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9|回复: 1

零下17度里忧伤的翅膀—— 解读80后诗人王红超的诗歌情感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8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零下17度里忧伤的翅膀
                                            ——  解读80后诗人王红超的诗歌情感世界
                                        文/怜月诗魂
     我与河南籍诗人王红超(零下17度),是在《风铃》选编中偶然结识的,当时是他的诗歌《城市-四季-想念》打动了我的神经。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他《行走的翅膀》那一首又一首用忧伤系结成翅膀而又震撼心灵的诗,并由此而牵动和引发了自己与许多读者内心潜藏的忧伤。“翅膀,本是用来飞翔,可当自己的翅膀浸满忧伤而无能为力飞翔的时候,就惟有把翅膀用来行走”,正是这种忧伤—牵动--共鸣--感伤的客串,才使我对诗人的真实情感充满关注。
     有人说:“只有亲历才能让个体的诗人写出最个人化、最真诚的诗歌,才能与众不同。这是审美的需要,灵魂的需要,同时也是打动自己和读者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讲,王红超的诗歌已经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其诗的感伤情绪,也正源于他成长路上生活中太多的悲伤。
       王红超出生在河南一个乡村农家,面对贫瘠的黄土地,幼小的心灵就升起要改变家乡的愿望。在家里,是父母眼中的乖儿子,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洁白的象牙塔、神圣的三尺讲台,是他梦寐以求的向往……是上天妒忌了这么一个好孩子,抑或是上天在给他磨练,病魔开始侵略他的一耳听力!美好的前程——定格了,一切都那么遥不可及,那年他才9岁。时间转眼到了中考,一只耳朵已完全失聪,从此他开始变的孤寂!沉默和寡言!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仅靠着一边的听力,他考上了市里的一所师范学院!当个老师一直是他的梦想!可又有谁知道那时的世界,属于他的只剩下灰暗的色彩;夜,开始是他唯一的倾听者!曾记得村边的小河潺潺的流水!知了的高吟……小伙伴们在黎明前喊他上学去的声音,这些记忆慢慢地在他的听神经里缩小。到17岁那年,他辍学而开始踏上用他那忧伤翅膀行走的漂泊旅程……
      乌鲁木齐——汉语意为美丽的牧场,是王红超行走的第一小站。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却让树占据了整个心灵;无惧赏欣迷乱的霓虹,却让夜掏空了全部心情;不忍提及往日的记忆,撕碎的躯壳麻木不已。2001年,一次偶然使他接触了网络,从此,一个可以让他歇息,可以让他倾诉,可以让他哭泣的虚似的网络走进了他的生活。
      漂泊,本就是一个艰辛的词语,再加上他是用一双忧伤的翅膀去行走的漂泊,路就更为艰辛。为了网络憧憬的美好生活,2002年至2004年,红超带着他的牵挂,转战广州、青岛。还好,上天似乎被他的经历所感动,恩赐了一美女子给他。2004年冬天,他终于离开青岛,回到了家乡,结束他漂泊数年的单身生活。一年后儿子的降临给家庭带来了无限快乐,红超又开始踏上了新的旅程――转上海、战惠州。
      爱,永远孤独;想念,永远情伤,用忧伤唤醒世人的真爱与珍惜,是诗人诗歌的原动力,因为他懂得悲剧,虽然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让人看清楚,让人痛苦而忧伤,但它却更能唤醒人内心的珍惜和热爱。在《今夜,我还是一个人站在台上》中,诗人写道:“窗外的霓虹/依旧闪烁着夜的迷茫/再多的鲜花/也不能给我冰冷的翅膀披上暖装”,夜晚霓虹闪烁,本应是多么美丽的境色,可在诗人那因情爱而孤独的疲惫的内心世界,这霓虹闪烁着的却是夜的迷茫,但尽管如此,诗人对情的忠贞不移仍犹见,在诗中他继续写道:“心爱的人啊/你可曾看到我眼中的泪光/今夜,我还是一个人站在台上/抱着那把木色的吉他/为你深情的弹唱” 。再看《一个人,一盏灯守侯到天明》:“空荡的房间/压抑的心迹/总感觉卑微在渐渐的堆积/看着雨水把记忆剪碎/我只能试着和夜色交换酒杯/所谓的十全十美/不过是梦一回/一次次的贪杯/只是不想一个人入睡/一朵莲的美/不是所有的音符/都能体会/深心的语言/不小心溢出眼角/一切都幻化飘萍/湿润的视线/悄悄的探触北方/夜色依然迷茫/一个人/一盏灯守候到天明”。在寥寥的凄冷诗句中,诗人就把自己孤独而思念的内心世界毫无遮隐地暴露出来,在《彼岸守望》中,诗人是这样写的:“天空中/飘舞的四两白云/还连着悠荡的一缕苍烟/牵着我的骆驼  鞭赶博格达/埋葬思念的最后一滴泪/让心影躺在彼岸  守望”。
      如果说忧伤是王红超诗歌的原动力,那么忧伤背后积极的坚持则成他诗歌的点金石。他是在用这种坚持的步伐走过所有的忧伤,虽身体的残疾,旅途的艰辛,但关于希望的“不放弃、不抛弃”六个字却永远在红超心里,在《空守一票,又上月台》中,诗人说:“再见青岛/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会带着我的祝福/带着我的爱人  带着我的宝宝/带着我的生活  带着我的向往/再度重相逢”。
     曾经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张无形的网,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于网中。这话因经典而流传了很久很久……无独有偶,今天在零下17度诗人的笔下又多了一句经典的话:其诗歌《無字无题》中,这样写道“生活就像一个繁体的“無”字/刻意的刻在冬天,围成一道道的篱笆墙”。诗的上下除了流露出生活时有的无奈外,还再现了对时光流转、青春易逝的感叹:再看“薄雾的清晨,谁的指翼?/轻轻的挂起一串风铃/没有多彩的束装,没有清脆的声响/却惊落一地的白霜/四处散落的尘埃,始终/唤不醒那曾经青青的枝藤”,这一切都源于那一个怎的了得的“無”字,这里没有诧异与惊竦,却“惊落一地的白霜”,语言是平谈的,可内心触及到的是痛,这痛来自灵魂深处。
       说诗人是在生活的“無”字中找到了忧伤,同时也在这“無”字上找到了诗歌的亮点,“生活就像一个繁体的“無”字/刻意的刻在冬天,围成一道道的篱笆墙”,“薄雾的清晨,谁的指翼?/轻轻的挂起一串风铃”。“無”字与“篱笆墙”,“無”字与“风铃”,从外形上看,这是多么的形象而逼生,真赞叹于诗人对事物那独特而锐利的双眼。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也是全诗的金字塔。
       如果说诗的前部分主为感性的,那么诗的结尾却是灵性的:“一缕缕的鬓丝,慢慢地爬上岁月”,诗人用了“爬”字,让读者想象着缕缕的鬓发,就是像爬行的蚯蚓一样地爬上双颊……于是诗就有了动感,于是诗就产生了灵性。
     在《秋水的边缘,向南再向南》一诗结尾,他用笔有力地写着:“一些散碎的琴音/拢聚着夜色的指翼/倚着桅杆勾勒出了一轮月圆/如果,秋日的思念无法抵达/我将永远拒绝蓝色的岸/沿着你一路留下的标记,向南再向南”,这里的“向南再向南”是诗人在忧伤的背后发现了“标记”,成了唯一的希望,于是他便沿着“标记”而向南再向南地一直走下去。              
                                                                          (全文完 2007.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零下17度里忧伤的翅膀—— 解读80后诗人王红超的诗歌情感世界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融入情感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5 22:06 , Processed in 0.10907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