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周占林

[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7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支持!辛苦了!谢谢山野兄,现在终于又可以登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原帖由 白雪 于 2007-8-27 11:05:00 发表
支持!辛苦了!谢谢山野兄,现在终于又可以登陆了:)


  不客气,给您登录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希望能有所启迪.预祝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已经转了几个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已经转到哪些论坛,请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在读者细分的当下,有那份心态去品读经典的人很多,至于《大地夯歌》是不是经典,我相信时间可以验证。大地夯歌很传统,基于她的传统很多人感动不已。心态的回归,灵魂的皈依,我想在未来的若干年中,类似《大地夯歌》这样具有史诗分量的作品会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传统的文化植根于更多的青少年读者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支持!期待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读诗是需要有欣赏能力的,不是谁想读就能读懂,读不下去,尤其读王老师的诗,肯定得懂得欣赏才行。例如《夯歌》中下面一节,如你没有从声音的连接上去细品,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因为诗高妙就高妙在诗人没有具体地写行军过程,而只写了声音,请再读读看:
(23)
   
    一线金桔色的霞缕
    从云翳的缝隙中穿出
    斜斜地照在赶往乌龙江的
    先遣团脚上那是泥脚
    泥腿泥人的队伍仰头
    沿霞缕望去缝隙
    正飞快地合拢霞缕
    也飞快地消失笑容
    还在战士脸上荡漾
    甚至来不及发出笑声
    便彻底消失了
   
    泥脚更快了吧叽吧叽
    一片吧叽吧叽吧叽吧叽的
    泥脚在山路上奔突
    吧叽的奔突天越来越暗
    吧叽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又下雨了又下大雨了
    吧叽中又加入了大雨打在
    树叶上的噼叭噼叭的吧叽
    吧叽的噼叭噼噼叭叭
    叭叭噼噼吧叽的噼叭
    噼叭的吧叽吧叽吧叽
    吧叽的噼噼叭叭噼叭的
    吧吧叽叽奔突奔突
    一片吧吧叽叽噼噼叭叭的
    奔突大雨中的奔突
    一群泥人的奔突--
    乌龙江奔入双耳
    奔入一群泥人的双耳
    是吧叽噼叭中又加入哗哗的
    涛声的乌龙江乌龙江哗哗着
    吧吧叽叽噼噼叭叭
    噼叭的哗哗哗
    吧叽的哗哗哗
    哗哗哗的噼噼叭叭
    哗哗哗的吧吧叽叽
    到了到了
    团长喘口气
    仰头挥手
    突击队跃上竹筏子
    四只竹筏子冲入波涛
    汹涌的波涛和疯狂的铅弹
    向突击队迎头打来一个
    又一个中弹竹筏子
    竹筏子在江中旋转起伏
    起伏旋转大风大雨
    大雨大风挡不住呐喊
    挡不住冲锋挡不住勇猛
    那是勇猛的理想为信仰在冲
    那是信仰的勇猛为理想在冲
    在如雨的铅弹中向前
    在如弹的大雨中向前
    一次两次冲上岸
    迎着阻击的弹雨奔向
    岸崖的绝壁先用一个
    五指抠住石壁上的缝隙
    脚蹬牢再用另一个五指
    抠住更上边的石嘴引体
    向上换手抓抠一点一点
    抠拉上去两个五指
    似十个鹰爪最后一个五指
    抠紧石缝另一个五指
    掏出手榴弹牙咬引芯
    然后猛甩十颗二十颗
    泥人们就着爆炸翻身
    上崖十几挺机关枪
    一齐咆啸暴雨倾盆而下
    和着铅弹伴着雷鸣
    一百二十位泥人
    像一百二十座
    狂奔的铜雕冲了上去……
这样读下来,是不是感到了诗的先锋呢?这是一首极为传统又极为先锋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公告]史诗的担当——99`诗人王久辛网上诗友交流互动

期待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6 22:53 , Processed in 0.09673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