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5|回复: 21

[散文诗] 老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6 12: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宗湘源 于 2014-12-6 10:11 编辑





      母亲走了,老屋依然矗立于世
,低矮的屋脊沉默不语,一块块原始土砖,把风烛残年的日子垒积。
      任凭雨滴,一颗颗洞穿茅檐屋顶,洞穿屋顶下蓬草堆砌的温度,风不再怜悯没有一丝生气的老屋。
      吱嘎作响的木门,虚掩着一段坑坑洼洼农民脚踩的足迹,袅袅而起的炊烟,在母亲的白头帕上徘徊不走,凝成粉末。
      最后一声叹息,跌落在沟沟坎坎的稻田尽头,与日出而作的汗水,被世代顶礼叩拜的土壤封存,被黝黑脸庞的后人封存。
      一种温暖,于荒废的菜园里独自生长,枝叶攀过竹篱笆,攀过厚重的土砖墙,在塞满往事的缝隙里,俯看初春的气息。
      想带回墙垛中一块土砖的古老,却发现儿时紧攥的一把稻种,在母亲远去的背篓里,沉淀发芽。


                  (作者宗湘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6 19: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情感人。欣赏。诗友晚上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6 14: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O(∩_∩)O哈! 客气了 欢迎朋友常来交流 写作快乐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2: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宗湘源 于 2014-11-17 17:10 编辑

附:记叙老屋主人四舅爹的散文《冰棒箱子》



                                                                           《冰棒箱子》
                                                                                          (宗湘源)

    十多年前,我在清理房间的时候,从布满灰尘的角落,翻出了这样一个老式的背在肩上叫卖的冰棒箱子,黄漆早已斑驳掉色,箱子正中央印着一个冰字。在泡沫内层与箱子的夹缝,还找到了几枚当初漏掉的一分硬币,母亲略带伤感地说道:“这都是四舅爹留下的纪念啊。”
      我的心顿时沉重起来,仿佛看到四舅爹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背着沉重的箱子,在太阳底下走街串巷叫卖的情景:“冰棒啊,卖冰棒啊!”苍老的叫卖声在耳边回响。
      那个夏天,我正读高中,每次听到老人的叫卖,心中便感到一阵酸楚。毕竟不像地道的生意人喊得那么好听,老人的叫卖声更平添了几分悲凉。
      老人来自乡下。在乡下众多的亲戚中,我的母亲素来最同情四舅爹和舅婆,每年都捎带钱物送至乡下。可是,老人的生活依然过得拮据。母亲说,老人早年生过一个女儿,全身瘫痪,终日需要抱进抱出。小时候,我随父母到乡下探亲,看见老人抱着女儿,放在那种婴儿坐的竹椅上晒太阳,饭是一口一口地喂。一直抱大到三十岁,女儿死了,四舅爹老泪纵横,蹲在门槛上伤心地哭了一场。
      无儿无女的四舅爹和舅婆成了澧县车溪的五保户。没有田种,仅靠队里的一点救济金生活显然难以为继,何况救济金在那时也很难保证及时足额地领到。为了生计,老来无依的四舅爹告别了农村和舅婆,来到了城里。
      凭着母亲的安排,老人背着那种老式的冰棒箱子走进了母亲工作的学校校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老人就守在校门口,等待着同学们下课和放学。学生走了,冰棒没有卖完,着急万分的老人会走街串巷四处叫卖,为的是不让冰棒融化成水卖不出去。那时候让冰棒隔热的方式再简单不过,就是在木箱子的泡沫层里面铺上厚厚的毛巾,冰棒一支支整齐摆放进去后,再用一层毛巾紧紧敷住,然后盖上泡沫板。一个冰棒箱子大约可装四十来支冰棒,冰棒卖完之后要赶紧跑到冰厂去进货。厚重的冰棒箱子背在肩上,几经暴晒,老人的肩膀让背带磨破了皮,渗出了血,可老人跟没事一样。好几次,老人把没卖完的冰棒塞在我手里,被我推了回去。
       我的家太过狭窄,天又热,晚上,老人没有地方睡觉,就将就着躺在竹藤椅上休息。劳累了一天,就这样委屈地蜷缩在竹藤椅上,大概只有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才可以忍受。这样艰难地度过了一个夏天,老人回到了农村。
       老人是村里有名的唢呐师,但凡有个红白喜事村里都会请他到场助兴,也算是农村不可缺少的民间艺人。有乡里乡亲的要拜师学艺,虽然得不到什么孝敬,老人也从不推诿,乐于传授。然而,吹唢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又开始忙活着学手艺,学补搪瓷盆,编菜篮子,好到城里谋生。
       在母亲的张罗下,老人靠着刚学来的手艺,又辛辛苦苦到城里打了一回短工以补贴家用。
       老人居住的乡下距城里有十多里路,坑坑洼洼的路面,一直没有通车。每次跋涉,老人都是起早徒步而来。有一回,我和父母拉着板车到乡下给老人送柴火,早出晚归,累得不行,何况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老人实在走不动了,这以后就很少见他上城里来。
       最后一次在家里看见四舅爹的时候,我已经高中毕业了。老人一脸憔悴,步履蹒跚,十多里路走了大半天,才一步一步捱到我家。老人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让母亲心痛不已,他说:“我是踏破了石头才走过来的。”老人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分外沉重,分明是想在闭眼之前,见一见自己的外甥女,也就是民间描述的临死之前的“辞路”,告别!在老人心里,他把外甥女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我的母亲赶紧陪同他到医院看病。
       老人回乡下不久,就传来噩耗。按照村里规定,五保户的丧葬由村里负责,但只能停放一天。母亲得到消息时,已经是次日清晨,送葬队伍怕是要出殡了。母亲赶紧嘱咐大哥租一辆摩托火速赶往乡下,强行拦住送殡队伍,然后以老人后人的身份,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又从城里租来电影放映,在村里给无儿无女的四舅爹办了一个有儿有女该办的后事。
       四舅爹留下的冰棒箱也成了我对一个农村苦命老人永久的纪念,一直保存至今。
       几年之后,母亲忽然提出想让我陪她到乡下看一看健在的舅婆,虽然我也有此愿望,但还是忍心拒绝了,因为那时候,母亲的身体也很虚弱了。我担心民间传言的 “辞路”一说会在母亲身上灵验,劝母亲等身体好些了再去。不想,我的好意拒绝还是没能挽留母亲匆匆离去的脚步。
       第二年,母亲也走了。为了完成她生前的心愿,也是为了赎罪,我背着她的遗像,像四舅爹踏破石头看望我的母亲一样,一步一步踏上了寻亲之路,去看望母亲心中一直惦记不舍的乡下,那里是她出生的地方。母亲虽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牵挂却还在我的心中跋涉,即便现在漂泊在外,我也挂念有一天能回到乡下,到四舅爹 的坟前,给一个苦命的农村老人磕头上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6 14: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声叹息,跌落在沟沟坎坎的稻田尽头,与日出而作的汗水,被世代顶礼叩拜的土壤封存,被黝黑脸庞的后人封存。
       一种温暖,于荒废的菜园里独自生长,枝叶攀过竹篱笆,攀过厚重的土砖墙,在塞满往事的缝隙里,俯看初春的气息。
       想带回墙垛中一块土砖的古老,却发现儿时紧攥的一把稻种,在父辈远去的吆喝声里,沉淀发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6 14: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带回墙垛中一块土砖的古老,却发现儿时紧攥的一把稻种,在父辈远去的吆喝声里,沉淀发芽。

结尾出彩 有生活有底蕴的作品  欣赏佳作 欢迎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4: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宗湘源 于 2014-11-16 14:49 编辑
心蝶 发表于 2014-11-16 14:43
最后一声叹息,跌落在沟沟坎坎的稻田尽头,与日出而作的汗水,被世代顶礼叩拜的土壤封存,被黝黑脸庞的后人 ...

主任编辑辛苦,给您添麻烦了,祝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20: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宗湘源 于 2014-11-16 20:36 编辑
辛树江 发表于 2014-11-16 19:46
深情感人。欣赏。诗友晚上好!

问候辛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20: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蝶 发表于 2014-11-16 14:44
想带回墙垛中一块土砖的古老,却发现儿时紧攥的一把稻种,在父辈远去的吆喝声里,沉淀发芽。

结尾出彩 有 ...

谢谢心蝶编辑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20: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蝶 发表于 2014-11-16 14:52
O(∩_∩)O哈! 客气了 欢迎朋友常来交流 写作快乐

常来,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19:01 , Processed in 0.08814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