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江客 于 2015-1-14 02:05 编辑
《哲学小思》
对近日所写的《哲学小思》进行汇总,只是为了纪念一个人,一个纯粹的人。也是纪念我纯粹的年轻时代的结束,我是那么迫切的希望记录下这些珍贵的东西并且让其永久的留在自己的血液,以帮助自己在以后的人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可我写了这么久,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文笔吗?堕落吗?荣誉吗?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我的追求,直到沉下心思,终于拿起笔杆子,认认真真的开了头,整个思路也就清晰起来,我知道这不是一篇文章,也不是一首诗歌,这是一个年轻人对自己一生的选择。
序言——忘我的境界
我们追溯生命之源,探究万物之秘,念有形和无形的一切都在我们身边,却因触觉局限而倍感渺远,这种渺远不是物质本身的远,而是意识层次的区别导致的远。偏偏大多数人在这个远近当中不是主体,主体是比我们懂得使用意识的另一种能量,这就促使我们产生了一种被距离感,这种被距离感压迫到我们无法追赶或者追赶不及,其实几千年人类发展,发现这种意识能量并且积极努力追赶的人不乏少数,这少数人的发现往往在现实知识体系中找不到合理的论证或者难以用现有的知识说服别人,不得已又着急给普遍性的大多数人给予这种发现,此时造成的曲解便形成教义或者神。
这种曲解令我一直猜想《佛》,《道》,《耶稣》可能都是发现或者察觉这些意识能量的人,而在给予这种理念的同时有一批追随着又因为种种巧合,读懂或者发现了更深层次的奥秘,但最终还是同前者一样无法逃脱被现实知识体系难以理解的命运,因此这一批追随者种的少数人又被推选为除释迦摩尼,老子还有耶稣以外的神。而这些神就是因为发现并运用了意识。 究意识本身不是我们常见的物质,其不常见在于我们看不见却真实存在,只要有人感知他的存在就说明意识本身含有能量,像果实,像一切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
这种能量如果引申到闭关或者冬眠就可以在较低层次上进行初步理解。这说明人和动物都拥有冥想的能力,而冥想过程与取食的道理相同,如此理解闭关和冬眠就会简单,但还是会有歧义。 其实闭关与冬眠本身并不神秘,这恰恰迎合一句老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就是冥想的结果。就是说当我们把所有的意识作用于同一件事情上的时候,真相就会浮出水面并得出与以往知识理论不相同的理论,如闭关过程不是不吃任何东西,只是吃了似乎不能满足身体需要的很少东西,但冥想本身容易被无限放大成修炼和禁食,因此放大的结果就是忽略了食物与冥想之间的平衡,这个平衡找不到,人就不可能理解有形的食物与冥想之间的关系。当然这里所简述的取食与冥想本身都是意识重新凝聚的过程,只是食物中能吸取到的意识有限,而冥思吸取的意识较多,可无论哪种取向都无法完全满足身体的需要,只有上升到这个平衡点以上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忘我境界的误区就是非正常的圆寂,圆寂是走入完美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但如果痴迷于肉身不朽与精神不朽,并单方面的追求这两种极端就都不可取,只有精神与肉体的相互永恒才是真正的忘我的境界。 《灵魂存在论》
山风吹过的树林,河流涮过的石头,都蕴藏着许多无形和有形的东西。不论是几个十年还是几十个亿年创造世界的意识都不消亡。它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时而聚集,时而消散,催生出如特异功能,气功,灵魂等富有生命光辉的知识框构。
因此世上肯定有灵魂,灵魂是意识的产物,也会消亡。在灵魂消亡之前我们可以触摸到灵魂的存在。因此祭祖便成为一种很迫切的道德需要,之所以认为是道德需要其实也是一种生活需要,是因为形体毁灭后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她和我们的肉体一样,需要时间才能完整的消亡,灵魂的聚集有弱有强,消亡的速度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灵魂到现在依然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而唯一与他们沟通的可能就是祭奠。在这方面我们的先祖比我们探究的更加深入,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广博,而是因为人类有一个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当人类还是一个弱小的族群,家庭的结构还很简单,灵魂就少了牵挂,少了去处,没有牵挂和去处的灵魂就只能在未消散之前和朋友亲人待在一起,所以古人只是比我们多了跟灵魂相见的机会,因为先民也无法理解这种存在,又因为在意识聚集不等的空间两者不能对话,只有梦是互相对话的窗口,梦是灵魂与我们传递信息的途径,也正是这种对话诞生了更多的神与鬼。傩舞就是一个经过形象化后的人与灵魂沟通的艺术创造,傩舞就是通过面具这个具有形体但被人冠以精神的载体来实现与逝者灵魂的对话,面具是灵魂与活着的人最好的沟通工具,至少先民是这样认为的。先民的这种心理趋向恰恰是一种道德取向,道德取向的中转站就是文化取向,文化取向往往能形成一个民族的意识并奠定一个时代的方向,一个民族的方向。时至今日,我依然对这种敬畏天地人的傩舞深深着迷,不是对于他们的艺术,而是他们对人生的理解竟然达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又如此荒谬,而现在好多人还在苦苦的咬文啄字,企图发现一个已经被证实的大陆。这就是文化最凄凉的地方。
凄凉,然后才能让我们更疯狂的进入一种境界,一个完全陌生又十分熟悉的境界,因为我们相信:在一切空间之外还有另一种空间,我们的祖先曾经到达。
无论如何这个空间聚集了很强大的意识,拥有无可超越的能量。我的理解是:意识强的地方,时间会走的很慢,同样的一秒钟可能是意识弱的地方的十年或者二十年。而灵魂脱离躯体并依然存在于我们生存的空间是很容易被更高能量的空间吸引,由于人的躯体是意识的凝聚,但意识——就是灵魂却是轻的,因此灵魂最终的世界相对于我们的世界便是不对称的永恒,它们太容易消散了,所以面具被寄托着厚厚的思想,面具从某种意义上又代表着先民,代表着自然,这既是一种驱逐也是一种回归。
世界万物包括金、木、水、火、土、光等都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是无空间无时间的存在,但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形态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因此佛教所说的“尘归尘,土归土”或许不是指示现实世界里的物体,但释迦摩尼为了更好的传递这种知识,就运用了我们常见的东西做比方。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宇宙的无边无涯便可以理解为是时间和空间的迟缓,起码它不是我们思考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宇宙里的空间和时间对我们而言是没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因此不论我们行走多少光年,以我们现在对意识的了解也不能到头。
针对不同地方的意识产物,我觉得瑜伽,武术,信仰,包括我们常说的看书出神其实都是因为我们把身体内蕴藏的意识专注于一件事,使他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中十年二十年是被浓缩了十年二十年。 准确使用意识往往可以做出更好的成绩,因为这种意识的集聚促使他们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中只是正常时间和空间的百万分之一,因此他们吸取的力量和知识便是我们的几百倍,甚至超出我们的现象。
意识本身无罪,但聚集意识的人,可能在自身的行进当中会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我意识,这种本我意识能导致提倡修身养性的各种教会之间出现了互相征伐,却又抹不去各自教会的神秘之处。原本我们的世界没有神,神是人创造的,人是神的过去,神是人的未来,只是拥有这种未来的人少之又少,使用意识的路本来很多,由于这种征伐使得这条条大路形成一个你死我亡的大网,网是信仰的坟墓。
道说:吸纳天地元气而成仙。仙在过去就是悟道成功的人,但即便是成功了,也有好有坏,所以神话故事中有好神仙和坏神仙之分,所以从这些不切实际的传说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或者得出,用意识成功的人太多了,他们也会在各自成功的道路上互相产生分歧,甚至相互指责。而这种相互的作用就是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相生相克的必然,而这种相生相克足够强大到让他们以不同的姿态组合并达到了某种平衡时,这种平衡就成为意识世界的法则。意识世界的法则就是从灵魂存在说起,灵魂是确实存在,并且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这种存在因为网的存在而扑朔迷离。 《意识是一种波》 意识是一种波,简而言之,意识是波的汇集,真正组成世界万物的是波,组成的意识波拥有被整合的特性和功能,波被整合之前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特别之处,但波被整合后能组成空间,时间,意识和具有形态的载体。 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很好的分解组成肉体和意识,就不难创造性的开设一条遨游的通道,人的形体和意识便都可能成为一种可迅速移动的自然现象。而在移动的范畴以外,所有物质本身可能还在按照物质现有本身的认识程度进行生长,那我们就可以回到比我们意识弱的时代和意识弱的人的思想当中,但无法进入比我们意识强的空间。因此强是有限空间的强,不是无限空间的强。波的无形无概念可能就是我们肉身和精神通行的最好通道,因此提炼出这种波,并加以运用,我们就会真正发现世界是多维的世界,却也是有形和有障碍的世界。 千万不要认为波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仿佛可以无穷大又可以无穷小,其实波是固定的,只是强力下聚集缩小,弱力下扩散变大。如果可以通过试验取得凝聚波的磁场(暂且说磁场),我们就可以把凝聚起来的东西变成一种近乎永恒的世界,这种永恒是波独有的特性。从这种角度看,人是比山和水更加薄弱的组成体,因为他们的变化比我们慢,对我们而言就是永恒的。他们是善于思考且经过拼命思考的组成,我们还在前进的路上。但我们与山水也有不同。 我们与山水的不同在于我们拥有波组成的另一种属性物质,就是可以动的形体,在波组成的高端物质中,可以行走的拥有与生俱来的 优势,而不可以行走的拥有更强大的思考与运用意识的能力,因此在现阶段能够充分将意识的波运用到人类自身的途径便是了解山水的组成,习惯山水的思考。只有了解和习惯山水的组成与思考我们才能站在这个思考的巨人肩上。所以说山神、水神可能是千百年进化的产物,所以山、水能成神,人、物也能成神,但不论哪一种神,只是通过波的凝聚到达了另一个看得见我们的空间而已。所以中国的风水学问就不是伪科学,而是一门研究波的学问,在这个学问里没有忽略人的能动性相对山水的优势。但是风水学在初始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已经不能考究,但这毕竟是一门真正的学问,也是研究波的参考书。 在许多传说当中都有人神大战或者神与神的战争,可能就是意识组成过程的不同造成的一种不相通,任何不相通都会造成矛盾,矛盾是不可避免但又可以消化的,如果说医学是解决人身体内的矛盾,那么风水就是解决山水万物间的医学,因此风水的创始者又是何其伟大。 波组成意识世界。世界是由同一种波组成,那么点石成金便不无可能,而做到这些东西的关键所在便是一种强大意识的载体瓦解弱小意识载体的过程。反之,这种瓦解本身就具有破坏前面所说的意识平衡的意思。比如人的意识强大于树木山河的意识就会打乱意识的波,这种波又会在某种载体的作用下混合成新的意识,反作用于人的世界,因此在我们没有把握去平衡意识波的前提下,维护这种平衡的状态便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万物,变化多端,参透世界的谜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正是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更加复杂化了这个世界,复杂本身就是一种误导,因此清净是吸收波的最佳方式,清净是放松自我意识空间,让低能量的游离波进入我们的身体,被我们吸收。在这种方式的捆绑下我们便能最终发现世界的初始。清净不是无休止的打坐,是对能动的人看到的事物进行整合,但凡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映像本身就是被吸收的意识之波,你去糅合它,它就存在,你不去糅合,它就会溜掉,被其它意识团所抢夺,因此发现世界的途径也是相辅相成,不是一种方式可以到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