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1|回复: 4

《度诗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0 22: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尚宾潘越雨 于 2015-7-11 11:20 编辑
, {; \, C1 M5 V9 A& a
. Z8 w4 P9 P4 s! ]6 X2 t9 w《度诗尺》9 G0 c) ]+ y2 \/ x
. J! T. j1 t- s& H+ W, s% D
写诗
# A* `( y- U& H9 X: D6 B来来去去的,也
- i9 v  Z( y& o1 i) D& k不外是三个阶段而已
2 ]# E5 B2 Y$ f. `0 A; f9 l一是用那婴儿般的眼睛来创作6 R2 r- k5 \, u1 P( b
见山是山,看水是水# A* h, M! ]  v: E1 M5 c
二是用那商人般的眼光去创作! B. ~% x9 k( ^6 m* `- c
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
( O/ `' m5 d. L# Q* L三是用那老人家的目光! Q3 a3 l/ _! p' v
来以一颗与世无争的心去创作! t. i& E+ A6 c. L4 i1 w
看山还是山,看水也还是水

" S0 t+ b' t0 _6 d% Q3 s9 G  |. U8 i( m
与其用尽了万变' J( l% u. @* h5 c8 E8 F1 L
也都离不开其宗源的6 o7 ^& K- w6 i7 h' v! `
倒还不如以不变,去应万变4 O; x. j! t' r; y8 c
诗歌的境界' j& o" i& ~/ q
到底是还有多高
" H* m  }$ o9 c. q( f抬头不见,低头见

# c  B* ?8 q: f* ?0 f. R8 f; B苛求的不一定能来- `; {' g) ?* U5 R: a: h/ G2 t/ o
化自然的而得造化
; ^5 E3 R8 V" Q+ R  i返璞归真,善则从心而起
& z+ I7 K$ Z1 b1 @: x. f1 J回归自然,美则心而生: b% J% Y% r( D* c9 e: j% p

  l- W8 y0 ?# D0 h8 X

' V" U4 {, L+ C/ K9 Y8 O  g2 V2 W+ M! T$ I( t0 K8 w) @+ |
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7/10, {: r  _& f; o; ^- |
致聆听风言风语( J3 }# V# j* Q6 c0 D5 v5 j2 c
" T9 d% Q5 c5 l# l& t"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03: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尚宾潘越雨 于 2015-7-11 20:46 编辑 ! \) @! u3 m. }+ ]3 H
$ D2 C% B7 G, i
注:这只是整理下各人的不同观点,因为想对诗歌有更深的认识,或看看能不能够找出一种诗歌的真谛!因读了一个点评后忽然将我们的读诗与学佛联想到一起去了,但我又不知道用悟道来比喻恰不恰当?所以,请大家多给点提议,互相探讨,谢谢!
" I# v2 n5 K/ K$ \& ~" x3 c, H
* H4 \$ n& w* X, F  @' r' W# L+ \9 w4 U8 M2 m6 c
1/首赏,很自然,顺畅的一首。问好诗友!
3 o+ z; p2 x8 M5 `* w7 p. R2/返璞归真,善则从心而起% E! Z/ O/ v! L. V
回归自然,美则从心而生2 W3 Z/ I7 e: N6 Y/ ]
个质的解读   诗眼独慧
, ^( x- q, I8 A( i9 P
谢谢老师们的鼓励与友持!只可惜略嫌诗味不够?
9 s- h, O( Z9 o+ G
9 G+ ~  y6 @9 |6 G
( V! g$ z4 O# `' n- V& P是的。思虽有哲思性,但应有诗性。祝创作愉快!
; l/ P* k% t# ]0 E; Y" L4 U! w    下不为例,就当他是另类诗歌算了——感觉上这首诗好象是我爷爷教我那种语气似的,以一种教训人的口吻来写像足是一个传教士!其实,这首诗歌我觉得是特别的难写,因为又不能用太多美丽的词澡去抹杀了它那份原汁原味的真,所以也就只可采用了这种半白描的创作手法了,再次谢谢大家的鼓励与支持!
" O6 |5 a) v% j* k3 g
# l7 X" q, e" |3 ~) U. G6 w4 q0 A6 e0 }! \, c/ [0 C2 d# \
1/这种兼顾可要顺其自然,不是强求的,哈哈。  K" W, O9 o+ `4 T. V8 L$ X% N
很不错了,思想吸引人。

, K: R6 V% b) ^. a# e2/如缺乏具象就失去了诗味& Y" r3 U0 [8 |8 z$ y
共勉

- V! W' E* s- S
" z5 I$ _+ B7 l    非常感谢你的这句话,因为看了你的这句话后,忽然令我想到了一个关于读诗的问题,因为我们读诗跟学佛也像是同一的道理。正如,很多人都说自己在学佛,但搞了一辈子甚至到死,可能也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佛?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学佛容易悟道难!8 _0 F2 x9 H$ t1 V
% h$ C( o1 n0 K* o0 T
    其实,我们读诗的又何尝不是如此?究竟我们去读诗是为了什么?到底诗歌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到底、我们来阅读诗歌的只要目的是为了一份艺术上的美,还是为了去追求一种人生中的真?因此,问题重点就落在:婴儿、商人与老人家这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上了。其实这个婴儿、商人与老人家。本身就是指诗原(诗歌的初始原貌),诗象(诗歌的艺术具象)与诗心(诗歌的最终目的)这三种不同的高低层次。至于这个被人万千宠爱的诗歌具象,有时也只不过是一种水中花、镜中月而已。所以、归真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因为,走到头来,我们读诗或写诗的最高境界还是诗心。这个诗心,也许就是佛家们所说的悟道了。  X+ D  o" a1 X

" s, y2 `7 H+ h) R. p   其实,我也觉得这首诗有点古怪,好象是诗又好象不是诗,直白如水,但又不缺真气。也许,这才是诗歌的本来真面目吧? 这首诗只是说明了事物的本质,而并不是叫人一跳就从婴儿跳到老年人的这个阶段。其实,那个婴儿也就是代表我们,每一个人刚开始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商人就是指所谓艺术性的技巧上的花巧阶段了,最后的返璞归真才是最高的创作阶段。有些东学也学不来,单靠书面上的知识,也无济于事。能靠的只是心历,也就是指靠一种心境。所以,凡是在第二个阶段写得越好的人,也就越难走向最后的最高境界——因为第二阶段是一个冲刺、搏杀的战服性阶段,所以那些越有名气的诗人就越容易走错方向了,而一辈子也都走不到那最高的境界,因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练心!正如那:欲吞天下的却被天吞,无心吞天的反而脚踏乾坤!! D! k1 v, ~  s( `+ @; p+ K
! ^6 E* H$ {" w5 I$ |0 m3 V
不知老师你的看法如何呢?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或者再整理一下其他读者的点评,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种诗歌的真谛吧。谢谢你给了我一次深入反思的机会!
4 C/ k+ ]- p: i& r" X9 |4 I, p, q' u4 G/ s* t- z  x
9 y, L9 `2 f-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1 10: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首诗的理解,因读者阅历、个性、境地、修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只要写出自己觉得满意的诗就可以了,当然也要采用他人的正确观点。$ O3 O2 s' j7 n% `% s
    什么是真正的诗,我认为有人愿读,有人喜爱,能引起共鸣的,就是真正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1 10: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诗友! 【晨阳诗园】群组管理员拜读此诗,感受情怀。加为优秀。烦请抽空儿多关心其他群友的作品,与人玫瑰,手留余香,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友谊。再次期待您笔下的精彩。祝您创作丰硕!
1 r/ G  a8 X# [9 b) Z. G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10: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晨阳小屋 发表于 2015-7-11 10:49
1 I, f( S) X7 ]/ _对于一首诗的理解,因读者阅历、个性、境地、修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只要 ...

0 ~/ L# I% @6 l5 @2 D# @* W 对于一首诗的理解,因读者阅历、个性、境地、修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见解,这是很正常的。支持晨阳的观点!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5 13:08 , Processed in 0.09895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