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7|回复: 26

[散文诗] 散文诗创新的新尝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0 18: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6 编辑

散文诗创新的新尝试
文/ 山城子
精品原作
树、木头和主人(散文诗剧)
潘志远
埋怨篇
(自言自语地)
树不听话,喜欢独自撑大,节外生枝,年年都有花花心事。
最恼它招风惹雨,暗地里搞小动作,偷偷勾结,一心想扎牢根基。
一个愣头青,愤青……怎么看都不顺眼,恨得我牙痒痒!
排斥篇
(大手一挥地)
伐——
伐成沙发,为坐提供靠山。
伐成桌子,为生活和工作贡献平台。
伐成床,让梦夜夜温馨,沉溺鱼水之欢……
怀念篇
(絮絮叨叨地)
树不复为树,一切变得中规中矩,看着顺眼,用着省心。
就是有些呆头呆脑,不会看主人眼色行事,不知道主动回避……好心,却直来直去;想安抚我,又言语木讷。
不会逗乐子,更谈不上善解人意。
这些木头啊——
碍手碍脚,阻三阻四,没有一点灵性,没有一丝活力……
当初,可不是这样子!
矛盾篇
(宽慰,劝解地)
当初——
动用了多少刀砍斧削,多少打击,多少修理……
才让它变得圆滑,变得实用,变得乖巧听话——
让挪到东绝对不敢挪到西,叫站着绝对不敢坐着,叫坐着绝对不敢躺着……多可心的木头!
你还有什么不中意?
命令篇
( 暴躁,蛮横地)
不中意,不中意,就是不中意!
来啊,让这些木头都给我滚回去……
再变成一棵树,一棵我让它怎样就怎样的树!
团圆篇
(回声,渐远地)
诺!诺!诺!……
人未来,木头未动,风领旨而去。
山城子推荐语
生面别开的散文诗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现实在于我们的普通教育,本来就是这样的。而我们的一些学生家长,也是这样的。
如果再放大些,社会教育,也有这种现象吧!学习这种新的尝试。
【阿鹏推荐语
一孔之见,却是别样洞天。六个小主题串掇起的诗脉通达,诗性通透,饱含着智者的深邃思考。作品的创新性生彩,诗韵的醇厚性出彩。推荐精华共赏。
阅读学习
1、标题的创新,在于有了特征鲜明的象征性。
树——有生命,特别是有活力的象征,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生长(或曰创造)自身的一切,且可以为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来——总之是象征有用的人才。
木头——相对于树来说,就很明显地没了生命,亦即没了活力,特别没有了创造力,于环境(人类社会)的贡献,也非常地有限了。
主人——就是说了算的人,就是可以让你成为树,还是成为木头的人。
2、形式的创新,在于加入了戏剧的因素。每一个章节,都仿佛是一折戏。
戏剧的因素,是通过每章前面的括弧内的提示语完成的。比如首篇括号内的“自言自语地”,这是语言的提示,而第二篇的“大手一挥地”,则是动作的提示。其它也还有心态、表情、氛围的提示。如没有这些篇前的提示,就不像戏剧了。
3、手法的创新,在于把象征与戏剧因素相结合起来,而非单纯地象征。
4、内旨的创新,在于把中国非常现实的呆板(应试)教育问题纳入鞭挞与引导。这是散文诗中极少见的。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中也少见。有,一般也是批判就是批判,未见有给与引导的。此作不然。此作批判在前,引导在后——虽然主人有所悔悟,但如何回归科学的素质教育,主观上还没有良策,但毕竟是有了要回归"树"的省悟。
5、语言的创新在于雅俗相糅,而又极有诙谐幽默的台词味道。
“独自撑大,节外生枝”“ 招风惹雨” “让梦夜夜温馨,沉溺鱼水之欢”等等,不可谓不雅;“暗地里搞小动作”“ 一个愣头青”“ 恨得我牙痒痒”“ 不会逗乐子”等等,不可谓不诙谐。而两者相糅的文学效果就直接变成了诙谐幽默的台词。这样的效果具有舞台性,也就是极具生动形象的演出似的阅读效果。这实在很难得,令我眼目一开,很是受益的了。
2015-7-30于黔中夏云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8: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6 编辑

很好的尝试,其实很多诗歌在最后都发展成诗剧形式,第一画面感强,第二具有音乐节奏。很欣赏潘老师一直的创新。   问好山城子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2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6 编辑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2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6 编辑

再细赏 辛苦了 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2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6 编辑

欣赏李老师精彩到位的解析,祝福创新的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7 编辑

很好的尝试,其实很多诗歌在最后都发展成诗剧形式,第一画面感强,第二具有音乐节奏。很欣赏潘老师一直的创 ...[/quote]
问好时光兄弟!你说得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2: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7 编辑

再细赏 辛苦了 老师[/quote]
问好心蝶!道声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2: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7 编辑

欣赏李老师精彩到位的解析,祝福创新的诗人。[/quote]
谢谢卫社鼓励!!亲亲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2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7 编辑

再赏佳作 老师 晚上好 收录网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22:5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12:27 编辑

学习精彩解读!这样的散文诗很好!我也有过一些尝试,感受到写这样的散文诗很费精力,需要长时间思考,组织,并且对灵感要求较高~~~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9-23 09:29 , Processed in 0.08643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