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刘尚宾潘越雨 于 2015-8-2 00:36 编辑 / o3 `; [ j" a
$ I7 C+ w1 }' S3 X( u) m9 N《阶梯》
& w, Y: ?, e% T- n
# z( {8 L) S: x( o; I0 j写诗
/ F% o- C; H. A来来去去的,也2 r* [5 m. }- ]
不外是三个阶段而已
0 U- @% f3 o# Y% _一是用那婴儿般的眼睛来创作
8 f% ~5 E, h4 d3 z2 a3 m9 Y$ j见山是山,看水是水
# n; E$ N# C* g# ?/ A% @9 [二是用那商人般的眼光去创作
6 }" I/ R( p! \( S7 m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
* G! k. l. Q7 y三是用9 X/ Z& Y: e9 t
那老人家的目光* n- r8 X( q- W( o% V! d- F) p
来以一颗与世无争的心去创作, _6 n% H. E$ B9 w* F+ w
看山还是山,看水也还是水
& v! R7 {7 Q8 ?! m2 G3 l与其用尽了万变4 W" P, x& n0 J, S8 g0 l, @
也都离不开其宗源的
+ _( n7 p7 G$ G5 }倒还不如以不变,去应万变% k, G% B- E1 y0 C ]2 \5 _4 d
# s: D1 `6 d5 S诗歌的境界7 c0 s( h+ F$ x
到底是还有多高
: c; I k0 `3 V! j2 i* ?8 O' c抬头不见,低头见
7 }9 l' z9 X" O. ] J5 a苛求的不一定能来
7 q$ b% e+ R# [9 h& b- z化自然的而得造化
+ D; |, D9 j2 D5 p& n8 p返璞归真,善则从心而起! T J! a+ U8 q( Q( G3 K0 p- ~
回归自然,美则随心而生! U' N8 e( W7 g+ Q
所以
* V$ \! F' X, Y; y一首直白如水
3 N+ r, P/ e* N k( V 但又不缺乏其真气的诗# [& }! Q! Q( Q. I' e
这,才是一种美的最高境界/ h: a; b9 }3 }8 R
如果说,失败4 N0 `) M. N* ?$ P4 a
乃是其成功之母
: [1 i" _- N+ |- R/ u. n2 u 那么真,就是美的始祖( f2 L8 w% L! k. N
) p3 M/ g* r# ]$ T1 p: i( T, E; F1 \* N4 A/ z; O( q8 ]5 g8 D
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7/10+ _0 ]4 a+ \3 n. [9 x6 }
致聆听风言风语  
3 o$ M8 X/ B: @6 ^# c) {
: f& M4 O6 F+ O: X
: Z6 @* R& {1 H( X《灵魂的阶梯》" i' X. t. h2 v
. F& m% g1 K" s: t8 F) j' | P2 \& Q K) O8 l, G
读了一个点评后,忽然将我们的读诗与学佛联想到一起去了,其实我们读诗的跟学佛也像是同一道理的。正如,很多人都说自己在学佛,但搞了一辈子甚至到死,可能也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佛?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学佛容易悟道难!但愿大家多点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来对诗歌有更深的认识,而看看能不能够找出一种诗歌的真谛!4 G' a& {% F9 I+ Z) E& o7 v1 Z2 m
. @5 g- @5 l2 @# E$ C8 c
其实,我们读诗的又何尝不是如此?究竟我们去读诗是为了什么?到底诗歌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到底、我们来阅读诗歌的只要目的是为了一份艺术上的美,还是为了去追求一种人生中的真谛?因此,问题重点就落在:婴儿、商人与老人家这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上了。其实这个婴儿、商人与老人家。本身就是指诗原(诗歌的初始原貌),诗象(诗歌的艺术具象)与诗心(诗歌的最终目的)这三种高低不同的层次。至于这个被人万千宠爱的诗歌具象,有时也只不过是一种水中花、镜中月而已,所以归真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因为,走到头来,我们读诗或写诗的最高境界还是诗心。所以,这个诗心,也许就是佛家们所说的悟道了。, c8 z/ i- X" o$ `
& O0 ]* o) Z* P- I7 T( a
这首诗只是说明了一种事物的进展的过程,而不是叫人一下子就从婴儿的单纯直白阶段,跳到老年人的睿智平实这个阶段。其实,那个婴儿也就是代表我们每一个人刚开始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商人就是指所谓艺术性的技巧上的花巧阶段了,最后的返璞归真才是最高的创作阶段。但是、有些东学也学不来,单靠书面上的知识,也无济于事。能靠的也只是心历,也就是指靠一种从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心境了。所以,凡是在第二个阶段写得越好的人,也就越难走向最后的最高境界——因为第二阶段是一个冲刺、搏杀的征服性阶段。往往会是以征服他人的为主,所以那些越有名气的诗人就越容易走错了方向,而一辈子也都走不到那最高的境界,因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练心而不是比赛!正如那:欲吞天下的却被天吞,无心吞天的反而脚踏乾坤。所以,苛求的不一定能来,化自然的反而得造化!: I) g! @4 }2 w F% |* B" O
( A3 E4 U, ]5 y; @% |7 n
其实,反观我们读者们,不也是都分为三个高低不同的阶段吗?一、为消磨时间,而拿诗歌来作为打发的,这读了也等于没读。二、为求一幕幕美丽意像来用一堆堆华丽的辞藻去填满了空虚的空间,而得到了一种暂时性的快乐。三、为追求一种人生中的智慧,宁去阅读一些比较直白但又透满哲理的诗歌,这才得到了一种永久性的快乐!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有点古怪,好象是诗但又好象不是诗;诗味不浓,直白如水,但又不缺真气。也许,这才是诗歌的本来真面目吧?所以,我就觉得这类型的诗歌特别难写,因为又不能用太多美丽的辞藻去抹杀了它那份原汁原味的真,所以也就只可把它归纳为半白描的创作手法了。那就当他是一首另类的诗歌,或把它当作是一把可以让灵魂去触摸得到天堂的阶梯吧!  
7 @5 @5 |- t( B! t7 e; u! J) [6 q" m! [- n" v,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