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3|回复: 6

“这一个”与“这一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2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57 编辑

“这一个”与“这一句”
——山城子诗话[2]
文/ 山城子
张飞、武松、孙行者、林黛玉,都是小说中众多人物形象的“这一个”,永远无法变更或复制;“飞流直下三千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国的钥匙丢了”,都是诗歌中许多流传日久的“这一句”,永远美丽在诗史中。
所以我说:写小说如果不弄出几个“这一个”来,不可能是好作品;作诗不拈来几个“这一句”,也难以流传下去。
不是突然要这样说,是因闲阅2007年12月号《新诗大观》,目击首篇北京紫穗穗的《活着》引发出来的。我一行行读着的时候,就不断有句子跳出来兴奋我的美感。我的美感就说,哦!哦!好多的“这一句”呀!——现在,我们不妨拎出其中的两个来,看其何以这样水灵灵的呢?
“那些不三不四的道路和种子”(第8行)。“不三不四”一般是修饰“人”的,这里换成了“道路和种子”,就新鲜活泼起来。奥妙在于糅合了移彩与拟人两个修辞格,从而美丽了阅读效果。
“躺在一段爱情的车皮上看风景”(第18行)。这个连动的句子,特殊的魅力在于两个动词之间,镶了一个表处所的介词短语“在一段爱情的车皮上”。生活中的一段爱情,怎可以安排在“车皮上”呢?但若那爱情动荡不安、风雨无遮,可不就像在行走的“车皮”上吗?多恰当的比喻呀!但“车皮”一般只可用颜色形状乃至所运货物来修饰或限制,与“爱情”何曾搭界?但积极修辞的需要,诗句简约的需要,审美情趣的需要,他们就是这样合情合理地奇异地搭配在一起了。这种搭配,可以归入“异配”格。那么,这个“这一句”就是异配与比喻两格的结合了。
看来,现代诗中鲜活的“这一句”,大多都是借用积极的多种修辞格的隐蔽使用而创造出来的。如果你想看更多的例句,就在同期的《新诗大观》里,有拙作《从新诗看当代汉语修辞的新发展》(也贴于10余家诗歌论坛),里面大约五十个例句,就都是标准的“这一句”。
2008-3-5/ 上午于文化村
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这一个”与“这一句”

入眼点很独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这一个”与“这一句”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57 编辑

视觉很好,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这一个”与“这一句”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57 编辑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这一个”与“这一句”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57 编辑
原帖由 冬箫 于 2008-3-13 21:11:00 发表
入眼点很独特

谢谢冬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这一个”与“这一句”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57 编辑
原帖由 赵福治 于 2008-3-18 15:32:00 发表
视觉很好,握手.

谢谢福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这一个”与“这一句”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57 编辑
原帖由 张之 于 2008-3-18 23:35:00 发表
拜读。。。

谢谢张总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5 20:00 , Processed in 0.09526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