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8|回复: 3

安陆短章——相思是故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8 19: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梓谷 于 2018-11-8 19:53 编辑


  • 1小城——风笛中的汉画在这个“安居思进、陆通致远”的地方,一切都美得令你惊叹。碧山如黛,在尘世的荣枯中兀自伟岸;涢水惊世,蜿蜒着时间的苍黄浩渺。风,暖暖地吹着,古城安陆就那样静卧在山佑水护间,让你相信它是一帧从唐诗宋词中滑落的汉画。安陆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夏商时代,天下分九州,安陆属古荆州之域。周为郧子国,春秋战国时期,安陆为楚国属县,秦统一中国后,安陆为南郡之地。两晋时期,安陆皆为江夏郡治,唐天宝年间,改安州为安陆郡,置都督府。风华绝代的唐朝,丝带飘绕,裙若霓裳,而那些与安陆有关的诗早已墨字化蝶,翩然而今,使我们可以领略那个时代安陆古朴独特的文化气息。

  • 千年后,纵使阅尽世间一切的诗人们已经远去,却留下笔墨衣冠,任后人凭吊。“津头云雨暗湘山,迁客离忧楚地颜。要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唐.王昌龄——《送薛大赴安陆》)城北的护城河水,从《孟子》流出,至《渔父》乃大,然后悠然注入府河。那叶文化扁舟自有一种轻灵明秀的风采,向安陆郡姗姗而来。“穆陵关上秋云起,安陆城边远行子。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唐.郎士元——《送别》)金黄满地的时节,即将远别的离人,站在红色的夕阳下,眺望故乡的三台八景,感喟紫金台上的藩王宫殿,怀想碧霞台上的“司马书屋”,难舍凤凰台上的“凤凰春晓”与“南岗梧雨”。晏二桥边的樱桃古渡,涢水上的碧水晴波,白兆山里的谪仙桃岩,青龙潭畔的车盖名亭和城西的西畈麦秋,是安陆祖辈赐予后代的无价景观和怀乡的载体,行走在滚滚红尘,漂泊的灵魂终有皈依。如今的安陆,是银杏之乡,是李白故里,是“中国粮油机械之都”,是“国家园林城市”,有全国最美乡村……诸多的美誉,令安陆风华绝代,蜚声中外。

  • 春阳迷离的时刻,有风笛向小城的街心汇聚,蝴蝶迷住了花香,麻雀在电线上呼朋唤侣,鸽子在楼宇间飞过。斑驳古旧的城墙,挡不住市声四围,车水马龙里,歌唱着岁月深处火热的激情。人淡如菊,端坐于日子的中央,岁月已变成了生活的模样。生机勃勃的古城鲜活在了时代的潮涌里,新的梦想,新的征程,新的生活,新的美好,刚刚开始。

  • 2府河——旷野、山岚与炊烟深处的诗章府河的源头——洪沙河,仿佛远在天边。大洪山灵官垭的幽深处,危崖林立,与天空浑然一体。危崖之上,有谜一般的水瀑飞流而下,然后在滚滚红尘中一路向远,向着安陆奔来。一定有承诺发生。在旷野、山峦与炊烟之间,数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形成独立的水系——大小涢水于上游随州市茅茨畈汇成主干,经随州市区至淅河,又东南流经湖北广水市马坪、长岭岗、平林进入安陆市境,自北而南经青龙潭、三陂港、洑水、府城至巡店。后几经辗转,一路千回百折、穿黑越白,至汉口谌家矶注入长江,抵达诗意的深处。河水漫过生命的土地,被府河护佑的两岸的旷野、山峦,在岁月的风尘里弥散着绰约动人的风韵。不经意地,你会走进了岸边的那些村庄。只是如今的村庄,大都有些陈旧,仿佛摆脱不了被城镇化进程越挤越窄的宿命。

  • 青壮年们外出打工挣钱之后大都在城里安了家,留守村庄的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老人们开着电动三轮车往返于城镇与村庄之间,与其说他们不太习惯城里的生活节奏,还不如说年老的他们喜欢看村庄里的袅袅炊烟和屋檐下生儿育女的麻雀与燕子。有人说炊烟是村庄兴衰的见证。古往今来,民歌的韵脚大都在袅袅炊烟里诞生。炊烟里缭绕着农人的青春暮年与欢喜悲忧,炊烟里蕴含着农人咸涩的汗水和庄家的香气,炊烟里有农家的往事升腾与浓烈醉意。只是,在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府河两岸的村庄与炊烟,已成为农耕时代的缩影,那些坚守在炊烟下的老人也走向了时光深处,却后继乏人。

  • 在“振兴乡村”这个战略大背景下,我们该怎样渡过这条“河流”,将贫穷、苦难摆渡进历史的云烟里,让乡村与城市同发展共兴盛?早春的黎明刚刚到来,远山千黛,旷野的稻田渴盼着犁耕水响。府河碧波荡漾,芦苇正在抽芽,野鸭悠闲地兀自觅食,白鹤在河面上盘旋升空,两岸的村庄不动声色地寻觅着盛时的记忆:瓦蓝的天空下,万千树的银杏嫩叶在摇曳舒展,沉醉了无数清风和煦的黎明。夏日的村庄,风轻绿长,农人们把全身的力气尽洒在田野山地。

  • 入夜,蛙声满池,夏虫唱和,捉龙虾的人灭了手电,俯下身子,听沟渠里哗哗的水声,所有的期待都含诗意。秋色翠微,成熟的田畈在阳光下跃动,吃苦耐劳的肩膀担着满怀的喜悦……四季的夕阳染红了缓缓流淌的府河,那闪烁的水波,歌唱着岁月的诗章。有谁愿意化作天上的星子,含笑落入府河悠悠碧波之中,守望着两岸的村庄?3钱冲——审视生命的道场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有“植物活化石”之称。

  • 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有长柄心形,雌雄异株。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钱冲是全国的“银杏之乡”。位于安陆市西部的王义贞镇,地处大洪山南麓,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古银杏群落,千年以上的古银杏48株,500 年以上的180株,100年以上的4370株,新开发银杏基地38000亩,定植银杏240万株,连片25株以上千年古银杏景点36处,银杏树王、天女金桂、状元柏、桂竹园等园林群四处。古银杏群落不但数量之多、年代之古老为世所罕见,而且树形各异,有夫妻树、情侣树、子孙树、母子树,极具观赏价值和情趣。钱冲银杏“源自千古,经火山喷涌,历锻力练;临冰川洗礼,冰溶水淹;遭洪水咆哮,砥柱而不屈;逢“外客”来袭,头断身裂而根然;太阳爆疟,天昏地暗;地震隆隆,天翻地陷;你历千难万险,勇闯奇峰险关。

  • 你的同胞兄弟,世称孑遗石地下。唯有你,依然屹立在大地上,老树新枝,红光焕发如中天!”几亿年走过来的树种,以柔弱的身躯,经历了无数严寒酷暑、山河崩裂、天翻地覆的变迁,栖身于偏远的深山里,最终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秋季的钱冲简直就是一个审视生命的道场。“ 身高百仞,抚苍穹而与乐,携风云而共舞,沐阳光而自肥,浴雨露而净身。叶蒲扇而鲜有,根鸭脚而定神。”那直指蓝天的树冠,那如玉扇般优美的叶片,那漫山遍野的金黄,那份优雅与华贵,令众生震撼——平和的心态,慈悲的情怀,恒久的坚持,默默的奉献,终会收获生命的圆满。

  • 行走于红尘里的我们,在这山为容,树为魂的钱冲,拜谒于银杏树下,应该明了生活即是道场,生命就是一场现世的修行。世事纷繁、诸行无常,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不忘初心,听从本心,不随波逐流,开阔视野胸襟,不断突破种种局限与束缚,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审视自己,做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从而静悟生命的价值与美好。4白兆山——碧意空蒙的灵魂栖居地有人说“人生无非山海,出发时激情如海,到达时淡然如山。身也曾随波追流,但终会不动如山,经历过海,才懂得山。”这句话放在白兆山和登临它的历代文人墨客身上,甚是恰当。而李白绝对是与白兆山渊源最深的一个人。白兆山又名碧山,位于安陆城西14公里处,主峰太白峰海拔383米。白兆山地势险峻,崖壑幽深,层峦叠翠,林木茂盛,气候宜人,和涢水相映成趣,古人曾有“涢水浓于酒,碧山俏似诗”的赞语。名山与名人相遇,彼此会一见倾心,相互成全。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意气风发的李白“仗剑出川,辞亲远游”,来到安陆,并且娶妻生子,开元二十一年筑室于白兆山桃花岩畔,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唐.李白 )古往今来,山居均代表着与生俱来的低调和内敛的豪门气质。

  • 李白在白兆山读书制作,以文会友,干谒求仕,写下了《静夜思》、《山中问答》、《蜀道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等百余首不朽诗篇。在诗的国度里,李白是当之无愧的豪门。并给后人留下了白兆寺、桃花岩、李白读书台、太白堂、太白林、绀珠泉、洗脚塘、洗笔池等遗址遗迹。大凡名山,总有道家的踪迹。道家居于深山,主要在于“隐”与“修”。

  • 道家崇尚自然,追求清静无为、遁世隐修的生活。为了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达到隐者修行的最高境界,道士们采药炼丹,而那些灵花仙草也只有深山老林里才容易采到。所有这些,都让道家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白兆山也不例外。而文人墨客隐居于深山,是为自己的灵魂寻找一个碧意空濛的栖息地,而其终极目的依然是为了出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名山与名人相互影响,相互彰显,相互提升。“开元有谪仙,酒隐向安陆。子尝慕其人,文字不拘束。月下每醉吟,落纸辄数幅。今当安陆归,白酒村中熟。一名犹未成,双亲泪盈目。切莫苦衔杯,无心不择禄。

  • 去去烟水间,野禽嗥古木。闻声不得名,将投山舍宿。此趣自可嘉,非口走尘毂。”(宋.梅尧臣 《送樊秀才归安州》 )”梅尧臣倾慕谪仙,不仅是倾慕其孤傲的身影、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是倾慕李白身上“不屈己,不干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区宇大定,海县清一……然后浮五湖,戏沧洲”的政治抱负与精神品质。1992年,白兆山被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虽隔千年之远,但诗人们的秀句华章早已穿过了岁月的云卷云舒,时时芬芳于后人的唇间和心上。在这大好的时代,凡俗的我们,也追求着灵魂诗意的栖居。          刘鸿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2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作品,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9 01: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渎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9 01: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读佳作!闲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5 22:24 , Processed in 0.08517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