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5|回复: 1

诗评//心底流淌的生命倾诉 ——读李雪芬诗集《我一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0 16: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窑(李刚) 于 2018-12-10 16:23 编辑

心底自然流淌的生命倾诉
——读李雪芬诗集《我一直在这里》

◎  李 刚


      近些年来,国内诗坛女性写作可谓气象万千,热闹非凡,不少文学传媒、有关团体以及众多自媒体形式也有铆足劲者,纷纷推出专栏专辑,或集中亮相加以评说,或研讨设奖有声有色。应该说,在华语新诗100年的发展过程中,近10多年来是女性诗人和作品文本最繁荣、最活跃、最丰富的一个时期。究其原因,自然归抵于社会现场的有利因素和诗写环境的便捷与多元。但在这其中,就新诗创作的诗艺层面,尤其是对女性诗人作品的内在探索,也出现诸多纷争与分歧。其实我一直认为,单就突出女诗人概念是不妥的,诗人就是诗人,作品是从文本的诗性特质予以考量和探寻。本文以女诗人写作引出话题,只是以女性诗歌的共性话题和诗艺特质予以展开话语。

    拿到李雪芬新诗集《我一直在这里》,我正好与杨斌华、王学芯、徐如麒等几位共聚之时,他们三位正好是诗歌评论、诗人、诗歌编辑的文学现场的身份,通过阅读和介绍,我也获得特别难得特别重要(对作者来说,这也许特别珍贵)的评说信息。特别突出的,当是李雪芬这部诗歌作品的亮丽和清新、真切和感人。为此,我于之后予以细读,确实有一股清新的气韵扑面而来。其实,好多年来,我多有阅读李雪芬诗歌,或于博客,或于微信,或于交流,只是不像阅读这部诗集这样相对系统、全面地探获作者近10年诗歌写作的斑斓别致,进而发现,在其作品纷呈的背后,文本语境有其诗艺的共性特质。我以为,这份特质在于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命实践共同催生的乡土风情和山野韵致,同时更重要的,是诗人通过诗意生活、诗性自觉而转化成的从心底自然流淌的生命倾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李雪芬诗歌作品的这份特质和倾诉。

来源与提炼:蓝天阳光清风都是来宾

    作者有意将诗集命名为“我一直在这里”,作为评说,我先予探究其为何如此为之:我一直在这里,“这里”是哪里?为何一直要在“这里”?后在读到她的诗歌《爱的暖,就是春天的暖》时似乎有了答案。

树木、竹林、小池塘都是主人
蓝天、阳光、清风都是来宾
母亲的笑容,是这个春日最美的花朵
家的暖,就是春天的暖

    就诗性结构中的意象来说,相对“蓝天”、“阳光”、“清风”都是来宾,那么,我在的“这里”,自然是“家”这个“地域”了。“家”的“树木”“竹林”“小池塘”“母亲的笑容”等等,都是这个地域的元素,都是“我一直在这里”的意象所指。而树木、竹林、小池塘等,自然成为了作者诗歌作品的意象集合。不言而喻,这些泛指性的意象元素,是作者生命实践得以存在的前提,是生她养她的生命家园。因而这份对家园热爱的情怀,成了诗人诗作取之不绝的意象材质,诗人就在故土家园这块厚重浓情的土地上,讴歌倾诉着自己的心声。

    于是,“我一直在这里”所感受所发生所目视所渲染的世俗与事物,反过来,被作者指证为感染和熏陶自己生命的不可忘却和永远珍视的有情之“物”。这些入情入理的事物,从流淌不绝的湘江水,到家门口的一棵树,从隔岸相望的油菜花,到秋天菜地里的萤火虫,从街角的铁匠铺,到黄叶纷飞的福严寺,从一个吹口哨的男人,到饱经风霜的父亲母亲……。有论者曾说过,“诗人对世界的观照,对物象的寄托都是强烈的。”正如其说,这份强烈并不在于作者个性情感的显形与外泄,而是像一棵树一样,一直在这里,静逸如蝶,安稳如光。

黎明,你会发现
身为一棵树,它依然在这里
而我,自信的柔腰撑着淡丽的目光
也一直在这里,即使
树下落了一地繁花
——《我一直在这里》

    于是,村上的一头牛,穿梭的一只猫,树下的一只松鼠;诗人自己的教室、操场、学生、家人;家乡土地上的房屋、山谷、峰峦……都是诗人取之不尽的诗歌创作素材,而最关键最有效的是作者将这些事物提炼成诗性的意象,通过植入感染力和语言形式和语境现场,既直达自身隐忍又澎湃的内心情感,又冲击读者的阅读联想和视觉感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雪芬诗歌的意象营造,可归结为本源性的接牢地气的情境化意象,我们在作者这些情境化意象的创设和营造并以语言的叙述铺设和抒情张力之中,发现她所观照的东西所要抵达彼岸的可能性。而且,这个“彼岸”是能被我们发觉、被读者深深感知和为之触动的。诗学理论家罗曼·雅各布森曾说,诗性是独特的,是使诗成其为诗的诗学功能,是“当信息强调自身时”,“被我们发现的东西”。

    在这些意象来源与提炼中,李雪芬是通过“直入——退出(停顿与间歇)——自觉——深入”这样一根轨迹的。意象直入性诗歌,例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姑娘》《乡村丧事》《那面墙》《单腿人生》等,这些诗歌的诗写方式,源于作者直感的心意,可谓一气呵成,但在意象影射和外延的证实上,语言的硬度是显见的。而之后一段时间,这个硬度有所改变,可见这其中,在认识意味上,作者有过停顿,以致后来的诗作出现明显的语言隐藏力,譬如《古井》《冬日窗花》《看月亮》等,在《看月亮》里的诗句“星子是会越数越多的/好吧,我们就看这弯弯的月亮”,“越来越多的星子”和“我们就看弯弯的月亮”之间形成对照和反差,其中架设一个隐去的通道,引人以思考、遐想。近年来,李雪芬诗歌的材料运用和意象拟定,有进一步的诗艺提升,这些作品很多,例如《云在山上飘》《星空》《反弹琵琶》《秋风起》等等,《秋风起》是写一颗沙粒,诗句:“或许,你根本听不到/它的叹息。只是眼角流落的细泪/才想起有一粒已在眼底”。“沙粒”这个意象的运用,应该说已深入到语言之中。还有《垂暮之年》等,不少诗作,赢得了不少人的喜欢。在这里,我想引用一首没有收进这部诗集的一首诗《午夜》:

一定有人把月光
写进了诗行。但更多的人
甘愿把自己交给黑夜

清醒的人在午夜出发
或者抵达。寻找一条秘径
只为看清楚更真实的自我

一首歌已唱响,但我不能歌唱
此刻,谁发出声音
谁就是虚妄之人,就是月光的敌人

    从无意为之到有意创作,从感情抒发到诗性觉悟,这样一个过程,作者的诗写实践和对诗的思考,当是勤勉有效的,自然也是创作意识中常显现的那种痛苦的。好在对于这份自觉或艰辛,李雪芬是认识和理智的,是乐观坦然的。她自己说:“每次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写出一首诗来时,都有如释重负般的喜悦,很享受这种感觉。我听从着内心的呼唤,一直坚持写着,不刻意写,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想写,但是毕竟在写着,就也该越写越好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关心我的老师和朋友。”

意象与动机:一个牵着蜗牛散步的人

    在对李雪芬诗歌整体阅读的过程中,让我感到一种缓慢的自然韵味充溢于诗行之间。有一股淡雅的芬芳,也是缓缓地飘到鼻尖;有一味轻柔的苦涩,也是慢慢咀嚼后才觉得;是一缕清新的光芒,也是像散步时你偶然抬头在光影中捕捉到的瞬间。这缘于作者诗写运用的意象的朴实性和自然性。比如“树”、“池塘”这些意象,在这部诗集文本中反复出现,还有“雨夜”“鸟鸣”“山”“湘江”等,皆是抬头所见之物什,抵头所思之人事,这些意象运用本身,就让读者对其诗歌有一种自然而朴素的感知认同,而且这些意象的反复出现,让诗歌营造出了山乡风格,且有丰富的环境现场感和时光的流动感。这些意象是前面说过的意象集合体的组成部分,与周遭事物一样,所涉的色彩、姿势、形意,都与诗歌的文本和诗歌的动机形成意味的联结。诗歌评论家杨斌华说,这种互相联结,“容易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现实的联想与比照,持久不懈的体验与咀味,更可能积淀形成一种特定的心理机制。”

    李雪芬的这种“心理机制”,显然已经形成,就是湘江之畔我一直在这里的山乡风韵和与之相联的对这方山乡的热爱、敬畏和感恩。我对李雪芬的印象是,爱笑而从容。她说话时往往会禁不住带出笑声,以致后面在说什么,让人听不清晰;她对家乡作为三湘五水之地的特殊地理文化赋予热爱之心,而又不夸显,保持从容和“隐喻”;她经常调讽说笑,说“衡山无衡山”,虽然是当地行政区划的形制,但也印证其对南岳衡山这块山乡区域的热爱和情结。值得一提的是,李雪芬生活工作所处的地域,是一方人杰地灵的宝地,也是当下诗人众多,作品纷繁的诗歌重地,如此地域的文化和诗写现场的感染,以及周围同仁的互相影响和共同探索,对诗人的成长和自觉尤为重要。

    随之而来的这份情形铺设,李雪芬用诗写实践和诗艺语言的探索,来完成这个“心理机制”的人生栖居。因此,她的诗歌是对山水的观照,是对家人的热爱,是对家园的眷恋。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牵着蜗牛散步的人”,她用这种貌似缓慢的心态,完成对这些朴物凡人的语言关怀和诗性表达。中国古人有“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语出《素问》)之说,虽是言于人事与四时协和的养生之道,却也说明人的内在情怀,是沉淀于“缓形”的内核的。“牵着蜗牛散步”,无疑是一种健康明智的心态,同样亦可成为诗歌写作的动机和实践。李雪芬是这样做的,快意地生活,坚忍地面对,缓和地写作,来兑现自己对人生置放的山乡的一份关切和热忱。试看她的《在故乡》:

小池塘映着你们的笑容,映着乡村的
蓝天白云。风吹竹叶沙沙,还有
穿越林间的鸟鸣
在故乡,猛虎早已远遁
一切都像被清水洗过
那么纯净

    诚然,作者除有这种“心理机制”的形成,也有对远方,对心性禅意,对济世话题的关切和涉略。这当然是一个诗人理应做到或自然触碰的。荷尔德林在《面包和酒》一诗中这样写道,“待到英雄们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勇敢的心灵像从前一样,/去造访万能的神祗。”我们说诗写动机的纯真,不等于把诗歌作品匡囿于个人化经验的叙述和反复,关切是诗的语言的功能,而关切的指向,应该是一个诗人目光的锐利和情索的睿智,这就是荷尔德林在这首诗中所说的“在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这样一个命题的提出。就《我一直在这里》诗集中的作品来看,作者诗作的创作范围和心理机制虽有矜持和慎微,然仍有个性情绪经验的局限痕迹。单就意象运用的意义性,实际绝非开宗明义,就像前文所说到的,我们要把信息强调自身时,要让别人(读者)去发现一些东西。强调和发现,是喻体和喻指之间的某种默契和联系。好在诗人一直在写,一直在探索和思考,且充盈着永恒的信心。

精神与情境:我们的欢喜大过所有人

    《我一直在这里》整部诗集分辑有四,分别是沉思、真情、行走、吟咏,就四辑的标题来释义,实际有一个共性的精神与情境,就是“真情”。诗之言情言志,无论哪个方面从重,它都离不开“真情”的精神和情境。这份情感现状,对于一位诗人的作品文本建构和诗写意识的出发和归抵,自然至关重要又不可匮缺,也将会对文本的品质与感染的提升,提供一个极其优越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杜甫有诗云,“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显然,李雪芬将自身之“意气”合于了故土、合于了家乡、合于了亲人,合于了这份意识基础和内心肺腑所对应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以及延伸开去的深邃的远方,对远方的观照,对事理真相和生命现状的关怀。语言的意识基础和诗艺的 显露成熟,互为关系不可缺一。这也是一位诗人最终实现诗学的自我救赎的必要实践,用评论家张学昕的话,这也是“灵魂的备忘与救赎”。可以看到,李雪芬的诗写实践、作品文本以及诗艺和自觉成熟度拥有了这样一个精神向度,不能不说这也是诗集四个分辑共有的情感基础。

    李雪芬不把诗歌语言虚无化,就是用现实写实的方法,倾诉从心底流淌的真情。抑或,这正是诗人向内心和现场诉说的个人生存境况,反而印证自身关切的事物世相与自身生命体的和谐或摩擦。她在诗歌《情书》中这样写道:

画一辆自行车
两个人在春风里快速驶过
或是火车就要开动
我们隔着栏杆,紧紧相拥
天清地朗啊,我们的欢喜大过所有人

    诗句影射的情绪,诗句激发的情感,都来自于语言本身的某种寄托和力量。这让我想起切斯瓦夫·米什尔的诗句“我挺起腰,看见了蓝色的大海和船帆。”(诗歌《礼物》,1971年作)这与“天清地朗啊,我们的欢喜大过所有人”同样有着一份耐人寻味的企盼和肯定。把现实指认为未来的起点,从而让未来隆重出现,这是精神的诗意化,是语言和生命相结合的乐观豁达情境。我们暂且试想:一,欢喜没有大过所有人,二,没有看见蓝色的大海和船帆。那么,诗句所表达的,是一种虚无的存在。但是,恰恰这种存在,让人有了无限临近的现实感,这就是李雪芬诗歌作品中所隐藏的一种内涵之力,我将其称为一种“诗歌精神”当不为过。阿多尼斯(叙利亚诗人)说,“虚无不是虚无,更确切而言,它是另一种存在。”就《我一直在这里》作品文本来讲,这种精神和情境贯穿始终。无论她写父亲母亲,还是铁匠铺和铁匠,无论是枝头的鸟鸣,还是巍然耸立的祝融峰,无不表现出“天清地朗”的寄托和祝福,无不深藏着一名女性的细腻天赋和丰腴的情感,例如,诗歌《清明》:

从墓地往回走的路上
女孩的视线被一只蝴蝶牵引
嫩黄的,扑扇着两只翅膀
蝴蝶翩翩飞,飞入路旁
金灿灿的油菜花丛
女孩停下脚步
她没有找到那只蝴蝶
却看到无数只黄色的眼睛
在朝她眨呀,眨
女孩回头望望山上
突然低低地叫了声
——“妈妈!”

    李雪芬在一篇文章里曾写到过自己的这份感情:“她从乡村走来……她的笔下,就多是关于乡村的。她的文字,也带着乡村的气息。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林间的香气,带着大山的纯朴,带着农人的直率。也许,就像那清晨对着池塘照镜子的一抹抹云霞,就像那山间快乐地流淌的一条条小溪,就像那静静开放散发芳香的一朵朵百合。也许清浅,平凡,毫不起眼,但是真诚,自然,一点也不做作。”关键在于,这份精神情境,都在李雪芬的诗写现场中得以践行,在诗歌文本中都暗涌着这份践行带来的真性情和大欢喜。

    再回到本文的开头,作为女性写作者的女性诗人,李雪芬近些年来的诗写实践是成功的,也是成绩斐然的。《我一直在这里》是她的第一部诗集,诗歌作品呈现清新朴实和激越人心的特质和感染力,且具有明显的山乡风格。自然,我们仍然要说到一个惯例性的诗歌文本特征,那就是不少女性诗人惯以依赖的思绪范畴和个性实践,从而难免拘泥于自身的现场经验,甚至用更多的呢喃和呻吟把语言的棱角和锋芒伸向诗句的张力或意义的外延。李雪芬在这方面是谨慎的,也是放弃着技巧的过度性,用自己内心流淌的感情和诗艺的自我探索和觉悟作着真切的生命倾诉。


                                                                                                                             (2018年11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1 15: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细的评析!点亮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7 13:21 , Processed in 0.10045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