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锥篇:五亿年,漫长一梦(长篇散文诗) 文/荷语 “文化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文化寻踪:追梦沂蒙。 ——题记 1 乘舟泛波,溯源一方文化,沿着一条绵绵不绝的历史长河。 历史的潮汐,淘洗着岁月的尘沙。枉自嗟叹那些稍纵即逝的虚光和幻影! 文字如炬,点燃光影。历史写真,古朴典雅。文化典籍,带着儒香韬光,陈列在华夏文化书架。 抛弃琐碎,捧出我不惑的时光,读你,在你经典的字符里安放我干渴的灵魂。 指尖轻点,那些刻录着古老神奇的甲骨金石、竹简帛卷、纸墨文书,幡然从记忆中出土。 2 诞生于沂河流域,绵延于沂蒙山脉,栖居在历史文化村落,山水相依。龙凤文化在这里图腾。 先民们以镰刀的锋芒,以铁锤的力度,以制陶的技艺,焠火多元素,锻造出地域文化风韵。 古老文化植阡陌,通体透着别样的融合之美,华容婀娜,灿若牡丹: 一瓣儒学,一瓣荀学,一瓣书圣,一瓣智圣,一瓣兵学,一瓣释学……每一片花瓣,都有一段神秘的传奇。你的文质兼美,气息流韵,让尘埃落寞,让时光凝固。 3 崇尚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博采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释家、兵家等文化思想精华, 以沂蒙山为炉,以沂河为水,以思想为柴,以融合、积淀、升华等程序漫漫熬制,得沉香浓郁。 我顿悟。或许,每一个寻古的眼神都是你的拂尘,拂去落寞,亮出神采。 你赐予我生命的活力,洗礼我眼神的清澈,赋予我思想的流动。 你的高度、厚度和亮度,击中我不惑的神经,占领我知天命的心岛。 读你,诚恳向你交出我蓄谋已久的诗意筹码。 我的思绪,离开荒巢,枝丫或失乐园,绕峰三匝后起飞了。 4 穿越。我在东夷部落领地,拾取到东夷祖先的一些印迹。“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 金戈铁马。战鼓雷鸣。但见涿鹿之战正酣……蚩尤骁勇善战,利兵器,善兵道,历史上战功赫赫。 涿鹿之战,是什么让他兵走麦城?纵观历史长剧,谁主沉浮? 5 号角声声,车銮叮叮,黄旗猎猎,封禅祭天。历代帝王为何“封禅”泰山、沂山? “泰”字五行属水,“沂”字本身带水。或许带“水”的山,寥若星辰,封禅祭祀,必得膏腴,必得天下? 帝王封禅,是对谜一样的山高水长要冲的礼敬,还是对通天通神长生不老的渴求? 6 纵览。齐鲁文化,既复杂又简约。 潜行在这文化繁缛里,规整智慧,薅得两把关键词条: 一把齐文化:尚霸道,尚道学,尚变革,重工商,比较开放。 一把鲁文化:尚王道,尚儒学,尚传承,重环保,偏于保守。 齐文化以“冲”的姿态求“变更”;鲁文化则以“守”姿态求“稳妥”。 齐鲁文化,扬长避短,融合通达,是沂蒙文化的根脉和不竭源泉。 7 孔子出鲁国,周游列国,布道“儒家”思想,尚“禅让”、“仁礼治天下”。 儒家崇尚“礼仁”,意旨顺应天道、尽善尽性,岂不知亦这会充当霸主立业的隐语? 孔子“车辇”的“礼仁”,孟子“恻隐”的“仁政”,荀子“辞赋”的“礼法”…… 是“百家争鸣”,还是“诸侯割据”,把儒家文化流派推向先秦文化的浪尖,推向鲁国周边狼烟沙场? 8 周公“唾手”得鲁文化,“崇仁、重礼、尚德、贵和”。 姜太公“垂钓”得齐文化,“礼法并重、农商同举、义利兼顾”。 鬼谷子“纵横”论兵学,“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诸侯乱,天下乱。一群白鸽左冲右突,无法避开的烽火硝烟,无处投放的橄榄枝。 “仁礼治天下”?“兵学统天下”?谁人在叩问历史? 兵学典籍,卷帙浩繁,著述罕闻,古今卓伦,谁解其中真味?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谁在华夏大地上把兵棋推演的出神入化! 东夷兵学、齐鲁兵学和沂蒙兵学,一脉传承,当属中国兵学的上源。 9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扼住“穷山恶水”的喉咙,扼不住灾荒和战火的毒蛇。 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种下红色火种,灌浇沂蒙血脉,世代薪火相传。 兵刃当头不惧,炮火压胸不怕,寸土必争,蹈节死义,于战火血泊中,挣扎出生的希冀。 一场场战火,把青山绿水中的沂蒙山变成了革命的山。 一滴滴鲜血,把青山绿水中的沂蒙山染成了红色的山。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高举一杆血染的旗帜,沂蒙山人成了革命的人。 从此,你便打上了永不褪色的“沂蒙红”烙印,呈现出厚重沧桑之美。 回望你,不经然握一把与腥风血雨有关的词语,便攥出一种兵学的味道。 10 硝烟飘到遥远的尽头。史前的天空,雾棼弥漫。大地上散乱着横横斜斜的离愁别绪。 袅袅不绝的青烟,缭绕在先民们的头顶。脚下是原始洪荒,崎岖野经。荒坟野冢,点点磷火,明明灭灭。 神灵在无边的苍茫中沉睡,枕边丢弃着乱梦零零星星的碎片。 陶仓空了。陶釜在饥饿中煎熬着。先民清瘦的目光,闪过一株秫穗倏忽而逝的影子。 脚,在风雨中跋涉。一点微火,在阴暗的山洞里寂寂燃烧。也许,生命急需一豆火苗的喂养。 朝霞初露,红扑扑光灿灿。花开花落几度春秋。一梦一世纪。 寒武纪。冰冷的世纪。冰冷的夜。冰冷的眼球,冰冷的思考。 纵然有西方巫师的水晶球,也占卜不了古代东方先民冰冷的梦。 走下树来,用粗糙的双手,拿火树燧枝驱赶野兽,拿石块敲打出晶亮的火星。 一块石头与一块燧木,握在锲而不舍的手中日夜钻磨,终于迸溅出奇异的火花。 钻木取火。钻透木,钻透漫长的冰纪,钻透洪荒原始的森林;点亮燧人氏发烫的血液,发烫的眼球,点亮发烫的薪火世纪。一粒火星,一颗火苗,一团火焰,伟大的火,伟大的燃烧,伟大的燧人氏。 11 考古。出土。让沉睡在地下的古董见见阳光。 指尖轻扣。轻扣远古之门,轻扣东夷人制陶的手指,轻扣陶。 制陶匠人在花瓣的图案中在象形的文字中展示陶艺。顶风贯日的陶,盛满制陶者涔涔流淌的汗水和泪水。 鸟的图腾。灵动的陶,在火焰中微笑,在火焰中诞生,在火焰中图腾。 打开一件件陶皿:陶罐里有米,陶壶里有水,有先民们饮不尽的思索、解开解不开的梦和回味无穷的土酒。 一件件陶尊,刻着抽象的鸟纹太阳纹。一个个图饰文字,一个个汉字的雏形,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密码。 一件件石器、骨器、玉器,一枚枚蛋壳陶高脚杯,一件陶制横吹管乐器笛柄杯,储满远古时代的光华。 一枚枚石质和玉质的针砭尖头器,静静诉说最古老的针灸疗法。 一匹匹棉、麻、丝绸纺织品,一件件对襟绢衣,绢扇舞,蚕茧书,寸帛绢流。 一枚枚刻骨图案,是考古学家眼里的“指事字”、“写画字”。 一个个现代标签,能否还原一节节历史的真实? 12 历史被封存。我在沂河源头“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面前,躬身叩拜山东鼻祖。 他粗大的牙齿,咬碎石头,咬碎坚果,咀嚼生肉,也咀嚼数十万年的日月星斗。 他强壮的骨骼,发达的四肢,生猛的胃口,逐渐进化的遗传基因,让他迈出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 他隆起的颧骨,发达的牙槽,深陷的眼眶,数十万年的注视和咀嚼,餐风饮露茹毛饮血的日子,超乎想象。 13 一枚“沂源猿人”头盖骨,让我敬畏:冥冥之中时光之手持续地握紧一把镰刀,刈割着人类一茬茬的草。 历史长河,烟波浩淼,是一阙浩大恢弘的词,是一首时光机翻唱的蓝水谣。 人的生命在它千回百转的成长、变异、进化的过程中,不过是一次花,一季果,一粒种子的轮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淇水汤汤,悲悯汤汤。人,是来者,也是去者;是主人,也是匆匆过客。 14 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上。一枚枚三叶虫燕子石,一个个原始的生命形态,静静诉说着寒武纪的光影。 混沌的地球,曾经的生灵的化石:蝙蝠虫、三叶虫,在寒武纪的襁褓里地熟睡。五亿年,漫长一梦! 时间的隧道,光子流星亦如飞尘。我的灵魂寄居肉身,我也是飞尘。 我是唐突造访的客,来自五亿年后的“魔兽”世界,我是一个突兀的圆首长身的怪物。 15 那些形鸟形兽的土陶和青铜器皿,储满古老的音乐和时光的霜雪,刻写着人界和神界、先知或未知的命运。 我在这里打捞五亿年前的三叶虫,打捞五千年历史的沉梦,拣拾晨钟暮鼓抖落一地黄花和落果…… 我拣起一些金黄的麦粒撒进五千年的土壤,让它们生根、扬花、吐穗,并最终返回故里,返回先民的陶囤…… 16 文化种心田,每一日都茁壮着谜一样的情节和锤一样的叩问。 我在远古至近代文明的沉浮中,探寻破译你的密码。 是谁举起齐鲁文化的盾牌,循着沂蒙山的走势,沿着沂河水的流向,踏踏而行,将沂蒙文化进行到底? 是谁以独特的幻象,撑起沂蒙文化大锅台,将多元素文化字符煮出浓郁的地域文化味道? 17 历代先贤先哲,著书立说,弄潮泼墨,光照千秋。 一代名将蒙恬,击匈奴,修长城,文韬武略; 一代名相匡衡,凿壁借光,妇孺皆知; 一代智圣诸葛亮,娴熟韬略,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一代书圣王羲之,铺一张蚕茧纸,时和气润,神融笔畅,遒媚劲健,落墨《兰亭序》; 一代书法家王献之,师承先人,不为其父所囿,独创“一笔书”狂草,墨宝留香; 一代书家学者颜真卿,《劝学》家喻户晓…… 一个个关键元素背后的贤达人物,是一个个文化传播的不老使者。 18 沂蒙先民们曾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抵御着一切外来掠夺者。 沂蒙子民正在这里文明开发,开启山门,向世界输送纯朴的沂蒙风。 19 从先秦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元曲清诗,到辛亥白话,建国鸿篇, 浩瀚的文化,在沂蒙山水间,起伏波澜,激荡打旋,鼓浪飞花。 刀光剑影焠火古元素;时代创新催发新元素。新旧元素回炉重生。 那些臆想的意象,扑朔迷离,我该如何描摹你的美你的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