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陈敬良

[长诗] 2020年5月现代版精华诗歌专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6 21: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太累了。预留位置,明日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8 13: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茂华 于 2020-5-22 00:47 编辑

无端动荡
文/子麦

通过父亲,我认识了犁
稻田里长秧苗,也长浑浊的月光
梅雨的忧郁
碰上青黄不接,所幸还有冬藏的红薯

苦日子,肩膀上打了补丁
父亲继续犁田,继续抽烟,喝着闷酒
我出了远门,门缝里等一场雪
月亮画饼,我画炊烟
乡愁空心、压抑,惟有思念不打折扣

吃米的人,只认商标不认粗粮
吃谷的人,关心旱涝,短工市场
流浪的轨迹,心底抛锚

秤砣生锈,旧时光暗处剥落
母亲眼眶深陷,鱼尾纹细添新愁
秤砣称心,重重地压在老家墙角
缺了谁都只论理,半声不吭

2020.5.17


且行且品且悟推荐:质朴别致有味道。
徐一川推荐:来读子麦诗友作品,真实、质朴,呈现了生活的沧桑和浓郁的怀旧气息。
茂华简评:乡愁,是一段心路历程。首先,我们体验的乡村生活,必须是具体的,“通过父亲,我认识了犁/稻田里长秧苗,也长浑浊的月光/梅雨的忧郁/碰上青黄不接,所幸还有冬藏的我也红薯”。只要是农村出身的人,可能都经历过梅雨时节,田里新稻没有成熟,而家中米缸早已见底的苦日子,而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让我们在外流浪时,心中涌起一堆堆的乡愁。“我出了远门,门缝里等一场雪/月亮画饼,我画炊烟/乡愁空心、压抑,惟有思念不打折扣”“吃米的人,只认商标不认粗粮/吃谷的人,关心旱涝,短工市场/流浪的轨迹,心底抛锚”“秤砣生锈,旧时光暗处剥落/母亲眼眶深陷,鱼尾纹细添新愁/秤砣称心,重重地压在老家墙角/缺了谁都只论理,半声不吭”,乡愁像一匹农家织的粗布,不够光滑,却让我们贴心和贴身,显示一种别样的质地,让我们感受到在异乡永远不可得的柔软和温暖。


无端动荡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1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9 11: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20-5-20 20:24 编辑

双面人
文/庄晓明

我的黑白两面
木偶般旋转
世界涂抹一层灰色

昼夜,阴阳,善恶……
在我的内部
骰子般翻滚

我哪儿也不能抵达
我的中枢
一道虚无的轴线

谁若同时看见
我的黑白两面
即成美杜莎之石

     【夫唯推荐】:善与恶也好,喜与憎也好,内与外也好,人具有两面性。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得不去适应,正如诗中“木偶般旋转”,也正因为此,很难去品味生活精彩的部分,“世界涂抹一层灰色”。
      第二节,进一步描述了这种无奈,仿佛被”非我“的一部分牵扯着,“我哪儿也不能抵达”,而在我与非我之间,坚持着一道中枢线,可以理解为人格的保持,抑或初心的坚守,然而在面对尘世的现实,让人感叹而仿若虚无。结尾,进一步引申了黑白的两面性,”石“,也有自我肯定的意思。
     【徐一川点评】:庄晓明老师的这一组诗歌,保持了他过去部分作品中呈现的虚无主义、怀疑主义的哲学色彩和梦幻色彩,以深度意象、超现实主义手法折射社会现实,并解构自我,剖析人性,直抵人类精神层面的各种隐疾,如欲望、矛盾的冲击,人格的分裂,内心的困惑、纠结、迷茫等症结,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
     《双面人》亦是如此。 诗人以“黑白、昼夜、阴阳、善恶……”这一对对正反事物,呈现人类世界的两面性。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在我的内部/骰子般翻滚“,“木偶般旋转“,故而世界一层灰色,形象地揭示了我们当下的某种较为典型的生活状态,笔锋冷峻犀利。在此种状态下,“我哪儿也不能抵达/我的中枢/一道虚无的轴线”,这是理想在现实面前碰壁受阻,无法前行的茫然无措,无奈中,也含有一种不如安守中庸之道的妥协,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心理状态。
      结尾化用了古希腊神话美杜莎蛇发女妖的传说,别有一番深意。神话中,美杜莎因为过于自信和狂傲,结果惹怒众神,被变为蛇妖,而智慧女神赐予了她一双任何人看到她都会变成石头的双眼。诗人用此典故,是否在暗示某种被压制的力量,纵然一时呈现虚无或怪状,但依然具备难以抗拒的魔力。作品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并给读者足够的想象与思考空间。

       双面人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2104&extra=      (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9 12: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2: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20-5-20 20:26 编辑

冬日镜像之证据
文/雪落心灵

一朵雪花飘落,是天空小小的碎片
漫天的雪花,一定是
破成了无数碎片的天空。
天空破碎不必担心,不用去惊扰补天的人
天空碎了,有更多的小雪人
用我们的欢声笑语,细密地补缀

少小时,冬天有青春的外套

冬天老去的证据,发端于
一条孤独的田埂
那一天。大雪覆盖萧瑟草木
邻家妹妹泪眼婆娑,那身簇新的嫁衣
像一颗炽烈的心跳
不小心,被村庄与我弄丢
   
      【周建好朝推荐】:漂亮一组。
      【徐一川点评】:这组《冬日镜像》,将季节转换与人事变迁、生命历程和生死轮回这样一组命题紧密关联,将冬日的镜像化为诗人心象,借物喻世,借景抒情,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宿命感,也染上一定的悲情色彩。整组作品的画面是较晦暗的,基调是较低沉的,情感是较阴郁的(整组作品里唯有《生机》呈现出一些暖色和亮色),这也符合诗人眼中冬日镜像的基本特征和它固有的美学特征。
      择其中一首《证据》作点评:诗人紧紧抓住“雪花”这一冬日的意象,并由实化虚,以象征手法,托物抒怀,并逐步打开、深入诗核——我们的人生也一如四季的转换,都会步入生命的冬季,生活如此,爱情亦然,“少小时,冬天有青春的外套/冬天老去的证据,发端于一条孤独的田埂......那一天......邻家妹妹泪眼婆娑,那身簇新的嫁衣/像一颗炽烈的心跳/不小心,被村庄与我弄丢”,以细腻的叙事、别致新颖的比拟,委婉、伤感地呈现出“冬天老去的证据”,含蓄隐匿的情感由此得到了倾泻。结尾精妙,余味悠长。
      个人觉得,若第一节能和独立一行的第二节糅合起来再精炼一下,略去一些游离于主旨之外的表达,或更能呈现出第三节的叙事效果、“少小青春”与“冬天老去”的对比效果,也更能集中凸现诗题“证据”所象征的含义。目前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仅靠第二小节一句话进行过度,略显得有一些前后脱节,整体融合似乎不够。

   冬日镜像之证据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2111&extra=    (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2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在520
文/东方朔南

当年   我给儿子取名叫多多
奶奶不悦一一
一个孩子多啥多

我说 一一
这个多不是那个多
你是闲事管得太多

今天是520  奶奶又说了一一
爱什么不好   非得爱零
0不就是啥都没有   卡里没钱了

我儿子不高兴了一一
奶奶您落伍了
这叫新时代年轻人追求新生活

奶奶乐了一一
这叫
走火入魔

      【徐一川推荐】:简洁明快的叙事中,呈现真实、生动、有趣的家庭生活画面,浓缩时代发展的进程与人们思想行为的蜕变。笔触活泼幽默,生活气息浓郁。
      【产安江点评】:这首小诗贵在写得富有情趣,将一家三代人的思想代际差异和情感融洽的氛围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段母子对话(作者顺着自己的孩子叫自己母亲做“奶奶”)。一句简单的“奶奶不悦”,其实表达的是奶奶针对自己儿子给孙子取名“多多”的嗔怪,将上代人传统多子多孙多福的心理期望自然流露了出来。第二段是作者回答自己母亲的话,看似责怪母亲“闲事管得太多”,实则体现了母子的亲密无间,乐在其中。第三段写奶奶在当下,针对年轻人用“520”来表达爱意的时髦网络语言,所表达的风趣感言,看似反对,实则表明“奶奶”也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第四段写作者长大了的儿子,对奶奶所说的话表示“不高兴”,但口吻同样是快乐幽默的。最后一段写“奶奶乐了”,一句“走火入魔”将奶奶和一家三代人其乐融融、相处无间的喜悦之情推向高潮。总体体现一个“乐”字,选取的对话十分富有典型性和表现力,且语言简洁、流畅、生动,明快。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写在520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23: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20-5-21 22:41 编辑

江边
文/沙木

怒江水在雨季浑浊,急促
有着想吞没两岸的勇气和吼声
一个女人先跳进去,丈夫跟在后面跳进去
一件小事被浪卷走
许多人来这里散步,钓鱼,看对岸的人家冒起炊烟
身后有青稞,油菜安静生长,经历过一生
它们被抽去果实,躯干被束成捆搭在土坯墙上
等着牛羊在冬天嚼碎,在人世存在过的最后的证据
曾登上山头俯瞰江边这小块地方
没有看见一个人如庄稼那么绿,那么茂盛

     【徐一川推荐】:客观叙述中呈现一幕幕转换的画面,江水见证人、事、物的消长与变故,见证人间的生死存亡和每一种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历程,情感内敛而意绪丰厚。
     【野兰点评】: 诗,文学之巅峰,好诗必气度超拔、气象不凡。这首《江边》之冷峻静穆、境界宏深,令人沉思,并获得酣畅的艺术淋灌。诗人站在生命、生存真相的精神立场,冷静旁观地叙述了怒江边发生与存在的一切,为那些生长在底层的生命写意立命。全诗行文素朴,几无修辞与雕饰,诗人只是不动声色地叙述。开篇描述怒江奔腾澎湃的气象,引入女子与丈夫先后跳江的惨烈事件,暗示底层人士的遭遇和生存的不易,可见诗人的悲悯之心。但可怖的是,两条鲜活生命的自绝,竟没有引起大众关注与追责,它只是“一件小事”,并“被浪卷走”——即无声无息地被人们遗忘。这里有质疑与悲怆。接下来,作者描述怒江边平静的生活场景与自然景象,沉着的笔触中有冷冽的劲道。青稞、油菜等庄稼安静地生长,然后被抽去果实,被挂在土坯墙上,等着牛羊在秋天咀嚼。舒缓的语感和内心激荡的悲悯之情巧妙糅合,让人读出活着的真相:人如草,草命亦是人命,底层生活的本质是苦痛,生存的真相是最后归于虚无。但是,草木生命的顽强,远胜于人,“没有看见一个人,如庄稼那么绿,那么茂盛”,扎根在土地上的生物,只要有一点土、一点阳光雨露,它们就蓬勃地生长起来,一茬茬的被割,一茬茬的长出来,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罗曼·罗兰有一句经典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应有勇气,在洞悉生命真相后,能抛弃小我,从现实困境中超拔出来,以承担的精神和抗争的态势,自然而然地活下去。

       江边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2688       (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1 2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20-5-24 23:43 编辑


文/满江蓝

苍天要把我这根熬不烂的骨头
做成一锅什么汤

围城内只有天空是敞开了盖的锅口

我在沸腾之中敲响了底部的铁
这是地球上山峦形成的起因
每分钟我都努力竖起来
把自己装扮成遗落在汤中的筷子

有朵云象锅盖越升越高
一根绯红的勺子伸了进来
将我象残渣余孽一样撇开

    【炫东推荐】:两首都很好,相比之下, 第二首更好, 亮读推荐。
    【吴殿平推荐】:好诗,诗性元素具足。
    【徐一川推荐】:想象新奇,意绪丰盈,情感融入意象,意象推升情感。
    【山梅子点评 】:这首小诗文字自然通畅,视角新颖,情感细腻真实。分行描述了诗人直面现实的痛感和压抑,以及渴望突破束缚,超脱战胜命运的狂想。
     小诗首段。用"熬不烂的骨头"点题,表现了主角的"硬汉"性格,形象,力度。
     次段,由个体与命运的拼斗,联想到群体与命运的奋争:  "这是地球上山峦形成的起因",这里诗思豪放超尘,"竖"写人生,再次凸显傲骨。
     末段,戏剧性的漫画式情节,巧妙地表现了在广阔的生存空间,个体的"身不由主",渺小和悲催。但这里仍藏有诗人的自嘲似的乐观。
     靳凡曾经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地位和水
平的高低,而是在于他是否能在生活中而不停顿地前进。
     小诗就是以这样质朴的表达感动小编和读者的。

     小诗二首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2824&fromuid=546958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3 06: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20-5-24 23:44 编辑

软着陆
文/菲馨春

羽毛掠过耳廓
旧时的留声机转动
扭曲小猫的脚步
昨天的碎片一一还原
覆盖日子的空缺
调节心脏的张弛
水不再癫狂了
舢板在玻璃上滑行
傍晚,合辙归鸟的旋律
轻轻的起,轻轻的落
乡音入味,糯米饭加糖
我找到了儿时的韵母


     【黎落推荐】:具有隐喻和象征事物诗作。有嚼劲,有余味。
     【身后眼前点评】: 羽毛是软的,水是软的,老子云“天下软弱莫甚于水。”“昨天的碎片一一还原”。人在怀旧中,或许可以得到片刻的充实。乡音入味----近乡情更怯吧。回忆童年时光,能不能给人更加柔软的感觉呢。——读此诗,我也就这样一些杂乱的印象,对与不对,也是顾及不了的。

       着陆(外三首)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23082&fromuid=90808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5 06: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别辞
文/采桑阿清

一条青石路,像一首唐诗
铺向湖中,古渡
保持着迎送的姿势
为送行人种下的一棵
柳树,已长出了新叶
迎风落泪。斜阳下,小船
急急,想要出发
我折下一根柳枝,等
要被送行的人,我的影子
却先坐上了船

2020-3-18


茂华点评:这首诗像一幅唐代古画,我读着有一种穿越或者重生之感,好像我是一个唐代书生,急急地赶到渡口送友人,我到了,而被送行的人没有到。所有场景都是预设的,就像一个预先搭建好了的舞台,等着人上来表演。尤其像今天拍影视的片场,所有布景都弄好,跑龙套的、配角也已经登场,就等着那个大腕明星。“斜阳下,小船/急急,想要出发/我折下一根柳枝,等/要被送行的人,我的影子/却先坐上了船”。我读过采桑阿清的其他诗,每一首都有自己的思考,这一点很难得。我之所以选这首设“精华”,是因为它的细腻和别致的倒叙语境。

离别辞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8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7 19:06 , Processed in 0.08713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