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7|回复: 1

走进千古诸葛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0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29 编辑

走进千古诸葛镇
          作者:张宏亮
      提到三国时期的那位神机妙算的军师诸葛亮,我想几乎大家都知道,在描述三国历史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就是刘备的智囊,刘备的半壁江山都是依靠着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得到的,带着对        诸葛亮的无限敬仰与爱慕走进了这个千古胜地诸葛镇,在历史与三国交织的文明遗迹中去寻找诸葛亮的历史足迹,去感悟三国的春秋故事。
     现在的诸葛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三国时期(220-280年)蜀汉名相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坐落在兰溪市高隆之西。居民3000余人,有2700人姓诸葛,故名诸葛村。整个村落是一组富有“阴阳八卦”特色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俗称“八卦村”。据《高隆诸葛宗谱》记载,元(1206-1368年)中叶,诸葛亮第28代孙诸葛大狮携两个孙子定居高隆(即今诸葛村),子孙繁衍已有50多代。该村处于8座连成弧形的小山包围之中,地势隐蔽。始建者全面规划、精心布局,以一个池塘为中心,村道呈放射状,我去的时候,发现无论从哪个方向走都能走到村中央的池塘边,四周拱卫着大公堂、怀德堂、崇信堂、丞相祠堂等楼宇建筑,组成了一个宏伟机巧的“九宫八卦”图形的迷宫式建筑群,正好与文献上记载的“八阵图”相吻合,有很强的防卫功能与观赏价值。据传盗贼进村会因巷道交错复杂、难觅出路而被获。抗战时期,日军从岗下大道经过,由于四面环山,茂林修竹,未能发现这一繁华村落,从而免受劫掠之灾,我想这真是历史的造化,否则就要成为战争的遗志了,不知道有多少象诸葛镇这样的文明古迹都在战争的炮火中成为了灰烬,真的很让人惋惜。
     就在村中心池塘与地面型如阴阳鱼图形,在两个阴阳鱼中有两口井;现在这两井里依然有清澈甘甜的井水,我喝了几口,还真是甜,比现在所谓的矿泉水好喝多了,这就行成了一个内八卦;而村外有八座小山形成一个外八卦;加上村中的建筑与小河刚好形成一个"八阵图",似乎这就是诸葛亮设计的吧。
    我很幸运的见到了村中保存的国内唯一完整的《诸葛氏宗谱》陈果夫序,只见上面详细载:"诸葛氏为汉初诸县侯葛婴之后,而光大于三国两晋之际。三国时,瑾亮昆仲佐吴相蜀,割据寰宇,开济两朝。而亮之卓才远识,尤并世无二。亮子瞻,瞻子尚,继遗志,与魏战,城破殉节。瞻子京仕晋,官至广州刺史,有祖父风烈,吏民称之;子冲廷尉,孙铨零陵太守,曾孙颖正议大夫。五传至爽,仕唐,为司空,河南节度使,子仲芳袭之,并有贤声;孙王利,五代唐时,宦游山阴,以寿昌县令终,遂家焉。其子青,则迁兰之始祖也。"《诸葛氏宗谱》自南宋初诸葛希孟主持修纂以来,至1947年,共修纂15次。宗谱系统完整地记述了自诸葛亮父亲诸葛王圭以下1700多年间,诸葛氏子孙的繁衍、迁徙、环境、业绩等人文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依据宗谱序列,诸葛青为诸葛亮第15世孙。青生六子,除幼子出赘山阴(今绍兴)外,其余均先后在兰溪市砚峰山周围十数公里的寿昌、龙游、兰溪境内(后裔最远为金华白竹)10多个村落繁衍生息,尤以三子承载派下最为兴盛。宋末,承载嫡裔、诸葛亮第25世孙诸葛梦漕由南塘水阁迁居高隆(即今诸葛村),已历700多年。明清两代,此地经济发达,人文璀灿,逐渐成为诸葛氏后裔联络的枢纽,地名高隆逐渐被姓氏称谓所替代,成为今天的诸葛镇诸葛村。
    元、明、清至今,诸葛村学风蔚盛,才人辈出。清《(光绪)兰溪县志》列传的诸葛氏裔孙有16人,其中在诗词、书法、史学方面留下著作的有8人。明、清两代,全村有进士5人,举人11人(其中含武进士、武举人各1人),分别占同期兰溪进士和举人总数的5%和4.8%;贡生(拔贡、岁贡、恩贡、优贡)35人,占同期兰溪四类贡生总数的9.8%。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科,兰溪举人3名,全是诸葛村人。此外,还有纪入县志"仕籍"(非科举入仕途为吏者)和"人物传略"者23人;受各种"封赠"(不包括女封)21人。诸葛村历代科第不绝,人才辈出,和村里历来重视教育分不开。科举时代,私塾兴盛。清宣统元年(1909),办有高隆初等小学堂,我来到诸葛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学术氛围很浓郁,怪不得诸葛亮能智慧过人,原来就是因为有好学的精神,自古都是这个人道理,学无止境,好学者方能为人师,诸葛村里这种浓郁的学术氛围就是继承了发扬了诸葛亮身上的学习精神,我想今天的诸葛村一定会走出更多的当代诸葛亮为祖国的建设发挥自己的才智。
      宋末元初以来,诸葛村以传统的中药业,使兰溪与浙江慈溪、安徽绩溪合称"三溪",称雄江南中药市场七百多年。据1947年版《诸葛氏宗谱》祝谏序载:"吾兰药业以陑西为著名,陑西药业又以诸葛为独占。以余闻之,有清中叶苏州之'文成',咸同间如皋之'实裕',具有声于时。除杭州胡氏'庆余'、叶氏'种德'外,当首屈一指……诸葛氏设'祥源庄'于沪上,南则广州、香港,北则津沽、牛庄,运输贸易半中国。即就兰而论,'天一'药肆,驰名浙东,历百余年生理勿衰。"据1947年统计,诸葛村人氏在江南各省、市、县、镇独资经营的中药行、店达200多家,占兰溪人开设的中药行、店半数以上。诸葛村,人人习药成风;伤风咳嗽,妇妪皆知用药;三尺之童,多能背诵《药性赋》。《本草纲目》、《医宗金鉴》等医药典籍,几乎无室不有。清咸丰之后,村中男丁经营药业者占半数,或开药店,或创药行,或当老板,或做药工,或挂牌行医,和衷共济,因袭相传。村中从业四代以上的中药世家达17户。我来到其中的一药店,刚进去就闻到了一种清香弥散的草药的味道,以前我无论是去医院还是药店闻到的药味都是说出的枯涩,而这里的药店散发的却是清香的药味,或许这才是天然的草药吧,带着大自然的清香,诸葛氏经营中药业,咸以"道地药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相标榜,十分重视本店声誉与商业道德。当年兰溪"天一堂"精制全鹿丸,将要宰杀之鹿,事先陈设三天,当众游街宰杀,所以人人信服。"天一堂"监制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皆按相传是诸葛亮认定的古方配制而成,疗效显著,为家藏救急的必备良药,与杭州胡庆余堂的辟瘟丹相媲美,至今畅销不衰。自明、清以来,北上京、津,南达闽、广,远至港、台,均有诸葛氏子孙开设的中药行店和药商往来,我去的那一天,正好遇到几位到附近山上采药归来的村民,我于是就和他们聊天,在聊天中我知道了这里就是中华药之胜地,
     诸葛村历700多年科第不绝,加之中药业常盛不衰,因而财力相当雄厚,当年建房规格极高。明末清初,诸葛村就号称有18座厅堂、18口池塘和18口水井。至今尚有50余座明清古建筑保存下来,绝大多数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据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认为象诸葛村这样规模大、年代早、数量多,结构精致,布局合理,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国内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诸葛村古建筑以建于明正统年间的大公堂和建于万历年间的丞相祠堂为中心。大公堂是诸葛武侯纪念堂,始建于明代,迄今已历500多年,前后五进,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门庭飞阁重檐,高达10米。正门有"敕旌尚义之门"横匾,顶层有盘龙"圣旨"立匾一方。门前有钟池。以此为核心,众多民居建筑分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分布。与《诸葛氏宗谱》所载的族居图对照,可以明显看出建筑分布呈九宫八卦形。研究者认为这是村落的创始者们对其先祖八阵图的有意模仿和演绎。丞相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历400余年。祠堂坐西朝东,前临半月形池塘,背负山丘,是三进带厢房的回字形建筑。祠堂四周廊柱皆为青石方柱,共36根,有石雕栏杆,造型别致。正中是中庭,为歇山顶明间中缝内四界带前后廊式建筑,翘角高耸,极其壮观,是专供祭祀祖先的场所。后进地势高耸,从两厢拾级而上,钟楼鼓楼分列两旁,中设武侯公灵位,两侧分列忠孝义烈与乡先贤达之位。总面积1400平方米,有房屋52间,至今保存完好。此外,尚有鳞次栉比的数十座明清民居建筑。所有这些,都已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走进千古诸葛镇接上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29 编辑

相传农历四月十四日为诸葛亮诞辰,为纪念先祖,每年在大公堂和丞相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并延班演戏,届时家家挂灯结彩,宾客盈门,远近商贩前来赶集。自明嘉靖七年(1528)《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发布始,定于诸葛亮忌辰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举行祭祖。1949年后,镇人民政府分别定农历四月十三、十四、十五日三天为春季物资交流大会,农历八月廿七、廿八、廿九日三天为秋季物资交流大会。
    诸葛村地处兰溪市西大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又是诸葛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漫步在这座带着浓郁历史底蕴的古村中,我仿佛走进了三国那风云激荡的历史中,看到了一个个英雄一位位豪杰一场场战争,无论是三国美人貂禅还是叱咤风云的曹操,无论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是才华绝代风流倜傥的周喻,这些熟悉的三国面孔都已经随着历史的烽烟飘渺消散了,只剩下一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春秋。
     看着夕阳下的诸葛村,天边那绯红的晚霞带着岁月的留恋纷纭在夕阳中,田野间飘渺着春秋的炊烟,那傍晚的炊烟就是三国历史的记忆,在落日夕阳间飘渺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掏尽英雄的心怀。
        2008年3月10日 完稿于河南平顶山紫云书院
                                 电子信箱:  完稿与河南平顶山紫云书院
                                  作者:张宏亮
        版权所有归作者本人所有,不得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4 12:14 , Processed in 0.0981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