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散文诗”(2015年1月)(欢迎转载) 主持人:程洪飞 潘志远 方文竹 段联保 【引言:“年度选本”】 和年末“散文诗十大事件”一样,各种“散文诗年度选本”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并被有些作者作为这一年是否出精品的主要依据。 “散文诗年度选本”的关键意义在于,自从邹岳汉的漓江版一问世,当代散文诗的文体独立性就有了某种保证。 这些年,在老牌选本如邹岳汉的漓江版、王剑冰的长江版、周庆荣的《大诗歌》散文诗部分,又增加了王幅明陈慧瑛的花城版、杨志学亚楠的新华版、汪志鑫版、夏寒刘虔版,等等,渐渐打破了独家局面而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选本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如作者排名,有的选本按编者喜欢的作品或作者,有的则随意(个别名家排前乃属正常),有的则回避等级之争采取姓氏笔划或拼音顺序,等。 这些选本自然成为文本的议论对象。如有的选本注重诗性如邹岳汉,有的注意散文化如王剑冰,有的注重影响力如王幅明陈惠瑛,有的注重作者跨界如杨志学亚楠,有的注重分类如夏寒刘虔、汪志鑫,《大诗歌》侧重“我们”群体,等。这些做法在我们看来不分高下,只有将它们合并起来才会展现当代散文诗的纷呈色彩。 这些选本在时间设定上大都一年。不过,近期夏寒拟进行十年选本工程,可喜可贺,预祝成功! 不过,恕我们直言,这些选本中,平庸之风仍有所体验到,主要是少数编者观念陈旧、视野不宽、审美体味麻木,以至推选出来的选本并不能体现“年度代表”的标本价值,反而降低了中国散文诗的应有水平。 值得肯定的是这些选本的编者,他们做了大量艰辛的工作,功效卓著,有口皆碑。其实他们背负着人们看不到的更多东西,如众口难调、编选风格不统一的不理解,一些自认为是“名家”的作品被遗漏,等。 年度选本由于受大环境影响,如出版社的审查、官方主旋律的强调,自然会“筛”除了很多有益的地方,“鲜活的稚嫩”遭到了许多扼杀,特别要提醒的是先锋探索类作品和风格并不多见,开创一个时代的里程碑式作品更难觅见。当然,并非编者没有眼光,但是,精品意识到至关重要,编者应该通过自己的理念强化策划,从而为推举出一个时代的尖端作品创造出可能性机遇。 【1月观察】 追溯记忆(选二) ■盛敏 之二 她站在褐色桌布覆盖的四方形木桌旁,光滑的背对着我,我想还有光滑的芳香朝我袭来。我看见她穿着浅蓝色的吊带裙,我踮着脚往前看则能看到她的左锁骨突出的部分。双肩圆润地向两边空间扩开,是永远涂不掉的优美曲线。那一天她在生气,左边长发全部捋到左耳的后面,斜斜地悬挂下来,像是潮湿的藤蔓。我想此时她的脸因为某种我犯下的小小错误,正经历着试图让我服从的犹豫时刻——也许我对撑在桌面上的左手的烦躁的拱起,做一个缜密的判断:这是场景的鲜活画面,它代表羞羞涩涩的婚姻初期的丧失,它是生活翘起小指的戏剧插曲。我能想到我看不见的眼神和往上扯动的红唇,那儿不再是一片好看的云彩,而是近距离熟悉之后的飘飘荡荡,摇晃的、短暂的婚姻瞌睡。我想等瞌睡被金属般亮堂堂的爱情照醒后,那个后背必然转过来,一扇更加简洁透明的窗还会照样打开。 之四 她在那么一天重新穿上火红的绸缎夹袄,双手弯月形虎口对外撑在木桌上,双眼凝视摆放在桌面上的生日蛋糕。二十几根小小白色蜡烛之火往上窜起微黄的光亮。我们遵守了最初的约定,在一簇簇被时间劫掠了兴奋的颜色之后,仍能顽强的甚至有点不理不睬的补充我们生活的连续性。蛋糕上方盘旋半椭圆的光晕,里面有发出婚姻的味道——那时松弛的肉体与抵御微风吹拂的嘶嘶燃烧声音的幻境,全是些双方忍让的故事,全是些喙状船头曲折航行的轨迹以及收起又摊开的心事翅膀,它们飞在婚庆纪念蛋糕的上方。我在她的对面看见烛光从她略显肥硕的双臂往上蜿蜒的颤抖碎影,贪婪的黄光往上直至漫漶到双肩的上面,到此逗留没有翻越过去。她的整个脸就像承载全部意义的诗文,等待我的熟记在心的凝视形成美妙的语句。追溯发生在现在,是对有着画面质感的爱情主题的再一次驰骋,这里面我只认领我的情感交织的、没有被丢失的几个瞬间。 (选自作者博客) 程洪飞点评:一切追溯都是对时间的祭奠,我们能留住的,只有挽留。当湮灭的一切浸润着中转低音的背景再次纤毫毕现,语言的不动声色已经无法遮掩缅怀的感伤。做为“滴撒诗歌”发起人之一,盛敏先生密码般的文本一直拒绝被惯性解读,虽然他在散文诗的创作中对声调和密度有所调整,但词语间回旋式的碰撞依然精准又经济,依然是令人错愕的 “盛敏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