | <br>    叙事          感物          抒情议论 <br> &nbsp; &nbsp;拿诗歌的三美来衡量北方诗歌,可以得到以下印象:音乐美:他把很普通的语言放进了诗歌,在吟诵中语音舒缓、平稳,是他诗歌语言的重要特点;建筑美:他较多的诗歌都具有特别的行列排版,每行的长度也有不等的变化,他的文字建筑更多随着诗意描述的变化而不刻意保持等长、等列(比方《谁更接近大地》,排列舒展开扩。还比如《往事》的排列,突出了衔接和叙述的情节),句式多样(比方《一把钥匙》),给读者带来灵活多样的阅读环境;绘画美:北方诗歌在这方面突出的着力,体现在他的大多数诗歌里,他很少运用单纯的理性、冷漠、平板式叙述,更多的继承了传统意境美的原则,后文还讨论到他的立体抒情方式。本文选析的几首诗歌都明显突出了这点。<br> &nbsp; &nbsp;追求绘画美是北方诗观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他结合传统的唐诗宋词和前辈作者的语言精华,翻新出很多有特色的修辞语言。和传统汉语诗歌一样,他用这些语言在叙述方面更多侧重于感物和抒情议论,相对忽略了在当代汉语诗歌里逐渐兴起的叙事。由于他在感物和抒情议论方面较为出色的才能,他的整体诗歌风格并不显得呆板、单调。<p> [感动之莫名]<p>三月底我到山里去<br>山谷的石壁夹缝 一朵花开放着金黄_<br>空气里一缕莫名的香气<p>我叫不出它的名字 面对一种无法命名之美<br>我只能掏出情感里的那颗心脏<br>莫名的感动 点亮我内心的石壁 <br>象在暗夜擦燃一根火柴<p>一个个深藏在石头内部的山村<br>山村石头房子里的一个个姑娘<br>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br> &nbsp; &nbsp;《感动之莫名》描述了在山中看到一朵花所带给他的感动。他用“石”这个字的外延为读者营造出冷色的诗意环境,用石缝里的一朵黄华引发感触。这首诗歌有三点值得关注和学习之处:开篇就同时描述了“石”的背景情绪和一朵花的生命力,是比较复杂的起首式,需要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才能在后面顺利展开;第二节的“莫名的感动 点亮我内心的石壁 /象在暗夜擦燃一根火柴”这句特别体现了北方的修辞风格,用完全不同而新颖的两件事物来互相描述,还呼应了前面的“石壁”情绪,同时拓展、点化了主题,一举三得;第三节作为一个整体的修辞,这个修辞已不止是语法上的修辞,形成了结构性修辞。叙事、抒情议论在这首诗歌里只起到辅助作用,作者将感物推升为核心。<p>[写这首小诗]<p>写这首小诗<br>每一个字洼陷下去 象曲卷着的梨花瓣<br>盛满春雨带来的积水<br>它们内部都有一颗星子迷离的光芒<p>我于今夜腾空身体<br>这日渐颓废下去的一所旧房子<br>深处再深处 一盏灯孤独的闪耀着清辉<br> &nbsp; &nbsp;《写这首小诗》象征的载体“写这首小诗”所表达的情绪没有直接说明给读者,而是融会在字里行间。作者用第一节妙笔,成功展现出雨中梨花清丽、飘摇的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画面,因此他放弃了通常概念上的“转、承”,第二节直接描述在灯影清辉下独处,把“写这首诗歌”的诗意提点出来。取材于“梨花带雨”的传统诗意,明暗两条线索(写这首小诗和作者的情绪)同时展开,章法上的创新,严密的逻辑构思,令人感叹作者在修辞语言运用上的匠心。这首诗歌叙事为辅,是比较典型的抒情议论类作品。<p>[那里]<p>在那里,你松开过左手<br>抚摩土地以上的草<br>明亮而冰冷的太阳 似一滴露珠<br>透视整个邻居的花园萌芽<p>在那里,小片的恐惧<br>与蚂蚁隔河筑巢 还有什么比生活<br>能够伤绿色的芝麻那么深<br>那些柳树和阔叶杨的排列顺序<br>深藏和跳到另一片叶子,无名鸟的影子<br>自成一条流动的曲子<p>在那里,会有雪洁白着<br>会有一种坠落成为必然,却没有<br>声音可以穿透谷地上空的尘埃<br>2004年12月27日<br> &nbsp; &nbsp;这首诗歌有戴望舒诗风的影子。运用“在那里”形成排比的篇章结构,没有明显的抒情议论、感物的语言,或者是北方所崇尚的非叙事类诗歌模式。比较西方叙事诗而言,汉诗中的叙事单元是一种不完全叙事。叙事是及物的,是对事件这一叙述内容的处理;而叙述是不及物的,其叙之意不在事而在叙述本身,使叙述精彩自呈。叙述是更高一级的,本身即自足的,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而叙事仅仅是一个局部的综合。这首《那里》有叙事的成分,但不构成全体。给读者印象更深的是作者叙述的语感。<p> &nbsp; &nbsp; 三、北方诗歌在形式结构、语言修辞方面的继承、融汇和创新<br> &nbsp; &nbsp;与十九世纪实证派文学批评相比,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都比较注意对作品的语言结构能力及层次的分析,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等形式派文论表现尤为明显。现象学和阐释学的意识批评的哲理探讨色彩虽浓,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对读者阅读、接受的研究虽深,但这些“文心”批评流派基本还是在作品本身所可提供的框架内来演绎各自的批评理论。比如波兰批评家英加顿通过文学的艺术作品来研究现象学而著称,但他对文学作品分层次结构所作的详细精微的分析和描述,客观上与某些形式派文论家无异;他的关于文学作品里潜存着有待“具体化”的“不定点”的思想,也符合个体文学作品意义生成结构之实际。而阐释学批评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阐释的循环”,当其针对作品部分与整体关系而谈作品的意义生成时,并不忽略作品的本体结构,即使当其用来描述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时,作品自身的“召唤性结构”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还是起着制约作用。以上各派,对文学文本所含意义的阐释、对文本形式质地的分析,所持基本是一种建设性的态度。<br> &nbsp; &nbsp;汪洪章博士认为,《文心雕龙》里的“雕龙”所指涉、针对的基本上是作品的形式,具体可从《文心雕龙》全书论文术(如结构布局、比喻夸张、声律、对偶及用典等)各篇进行研究。《序志》里“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文体论各篇里的“敷理以举统”部分,对文学的形式体制及风格在不同体裁作品的不同体现都有详细规定等等;而《知音》篇里提到“文心”、“文情”的概念,“文心”主要是就作品的意义阐释而言的。按照英加顿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既不是实在性客体,也不是观念性客体,而是一种“意向性对象”;刘勰也在古代文论里首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象”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近”。作家能否在创作的意向性行为中捕捉到理想的“意象”,取决于作家能否做到“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这里又涉及到语言问题。<br> &nbsp; &nbsp;1、形式结构创新在北方诗歌里的体现<br> &nbsp; &nbsp;布拉格学派的穆卡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技巧》一文中说:“关于扭曲、崎崛的形式和阻滞、耽延为艺术之普遍规律问题”在《情节编构手法与一般风格手法的联系》一文阐述为:“弯曲崎岖的道路,脚下感受到石块的道路,迂回反复的道路----这就是艺术之路”。也就是“櫽括情理、矫揉文采”,以达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艺术效果<br> &nbsp; &nbsp;下面《我的论证》这首组诗(2首),也运用了超现实的手法。前首《一把钥匙》,据水蝴蝶诗友分析,类似西方荒诞戏剧的演变,大概属于荒诞的模糊诗歌流派。全面理解这首组诗,就要抓住诗歌的脉搏,从结构入手,也就是刘勰说的&quot;沿波讨源&quot;中的&quot;波&quot;。下面从几个结构要素来分析这首组诗。<br> &nbsp; &nbsp;《一把钥匙》第一节描述了一件荒唐的事情。第二节入冬的花园是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第三节点明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和“你们”的回答。作者运用荒诞、模糊的手法,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抽象而形象的画卷,画卷是他要表达的意,事件是引发情绪的原因。<br> &nbsp; &nbsp;怎么样具体理解这首呢?联想到海子的《亚洲铜》,其中暗语的指代意义。笔者以为“亚洲铜”是以铜来指代亚洲人的黄皮肤,以此引申为亚洲人的某些精神内涵。而《一把钥匙》的关键应该也在于“钥匙”的指代意思。它的最后两句“而冬天给你们的结论 都将通向散发着黄斑猫/气息和消息的后花园”,带有典型个人语言风格特点,“给你们”三个字,出现的稍感突兀,指明了事件的背景是某些人。结构上干净利落,语言表达运用了矛盾修饰、虚实结合的手法,是《一把钥匙》的显著特点。<p>[我的论证]<p>1-[一把钥匙]<p>我明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br>夹着一把小钥匙,去开那把锁子。<br>但钥匙突然随锁子变大<br>膨胀起来 以致我透明了肚皮<p>这件事发生在眼皮子底下 晴好的<br>一个十月中午 当时<br>有一条长斑纹的猫走过 邻居家的后花园<br>一只仅存的蝴蝶 扇下带有馥郁香气<br>黑夜的翅<p>是的,我有一把钥匙<br>但它可以成为两把 或更多<br>门 可大可小<br>而冬天给你们的结论 都将通向散发着黄斑猫<br>气息和消息的后花园<p>2-[冬夏逻辑]<p>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见到落叶<br>就想到流淌的花海 就跟昨天还在开放<br>奔涌着从一个花园到另一个<br>包括乡下被嚼出甜味的那个小葡萄园<p>是啊 我们总会在冬天大雪时候<br>想到杨柳絮 再往下一点就想到夏天<p>我是一架结构多么复杂的感应器<br>中年这样的秋天 有水路一样的街衢<p>在今夜看到遥远而收敛自己的星光<br>感觉到时光退潮的声音 <br>席卷了我有疏阔落叶林的身体<p>还有遍野的颜色 我的城市 乡下<br>还有那年四月千树万树的梨花<br>2004。12。29。<br> &nbsp; &nbsp;《冬夏逻辑》是一首语言别致的诗歌,作者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在通感修辞上得到全面发挥,通感、省略、夸张、比兴、比喻的综合运用,在一首诗歌里围绕相同题旨,形成了多幅画面,这在当代诗歌中不太常见。<br> &nbsp; &nbsp;第一、二节描述在冬天想到夏天的花海,画面的动感来源于“就跟昨天还在开放/奔涌着从一个花园到另一个/包括乡下被嚼出甜味的那个小葡萄园”,作者抓住了三句话里的“花”字进行缺省,给读者瞬间思考的时间,形成了画面的空间感。而全诗的动感来源于四幅画面的交替,以及对暗线索“时间流逝”的描述完成,抒发了在大自然里环境下的生命情绪。<br> &nbsp; &nbsp;作为组诗《我的论证》,作者引入了结构性逻辑推理的修辞手法,用《一把钥匙》论证了自己的某些无奈情绪,《冬夏逻辑》则论证自己面对大自然、静静体味生命流逝的心态。《一把钥匙》体现出另类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新奇的追求,第二首《冬夏逻辑》的语言则趋向于对质朴美的皈归。整首组诗论证生命渴望积极意义的题旨,表现出作者把文字修辞上升为形式性结构模式、从单向抒情与思索走向复合的立体抒情与思考的诗观。<br>这两首诗歌本身的隐晦、只是以“我的论证”四个字连接为一个整体,也符合现代派诗歌趋向晦涩和新奇的特点。尽管这样的风格被批判和争论的知名度甚至超过被赞美的知名度,更多现代派诗歌作者还是愿意把追求新鲜的表现手法与可感的内容结合在一起。<br> &nbsp; &nbsp;2、语言创新在北方诗歌里的表现<br> &nbsp; &nbsp;美学家克罗齐说:“诗就是人类母传的语言”。诗人艾青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诗评家陈超说:“对于诗人而言,语言即宗教”。他们所强调的无一不是诗歌语言的重要性。在前面几首诗歌的阅读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北方的诗歌语言表面兼容华丽或质朴,还保持了语言内在的弹性和鲜活力;在运用当中,深得文字音韵和内涵之间的关联,有内在的音乐美感。<br> &nbsp; &nbsp;任何诗人都有根据心灵、情感的需要去创造建立诗语言新结构的例子。受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观点的影响,穆卡洛夫斯基在《标准语言与诗歌语言》一文中说:“诗歌语言的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突显言语。与习套化相反,突显能消除行为的习套化。行为越是习套化,它受意识支配的程度越低;而行为越是得到突显,越能被人全面地意识到。。。。。。在诗歌语言中,突显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以致将交流推到后台,从而达到将表达及诗歌语言运用本身视作目的;它不是用来为交流服务的,而是为了将表达行为及言语行为本身置于突显的位置上。”上述论述并非系统的诗歌语言理论,但能够较好概括北方某些诗歌的语言创新动机。<p>[云在天,水在瓶]<p>把温度和水分开<br>在这杯水空白之前<br>我感悟.把水和泥土分开<br>那些湿地,开满血红的花瓣<p>把一场雨从一个事件和时间里抽离<br>出生就已经死亡.雨悬挂着梧桐<p>我给空中遥遥寄出的小房子<br>长出一棵无花果树的巷子<br>浓郁忧伤片瓦无存<p>在云朵里,我摊开四肢<br>甩掉眼睛里的泪水和星星<br>到最后干净而透明<br> &nbsp; &nbsp;《云在天,水在瓶》显得晦涩,是因为作者对预设的象征事物“云”和“水”一直没有做正面解答,语言上也有所创新。细细阅读、琢磨这种晦涩,作者还是留下了理解的线索,在于全诗所表达出来的灰色而失落的情绪,在第四小节点出。<br> &nbsp; &nbsp;笔者尝试这样解释:云表征的是作者美好的愿望,水代表作者现实的情绪。“云在天,水在瓶”大概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某事物的美好愿望,象天空一样辽阔而遥远,现实中无法实现,象装在瓶子里的水。(当然,这首诗歌里的“水”意象还有更多的内涵。)<br> &nbsp; &nbsp;其次,还要理解好前两节所表达的内容。这两个小节的语言模式,最近也在其他作者的诗歌中时有运用,可以理解为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的综合修辞方式。尝试解释如下:“把温度和水分开/在这杯水空白之前”描述的是作者情绪的冷暖、起伏;“把水和泥土分开/那些湿地,开满血红的花瓣”,描述的也是情绪,侧重于痛苦的感觉。合起来理解为:情绪没有了热情,生命就失去了意义;我思想上的痛苦犹如红花瓣落地般明显。第二小节描述的是上述情绪的成因:由于某件事情,我的情绪受到较大的挫折。“把一场雨从一个事件和时间里抽离/出生就已经死亡”,这句似乎不符合传统修辞逻辑的语言,笔者在阅读时也不按照习惯的思维,只是想:作者想表达什么?也就容易理解类似的“病句”。后面接着又是一个较易理解的“病句”:“雨悬挂着梧桐”,给读者比较新颖的意象感觉。抓住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从结构上就比较容易解读了。<br> &nbsp; &nbsp;在北方给野川诗友的回帖中,有这样句话,大意是:应该以汉语语法的五大逻辑支柱为对象,进行创新。汉语语法有五个特点: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词量十分丰富,有语气词。这五个语法特点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汉语诗歌语言修辞、甚至结构上的模式。北方这个观点有参考意义,如果用回放历史的眼光来看,诗经、唐诗、宋词到现代诗歌的变化,实质上是文言文向现代汉语变化的产物,也是汉语语法的演变过程。<br> &nbsp; &nbsp;针对语法进行的创新努力,是他诗歌写作的目标之一,也是目前网络诗歌呈现出来的热点问题。而类似北方诗歌中的“病句”,也在越来越广泛的诗歌作者笔下呈现。新语言的发展是件好事,能够丰满当代诗歌的神韵。在这些创新的语言环境下,有可能出现新的诗歌结构。但在创作、发展这类新语言形式的时候,要遵循一个原则:不管它如何更新、变化,总要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否则就难于被读者接受、更不要说通俗诗歌爱好者,从而失去时代的发展空间,变成毕加索式了。<br> &nbsp; &nbsp;3、北方诗歌的其他特点<br> &nbsp; &nbsp;真实是诗的生命,幻觉是诗的灵魂。北方诗歌很多都飘浮于真实和幻觉之间,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它的诗意是流动的,给读者的感觉有飘浮的天地,色彩明暗有层次,线条婉曲而富有弹性。北方诗歌的哲学内涵相对单元化,但对不确定的表达有独到之处。那首《我的论证》可以作多种解释,经历不同,心境不同的读者会想象出不同的意境。北方诗歌较为成功地把真实的表达置于幻觉的背景上,不仅没有削弱真实本身,反而使其更具生命和魅力,从而变得更丰富,更有质感。<br> &nbsp; &nbsp;现代诗和古典现实主义的叙事性和真实性不同,也和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的抒情性和夸张性有一定区别,显现出来的不确定性和夸张的现实性,需要读者的参与,才算一首诗的完成。小说中意识流,复合文体的杂糅的兴起也是如此。作为先锋艺术的诗,强调在真实的基础上写得虚幻一些,有助于诗的现代意识的拓展。<br> &nbsp; &nbsp;在与英文诗歌爱好者沈逸文诗友的交流中,他提到创立“现实浪漫主义风格”的设想。有人认为现实和浪漫是矛盾的,但北方诗歌确实在矛盾的夹缝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同于李白等唐诗里“白发三千丈”那样完全超现实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并不脱离现实。也许这是在现代环境下可能产生的一种新风格。<br> &nbsp; &nbsp;按照英加顿的说法,他以前的美学都因没能将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要素完好统一起来,而不能称为真正的美学。前文浅析了北方诗歌的哲学内涵、作品结构等元素,还有北方很多诗歌的阅读要求读者投入很大的智力,用想象去参与再造的特点。对一个真正的诗歌作者而言,困难并不是单纯的“新奇”,而是深层的开掘,北方诗歌在深度方面的努力,从其比较单元的哲学思想、相对狭隘的叙述方法,而达到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明他的诗歌有一定的深度。其次,北方的诗歌里,自我意识相对传统诗歌加强了。过去的诗歌作者也写自己,即抒情主人翁,但那时的自我往往是近乎客观的,或者是社会性的自我,未进入自我的深层,更少去剖析“自我”。北方能够拿捏恰当的分寸表达真实的自我,在阅读过程中基本可以被读者接受,有一定借鉴意义。<p> &nbsp; &nbsp;四、结语 <br> &nbsp; &nbsp;本文对北方诗歌的分析,无意于说明这种诗歌风格就会优胜些。现代诗歌包含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流派,比如意象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神秘主义、未来主义乃至自白派、隐逸派等等,前文也提到目前网络汉诗坛各门派的语言主张,很难进行统一和概括;而有水平的诗歌作者都不会拘泥于某一流派或手法,而是博采众家之长,执著于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不同的探索和表现并不影响他们的创作。谷禾先生认为:把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去考察,比试图去解释和定义现代诗歌更有价值。20世纪诗歌从各个方面对诗歌的变革,是对古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突破,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尝试。<br> &nbsp; &nbsp;就北方诗歌而言,体现出来的艺术美感和少数相对消极的元素,需要区分开来。他以乡村和历史文化为背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写作经验。在经济逐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描述城市和经济生活,也应该成为诗歌的记录对象,才会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他强烈轻视叙事诗歌的观点也有失偏颇。每种诗歌风格都有其局限性,每个作者的精力都有限,或者北方诗歌还存在其他的不足之处,但在网络诗歌上,他独树一帜,风格较饱满,值得借鉴学习。<br> &nbsp; &nbsp;最后还是套用谷禾先生的一句话:在人类智慧已积累如此厚重的今天,诗歌浩如烟海,每一个新的发现或新的表现都变得极为艰辛,每深入一寸都要付出超人的精力。祝愿北方在诗歌写作上更进一步。<p>注:<br>1、本文题目与文章内容比较,显得大而略空。粗浅的概括,只作了局部零散的分析,不足、错误之处,还请大家指正。<br>2、在撰写本文过程中,水蝴蝶诗友提出诗歌的三美观点以及其他较为中肯的意见,在此真诚感谢。<br>3、参考书籍、文章:<br>《文心雕龙》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nbsp;汪洪章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复旦大学出版社<br>《现代汉语》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黄伯荣 &nbsp;廖序东 &nbsp; 高等教育出版社<br>《汉语诗歌的叙述与时间》 &nbsp; &nbsp; &nbsp; &nbsp;杨志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网上,北师大中文系<br>《诗歌的创作与欣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谷禾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网上<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7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59 编辑

真诚感谢弦意先生 中国诗歌有你 很多人将不再寂寞 且将更加精进<br>我文字里面的不足 您已经委婉说明 以后我会努力克服 日积月累 厚积薄发<br>遥握君手 倍感温暖 祝一切胜意 开心 我给你了短信 有时间咱们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59 编辑

中诗很多编辑都曾点评、欣赏你的诗歌,你真要一一答谢才行。这段时间阅读你的诗歌,深受启发,能继续阅读你的作品是件高兴事。你的新诗我下了,欢迎常来交流,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59 编辑

诗好,评好,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9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59 编辑

斯评有理有据有证,文理清晰有致。精华-------推荐更多的人阅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0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0:00 编辑

拜读 问好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1 0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0:00 编辑

下载细读<p>为中国味中国风<p>中国人喜欢的诗歌鼓与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0:00 编辑

谢谢宁兄、舒云儿、流石、梅梅子鼓励,这是今水诗歌带来的一点写作启示。问好各位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2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0:00 编辑

弦意兄解读不错!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0:00 编辑

谢谢张兄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3 22:40 , Processed in 0.10025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