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6|回复: 3

[散文诗] “中国好散文诗”(2017年2月(欢迎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8 2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好散文诗”(2017年2月(欢迎转载)
主持人:心亦  程洪飞  潘志远  方文竹  叶枫林

【开卷引言:评价散文诗的标准】

对散文诗、散文诗人和百年散文诗所取得的成就,散文诗人们频频叫好,可诗人们却颇为不屑,缘何如此大相径庭,主要还是评价的标准不同。
诗人们总是以诗的眼光、标准、成就、创新精神、多彩风格等来要求散文诗,评价散文诗,这本没有什么不对,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散文诗虽然属于诗的范畴,但毕竟不同于诗。且因其是散文诗,所以完全以诗的标准来考量,当然会有诸多不满意。正像唐诗是唐诗,宋词是宋词,元曲是元曲,它们隶属于诗,是诗的流变,若只以唐诗的标准考量,结果也会如此。散文诗正处于这种尴尬的境界,必须回到散文诗本身,把散文诗放到百年散文诗的发展历程中来考察,评价才能够客观公正。
当然以百年新诗的标准、成就、创新和多彩风格建立参照,借鉴和提升散文诗,对散文诗的发展,对散文诗的未来,还是大有裨益的。
以新诗来贬低散文诗、否定散文诗,是一个误区,早该走出来。

【新锐展台】

与春天对视
■冯金斌

因果煮酒,挤进一个生辰。岁月被种植,远方被疼着。
那些日子和夜色都是家乡的时间。
仿佛只有节气击响了鼓,一个人世都在它的回声里,要把醉一场,仿佛是一生。

村外的天空搬进一种呼吸。
只许一个人,听笙箫和鸣,一串梦,就梦见了春秋而歌的新娘。
月亮的妩媚,掩映词令中的三月,已开出了桃花,每一朵都骗走所有的追逐,与春天对视。

前世的书生,也还在隐忍的迷恋里。
这样的春色纠结故事里的光阴,或许借景撞倒了春天。
叙事里的桃花,喊出自已的风情和那些明媚的映照,潜伏一样的秘密爱上人间,把春天推搡。

也许另一个春天就是爱情,这现世,所有呢喃和梦呓,安稳一个生命的喜悦。
穿过桃花,压向春天的是一种酬唱,激荡所有的开放,如同我在疼痛中舞蹈。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散文诗界》)

叶枫林点评:桃花一直是春天的先行者,桃花的奔放背后在诗人的漫步中又在演绎呢喃和梦寐,于是“骗走”“撞倒”“推搡”的词语出现时,我并不感到意外,它们都是岁月种植在额前的风景线,灿然,红艳,不难体味落寞中掺杂的愉悦或多或少感染了去看桃花的人,尤其作为一个诗人,他有更高的秘密潜伏,包括爱情和月亮的疼痛,他将桃花引领的酬唱,看做一场自然的舞蹈,和春天对视。金斌的散文诗语句平静,展现的心境一览无余,值得一读。

在黑夜里抒情
■康立春

他肥硕的身体,面容憨态,性情过分温和,妻子扇他嘴巴子,近乎死水微澜,甚至还傻笑。经常受周围人话语欺辱,他从不还口,如一块沉默的铁。
    可是他晚上睡着后,脾气就变得暴躁,喜欢吵架,嘴里的二十多把片刀,磨得吱吱嘎嘎响,口中还时常蹦出咒语,每个字都伸出猎豹的阶梯。
    他的另一个必杀技,就是比雷声更加茁壮成长的呼噜声,震得四邻深陷懊恼中。就说楼上的吧,为了长远之计,卖房搬家;而楼下的主,见了他们夫妻,比鲁迅的横眉冷对还凉;对门的美女还到温柔似水,可她也有致命弱点,就是不分时晌地做爱,比鬼哭狼嚎还刺耳,职业为出租屋小姐。
     是的,彩虹小区,惟有他,才会在黑夜深处,开一夜桃花,一朵连一朵,深情地喊叫,灿烂如火苗。惟有他,总是下足了决心,夜夜准备提刀找人……

吟啸徐行点评:说是抒情,其实一点也不抒情,而是对生活最客观最冷峻的勾勒,是冷写实,是灰幽默。小说笔法,加诗性的发现与剪裁。散文诗若多一些这样构思、写法和笔调,面貌就会呈现更多的陌生、鲜活和盎然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20: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埙羽眼光】

陶罐
■康湘民

    他知道春光正美,也知道黄昏早晚会来临。手里的刻刀从童话开始启程,穿过孤独、谎言、风暴以及一些难言的负痛。他自信,手中的泥土里有最好的露珠和最好的铁质。
    小心翼翼,确认每一道弧线都不会偏差。他知道,这一生,好多结局不会像积木,可以推倒了重来。
    江山缩小于一只小小的陶罐。风月从水上走过,不留痕迹。那些花纹、鸟雀、屋檐、车马,没完没了地替他倾诉。少年的童声是最好的太阳,有时,他还真的意乱情迷呢。
    泥土逐渐坚硬起来了。泥土里混合的不仅有花香、风声、明媚的火焰,还有迷雾、眼泪、忐忑,长夜的失语和无助。但他的双手从未停下来。大地说,一棵稗草也有自己最好的春天。
    他对每一个手提灯盏为自己照明的人都心存感激。回馈是一种幸福,他要用一幅无与伦比的作品照亮这个繁复的世界。
一辈子,我们都在用心制作一个陶罐。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散文诗界)

程洪飞点评:从卑微中看见不凡,需要作者具备同等的体验以及体验之后的回眸,否则要么一味沉沦,要么难以烛照,对此,《陶罐》的处理颇为自然浑成。本篇的切入点虽然相对比较正,但叙述上并不张扬,保持了与陶罐气质相符的沉稳和细腻,其娴熟的隐喻值得仔细把玩。


无法背对一场雨
■占森

    宁愿一场雨是私人化的。如悄悄抚着自身肌肤,或在努力敲打内部经络。
    面对一场雨: 是面对始终要来的对手(它已追寻我很多年);是面对情人,我们总旁若无人、无奈而形式地发生关系;是面对黑色的鬼魅,它一次次将我吞进,又吐出,不给我反驳和抗拒的机会。而,却不是刀子,我的话语在他们的面前一直只是雨水,或在水里试图燃点着的烛。
    这一次,保持适当的距离,要躲在废墟的缝隙里,认真看清它。它的里面有那么多的生死,那么多飘摇的树,那么多的巷道、楼梯,盒子和高高在上的王…
    要走近的时候,不远处的一个女人,也试图靠近它。在晚上,郊外的尼罗河畔,仅有她苦闷着的脸,她红色的裙摆像小刀,缓缓而有力地划着什么?走近,譬如骗局迎对骗局,一粒惯于滚动的豆子,迎对叫嚣火车,巨大的真相迎对真相。
    有人开始往这边斜视或呆望的时候,我们已在雨中。雨的湿润和磁性,与你我体内潜藏着的,无异。仿佛更多的事物又要跌入到那漩涡,某次轮回里的重活。
角落,有人,敲着木槌和闪着光,轻轻地点头或摇头。
    那个由安静而渐变得急躁的瘦黑高个儿,一定是———神。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散文诗界)

程洪飞点评:占森先生的散文诗虽然篇幅短小,却竭尽所能的延伸了词语蕴含的能量,无论形而上的思辨还是递进式的情绪表达,都没有局促之感。可以认定本篇来自一次对意象成熟又深刻的遴选,因为作为冰山一角的文本背后,还隐藏着可以预知却没有说破的故事,令人回味不已。


【2月观察】

阳光打在金子上(外一章)
■徐澄泉


一锭金子从天而降。
我被砸得眼冒金花,在梦中,误把银色之月看成金色之月,独举金樽,邀月共饮。
今晨起床,阳光洒在窗沿上,厚厚一叠。
我以为,那些日积月累的灰尘,都是金子小小的心,牢记的时间的历史。
高高兴兴出门去。
根据民间说法:踩狗屎,行好运。狗屎如金。
沉默也是金子。我把期盼埋在心底里。
……想着想着,一粒鸟鸣,正好滴在我的耳朵上。犹如阳光打在金子上,金子迸入阳光里——
叮当作响。

与春天私奔到底

我要挟持一个人,与春天私奔。
去一个你们找不到的地方。
无人,无尘,无扰。
适合安一个绿肥红瘦的家。
当然,必须有:风霜雨雪,日出月落,鸡鸣犬吠,梅兰竹菊,笔墨纸砚。
可以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红袖添香;可以男耕女织,耕读持家,含饴弄孙。
时间是多余的,事件是多余的,更多的想法也是浪费。
关键在于:那个被我挟持的人,因为喜欢春天,而欢呼雀跃,或含笑低眉。
那么,桃花啊,流水啊,鸟语啊,花香啊……这些春天可爱的妹妹们,就把她们一并带上吧!

潘志远点评:金色之月本没有了新意,被握在手上,若玩不出新花样,也就没有看点。可诗人一句“一锭金子从天而降,我被砸得眼冒金花……”立刻见出了分量;接着一个翻腕,将洒在窗台上厚厚一叠阳光与日积月累的灰尘链接,都是金子小小的心;正惊叹之余,一粒鸟鸣滴进耳朵如“阳光打在金子、金子迸入阳光”叮当作响:几番演绎,一次赛过一次精彩,使一章不足二百字的散文诗生生增加了重力。后一章也有类似的嚼点,留给读者自己揣摩品味。

有些春天,已经醒来
■雨倾城

    大纵湖。雪。
    雪覆盖一层又一层。有些春天,已经醒来。
    她们不是树,不是水,不是奔向四处的风,也不是……飞在天上地上的雪,开出了繁花万千。

    一丛丛,一簇簇,一株株,苍苍芦苇,于浩浩天地之间修持。
    不悲,不怨,只做自己。
    众生喧闹,她们孤寂,纯净如雪。

    大风浩荡,那是唯一的声音。到处飘着风。除了色彩,天寒地冷都是多余。
    思想,却渐渐辽阔。
    佛说,万念皆为束缚。她们洗净灵魂,欢喜了湖光中的倒影。

    会有春天赶来吗?
    这个大雪的天气,她们梦及成长。
    她们有一颗翠绿的心。

    这美好的一生,她们在风中飞,在河道纵横的波涛里飞。
    她们飞,湖安静。
    湖安静,四野发芽。
天下大美,落入凡间。

叶枫林点评:春天没有多余的影像,她的每枝每叶,必定从雪和冰凌的包裹下突围,湖,芦苇,倒影,这寂静修炼过的脉路,渺小却有浩荡的力量,我读过雨倾城很多散文诗,她的字里行间充满一颗与众不同的情愫,坦荡的直觉的个性,让一组组诗从骨子里飞出一道弧线,金子般闪亮,就像在春天面前,寒冷都是多余的一样,她的诗章,鼓荡,如衣诀飘飘,读这章散文诗,我同样有被激荡的感觉,是的,天下大美,落入凡间。


在春天,虚构一座岛屿
■小睫

    花朵开始烂漫,从南至北,自低而高。
    站立于风中,身后的春天已经过半,眼中有泪轻落。
    退去寒冷与苦涩后,雪的精魂行将抵达,大地之上的沧桑再一次接受洗礼,连同那些饱经沧桑的心。
    长势喜人的禾苗是重生的喜悦,覆盖着濒临死亡的冷漠。
    体内的冰山被变暖的风大刀阔斧的削减,融化。一条溪流随即诞生。
    蜿蜒于血脉,冲刷着与生俱来的混沌,带走隐藏于角落的废墟。
    借助阳光的纤手种下雷鸣与闪电,蛰伏于每个细胞中,时刻准备着,释放小小的火焰,照亮身旁的黑暗和另一个被黑暗囚禁的自己
    艳阳高照的三月,许多人都被花朵唤去,被妖娆灌醉,短暂失忆,忘记了多舛的人间。
    依靠在春天的某一个角落,独自抱着人间散碎的孤寂,看万匹春风得意。
    谁的门前马蹄疾?
    人们在清醒中迷茫,迷茫中清醒。
    除了那个隐姓埋名的人,没有谁可以为伍。
    手中紧紧抓住的是始终不离不弃的时光,虽然,斑驳清晰可见。
    肌肤被命运长出的尖刺一次次划伤,没有血流,只是留下大小不一的疤痕。
    春天越走越深,周身洋溢着明媚,此时,似乎更适合用文字虚构一座岛屿。
    四周水清见底,有鱼儿穿梭往来。树木葱茏,每一树枝丫上都有花蕾。只含苞,不绽放。偶有鸟鸣穿过耳廓,带来关于天堂鸟的消息。
    风沙失语,胸口挥之不去的痛,渐渐消失。
(2017年3月20日,春分)

潘志远点评:从自己的眼光、感触和心灵中不断抓取,有选择性地拈择和摈弃,之后进行虚构、创造——“借助阳光的纤手种下雷鸣与闪电,蛰伏于每个细胞中,时刻准备着,释放小小的火焰,照亮身旁的黑暗和另一个被黑暗囚禁的自己”,于是诗人有了“依靠在春天的某一个角落,独自抱着人间散碎的孤寂,看万匹春风得意”的超拔。在或轻松、或沉重、或喜悦、或悲痛中……虚构文字,虚构自己的体验,其实是在不断塑造灵肉和思想的多彩与闪光,一次次炫亮阅读的眼眸并震响其耳廓。

悸动的翅膀(组章)
■张生祥



    黑暗诞生了萤,也诞生了火,还有上帝。还有抓不住的夜的波纹,一浪接着一浪地奔跑着。我翻过身去,就像翻过一座山的瞩目。
    五月,稻田开始负重,乡野不再流浪。生命的气息,已然从这里出发。我内心随季节抽穗,芳香从低处散发。
    萤火还在亮着,那不是孤独的光。也不是飘荡前世的魂。向南,或向北,所有饱满的出处,都描绘成一个巨大的火炬——人间的烟火。
    萤火虫辩证地提出理论:过了这个时节,它该隐身;而我,还要迎接耸起的黎明。



    过了夏天,我就该成为一粒浑厚的果。胸腔里,那是满满的深蓝。关不紧的窗棂,总是被那声音生生卡住。
    蝉声一遍又一遍地从黑夜的星子挑出光明,又一度从白昼的暗处划出伤痕。它用鼓点围成了墙,圈养了一群会唱歌的灵魂。
    将怅惘粘在枝叶下,我就能匍匐于天际。薄翼轻扬,谁能告诉我,天空里隐藏了多少的秘密?
    蝉声还在一点一点地漫过来。难以忽略的皱褶里,岁月正被一抹音符,牢牢掌握。



    我看见一把一把的阳光,越过尘世的躯壳。
    白昼猎猎。硕大的头颅里,目光给我做出深情的一击。冬天的风,有着矫情的冷,这不是它内心的苍茫。而是在时光的脚印下,让我融化多难的音符。
    这时,翻动的不仅仅是我的沧桑,还有大地。清晨还给我露珠,黄昏温暖我的热爱。一片潜伏经年的雪花,掩盖我呓语的荒芜。
    它怀有善良的味道,一路占领我失语多年的命运。轻轻地落下,有着直觉上的怜悯。
就要弯下腰去。捡起的不是你凋零的愧疚,而是洁白的,你涨高了的泪花。

吟啸徐行点评:当熟悉的物事经过作者陌生的打探、审视和诗性熔炼,并给予匠心锤打,施以一定的语言造型,显示出固有的轮廓和啃噬的滋滋韵味时,一章散文诗就成功了,也有了它自己的站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20: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诗说】

论徐成淼对散文诗理论的重大贡献
■喻子涵

   徐成淼先生是贵州散文诗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全国散文诗理论建设和创作示范的代表人物,得到全国散文诗界的公认,因此,2007年11月,中国现代文学馆、文艺报、中外散文诗学会、河南文艺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大会上,授予他“中国散文诗重大贡献奖”。徐成淼对散文诗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获得“重大贡献奖”是当之无愧的。他对散文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散文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探索与倡导,对中国散文诗理论的丰富与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是在散文诗创作方面,富于开创精神,注重文体建设,将各种有益的艺术技巧自如地运用于散文诗创作中,为散文诗提供精良的示范性文本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是创建贵州散文诗学会,并以学会为依托,举办创作笔会和学术研讨,编辑各种散文诗选集,在培养贵州散文诗作家、团结和壮大贵州散文诗队伍、推动散文诗创作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单就散文诗理论建设与创新来说,徐成淼的散文诗理论是丰富的,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徐成淼在散文诗理论建设上的重大贡献试作论述。
    一、散文诗要向清浅告别
    中国散文诗的清弹浅唱是有时代背景的。1918年散文诗从西方引进并植入中国土壤成活以后,由于受中国古代诗词和辞赋的审美趣味的影响,散文诗追求天人合一和恬淡宁静的东方意境成为一种必然,春花秋月、田园牧歌、小桥流水、爱恨悲欢成为很长时间散文诗创作的主要题材。20世纪20年代,鲁迅的《野草》成为另类,他在借鉴波特莱尔、屠格涅夫、尼采等西方诗人哲学家的思想与创作后,在中国本土寻找到了散文诗创作的现代方向。当然,这种散文诗是需要创作个性的,不是人人都能这样创作的。因而从此以后,散文诗再没有像鲁迅《野草》那样厚重、深沉的作品。加上三四十年代抒情散文、散文小品的风行,使兼有诗与散文长处的散文诗,成了美文的代表。散文诗一度失去了它的本真和功能,在革命战争和民族斗争中,散文诗往往缺席;在火热的生活和突变的时代中显得无所适从。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战歌转向赞歌,散文诗恢复了歌唱,但是它仍然没有摆脱清弹浅唱的格调。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已发生大变革,而散文诗仍然“坚守所谓轻灵秀美、明媚幽雅的古风”,并使作品越来越陷于某种“无病呻吟”的矫情之中。[1]正如谢冕先生批评道:当代散文诗“清清浅浅,明明白白,疏疏散散、甜甜蜜蜜”,成为一种过分“软化”的“美文”和“易碎品”。[2]这样下去,散文诗无疑是死路一条。
    针对散文诗远远落后于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创作质量出现严重退化的境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徐成淼先生重新审视散文诗创作,产生了新的思考和感悟。他说:“我不再把散文诗看作是一点小感触的抒发,一曲柔曼的乐章。我用眼泪和汗血写散文诗,力图揄扬人与生命的搏斗,历九死而后生。在苦难与灾变面前,唯有人才能如此坚强地挣扎、忍耐、奋斗、拼搏,并坚信苦难的终点必将是光明和再生。我认定,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没有对现实苦乐的博大情怀,没有精锐的艺术敏感力,是难以产生足以撼动心灵的散文诗的。”[3]在创作实践和思考感悟的基础上,徐成淼先生正式提出:散文诗要向清浅告别!他指出,散文诗应从浮华向厚重沉降,破除那种“场景描绘—主观抒情—哲理比附”的创作模式;他强调,散文诗必须坚守诗质内涵,要有“强烈的激情,深邃的哲理,高雅的意境,内在的节律”,“既有散文的疏放流丽,又应有诗的凝聚浓缩”[4];他呼吁,散文诗作者只有充满对现实生活的炽烈热情,树立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勇敢探求精神,才能避免平面复印、告别浅白抒情。这样的诗学主张,全方位开拓了散文诗新的艺术视野,开辟了散文诗的文体建设新路,不仅在当时影响很大,就是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散文诗要追求现代感
    旧的创作模式破除,清浅告别之后,然而散文诗路在何方?这是徐成淼先生散文诗理论建设与创新的新课题。他提出,散文诗必须向现代性、审思性和繁复性回归或超越,必须将主体意识和生命意识、都市意识和开放意识、多元意识和求变意识融入到散文诗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中。
    主体意识和生命意识,是散文诗具有现代感的重要标志。徐成淼提出,散文诗创作要大胆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从“外宇宙”向“内宇宙”深化。他指出,要“把作品作为精神的自传、心灵的独白,进行真诚的无矫饰的内心体验”,“从意识乃至潜意识的深处,挖掘出赤诚、焦灼及苦闷,并通过浓重的内心淤积去融化繁复纷纭的社会人生”。[5]这种主体意识也包孕着浓烈的生命意识。他说,“对生命的一种本质意义上的描述,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终极叩问。对文学(散文诗)来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乃是判断其美学品位高下的重要的标准。”[6]因此他主张,散文诗要进行人生真谛的勇敢追求,要表现出一种大胆看取世界和看待人生的强烈意识,要努力审视主体感受、描画内心图景,甚至包括客体对主体的压迫以及主体对这种压迫的反抗,迸发出人与命运奋力拼搏的呐喊。
    都市意识的觉醒和开放意识的强化,是散文诗现代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徐成淼说:“现代散文诗原本是现代都市的产物。”但由于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我国散文诗断离了鲁迅的传统,走上了一条以乡村抒情、河山赞美为特色的路。“乡土意识的坚执和都市意识的失落,将导致散文诗与整个社会、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不能同步。”由此他警告:“如果使某些怀乡、思古、忆旧的情绪过分膨化,便会损害散文诗生动进取的品格。”[7]他认为,“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都市化”,把都市意识引进散文诗是散文诗发展的必然和需要,因为,都市意识是一种开放、进取的意识,它充满躁动、求变和开拓的情蕴。徐成淼提出的都市意识,为散文诗艺术空间的拓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
    多元意识和求变意识,也是散文诗现代意识的重要元素。徐成淼提倡散文诗要多元化,“不仅在内容上对散文诗作更深层次的开掘,力求在作品中汇入变革时期激越的音响,抒写新时期共和国公民的崭新理念与观念。”散文诗就像一列多棱镜,要“折射出当代生活赤橙黄绿青蓝紫繁复纷呈的色光”。[9]同时,要“侧重吸收现代文学观念和艺术技巧,揉合大量通感、跳脱、佯谬、变形、象征、暗示等现代手段,使散文诗的内在气质和外部形态起显著的变化”[10],从而由单纯变为繁复。另外,散文诗的多元与变化,还应从风格上去创造和体现。他认为,散文诗应该形成多样化的风格与流派。他指出,散文诗的民族风格、哲学风格、文体演绎风格、形而上风格、古典风格、浓缩风格、廖廓风格、内向风格、情爱风格、高原风格等风格与流派已呈端倪,应该明晰和壮大,这对确立散文诗的文体地位十分重要。[11]还有,徐成淼主张散文诗由静穆和谐向动感变幻转变,主张散文诗“以热烈取代恬淡、以动态取代静态”[12],并提出将探索意识、进取意识以及充满躁动、求变、开拓的情蕴带入散文诗的肌体,用夸张、排比、相反相成等表现手段增强散文诗语言的张力,使其产生一种箭在弦上的力度和气势。以上关于散文诗要追求现代感的诗学主张,体现了徐成淼对丰富和发展散文诗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散文诗要从意境到意象
    徐成淼先生主张散文诗要由意境向意象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关系到散文诗的生存与独立。20世纪80年代初,在风起云涌的新时代文学大潮中,散文诗十分微弱,甚至面临消亡,其原因正如柯蓝先生1983年在《萌芽》撰文描述的那样:“一、中国散文诗体还没有定型;它的艺术形式、创作方法还没有总结出它本身的系统的规律。二、中国散文诗还没有形成各自不同的流派。三、中国散文诗还没有建立系统的自己的理论的研究。”[13]因此,一些散文诗研究者指出,要尽快结束散文诗游离于散文与诗之间的蒙昧状态,建立散文诗自己独立的门庭。然而,怎样才能结束散文诗游离两间的蒙昧状态,却在当时的散文诗理论界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散文诗是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另一种观点认为,散文诗是散文,不是诗,是诗意浓郁一些的散文,或者是“诗散文”。[14]在这场争论中,徐成淼先生认为:散文诗应当以抒情作为自己的基本表达手段,这是散文诗的“诗”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散文诗的诗的本质要求它除抒情性外,还要经过哲理的提炼。[15]也就是说,散文诗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诗,而是散文诗,“它篇幅短小,长于抒情,蕴含哲理”,是一种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日益切合读者需要的“袖珍文体”。[16]
    散文诗就是散文诗,而不是其他,这个观点已基本得到散文诗界的普遍认定。然而怎样在创作中为散文诗寻找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理论支撑呢?于是徐成淼提出“散文诗:从意境到意象”的重要命题。他认为,意象艺术的移用,是“构成散文诗新面目的重要因素”,“这类强化意象,充分运用意象手段的散文诗,同传统意境型散文诗相比,无论内涵抑或外观,均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意境型散文诗,“主要是运用赋比兴等手法,特别长于运用比喻,以表明题旨,其意蕴比较外在,喻体与本体容易捉摸把握”,而意象型散文诗则不同,“它常常将意象直接提供给读者,并不点明意蕴,而只给人一种飘忽而不定指的象征感受或情绪浸染,象征体与被象征体之间的连接显得隐约而闪烁不定”;意境型散文诗,“寄意于境,寄情于境,情境交融”,可它的“意与境的分界是明显的,是可以鉴别的”,其意蕴是“受限制的”、“单纯的”,而意象型散文诗则指归不明,“常常只给人一种总体感觉,而不易作清晰的层次解剖和逻辑分析,有明显的整体主义的意味”;意境型散文诗,“可以容纳更多写实性的散文成分”,而意象型散文诗则大都“抽象化、虚化了”。[17]由此看来,意象型散文诗更能揭示散文诗的特质。徐成淼还认为,意象型散文诗是社会多元发展的必然,反映了新时期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趋于丰富和繁复”。他说,意象的复沓、叠加、变幻,组合成的“意象流、意象群”,便于“表达跳动的、变幻的、复杂的现代人的生活流程和心理状态”,比之于意境型散文诗,“意象型散文诗的主体意识更显强烈”,这就更容易向清浅告别,更容易向现代性迈进。[18]徐成淼先生提出的散文诗从意境到意象转型的诗学观,不仅拓宽了散文诗的艺术视野,而且促成散文诗最终彻底摆脱被抒情散文淹没、吞并与同化的危险境况,为散文诗的定型和独立探索出一条可靠的新路子,其理论价值不可低估。
    四、散文诗要向立体网状发展
    散文诗形制短小,既是特点,也是缺陷。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生活呈现多彩景观,人们内心也出现繁复景象。那么,单纯清晰的线型结构的散文诗,在短小的篇幅内是无法传达深厚、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内容的;明快晓畅的线型结构的散文诗,是无法表达新时代的人们曲折繁复的内心情感、难以满足现代人多向思维和纵深阅读需要的。因此,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同时也为了散文诗的生存与发展,徐成淼先生提出散文诗要从单一的线型结构向立体的网状结构发展。这是从内容与结构的契合上对散文诗的形态予以理论上的构建的。
    徐成淼认为,散文诗要打破单一的线型结构,必须以情绪作为结构的依据和线索。诗人可以“按自己意识的无序流动构筑作品的框架”,思维的轨迹可以“没有明确的时空秩序,亦无清晰的编织线索”,让作品“纵横交错,时空虬结,提供给人们的不是明确的主题答案,而是一种气势,一种情绪”。[19]这种新型结构的散文诗,诗人的心灵抒写不受制于外在物象,从而造成一种新鲜的诗美情调,形成一种立体辐射状的情绪变奏,扩大了作品的情感包容量与深厚感。徐成淼还认为,散文诗要打破单一的线型结构,必须用思绪铺成绵密的网络,情感主线被支离,组装成“模糊化的网状体”。这种结构“舍弃单纯明晰的结构方式,舍弃单一的人事线索,舍弃明白晓畅的譬喻和比方,也舍弃率直彰明的情感抒发……无论写人叙事,它着重的不是人物活动的自然过程,也不是事件发展的规范轨迹,而常常采用组合、排列、拼接等方式,重新进行调度,使作品结构呈现一种综合而立体的网络状态”。[20]
    当然,徐成淼也强调,网络结构的散文诗,并非用随机性、随意性代替艰苦的构思。其中奥妙在于,“看似无迹可循,其实仍可扪及作品内在的思维轨迹”。这个思维轨迹的存在,就是“网络”中的“纲”。这个“纲”,“隐散于网络之中,不易抓握”;这个“纲”,是网络结构型散文诗所隐含的“气势和意图”。纲举则目张,网络结构型散文诗仍有其内在的结构秩序,只是对散文诗人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创作要求。徐成淼先生提出的散文诗要向立体网状结构发展的诗学主张,对正确引领散文诗结构形态多样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总之,徐成淼先生不仅是我国散文诗创作的示范者,而且是散文诗理论的探索者。尤其是他的散文诗理论研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确立散文诗独立地位、丰富散文诗创作理论、推动散文诗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报刊存目】

徐澄泉/命中注定的风水(五章)《散文诗世界》2017年2期
鲁  橹/阳光,一袭多么华美的流水(四章)《散文诗世界》2017年2期
连秀艳/雪,把冬天抬高了一尺(四章)《散文诗世界》2017年2期
西  厍/说出一只蝉绝非易事(外二章)《散文诗世界》2017年2期
反光的岛屿(组章)/霍楠楠《星星•散文诗》2017年第2期
高铁从我的窗外驰过(外三章)/胡华强《星星•散文诗》2017年第2期
藏地:神的赐予(组章)/符纯荣《星星•散文诗》2017年第2期
古诗乱读(组章)/雨倾城《星星•散文诗》2017年第2期
扎西才让 / 桑多河畔散文诗2017.2(总第449期)
徐后先 / 青春书简 • 蝴蝶记散文诗2017.2(总第449期)
夜  鱼 / 西行散记散文诗2017.2(总第449期)
聂  白 / 千里洮河图《散文诗》(青年版)2017年第2期
黄曙辉 / 大野之歌《散文诗》(青年版)2017年第2期
宋晓杰 / 在高原,或抒情的五种方式《散文诗》(青年版)2017年第2期
田字格/《看不见的庇护》《诗潮》2017年第2期
鲁侠客/《小雪,这人间多么幸福》《诗潮》2017年第2期
沙 辉/肉身是带有翅膀的石头(外一章)《江西散文诗》2017年第1期 总第2期
陈 词/在她的羽毛上描述天鹅(三章)《江西散文诗》2017年第1期 总第2期
干海兵/清油灯《伊犁晚报•天马散文诗专页》2017年第二期
左右/北极火焰 《伊犁晚报•天马散文诗专页》2017年第二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2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朋友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7 16:01 , Processed in 0.08037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