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4|回复: 9

《梦离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0 23: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尚宾潘越雨 于 2015-6-20 23:39 编辑



梦离骚

粽子香
谁思量
你在畅怀,他独饮

青草香
美人样
恋上君王,梦一场

离歌唱
江水涨
一阙离骚,梦断肠


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端午节


屈原是中国同性恋始祖

1944年,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发表论文,指出屈原是同性恋者,当时遭到学界围攻。朱自清请来楚辞专家闻一多主持公道,闻一多给了孙次舟4个字:“完全正确”。不止孙闻两位,后来的许多大人物老师,都通过考证证实了屈原的同志身分。梁启超的学生、费孝通的老师潘光旦,曾写过《人民的诗人屈原》的那位潘光旦,也这么说过。在潘光旦所译霭理士《性心理学》的附录中,就有这样的文字:“《离骚》、《九歌》、《九思》、《远游》、《卜居》、《渔父》等诗,都可看作他与楚怀王的爱情由亲密到疏远过程的艺术记录。” 

  俺年轻时,古典文学老师告诉俺,屈原是个忠君爱国的诗人,说他的投江乃是因为政治理想不被昏君接受并遭人陷害所致。其实这种解释似嫌牵强。屈原时代,仁人志士就跟今天的职业经理人一样,“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楚王不理,大可投奔秦王去,犯不上寻死觅活的。那时从一个国到另一个国,比今天福州人去深圳还容易,连个通行证都不需要。

想想屈原老师,满怀的政治抱负不得实现,以死明志,最后被孙次舟老师闻一多老师扣上一顶“同志”的帽子,许多人就觉得屈原老师像是又死了一遍。 

  其实没那么严重,中国古人并不歧视也不忌讳同性恋,屈原老师自己就很公开。那篇经典情诗《少司命》据说就是献给他所爱恋的楚怀王的,诗人自比为“美人”,“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满堂啊都是美人,你却独独跟俺啊眉来眼去。这叫自爆绯闻。“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这句“千古情语之祖”,壮怀激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屈原得到同志爱的喜悦之情。 

  现在看来,应该说,屈原是个“爱君爱国”的诗人,比较恰当。屈原跟靳尚之间的争斗,或是情敌之争。
 
  1999年,香港的同志们曾发起请愿,要求把端午节改为“同志节”,未果。 
  另外,在同性恋关系中,屈原应该是女方。(男角色是 :1,女是角色是 :0)他应该是0,他总是自比美人;他曾称楚怀王为“灵修”,而“灵修”据专家说就是女子对恋人的专称。首先声明,发此文并无对屈原的任何不敬之意,只是因为看到贴吧上的争论,于是引了一篇在网上比较好找的文章,希望能更公正的看待屈原这个人物,并且身份地位也不能影响这位诗人的伟大,何况历史本就是人为雕饰过的,传统的儒道思想的确限制了历史一定程度上的公正,虽然下文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历史事实,其中许多历证也有待探讨,但偏信则暗,希望能有人耐心读下众家之言,另外文中提到的闻一多所写的“屈原问题”其实比下文立场更为客观,有兴趣可找来一读,其实我同意文中所说屈原的身份,但并不认为“离骚”是同志文学。最后重申,绝无不敬之意,请不要随便骂人。--引者按


屈原(约公元前339~278年)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为楚辞体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名长诗《离骚》“可与日月争光”,其它作品如《抽思》、《思美人》及短辞《桔颂》等,也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除了文学上的贡献与成就外,屈原也是深受平民爱戴的形象,这么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使人觉得历代史学家们肯定已对他大书特书。奇怪的是,屈原的故事历来为正史所不齿,楚国及春秋战国的典籍均不见记载,直到汉代忍辱受阉的司马迁首次将屈原的传说编入《史记》,他的生平才受到披露。但此后史学界对他又有所冷落。东汉班固在《汉书》中批评屈原的“露才扬己,怨怼沉江”为“不合经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他更是只字不提,直到宋朝王逸作《楚辞章句》,将屈原的形象理想化与圣洁化,附应了当时“忠君爱国”的儒学思朝,于是端午祭日和龙舟竞水等风俗也应运而生。可见民间所传说的屈原,是已经被后人大大地加工过的。 

  1944年9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恋者身份,在当时文坛引起一片哗然,并遭到多人围攻。孙次舟又撰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坚持自己的观点。作家朱自清同情孙次舟的观点,并请出著名诗人、楚辞专家闻一多教授主持公道。闻一多次年在《中原》杂志发表《屈原问题》,肯定了孙次舟对屈原的发疑是楚辞研究的重大发现:“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历史事实……”闻一多进一步阐明了此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文学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即成为“文学弄臣”。当时各国间战事频繁,“忠君”远非时尚,“朝侍楚君,暮为秦僚”并不会招致非难,即使象提出“忠”与“孝”的孔子本人也频繁地周游列国,并不因不能专事鲁君而自愧。再说战国时代盛行崇尚男风,人们并不以此为惭,所以屈原在诗歌中自称“美人”,对自己的仪表多有夸耀,在诗句中对同**情作大胆表白,并不出奇。 

  屈原的故事由于记载的间断而有失真实,但根据有限的史料还是不难构筑其生平。他盛年时丰姿秀美,才华超群,深得楚怀王的宠信,除了任官三闾大夫以侍奉内庭外,还被委以外交重任。后来由于列靳尚之流争宠于楚怀王,中伤屈原。屈原清高的人品使他难以随波逐流,以致哀怨难平,愤而投入汨罗江。

屈原的作品是其情怀的最好写照,请看他在《抽思》中的表露: 
  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诗人与怀王以身相托,两情相怡,与后来女词人朱淑真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表达同出一辙。然而,怀王的移情使诗人哀伤不已: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灵修是古时女子对恋人的专称,屈原以此称呼楚怀王,同性间之爱情已一目了然。“浩荡”其爱在今日看来就是指有多个性夥伴,再贤明的大臣也会认为国君如此乃是天经地义,屈原更没有理由对怀王的“滥交”感到愤愤不平。宫中之女并无政治权力,应该说与屈原不会有政治上的利害冲突,但她们嫉妒诗人的美貌,为争宠于楚怀王而不惜对诗人造谣中伤,可见屈原与怀王之间并非一般的君臣关系,而是带有**的成份。待到屈原后来创作《离骚》时,盛年已过,色衰而爱弛。

  泊余若将弗及兮,恐年岁之不我与。朝搴仳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湮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这里是诗人对昔日风华的怀念与对青春逝去的哀叹。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屈原怨怀王移情别恋,其无奈之感与梅妃怨唐明皇别情杨贵妃一般。京剧大师程砚秋演《梅妃》,唱词有“初不信水东流君王他薄幸,到如今方知道别处里恩新”,言辞虽异,表达的却是同种哀怨。虽然怀王能“浩荡”其爱而无所顾忌,屈原对怀王的感情却一往情深: 

  阖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诗人仍是情深意笃,但一厢忠贞却无以抒发,而清高的个性又使他不屑卷入争风吃醋、尔虞我诈的宫帏之角,终于受到排挤和放逐,以致积郁难平,投江而死,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而凄美的一页。 

  屈原作为男宠与文学弄臣的史实至今鲜为人知,即使这份披露也会超出许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理想化的屈原本来就是人为地雕凿起来的。去掉这些粉饰,真正的屈原仍是一位值得同情的历史人物,更毋宁提他在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可以说,如果他没有经历爱情上的重大挫折,那么《离骚》又会从何而来呢?比如很多学者认为屈原的学生宋玉把楚辞体推向了颠峰,但这只是从创作形式上作比较。宋玉养尊处优,其作品曲尽幽意,虽是玲珑剔透,令人玩赏不已,但华丽之余却是清劲深远不足,在气势上还是比不得其师屈原的。
 
-------------------------------------------------------
-----------------------------------------------------------

“屈原是同性恋者”,“屈原之死是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说到屈原,所受的传统教育让我们的脑海很自然的就想到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但是近年来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屈原是一个同性恋者,一言既出,四野皆惊。

    那么,屈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还原一个比较真实和形象丰满的屈原,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那就是屈原的生平,他的诗,以及他的死。

    先来看看他的简历,姓名:屈原,性别:男,国籍:战国末期的楚国,成分:贵族(楚武王屈瑕的后代),籍贯:湖北秭归,爱好:参政议政,写诗(代表作[离骚]),家庭住址:不定,属楚漂一族,照片:无。

    再根据史料回顾一下他的经历:屈原的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他的人生鼎盛时期主要在依附楚怀王并且得到其宠信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统的前夕。由于屈原出身贵族,长得又帅,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加之善于辞令,深得楚怀王宠信,而屈原为了报达这种恩宠,为楚怀王实现统一楚国的大业,做了很多实际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联合齐国抵抗秦国等等,使楚国一度达到了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楚怀王对屈原的言听计从,导致楚国其它贵族集团的嫉恨,他们群起而攻之,在这个庞大群体的诬陷下,“三人成虎”的效应产生了,楚怀王疏远了屈原(多么没有原则的君王!)并于怀王二十四年把屈原逐出郢都,屈原流落到汉北,这种天上人间的落差,让屈原悲愤不已,为了排遣心中郁闷,屈原开始了诗词创作,并取得了一定造诣,由于屈原的诗很多都隐喻了自己怀念楚怀王的心路历程,这也许让楚怀王多少有些感动,于是把屈原召回。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自量力入侵秦国被扣留,最后客死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他认为是屈原造成了怀王之死,再次驱逐屈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屈原再次流落于湖南沅水,湘水一带,襄王二十一年,秦国大举入兵攻破郢都,楚国亡,得此消息的屈原于是投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关于屈原是不是同性恋者的问题,闻一多先生在1945年的[中原]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屈原问题]中认为:在战国时代,文学家是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空间的,只有依附于国君与豪强才能生存,而当时的社会风气盛行男风,人们是不以此为惭的。闻一多先生还指出,从屈原写的[离骚][九歌][远游][卜居][渔父]等诗歌中都能够感觉到他与楚怀王的爱情由亲忠到疏远的过程。这就是到目前为止文坛最权威人士对屈原同性恋者身份下的定义,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找屈原的诗来分析下。

    屈原究竟是不是爱国诗人?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只不过他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者,这当然不能怪他,因为当时的楚国只是一个诸侯国,而在古代,国和君是分不清的,国家是君王的,君王是国家的化身,也就是说爱国等于忠君,忠君等于爱国,既然分不开,索性就一起爱了吧!(这和我们现在的国家是属于人民的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

    至于屈原伟不伟大的问题,我的回答还是肯定的,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屈原之死。

    关于屈原的死一直有两种说法,一是自杀说,一是谋杀说。
    我本人一直比较倾向于自杀说,试想:屈原死的时候楚国已亡,亡国之乱的时候有谁会下令,又有谁会听令来到湖南这么偏僻的地方来谋杀一个落泊诗人,况且光是差旅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屈原是同性恋者”,“屈原之死是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但是对于生在古代受类似“忠贞者,不二也”这种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屈原来说,楚怀王的离去就已经让他生不如死了,楚国一亡,更是没有了爱的方向,这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罢罢罢,于是抱着和楚国共存亡的决心,怀抱大石自投于汨罗江成就了一己之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绝对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至于吃粽子划龙舟是不是为了纪念屈原?就权当是吧!中国人喜欢传说,这是一种精神图腾,比如全国各地都有望夫崖之类的传说,大同小异:说有古代某女盼不到丈夫回家,就变成了山上的一块石头,人是不能变成石头的,但是人们都认可这样的传说,既然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就是为了纪念屈原成了传说,且流传了下来,我们没有理由不认可,只是在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学习屈原的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吃粽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来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人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23: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屈原对话

研究这一问题,不如去读他的诗.

屈原作为是我们诗人中的一个始祖,那对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才是作为一个真正诗歌热爱者的一种责任!激活保守党------因为当时,同性恋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就反而觉得是现代人倒退而跟不上古人的步伐了。

我不知道同性恋需不需要下一代?没了下一代的话,世界是不是灭亡了?灭亡是退步还是进步?呵呵

你这样理解好象是偏面了一点,因为就算是异性恋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下一代的。更何妨同性恋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份,那又怎会代表世界灭亡那么夸张-------除非全世界人都是同性恋,那么他们不要后代那就会导致世界灭亡了。小女孩、千万不要自己吓自己哦!


所以说嘛,同性恋根本代表不了主流世界,就那么一小一小部分的人,要是世界上的人都同性恋了,世界可真是灭绝了~~~~就连楼主也不见得出现在人世嘛~~呵呵

    哎呀、我的大小姐呀!还以为你真是五彩呢?原来你的眼中也只有一种色彩而已------难怪你的心中没有彩虹出现!
其实、你这个问题也很有趣,与很幼稚。按照你这种思维;难道这个世界的大花园里,就只可以种满作为一个主角的牡丹,而不可以让其它花朵生长?就算是你有这样的能力,那一个全是牡丹的世界,再美也不会美到那里去?你说是不是?我想,你自己也不会乐意生长在一个这样的花园里吧?


就那么一小一小部分的人------往往越小的部分才越觉可贵,因为物以希的为贵!什么是主流?什么是非主流?这难道有人在生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会去选择生一个高贵的,生一个低贱的吗?所以、在上天的眼中,他创造的每一个人,都全是他的宝贝儿!

    都已经是什么样的年代了,怎么还觉你的思想还停留在清朝那个年代的感觉呢?
因为,清朝那个年代的妇女都是扎脚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毫不否认当时的女子也就根本代表不了主流世界的吧,什至连半点地位也没有。那按照你这种高论;当时的女子,也就不见得出现在人世,而统统叫人消失灭亡了吧。真的服了我的大小姐,这么一种狭窄胸怀的思想,居然还出现在一个有文化的现代人身上!好好反省,要不就真的成了一彩而不是多色的美丽彩虹了!undefinedundefined



这个题目火药味较浓,不利于理性探讨,可斟酌。问好!

火药味较浓-------到底是火药味呢?还是苦口良药味?那就请你先喝一口,才去考虑利不利于理性探讨这个问题了!

    其实,是对事不对人------什么叫做恨之切爱之深?什么叫做火药什么叫做良药?一个角度一个天地,也许,这就是保守与不保守之间的区别了吧!只要目的是为了激活一班誓死保护传统的人去真正认识传统。如果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步伐,都跟不上当时的古人------哪又凭什么去保护他人的文学的瑰宝呢?就算是保护,也恐怕是保护一种政治上的民族色彩,多过保护诗歌的本身艺术价值吧——因为真正的保护是;无论诗人是同性恋或是异性恋,都一样的肯定他的艺术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保护。屈原作为是我们诗人中的一个始祖,那对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才是作为一个真正诗歌热爱者的一种责任!

关联确实不大。当然,若深陷祖先的东东之神话不得出,那还是有点触动意义的。
赞同!对待任何人都应公正客观,无论古人、今人、外国人。反对造神运动。反对神秘主义。


    屈原作为是我们诗人中的一个始祖,那对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才是作为一个真正诗歌热爱者的一种责任!
其实、在未真正了解到诗歌的作者之前,与之后所阅读他的作品是有天之地别的。
我个人反而觉得了解之后更觉他的作品的瑰丽动人,而不是之前那种被人披上了神圣面纱的光芒!


有说屈原与楚怀王玩断袖之恋,非也。屈原在诗歌中自称“美人”,对自己的仪表多有夸耀,在诗句中对同性  恋情作大胆表白,并不出奇。屈原不是同性恋者。

    其实、我倒宁愿接受屈原是同性恋者,这也都好过他被人拿来做政治的筹码,而给他笼罩着一层神圣的政治光环!
因为、只有从同性恋的这个角度上入手,这才能够看到屈原更加人性的温亲一面,而不是只看到他被人神化了的神圣一面。
相反,从同性恋的这个角度上,更加容易看到他更多更广的壮观色彩——是一种超越了性别界限的瑰丽色彩!

    屈原不是同性恋者——这并不是你我一厢情愿的事情,那只不过是他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我们所敬仰的是诗人那种对爱坚贞不渝的精神。所以、只要我们还抱着一颗平常的心,那诗歌的艺术价值就;不单止不会因为他人的生活方式而影响,反而正是因为他的同性恋身份,才更加觉得他的精神可贵——因为梅花:也正是因为它绽放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之下,才越显示出它的坚贞不屈!


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3/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00: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尚宾潘越雨 于 2015-6-21 07:28 编辑
刘尚宾潘越雨 发表于 2015-6-20 23:33
与屈原对话

研究这一问题,不如去读他的诗.


与屈原同行


狎 大人  辱 圣人之言!非 礼 勿 听!
屈原作为是我们诗人中的一个始祖,那对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才是作为一个真正诗歌热爱者的一种责任!

诗以言志!正念,正行,正言!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是真正的写诗。忘掉读者,你才开始是自而然的创作。忘掉精品佳作,你才可以-----见到那茫茫诗海中的星光宝石!
所以、我倒宁愿接受屈原是同性恋者,这也都好过他被人拿来做政治的筹码,而给他笼罩着一层神圣的政治光环!
因为、只有从同性恋的这个角度上入手,这才能够看到屈原更加人性的温亲一面,而不是只看到他被人神化了的神圣一面。相反,从同性恋的这个角度上,更加容易看到他更多更广的壮观色彩——是一种超越了性别界限的瑰丽色彩!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是真正的写诗。忘掉读者,你才开始是自而然的创作。忘掉精品佳作,你才可以-----见到那茫茫诗海中的星光宝石!赞同!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国家,国家!无国哪有家!有国就有政治!能分开吗?探讨的话题有些大了!

有国就有政治!能分开吗?-------这倒没错,但是诗人与政治家应该是有分别的了吧。所以,首先我们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诗人本是以真为本的本份!而不是把他拿来做政治的筹码,而给他笼罩着一层神圣的政治光环!

看到您的上述言论,我更深刻的理解屈原是个伟大的人。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是的,你说的也完全没错,特别是作为一个诗人,更要起到一位带头人的作用才对。但是,也不能只因救国而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和抹杀了一个伟人的真情个性。如果是用牺牲一个人的手段来欺骗世人才去救国的,那也只不过是治标而不治本的药罢了,因为同性恋跟救国跟本就拉不上关系,因为当我们冷静下来而屈指一算时,我们央央大国中的同性恋君王也不只是凤毛麟角了,所以难道我们都敢说连君王也不爱自己的国吗?其实,说到底,我们只不过是是在为一种抵触的情绪而去为自己辨护罢了。所以、我们只有从同性恋的这个角度上入手,这才能够看到屈原更加人性的温亲一面,而不是只看到他被人神化了的神圣一面。相反,从同性恋的这个角度上,更加容易看到他更多更广的壮观色彩——是一种超越了性别界限的瑰丽色彩!
    屈原不是同性恋者——这也并不是你我一厢情愿的事情,那只不过是他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我们所敬仰的是诗人那种对爱坚贞不渝的精神。所以、只要我们还抱着一颗平常的心,那诗歌的艺术价值就;不单止不会因为他人的生活方式而影响,反而正是因为他的同性恋身份,才更加觉得出他的精神可贵——因为梅花:也正是因为它绽放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之下,才越觉显示出它的坚贞不屈!

什么叫做恨之切爱之深?什么叫做火药什么叫做良药?一个角度一个天地,也许,这就是保守与不保守之间的区别了吧!只要目的是为了激活一班誓死保护传统的人去真正认识传统。如果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步伐,都跟不上当时的古人------哪又凭什么去保护他人的文学的瑰宝呢?就算是保护,也恐怕是保护一种政治上的民族色彩,多过保护诗歌的本身艺术价值吧——因为真正的保护是;无论诗人是同性恋或是异性恋,都一样的肯定他的艺术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保护。屈原作为是我们诗人中的一个始祖,那对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才是作为一个真正诗歌热爱者的一种责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08: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写得不错。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08: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拓大家的视野,很有好处。对屈原的了解更深一层。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志良 发表于 2015-6-21 08:30
欣赏,写得不错。

上过语文课本吗?屈原以香草比美人,以美人喻品德高尚的君子贤人,站在美人的角度行文,假以抒爱人之恋,实为发爱国之情,忠君之志。现在一些老诗人怎么都喜欢讨论同性恋啊,搞不懂,自己弄不懂同性恋弄不懂诗人,还胡乱度人,胡乱定人。文中的闻一多的话有正统的史料记载么?写出这篇文章,你有想象它对传统正统文化的袭击么?浮夸闹世,惹人注目,比郭敬明强不到哪儿去,至少他还有很多粉丝。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08: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争鸣不会淹没屈原的光辉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音 发表于 2015-6-21 09:15
上过语文课本吗?屈原以香草比美人,以美人喻品德高尚的君子贤人,站在美人的角度行文,假以抒爱人之恋, ...

问好龙音,你这种心情我也非常理解,因为也有其他读者跟你差不多同样的提问。既然如此,不妨大家以互相探讨心态来对待吧?读完《屈梅》后可能你会更清楚一些,其实,你若读过我那一篇《重头认识异性恋》,那你将会是更加的容易理解,谢谢你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问好大家!
真正的爱国者是先了解而护至,相反就是盲从,往往最容易被人煽动的就是这一类人。所以,若想去真正的爱戴一位诗人,也就是因了解而爱之。这才是真正的;爱上了一个诗人的真气,而不是只爱上他那一层被笼罩着的神圣光环!为追求一份真而去不懈的探索,这也就是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或诗人们的最基本职责。



---------------------------------------------------------------------------------
---------------------------------------------------------------------------------

问好言之有理!
事实上也太凌乱了,因为这么大篇的文搞到头都痛了,还是请各位凑合着看吧,目的是志在于那个讯息和意义就是了。下面还有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意外收获——《屈梅》,或许大家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诗歌以外的东西,所以就顺便贴上来了。但只帖峡江,其它版上不帖,因不想因此而影响读者与版主之间的形象!这,也算是对峡江情有独钟了吧?

《屈梅》

屈原不是同性恋者——这也并不是你我一厢情愿的事情,那只不过是他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我们所敬仰的是诗人那种对爱坚贞不渝的精神。所以、只要我们还抱着一颗平常的心,那诗歌的艺术价值就;不单止不会因为他人的生活方式而影响,反而正是因为他的同性恋身份,才更加觉得他的精神可贵——因为梅花:也正是因为它绽放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之下,才越觉显示出它的坚贞不屈!
赞同!您说的对!所以,我们赏梅,赞梅,不要老去翻它树根下的。。。。。。你懂得!


其实,真正不懂得欣赏梅花的,应该是版主你才是吧--------因为人家是志在对梅花有更深的了解,而不是在去挑剔他人的缺点,人家赏的是梅的品格,而不是只欣赏梅花绽放的一刻。所以,人家的梅花是种在心里的,而不是放在眼中的。所以,人家的梅花是永恒的,一年四季都有的,而不是你那只过眼即逝的云烟。这些,你应该还不会懂了吧------因为你的心田还没有宽到可以种下一枝梅?所以,你李版主永远也只会在欣赏那种雪地上的梅罢了!

您见谅,之所以把帖子沉下来,是不想让那些八卦们把您的主题扯偏!影响你们那首隽永,回肠荡气的小诗!
该怎样处   理!你懂得!


很抱歉李博宇,我倒认为这并不是一个诗人的所作所为,因为这并不是作为一个诗人该有的胸襟,你容不下的,并不等于其他读者们也容不下。到底,你这种行为还算不算得上是诗人,扪心自问是了?

剪掉杂枝冗叶,再看这花如何!?
承蒙老师们错爱!做风起的版主,既然是本版版主,我就要尽心做事!尽一份责任!维护他的纯净!


其实,你在这边下沉了,人家别的版主却在那边顶起呢------与其说是不纯净,倒不如说是你的胸襟还未宽到可以撑船的地步,或是还未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吧。一个没有走在时代的尖端的诗人,那作品再好也只不过是新瓶装旧物般的——死水一潭,你个人认为呢?

呵呵!祝你们走在最尖端!前途远大!多酿新酒!引领潮流!
哈哈!很好!我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诗人!只是个业余的诗词爱好者!到这里来学习,欣赏!

无论是诗人还是诗歌的创作者,都该有一种前瞻性的眼光才是。所以,多点互相交流思想,这才最为重要;最只要是不要误以为屈原是同性恋,就是等于他不爱国是了?更不要以为异性恋的就一定都是爱国?好好反思,诗歌必须要以真为本,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诗人有时,为了捍卫事物的真相;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不愿当成为一个虚有其表的伪诗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纯诗人!

呵呵!这是个写诗的地方!不是扯八卦的地方!一句评语都没装下!可见您的心胸有多么的宽广!

其实,要想知道读者们对你赞美一些什么固然重要,但是要想知道读者们对你反对一些什么也同样更为重要!
所以,一点小小的评语倒不是什么大问题,重要的是你删  掉了那些跟这首诗有关的文章。这本来就是不敢以真面目去面对屈原的所作所为,那更谈不上是去尊重他了。连作为一个诗人们的始祖都不敢去面对他,那你还谈什么自己也是诗歌的热爱者?居然还说是版主?梅花必须是种在心里的------才叫永恒!

您二位念念不忘同性恋!何必拉古人垫背?今日社会开放,包容!别不好意思!更不用人身攻击!气急败坏!

这并不算是拉古人落水,这本来就是个事实,只不过是你不敢以真面目去面对屈原的所作所为而已,那更谈不上是去尊重他了。
其实,什么龙阳啦,什么断袖分桃啦还有大名鼎鼎的自爆身份的郑板桥-----多不胜数。所以,要拉落水的也轮不到屈原,要拉就拉秦始皇啦,起码这才够份量的吗?事实上,稍微翻开一下中国历史,就不难找出几个同性恋皇帝了,你说还有必要去拉屈原吗?与其说是拉他,倒不如说是尊重他,和不想让他白白的去牺牲了吧,你说呢?其实、事实上你的观念已经彻底的失败了,因为到目前为止,已有三位版主顶起此文,再加上中国诗歌网还有两位顶起。粽子香,齐思量,从头再把离骚唱,免得枉费------屈原的一片热心肠!


呵呵!您二位是伟大的史学家!正史野史通透!不妨著书立传!找专业学术杂志发表!祝您二位早日成功!

其实,真正的爱国者是先了解而护至,相反就是盲从,往往最容易被人煽动的就是这一类人。若想去真正的爱一位诗人,也就是因了解而爱之,这才是真正的爱上了一个诗人的真气,而不是只爱上他那一层被笼罩着的神圣光环!

    为追求一份真而去不懈的探索,这也就是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或诗人们的最基本的职责。这对作为一个连初中都未正式毕业的乡村之人(我们)也都能够做得到,所以作为一个有学历有学问的版主们就要更加的走在我们的前面才是,至于著书立传,找专业学术杂志发表这些见仁见智的把戏,还是留给那些啇业诗人去成功吧------因为我们只想去做一个纯诗人;一个人到底是不是诗人,那并不是因为他有没有传世经典的佳作,而是看他有没有那份诗人的松菊志气。因为、每一个诗人都也是由人而变成的,所以每一个人就都有可能是诗人!这、就是我的个人诗观了。:$:$



承蒙老师们错爱!做风起的版主,既然是本版版主,我就要尽心做事!尽一份责任!维护他的纯净!

既然是本版版主,我就要尽心做事------其实,你若是不说到这个份上,我就不想跟你斤斤计较了。你居然还说你是因版主而尽责任,自问我在贵版所发的帖子也不少,但你从来都没有尽过一次作为一个版主的责任,今次可算是难得的第一次而且还是另有目的的?
其实,过门的都是客,作为一个版主最起码的是给读者们或发帖人一句问候,就算不是经常也要间中,因为这就是作为做人的最基本上的礼貌,那更不用说是作为一个诗人了。

其实,发帖在风生水起版上目的,就是为了尊重贵版!因为,风生水起版上的帖子基本上都不会有人会给你实质性的点评的,大都是一些礼貌上的问候而已,其他的版块间中还有些实质性的点评。但是,明知帖子在这里是白发,还是为了一视同仁地尊重贵版而公平对待。因为,杜陵野老和其他的几位版主虽然都也是一些礼貌上的问候,但对于一个读者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尊重了,所以也就是觉得白发也值得------就且当是一种做人的礼尚往来是了!这,才算得上是真正尽一份责任!维护诗坛上的纯净!:):handshake

呵呵!像您二位如此伟大的诗人!如此明白坛子里这点儿事儿!折腾了两天!还说什么不斤斤计较!我早已经给你说过,我不是什么诗人!我差的太远了!只是个业余的诗歌爱好者!我都能平心静气的接受老师及朋友们客观的点评!就您二位这胸怀我难以恭维!

对不起,此帖又加了一个精华。共一精华,一精品文,与三个亮高(其它论坛上的不算在内)。所以若论胸襟,那就更加应该去向其他版主们学习了。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一个合格的版主!你说呢?

呵呵!您二位终于可以引领中国文坛了!何时走向世界呀!呵呵!稿费拿了几十亿了?在这里玩太委屈了!

不用委屈,纯属探索,没有风雨哪来彩虹------凭着我的经历,凡是在诗坛上争论得越激烈的,就越有可能会变成真正的诗友!这个也是人之常情,好了请多保重,晚安!:):loveliness::handshake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是真正的写诗。忘掉读者,你才开始是自而然的创作。忘掉精品佳作,你才可以-----见到那茫茫诗海中的星光宝石!
此帖又加了一个精华。共一精华,一精品文,与三个亮高(其它论坛上的不算在内)
天哪!这点小荣誉都敢拿出来炫耀!您二位太有出息了!您二位记着写诗呢吧!您二位记着读者呢吧!您二位记着精品呢吧!


这不是炫耀------只是见你这么执迷不悟才让你清醒下罢了。其实,知其子莫若父,我自己也认为这首诗写得不怎么好,而且还比较凌乱,但它唯一的优势可能是比较有意义吧。所以,也就要你向他们学习的是一种心态,而不是形态-------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志良 发表于 2015-6-21 08:39
开拓大家的视野,很有好处。对屈原的了解更深一层。

问好大家!
真正的爱国者是先了解而护至,相反就是盲从,往往最容易被人煽动的就是这一类人。所以,若想去真正的爱戴一位诗人,也就是因了解而爱之。这才是真正的;爱上了一个诗人的真气,而不是只爱上他那一层被笼罩着的神圣光环!为追求一份真而去不懈的探索,这也就是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或诗人们的最基本职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鸿文 发表于 2015-6-22 08:51
历史争鸣不会淹没屈原的光辉形象


问好大家!
真正的爱国者是先了解而护至,相反就是盲从,往往最容易被人煽动的就是这一类人。所以,若想去真正的爱戴一位诗人,也就是因了解而爱之。这才是真正的;爱上了一个诗人的真气,而不是只爱上他那一层被笼罩着的神圣光环!为追求一份真而去不懈的探索,这也就是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或诗人们的最基本职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16 05:25 , Processed in 0.09973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