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7|回复: 3

[原创]读范方《春江花月夜》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1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35 编辑

读范方《春江花月夜》有感 <p> 《春江花月夜》<p> <p><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范方<p> <p><br>所谓春江<p>仍是花和月的心事<p>山还是夹岸的山<p>岸还是夹江的岸<p>猿声啼不住哪<p>舟子属于<p>一叶漂泊的树叶<p>我们的容颜<p>都写在树叶上<p>江声百载<p>惊涛万里<p>几见千帆<p>谁识此夜春江花月啊<p>谁识我们<p>满满的心事<p> <p><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读范方《春江花月夜》有感<p> <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李文 &nbsp;马兆印<p> <p>范方老师在沙县工作时,我还在沙县读书,那时对现代诗歌没一点印象,只是喜欢背诵一些古典诗词,或者朗读一些国内外当代的优秀诗篇。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乡(当时叫公社)的供销合作社的柜台里,看到了诗人舒婷的一本诗集《双桅船》,就花了三角七分钱买下了。回到家漫不经心的一读,才知道诗歌原来是那么的美,从此爱上诗歌。<p> &nbsp; &nbsp;范方老师从在沙县工作,一直到在三明因病去世,我都不认识他。但他的诗歌和为文为人的品质我听的不少,我从心里敬仰这位扛着“三明大浪潮现代诗”的旗手。恰逢今年福建省文联和三明市文联为了纪念范方先生,而为他出了一本厚厚的诗集《还魂草》,重读范方老师的诗,不由感慨万分。昌政君在《怀念范方》的一文中说:“范方的诗峭拔、幽深,多表现逆境中的进取,重压下的顽强,透出一股子豪气。”此语道出了范方老师一生的写照。而当我读到他的那首《春江花月夜》诗篇时,我却看到了他刚毅不屈的正面后所流露出“柔”的侧面。<p> &nbsp; &nbsp;这首《春江花月夜》发表在1985年的《三明报》上(《三明日报》的前身)。而这个题目已经被很多名家写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范方老师敢以此诗题目来写诗,足见他当时的勇气、自信和魄力。<p> &nbsp; &nbsp; &nbsp; &nbsp;诗篇题目标示出了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张若虚是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范方老师并不对题目中的这些景物所束缚,抓住“心事”一词来大作文章,开篇写道:“所谓春江/仍是花和月的心事。”把春江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也为花和月铺设了一个大的背景,而月光下的江水是不是更有一种别样的情致?两岸站立的群峰是否还在苦苦的等待?一条“春江”就这样在他的笔下流出,流在历史的时空中,淌在似水流年的转换里,那亘古不变的心绪啊,源源不断!<p> &nbsp; &nbsp; &nbsp; &nbsp;“春江”已东流,诗人却大胆的以写实临摹的手法来倾吐眼前看到的真实景象:“山还是夹岸的山 / 岸还是夹江的岸”,作为审美主体的诗人,以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去感知客体所带给自己的思索和顿悟,并将这种实写迅速挤压,使奔腾在视线里的景物浓缩成掌上的两条“生命线”和“情感线”:“山夹岸”、“岸夹江”,诗人只让一条“春江”在自己的思绪里自由成脱缰之马,我们也从中体会到诗人此时内心的翻滚和激跃,面对良辰美景,诗人在想些什么呢?<p> &nbsp; &nbsp; &nbsp; &nbsp;接着诗人挪用了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中的一句,而重在慨叹:“猿声啼不住哪/舟子属于/一叶漂泊的树叶/我们的容颜/都写在树叶上。”李白的诗歌《早发白帝城》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说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而范方老师侧重的是舟中人的身份:游子;事件:漂泊。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让小小舟子像一片树叶一样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之上漂荡,那种渺小感击痛每个人的肺腑。范方老师1979年8月调到三明文化局,八十年代初,编辑出版了建国后第一部现代诗集《青春协奏曲》,1985年,三明诗人聚会沙县青州,范方老师发起成立三明大浪潮现代诗学会,也就在同年,他的这首诗和另外一些优秀诗篇相继发表,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百废待兴的时代,诗人的感慨和倾诉就有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因由。“十年浩劫”残留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敌视,以及“怀才不遇”的渴望和“我们的容颜”都“写”在了四季变化多端的“树叶”上,更让中年的低吟在季节的变幻中有了一种无可挽救的苍凉。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漂泊的旅程,就是一次从漂泊向安定的回归,是一次旅人对“家”的追寻与扣问。当我们呱呱坠地,第一次面对这个复杂而陌生的世界,我们就身不由己地踏上了一条完全不可知的旅途。也许这条路很漫长,在此途中我们可以阅尽人间春色历览人世沧桑;也许这条路很短暂,短暂到我们只来得及草草地将这大千世界打量一眼便又要匆匆退场。但不论旅途的远近,生命的长短,我们最终都将到达同一个终点;不论你是悲观厌世,还是对生命充满了热恋,我们都将在同一个地方相逢。<p> &nbsp; &nbsp;我们再来读这三句:“江声百载 / 惊涛万里 / 几见千帆 /”,十二个字,字里行间给人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震撼和紧锣密鼓般的节奏,历史和现实相互交错、冲撞,令人目不暇接。诗中意象的跳跃,时间和空间的飞溅,仰古瞻今的宽阔,扼腕咏叹的伤感等等,全都在这十二个字中提炼出来。诗人北岛在谈自己的写诗感悟时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试图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引入自己诗中,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由此看来,范方老师在二十年前所用的这种“立体交叉”的意象,竟然毫无雕琢之感,且清新自然、不露痕迹,读后颇有司马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述:“忽逢幽人,如见道心”之妙。<p> &nbsp; &nbsp;诗歌中的最后三行“谁识此夜春江花月啊 / 谁识我们 / 满满的心事 //”再次的把我们引到了春江花月和“我们的心事”。在这里,诗人的回顾和感慨已转化为一声声的反问和呼喊,他已经放下了现世生活中直接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负,而是把那个时代一群人共有、共同体验过的喜怒哀乐之情呼出纸面,他已经超越了时代客观性所约束和现实客观性所制约的“自我”,此时的低吟不是单独意义上的描述,而是作为一个“自我”独特的审美主体本人,融合了那个时代人类精神情感的寄托与期盼,以及渴望更多的人来发现他们身上所想呈现的更为普遍的人类生存的价值。三行诗用了两个“识”字来点题,让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是啊,江水声声,千年百载;惊涛阵阵,奔腾万里,谁又能识今夜的春江花月,谁又能识我们的心事呢? <p> &nbsp; &nbsp;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昌政君在《怀念范方》的一文中对读者说的一句话,复录于此,作为我们对范方老师的怀念和祈福:“这位培养了一大批诗人的诗人,人们亲切地称他阿方,许多诗友只知笔名范方,不知他的真名叫范贞万。范方走了,时在中秋。这是个好记的日子。从此,每逢中秋,多饮一杯酒吧,那是与诗人共饮;从此,看见月圆,就会想起范方,想起一位诗人的坚忍、热忱与善良;从此,安息吧,阿方!”<p> <p>2006-3-18——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1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35 编辑

拜读!问好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2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35 编辑

来读姐姐精彩的评,缅怀诗歌的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3-23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1:35 编辑

MM多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22:49 , Processed in 0.07902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