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9|回复: 9

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3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74]
文/ 山城子
才三节7行41个音节的小诗,居然挺立在30多家民刊联办的华语诗赛待终评作品的第5位上,特别地令我刮目相看。这就是我依然陌生着的,最近在“澳洲彩虹缨”网常见到的白琳的诗作,题为《界碑》。现移录如下:
父亲
是一句乡村土语
孩子
是一句标准的普通话
唯有我
是立于你们之间的一块界碑
会说两种语言
第一节是一句“是”字句,第二节也是一句“是”字句,朴实得如草如蒿。然而“乡村土语”读来亲切有加,“标准的普通话”带出了时代的变化。第三节两个分句,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传达。
诗再小也要讲究手法,“语言”在文本中的隐喻或象征意义,就是诗人手法的运用。“乡村土语”与“标准的普通话”的张力,直达时下中年人肩上家庭的双重责任。对于父辈要赡养尽孝,而对于孩子,则是养育加上教育。说“会说”,就是两方面的人生义务都必须做好。这样的浅层意思,应当说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是亿万大众都可以欣赏的。现代诗的普及,特别需要浅层次的审美,现代诗的提高又很需要依浅至深的审美。
白琳这首诗如果仅仅停于浅层次,可能题为《负荷》或《两种语言》就可以了。却为什么要题为《界碑》呢?难道一定把祖辈孙辈隔开么?显然不是,因为这个“界碑”是为深层次的审美昭示的——不管诗人起笔的初衷是什么,我却要以诗的名誉,理解诗人同时在谈诗。
“乡村土语”应是起源于本土的传统诗(古诗),“标准的普通话”则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诗(白话诗、今诗)。当代诗人就是“界碑”,担负着中国现代诗普及发展和趋于成熟的重任,就如同当今的年轻父母们养育和教育孩子一样,必须竭尽全力的;同时不能丢掉传统,而是在研究和继承精华的过程中,努力创新出与新时代合拍的合格的合乎情理的却又是全新的现代作品来,以成熟跻身于文学史。这样,当今云集这诗坛的几代人,就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古今诗分野的“界碑”了!
再进一个层次,也未尝不可。粗糙地说,“乡土”就是农民,农民养活了农民以外的一切人,养活了城市。因此,农村就是父亲,城市就是儿子,而处于“界碑”位置的权力者,就要有良策,即做好城市的发展工作,更要反哺好农村的工作。非我敷衍思维,现实如此,实际上又是《界碑》这首小诗,一层层的将我引领到这个境界中来的。
2007-10-13下午于文化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读得用心。提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这也算好诗?值得怀疑
有多少想象力
很难感动
为什么说中国诗歌大多数精品诗歌是垃圾
通过这首诗
我算真的有同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请问,:父亲,孩子是一句话
这是什么修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原帖由 秦志良 于 2007-10-14 10:08:00 发表
这也算好诗?值得怀疑
有多少想象力
很难感动
为什么说中国诗歌大多数精品诗歌是垃圾
通过这首诗
我算真的有同感了

问好热心的朋友!跟你说,上月我到朋友家去玩,见电视机上摆了一个文理斑驳的木头疙瘩,我说没什么摆了,还不扔倒垃圾箱去?
主人没吱声,另一位朋友说,嘿嘿!这可是人家儿子从西藏带回的灵芝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原帖由 秦志良 于 2007-10-14 15:09:00 发表
请问,:父亲,孩子是一句话
这是什么修辞?

父亲
是一句乡村土语
孩子
是一句标准的普通话
——这两个句子,诗人为了实现象征的手法,炼比喻、借代两辞格于一炉:就是用不同的语言比喻不同的责任(义务),又直接借用具体的语言形态:“乡村土语”和“标准的普通话”代替“语言”这个整体形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5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呵呵,修辞的意义,是为了让语言更形象,更有说服力,例如孩子象一朵花
是比喻孩子天真可爱
那人象一条蛇,比喻那人心狠手辣.
我可从来没有听人说起.
人,你就是一句话.
这样写作是多么苍白
照上面的意思:
父亲是一粒种子
儿子是一朵花
唯有我是树杆
父亲是沙子
儿子是路面
唯有我是钢筋
父亲是太阳
儿子是月亮
唯有我是天空
可以说,下面任何一组都比上面的形象生动
你上面的评语依然可以一字不变的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5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问好,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5:43 编辑

呵呵!你有你的道理!
嘿嘿!我有我的欣赏!
——问好!可爱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7 18:53 , Processed in 0.09003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