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4|回复: 2

《粮仓上的月亮》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4:23 编辑

《粮仓上的月亮》及其他
      认识张延安是在宁阳县召开的一次文艺创作会上,当时他还不足二十岁,套一身不太合体的警服,看上去有些滑稽。不久,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他和杨润勤先生的诗集《爱的流韵》,成为宁阳县有史以来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诗集,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诗集本身的价值。毋庸讳言,此时,延安的诗尽管不乏新奇的东西,但未脱诗歌初期阶段的刻意修饰与摹仿,用他本人的话说,是“受当时一些‘主义’和‘流派’的影响,不自觉地引用了他们的艺术主张”,从而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与延安相继来泰城工作,彼此见面的机会就多了,共同的爱好与追求很快使我们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期间,他以“辛苦”、“辛十四”为笔名,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不少精短之作,而最能代表其诗歌艺术成就的,则是他的长诗《黑暗是水》。在这个很难为诗歌打动的时代,诗人的这种殉道精神无疑是值得称道与钦佩的。
    在创作这部长诗的时候,张延安已进入诗歌的“自由王国”,他似乎感觉到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即诗之“神秘”,也就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正因如此,读这卷长诗,你会感觉到“潜流”的涌动,这“潜流”来自诗人的内心,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血液:“穿越黑暗你抵达黎明,穿越这卷诗篇你抵达我的内心。”两千多行诗一气呵成,表现出诗人罕见的才华与激情。
    与此同时,张延安还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这些总题为《回忆时光》的小说,多发在国内一些文艺期刊上,显示出诗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些散文诗式的小说除了在语言上有所创新,其他方面的“尝试”基本是失败的。也许,作者的“先入之见”使其在创作这些小说的时候,未及或根本没去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与审美趣味及层次,总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
    《粮仓上的月亮》是张延安的第三部诗集,也是诗人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部为散文诗,连同《回答》(代后记)共89章。“我的家园就在日落的地方/那里有我亲人一样的牛羊。”诗人同时告诉我们,“关于一个天才陷入世俗的躯体,关于天使在黎明前的降落,关于爱情与玉米,关于黄昏与火焰,关于梦与死亡。”在那里,我们可以“感知飞翔的博大、孤独以及寂寞。”
    散文诗是当代诗苑的一朵奇葩,它介乎诗与散文之间,但绝非二者的简单相加,正如耿林莽先生所概括的:他撷取的是诗歌的“精魂”,借来的是散文的“衣衫”,吸取的是绘画的“色彩”,找到的是音乐的“节奏”,有其独到的艺术特征。正因如此,近年来它受到诗人的普遍青睐。张延安的散文诗就是集上述特征于一体的“混血儿”,每一章都表现了他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愿望,表现出他的性格与人格:“我俯下身,我赞美着,但不是索取。”(《回答》)
    同阿瑟?兰波一样,张延安认为诗人首先是“洞察者”,应当超越个人,洞察世界深处,与永恒的宇宙心灵相通。《大地》《空镜》和《菩萨》这三章诗早已见诸报端,给人的感觉空灵而有力度。《梦中的鸟》《乌篷船》是《大地》等诗的过渡,尤其《梦中的鸟》,读来如听天籁,给人一种空旷苍茫之感。《星光》是写给俄罗斯作家卡扎科夫的,《玫瑰》和《岸边》分别献给诗人的两位朋友,这三章诗都写得优美、细腻、抒情而浪漫,尤其《星光》末句“大黑鱼悄然做着梦,在梦中它们撒下种籽,漂在水上,亮得就像寂寞的星光”和《玫瑰》的其中一句“在黑暗中骑着豹子,在黑夜中,踩着黑夜的鼓”,体验之深刻,感受之独到,力透纸背。
    作为一名纯粹的诗人,张延安以自身为目的,不受任何道德、传统、说教和功利的影响,“俯下身”,甚至“跪在大地的面前”,诅咒抑或赞美,全然发自内心:“创造和祭献谷物之中,我看到了历法犹如一条垂死的蛇,看到诡异和寂寞,在九月的光芒中……”(《祖先》)“在昏暗灯光中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为我缝制鞋垫的母亲,她老了,她看不清了,尖利的针时常扎在她粗糙的手上,那一刻她的心中溢满了慈祥与爱怜,那一刻针扎在我的心上。娘啊,在这异乡的深处,我一步步向你走去。”(《鞋垫》)他认为诗不应当摹仿客体,而应组合各种感觉,象征地使其变形,从而显示“情”和“美”:“寂寞就是一掬雪,在寒冷的冬日后面,这一掬幽暗的雪,如一只长满羽毛的鸟,在指间用忧伤和回忆轻柔地摩挲着手指……其实回忆也是一掬雪,在我们温暖的双手上,这两只白羽毛的鸟,忧伤和空灵。”(《寂寞就是一掬雪》)在这里,各种感觉都沟通了,甚至没有生命的有了生命,没有知觉的有了知觉,这就使整章诗“活”了起来,从而让读者获得了全新的艺术享受。他还习惯用知觉感受时间,感受生命之歌的每一个瞬间,像《死亡》《一瞬》《冬日》《午后》《阴历》等诗,均表达了这种“逝者如斯”、“时光不再”的情绪,读来让人于淡淡的忧郁中体味到岁月的冷酷无情。同时,延安还很注重诗的音乐感,认为诗在其强度上应与音乐相等,并自始至终实践着这种艺术主张:“她像一个精灵,像一个我们曾经爱过的女人。”(《音乐》)其他如《举火》《琥珀》《海》等,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乐感与韵致。
    梦幻历来被诗人尊为“第二生活”,它使“自我在另一种形式下继续着存在的使命”。张延安也不例外。他的许多诗都是梦幻的“产儿”,流露着对故乡的殷殷眷恋和对似水流年的绵绵回忆,是他与世界沟通的媒介 。在《梦中的鸟》中,他“感到无数的翅膀在黑暗中展开,朝向我,带着回忆和寂寞,栖落在我的梦中,等待着黎明的第一道光束与祈祷”;而在《幻觉》中他感受到,“这日子犹如一朵盛开的白莲,它的怀中端坐着沉静的魔鬼。”这些梦呓般的叙述与诡异的想象,使他的诗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他用飘忽朦胧的纱幕笼罩和美化了心灵的舞台,用似隐似现的色晕消除了事物明确的形状,无论是梦中的“鸟”,还是粮仓上的“月亮”,也无论是记忆中的“村庄”,还是十一月的“星辰”,皆不是实有的存在,而成为一种隐喻,一种象征,一种生命活动的形态。
    从《爱的流韵〉到《黑暗是水》,再到《粮仓上的月亮》,张延安的诗的品位不断提高,使他的诗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然而,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在此,我由衷地希望他写出更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粮仓上的月亮》及其他

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希望读到朋友更多的评论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粮仓上的月亮》及其他

梦幻历来被诗人尊为“第二生活”,它使“自我在另一种形式下继续着存在的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6 10:31 , Processed in 0.08505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