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7|回复: 1

情是何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2 11: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尚宾潘越雨 于 2015-7-23 01:05 编辑
+ b0 ]5 D1 u- @% M) o4 [+ q5 Q6 g* y3 q
情是何物
2 X& ^+ X, A* b; j( g: ]! |! `8 ?7 W2 z$ {6 ^0 y* i

" Y" c" O) Z* F( T
《送君》
& q6 O/ `" z& S$ f) i
4 P2 H* l  D  t! M' n. I% n! m2 N8 ~
1 O4 S% W6 N% h' @1 Y0 y% o
送君% c4 c) F6 ?: H" [: j
千里
$ i0 g! V' k/ s雁,南飞
5 |7 z/ t" [! j0 d带不走的,就是你的影子- s/ R' _' J3 C6 `5 X- `. ^7 `( M0 _

. ?4 r& |+ R! I) }
, K8 |: }2 m3 j( q0 W+ L3 p. x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2/26
4 v  f  {5 F* X6 ~

) `4 d" @  d7 b# ?" P7 S1 r6 k; U3 n2 w4 G

7 K! ]! k' d" R# H( I0 Y7 Q( Y/ _《秋水》  `6 b. h5 |4 e5 C
1 w; k' Q9 o) s
+ P1 s! K7 e: i  o
秋水
$ r0 x4 r, \1 B% v: T淼淼
, |: \7 L( m' N) n4 [( ?3 B9 u: G云深处
/ I) f5 u4 f- G+ S! Y% j- S3 E6 c  s; [望不尽的,却是这一线长天

4 O5 i4 W% ~- N7 ~- q2 k

' Z; A$ n( `( j5 I$ J) c7 f" o8 Q5 ]- _: _& |; f' b6 f
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6/9% D5 c; r" s7 c8 V
, j+ a& ]& N" N3 y5 t
4 E/ c* Z2 X0 u" m1 x, U& G. U# E
* a7 b3 K: |9 B0 _1 O  N4 f
《断肠》
$ v4 L" S: p2 G& R. W9 }1 H

6 C- n- m) M1 }
; D0 L3 j1 r/ J$ }) K夕阳' i/ k8 V9 B2 {7 f( W9 W& Q5 ]5 i
西下
3 O# S6 W5 p: E8 e( R  ]! H8 C双燕,斜飞
' Y7 ~3 y, }9 k/ T望不断的,正是那人在天涯

8 ]# q2 `. n4 \6 @: S  C% @: h

$ ^8 k& X: Q0 f9 r( F/ h7 b* H5 t. T% @+ @
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6/10
8 X- m# e0 k8 M/ B8 D( |
+ H0 W$ @5 }* x! G

5 a) y& x2 x1 T7 o释译[情是何物]
) C& {2 V0 N# H- V文/陈立坤

/ o4 J" V3 B( p. V# M2 r  ~, |
) W8 g& h, ~* G- z% f+ F- A    情是何物,是首借一种轻描淡写的笔调;不凭线条,也不靠颜料,只用文字而去勾画出的一幅感情色彩浓厚的画面之诗-----暂且就称之为"画诗"吧!3 P: [2 p3 B( Q, J
    从送君的"带不走的就是"到秋水的"望不尽的却是"和断肠的"望不断的正是"这三段微妙变化的交替中,去天衣无缝地将整首大诗一环一环的互相连接起来,而起到了将读者的情绪一级级地摧向高潮的艺术之效。
' `2 j9 u0 _' n    这三首精简的小诗,与其说是属微型的诗歌,那倒不如说是一组用意像结合而成的视觉式的画诗吧。虽每一首都只是用了廖廖的十几个字来完成,但却已经勾画出一幅幅风格各异,情感动人心弦的凄美画面。从"送君"的难舍难分到"秋水"的两地相思,直至"断肠"的生死相随,都不留余痕地组合成了一幅,只靠用文字来画成的荡气回肠的动人画面。& A' h! F% O6 ?& i) e9 J# }3 o
    也许,只有那用文字去勾画出来的画面,才可以更刻骨铭心地崁入人的心灵深处吧-----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言,万语,一切都尽在于一幅轻描淡写的文字"画诗"中!

7 g* ]7 y% p2 I! k7 O: x
6 V) P0 Y# Q. N# ^+ e, ~1 O5 X! ~. s( s) q3 B, M

4 X0 {$ j. o: `$ Q* X8 C探讨篇4 V* r/ T5 c; A8 W7 S2 q+ {$ ~% @  ]

" s! U6 g- ?; T3 n" Z; J/ p妙的就是最后这一句,要不就不是诗了。情也就在这里。
' x4 Y: t8 g1 k
1 w1 o* V: m' l) b0 Q$ ~: @( [/ Z    简而略之,平而不淡 ,其实诗歌;并不是只靠那些堂皇冠冕的华丽句子来组成的。因为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问候,每一声叹息,都是一首与你我紧紧相联的诗歌。所以,我们阅读诗歌的只要目的是读心而不是读词,更不是为了追求刺激而去猎奇一些什么新鲜的手法,而演变成了一种毫无止境的追逐?这、也许就是我们大家都所忽略了的一种诗坛怪象了吧?返璞归真,善则从心而起。回归自然,美则随心而生!
  b% K, }, a% d    不过站在别一个角度你也是对的,这只不过是大家互相探讨罢了。要想知道读者们对你赞美一些什么固然重要,但要想知道读者们对你反对一些什么同样更为重要。谢谢你提出的宝贵意见!) z2 U$ i8 n# L5 ?
9 _0 v! G% ?3 i0 E* Z1 f

# u- y" P! k/ A! N) Q0 I三首小诗异曲同工,一个写法一个风格,看了第一首显得后面两首没有前一首超越,更感人。个见。问好尚宾诗友。
2 _( X3 n' y7 d* h' `3 Y, y2 d  X) h  o9 t; u' w
    这个你说的倒有道理,但是同样的一个模式却能印出三幅风格各异而又紧紧相联的文字画面,也许这就是此首诗的唯一特色了吧?风格这回事;苛求的不一定能来,化自然的反而得造化。所以,有时候,没有任何特色也是一种特色。因为,特色只是一种心情上的色彩,而不是一条文字上的界线?个人浅见,望多交流,谢谢!1 K- ^2 C3 ^  e. n8 O3 J

: N3 }1 H8 {2 A5 A- M$ Z1 l. F: V# U" Z* p9 D3 Y
+ {! B, N8 |- x9 M& H"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6 19: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诗友! 【晨阳诗园】群组管理员拜读此诗,感受情怀。加为优秀。烦请抽空儿多关心其他群友的作品,与人玫瑰,手留余香,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友谊。再次期待您笔下的精彩。祝您创作丰硕!
( t% Q! H$ i4 g5 r, f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2-25 13:28 , Processed in 0.09357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