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逛大街,除了那种浓浓的元宵节气氛,发现又多了一种別致的情调:花店门口一束束鲜艳欲滴的玫瑰花较平日增多了,大小超市也贴挂了更多祝福,摆出了更多的礼品。又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情人节翩翩而至了。
翻看日历,无论纸制还是电子版的都分明地显有“二月十四日,情人节”的字样。在我的记忆中,以往的日历上,只有春节、元宵节 、五一、六一、七一、八一、中秋、十一等几个印了红色的节日,这些都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 。或许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跃进,现行的日历上又平添了诸如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源自西方国家的洋节日,以及光棍节等一些流行于本土民间年轻人当中的带有娱乐性的节日。
不可否认,这些节日的加入,确实给我们单调平淡甚至乏味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浪漫气息,如情人节、圣诞节。也为我们孝治天下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母亲节、父亲节。同时还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拉动并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如光棍节等。于情于理都无可非议。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在有些年轻人的思想表现中,舶来的文化或节日意识愈加浓烈,而传统的节日意识却愈加淡薄。这或许是与传统文化的久远和深奥有关。比如元宵节和七夕节,古人们在过这两个节日时,那种原有的情景氛围,那种原汁原味的东西,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演化甚至丢失,使得如今的年轻人对这两个节日的内涵知之甚少,在他们的心目中,只知有这么一个日子而已。然相对于情人节,他们却兴致倍增。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一则是在他们看来,“情人节”这个概念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见之听之,对于情窦初开的年轻男女或于家室之外有所谓红颜知己的人来说,无疑充满了诱惑力。二则是这个概念的内涵所衍生出来的行为场面是那么单纯简便,无非一束玫瑰,一个礼物,一席便餐而已,上点讲究的还可能会有一夜幽会,满床情欢,如此罢了。
其实说到情人节,我们中国也是有的,只不过从名称叫法上不易被人们认同和接受。首先,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七夕节,也就是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只是近年来才兴起的。
由于牛郎织女在这天相会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便权且把这一天附会成了情人节。其实七夕节又叫乞巧节, 它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 北大教授张颐武曾称,传统上,除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七夕最重要的是乞巧。他说:“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灵巧。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儿节。”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则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白头偕老"的情感,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因此,严格来讲,七夕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情人节
其次是春节过后极具传统文化内涵的元宵节。因为道教三元说中,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七月十五定为中元,十月十五定为下元, 所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 上元节做为中国情人节的称谓古来已久。这个节日,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和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才可以出来,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因此说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大于七夕节
历朝历代,每逢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元宵灯会,人们身着锦装,笑意盈盈,通宵达旦,狂欢不已。灯火灿烂,盛况空前!
这个充满了诗情和浪漫气韵的节日,在当时封建意识极浓的传统社会中,无疑给未婚男女的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平日里,保守拘泥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 但是每逢佳节却可以结伴而游,元宵赏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赏灯观月之机,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一个如意郎君。所以说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自古以来,元宵节这个传统的文化符号,蕴涵了诸多爱情元素。历代文人的笔墨常常饱蘸男女情爱,他们的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灯会抒写男女爱慕之情。
如北宋欧阳修的词《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写去年元夕,花市如潮,灯火如昼,一派繁闹景象。月上柳梢时与情人相约黄昏。而今年元夕,景象依旧,竟因不见情人而泪湿春衫。两相对比,写出了作者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礼花飞天,落如星雨;贵族命妇,宝马雕车,遗香满路;排箫奏响,玉壶(明月)高悬,风舞鱼龙(灯笼);女人们锦衣丽服,描眉画眼,金首玉腕,笑语盈盈,暗香浮动。真是一派灯火辉煌,繁华热闹,万民同欢的景象 ! 然作者苦心寻觅,却发现自己的意中人不在 这些金翠脂粉的女性之中, 而是站在灯火将尽的昏黑幽暗之处。可见作追求所向
再如南宋姜夔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 上片写:岁月悠悠,如水东流;相思无尽,眷恋无穷,悔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情缘。梦中不比画像清,足见作者对旧日情人的至情至性,思恋之深。 下片写:思情的浓重及悲苦,又想象 元宵灯节( 红莲夜 )之际,双方在互相思念,沉痛至极。可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从以上三首与元宵节相关的词作中可知,元宵节这个节日的确称得上我们中国的情人节。
第三、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七夕节,农历的三月初三也更符合中国情人节的性质。 上面已略有谈到,七夕更多的是与古代女子乞巧有关,根本没有青年男女相聚欢会、谈情说爱的习俗,也就是说它与爱情并无直接关系。尽管七夕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关,但不能因为这个爱情故事就想当然地把七夕当成是情人节。更何况把这样一个永远不可能相会的具有悲剧色彩的故事,演绎为中国的情人节,不免会给人一种凄苦悲凉的审美感觉,缺少情人节的那种应有的浪漫气韵和甜蜜气氛。
"三月初三 ”由上古伏羲和女娲神话演绎而来,此时正值清明前后,已是春和景明,地气浮动,一片生机盎然景象。很适合情人游春幽会 ,春天万物萌发。而青年人的爱情,协和万物, 青春萌动。情人节只有在这样的时日里才符合自然规律;七夕则是“七月流火”之时,阳气盛极而衰,更多的是秋日里凄切哀婉的闺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爱情。
由此看来,作为情人节,“三月三”要比“七月七”悠久得多,典型得多,合理得多。将“三月三”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无论从节日文化内容来看,还是从现代中国人的心理认同感来看,都是既顺礼俗又符民情的一项举动。
依照封建礼教的规定,未出嫁的女子不能随意走出闺阁,一年中仅有的几天出门时间,也就在元宵节、三月初三等几个特殊的适合她们外出游玩、踏青的节日。因而元宵节、三月初三就成了青年男女们相遇相逢相识相知的日子。上至天子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停下劳作,穿上新衣,或乘车骑马,或结伴步行,然后观灯望月,踏青赏春,乐游不疲。那些走出藩篱渴望求偶的单身男女们常常会到桥头河畔等一些相对幽僻之处相遇相识,互表衷情,许定终身。所以说,相比七夕,元宵节、三月初三更适合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如此看来,中国的情人节比西洋的情人节内涵要丰富多了,而且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上说,其意义已远远地超超了现代年轻人所热衷追捧的西洋情人节。
有句带有戏谑意味的话说:一到中国节日就开吃,一到外国节日就开房。我想,这恰恰说明有些人根本就不懂得中国节日的内涵性质及其意义价值,置本国风土人情于不理,盲目追捧跟风外国文化,无聊地浪漫人生的习性。实在应该引起我们所有国人的重视!
中国真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区别于洋人的传统悠久、文化厚重、内涵丰富的情人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