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6|回复: 5

张三里 :何中俊诗歌作品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2 14: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野珺雪 于 2020-5-23 08:28 编辑

何中俊诗歌作品研究

编辑:张三里


目 录

一、何中俊简介


二、何中俊诗歌作品选
寻人启事
锯齿草
冬天里的居民
在乌有村
煮豆子
侠丐
祭品
三代人
暮歌
桂山烟雨图
土瓜岭


三、何中俊作品评论


纵使相逢应不识
——从何中俊诗歌《两个人》看当代人际之间的困境
何文娜


一个社会意义上的诗人标本
——何中俊诗歌《标本》赏析
文/周塬


落叶深处是故乡
——何中俊诗歌艺术简论
文/张三里

何中俊简介

何中俊,知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网络作家协会创始人,中诗网签约作家,中国“每天一首原创诗”诗歌运动发起人,中诗网论坛副总编,《中诗研究》总编。出版作品《时间的证词》等14部,多部获奖。

【推荐者语】诗人一定是要有一种坚守的,不能做到坚守,很难成为一生的诗人。至于诗歌隆兴也好、没落也罢,与一个有坚守的诗人来说,都不重要。真正的诗者,都是有坚守的人。我认识的众多诗人中,广东诗人何中俊,同样是一位坚守者;他专注诗歌几十年如一日,不拘束于所谓的得失,俨然如入禅的苦行僧,纵然诗歌被尘世的浮冰所覆盖,那么,他也一定要在这浮冰之上建造一座属于他自己的诗歌宫殿。这就是诗人何中俊的涅槃。
寻人启事
文/何中俊

我要把这招贴
挂在槡树上
她曾经在二月的枝头
伸出柔嫩的手掌

我也要写信给石岐君
黄昏收走阜峰塔的侧影
从孙文西路走出去的人儿
河水曾照见过她的淡眉

最可信的方法
是东风乍起的时候
我把信笺交给第一缕春风
它知道,她绿色的足迹
曾走过的所有地方

2017年12月21日

锯齿草
文/何中俊

把山放倒
向自已开刀
我,把自已放在架子上
架上干柴,架上烈火
天上那枚火球
在锯齿上滚动
用一滴血,唤醒
沉睡已久的河床
把梦分段,拼接
然后,深埋于地下
像秋天种下的麦子
来年,在这锯齿的丛林
安置一枚鸟巢
2017年12月22日

冬天里的居民
文/何中俊

我们抿着嘴,捂紧大衣
北风像个破落子弟
一次又一次,挑战
我们的耐性和极限

住在高楼的人,紧闭门扉
一条流浪的狗,在小区里
走门串户。它看见那些佝偻的人
抱着冰块走上了大街

阳光正好,若一盏温酒
就在你站立的地方
紫荆花瓣已铺满水泥路
三角梅举起了一把火

2017年12月24日

在乌有村
文/何中俊

老牛换上第一百双鞋子
冬天,青蛙在地窑里
修补他的春装
好多人把他们的外衣
挂在红脸的枫树上
村庄是是一根黑绳子
人们从树上下来
爬进果子里。他们的腰上
挂着一张张脸壳子
风把我的头发拉长
发根在唐朝,发尾在民国
那些从河里走上来的鲤鱼们
围在八仙桌上,分享着
我剩下的岁月

2017年12月26日

煮豆子
文/何中俊

豌豆蹦进来
蚕豆跳进来
红豆滚进来
最后一串青豆
连同枝叶被扔进来
城市架口大铁锅
煮着大杂烩
只有豆子们
兴高彩烈
扛锹的豆子
拿刀的豆子
操机器的豆子
他们在烈火上欢腾
很多年以后
豆子们,拥有了金刚之身

2017年12月28日

侠丐
文/何中俊

从紫马岭下来
他正驻足集市边上
一些廉价的事物
等待他来拧开阀门

西山寺的信众络绎不绝
他就是活济公
坐在山门的树荫里
这俗世,哪一个人
不会遇上断头路呢

过桥的时候
他就卡在甬道上
来往的人从他身上迈过
如果路上没有石头
我们早就忘记疼痛了

堵在心上的人啊
都有一幅侠骨柔肠

2017年12月29日

祭品
文/何中俊

“我们都是他的羔羊"
看到这句话时
他从微信上给最后一个工人
转去上月工资。看着
拉走机器的货车,在路口转了弯
他随手遥控了公司的闸门
下意识扯扯衣服。岁在子鼠
雨雾正浓,他只身进了山
这一天,所有的庙堂坟前
青烟袅袅。他公司铁锁旁
红纸昭然:内部装修,暂停营业
桂山内外,春风浩荡

2020年4月3日

三代人
文/何中俊

他爷爷从牛棚放火
把他爷爷推上审判台

他父亲从人群中
把他父亲拉出来,从内部
找到了突破口

他儿子握着他儿子的手
送温暖,发扶贫款

2020年4月6日

暮歌
文/何中俊

放牛娃没有回来
扔下牛绳去县城里打游戏
喜鹊和乌鸦也没回来
赶夜路时互相吵起了架
只有太阳,落到脸盆里
像块竭了菜的鸡蛋黄
老实的黄牛,自己找到了草蓬子
风很抒情,把一个人的破衫子
扬出了节奏
只有白溪河沉得住气
悄悄地把云霞,倒影,鱼虾
和两脚兽,紧紧地揽在怀里

2020年5月18日

桂山烟雨图
文/何中俊

她们和他们
五桂峰,大尖山,蒂峰山
天葬顶,云梯山,船底窝
白水林,香林寺,还有
双峰并立于西江的丫髻山
她们开始练习易容术
她们收回了长长的水袖
一会儿戴上青纱
一会儿披上素巾
当阳光从云缝里,露出
半个脸蛋,她们又换上了金袍
她们这些俏佳人,在雨季的
青花瓷上,慢慢露出一角娇容
又重峦深锁,那缓慢的优伤

土瓜岭
文/何中俊

土瓜岭肯定不姓土
据说屈居陋巷者的先祖
是溯江而上。此刻
我第八千八百次
从楼角和瓦檐上,梳理
它的脉络和肌理
烟雨之中,土瓜岭表情漠然
那几个卖蔗人,和路人
小摊贩一样,被尘土湮没
只要我抓住一角,抖一抖
土瓜岭就尘土飞扬
在先锋庙,你得躬下腰
才能看到牌位上的姓氏
就像一个曲面拐弯的老人
他把雨水板结的心事
藏在每一个小巷转角的地方
他指给你看的,总是那些
残砖,陋瓦和曲巷。它的成色
和我二十年的遭遇差不多
纵使相逢应不识
——从何中俊诗歌《两个人》看当代人际之间的困境
文/何文娜
   现代诗发展到现代,各种艺术手法的运作,使它们能够即时地反映当下这个复杂的社会现实与生活。著名诗人何中俊的《两个人》就是一首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不可多得的好诗。全诗如下:
两个人

一只鸡从武汉坐动车
一只鸭从伶仃洋浮到岸上
上帝写了一封信,让他们
各自向对方出发

在黄昏的时候,他扛着一根树
从山上回来,看见屋子空着
天空睁开了眼睛,她画好了妆
回头看见镜子里是一片云

两个瞎子在晚上走着夜路
一个用着手,一个用着脑袋
给彼此提着醒,结果他们
一起掉进门前的池塘里

鸭和鸡在广州小蛮腰的咖啡馆里
喝得人事不醒。他从一本书里
找到了她回家的证据

2015年9月8日
     第一节,把当代人际关系放在宏大的背景下:中国大量人口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东部沿海集聚了中国各地众多的人口。鸡和鸭分别代表从内陆来到沿海广州的流动人口,和广东本地的原住民。他们都被时代大潮席卷而来,成为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诗里的鸡和鸭,是两位一体的,鸡和鸭就是他和她,她和他也就是鸡和鸭。他们有可能是朋友,有可能是夫妻。有时候是一同的,有时候又按各自的路向往前走。
第二节,他象每一个中国那样,早出晚归,生存劳作,以便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争得一席之地,能养家糊口。他扛着一颗树,从山上回来。喻示着他的劳累,也喻示着他的孤独。他想从家或者朋友那得到得慰藉,结果,屋子是空的。这一句很重要,暗示现代人生活在一起,彼此却并不了解,屋子为什么是空的?令人想象。空屋子,也正是中国当代的现实景况。
    天空睁开了眼睛,天亮了。她也开始一天的行程了。画好了妆,回头镜子里却是一片云。不是她自己了,她去了哪里?她为什么认不出自己?很多当代人不是经常找不到自己吗?一个早出,一个晚归,很有想象力啊,他和她似乎有关系,却又不相交。现代人啊。
      “两个瞎子在晚上走着夜路/一个用着手,一个用着脑袋/给彼此提着醒,结果他们/一起掉进门前的池塘里”。两个瞎子,喻示在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是瞎子,有很多盲区。把他们的手和脑袋加起来,还是不能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他们总是撞到现实的南墙上。唉,多么可怜的现代人。
最后一节特别有意思,两个原本无法沟通的北方人,南方人,却在一起喝的高兴,谈得拢,喝咖啡都醉了,这分明的酒不醉人人自醉,暗示着他们的合谐共处,成为知已。但同时,他却不知道她,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连她在哪儿,去了哪儿他都不知道,他只能从她看过的书,去推断她的思想,她的行程。
可悲吗?可怜吗?这就是现代人际关系的现实,那种亲密之中的疏离,那种疏离之中的靠近。
何中俊的这首现代诗,用隐喻的手法,有点荒诞的呈现,写实般的冲突,展现了现代人际复杂的不可言说的矛盾与统一,尤其是置身于这个大时代之中,更显得多么合理的荒谬。
也许也正是现代诗的绝妙之处。

一个社会意义上的诗人标本
——何中俊诗歌《标本》赏析
文/周塬
《标本》
何中俊
我把自己晾干,切片
脑细胞,被资本主义的文艺理论
感染。它的变形有着现代艺术的
特质。说不定还有原始丛林
那些生物的痕迹
取下一片掌纹,可以看到
山河表里,那起伏的波涛
月黑风高,那些火把烧过的灰烬
命运在大地上布下无数的暗桩
是的,爱情相当顽固
已成为星辰般的陨石,在每一个
关节与穴位上,硌痛了我那些
不咸不淡的岁月
三千年后,循着血液的河流
逆流而上,你能发现
我那颗高悬的心,依然
在强劲地跳动,起勃
2015年10月8日
    如何表达我们的诗情,把心灵再现于诗意化的文字,调动我们经验和感悟的潜能,展开联想的翅膀,这就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奇于一切动物的天赋。这样的能力越强,意志力和认知的可能就越广阔。能够形象化呈现于优美的文字,就是才情,决定着诗人或艺术的潜质。是经验与先验与总结经验所综合达到并具备创造性的能力。无疑何中俊具备这样的禀赋和实力,《标本》显现出他的才情。
     与之前的作品比较《标本》少了些情节和铺叙描写的语言,也在细节化表达上作了克制性处理,保留了丰满的想象力,优化了诗意表达的语言,从而让诗歌更具备了意味,韵致和感染力,是小小的突破。
    "标本“作为生物学概念的范畴,是大家所理解和所熟知的,蝴蝶昆虫标本,人体器官标本,树叶植物标本......都不过是失去生命不再有呼吸血液意识动态神经光合作用和细胞交换能力的纯物质存在,被研究者以各种防腐,防氧化,脱色,脱核酸后固定于他的标本档案中。作者由此联想把自己制作成”标本“,赋予生命包括意识成另一种存在的形式,这里是超越时间和空间,并试图让意志穿越诸如”资本主义“”山河表里'"命运“'爱情”以及历史和岁月.....这样的标本。在臆想过程中,展现出生命颇为瑰丽的色彩,有无限的欲求和本能的生命力。自然远远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标本,是诗人创造性的联想,把人们经验化的东西融进自己先验的联想,标本就成了诗歌表达心灵的意象。
     要“切片”“晾干”,“让脑细胞'所接受的“资本文艺理论”,带上现代艺术的特质,去制作与“原始丛林的痕迹”实现遥远对接这样的艺术”的标本。所表达的是什么呢?是艺术的追求,所信仰或执著创造的一种现代的艺术品质。不仅带有资本主义理论的“感染”,具有现代的艺术特质还要保留与生命原始信息实现”根“与基因似得呼吸,向我们表达了他的艺术理想。
      用一片掌纹制作标本,呈现生命中宏大的社会信息,“表里山河”的意志,波涛如聚的蓝图,“火把烧过的灰烬”,这些意象的背后是历史,是社会形态和人的理想,是“命运在大地上布下的无数暗桩”。诗歌为有情,同时诗歌也为有意,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抒情言志。常人理解的“志”是被社会理想化的,比如“雄心大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般的志向,诗歌的言志不是如此简单,这太局限和单一,而人类的心灵无比丰饶,是意志,包括任何情感意识思想与精神的主观活动。给掌纹赋予标本的象征,隐喻着生命种种的可能和定数。概括为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在探索追求中所有的思想感情。其过程,我们称之为人生。
      每个自然人去经历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本能与所有有形无形的社会形态观念道德秩序价值规律与之相应的法律政治意识工具等,都是从矛盾到新的矛盾,矛盾推动文明与社会的进步,决定着人生是砥砺前行的,痛苦就源自于这里。个人意志时刻面对的是拘囿困锁压制等巨大的社会形式历史道德观念的形,这样的束缚,反作用到本性的自由是打击性的,反之失去约束的本能也是破坏性的,矛盾从精神上致使血性感受伤害而痛苦。这就是命运中的“暗桩”,“黑风月高”意会成象所寄托的。
   “爱情相当顽固”是调侃的,是悲剧之后自嘲似的安慰。顽固相近的就是执著,紧密联系着一往无前,永不言弃的精神或意志。爱情是美好的理想的甚至是真理永恒的象征,是意象化的。“成为星辰般的陨石”,代表了志如磐石,“山无棱,天地合......”大无畏的意志力。执著于理想信念的追求,尽管矢志不渝,但面对顽固的森严壁垒巨大的现实,“爱情”是被不断受伤“硌痛”的。生命或艺术无坦途,明艳鲜花的背后是无边的漫夜与泪水,战斗,痛苦而快乐着吗?
      时间会回复每个生命发出的信件,历史也将选择充实新的记忆。作为人类灵魂的艺术家,常常是超越时空看到未来,并在那荣享生命礼赞的殿堂。这是现实名利所不明白,也无法接近的。艺术家或诗人的悲剧命运也在这里,只是信仰理想和相随的意志信念,在现实生活中忽略掉这样的判断。诗人是孤独的,孤独的崇高也在这里。“三千年后的河流”,血性的温度依然会感受到“我那颗高悬的心”它鲜活地跳动。
      小诗也许只是这些让人“看不懂”的文字。人们习惯欣赏采撷来的花束,装进房间的花瓶里,眩惑花的形色以及瞬间消散的芳香,不懂欣赏生命,欣赏一枚树叶绿的意志,一只宠物被曲解的欲求,一颗心灵应当换发出的生命光华,那吗他们就是谋杀者,不会错的!
落叶深处是故乡
——何中俊诗歌艺术简论
文/张三里
我们从众多网络媒体上都能看到诗歌被一再边缘化的担忧。建立在纯粹精神层面的诗歌,从她的出现起,就已经与物质欲望对抗着。今天的一些人对诗歌在没落的担忧倒是大可不别的,几千年来,诗歌并没有被物质欲望所消灭,这一点就是证明。倘或真要担忧,用把诗写好的方式来抗争物欲对诗歌进行“没落”的打击,也未尝不是一种好方式。
诗人一定是要有一种坚守的,不能做到坚守,很难成为一生的诗人。至于诗歌隆兴也好、没落也罢,与一个有坚守的诗人来说,都不重要。真正的诗者,都是有坚守的人。我认识的众多诗人中,广东诗人何中俊,同样是一位坚守者;他专注诗歌几十年如一日,不拘束于所谓的得失,俨然如入禅的苦行僧,纵然诗歌被尘世的浮冰所覆盖,那么,他也一定要在这浮冰之上建造一座属于他自己的诗歌宫殿。这就是诗人何中俊的涅槃。
4月份参加安徽省评论家协会主办的诗歌研讨会,会议资料里有何中俊新出的诗集《时间的证词》,反复阅读这部诗集数次,感悟诗人诗歌语言的纯净、在诗歌艺术表达上的成熟,诗人在这部新作品集的诗歌创作上,与诗人前期作品相比,有了一些更加微妙的变化。诗人在保持他诗歌作品中思想的高度、情感的深度、意蕴的浓烈之美学追求外,在这本诗集里增加了语言的鲜活度,这些变化是一种沉净的变化、一种趣美的生发。诗人语言表达的这种变化,值得爱诗者研究和学习。
净,是指纯净、洁净、干净、清净。对诗歌来说,语言上的不拖泥带水,就是一种语言的洁净。沉,是指沉默、沉重、沉淀、沉醉。对诗歌来说,语言洁净只是一个方面,在语言洁净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或轻扬、或沉雄,才能更好地展示诗歌的魅力。一个诗人的诗歌表达语言干净,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基本功部分;形成一种语言的个性特质,才是诗歌表达的更高语言境界。
《大地的骨骸》一诗,“站在一片旷野上,野草层层剥落/匆忙的叶子忘记了告别词/鲑鱼们在寻找源头。大江的血液/缓缓凝滞。直到这一切真相大白”“大雾和云朵会填平内心的沟壑/我们常常躲在季节的后面/幽会,偷情,在寂寞的名义下/放纵欲望在夜色里放肆地游走”“假面舞会的狂欢,我们都知道/是谁在这旷野里撒野,谁的内心/堆满了下水。猎人的藏身之外/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旷野的尽头,大地剥去的肌肤/露出猩红的骨头。正如一只剥了皮毛/的山兔,露出秋天的面目”,这首诗的语言不仅仅是干净整洁,语言的意蕴之中是一种沉重的铅灰色金属性质感,这是一种心灵沉静之后的质感。
又如《落叶深处是故乡》一诗,“记忆落叶一般,层层堆积/不同人生,相同命运/橡树,秋枫,榆木,银杏还有桃李/每一个梦境都是相同的”“再温暖的手,也无法安慰这深远的孤独/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活着行走/勇气来自于泥土的厚实与淳朴/那个为我织围巾的人消失在城市的深处”“这一张是牛羊漫步的青草地,蹄痕犹在/放牛人,如今去至何方/这一张是河边稻田,田里波浪翻滚/栽秧的人,蹚过了这河边的岁月”“再下去,大雪将要封山/一堆火,点亮了一群雪地映红的脸/那内心充盈的渴望,像一丛映山红/他们也将在岁月的枝头,血色耗尽”“这是一条深远的歧路,通往/故乡的每一条血管。岁月深处的每一次悸动/都是一场无法把握的风暴/这四平八稳的城市生活,无法抵达”,读完这首诗,同样能感觉到一种语言纯净的质感,这个质感之中有一种铅沉的重量;与上一首对照一下,就能很自然地联想到这是出自一个人之笔,一种沉静的张力。
优秀的诗歌作品为什么能让人迷醉,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复杂的情感结合体。诗人何中俊在这部诗集中的作品展示,不仅仅是语言沉静的成熟式表达;他的这些作品在沉重的抒怀之中,还暗含有特别的趣美,让读者读后别有一份内心的云动。
趣是指情趣、志趣、理趣、意趣,是诗歌文字中的一种修饰,趣味性能增强诗歌语言文字的情感力,当然,能把诗歌语言修缮到有趣味性这一步的诗人,其实也是不多的。美,是指诗歌所表现出感染力状态,如豪放之美、婉约之美,壮阔之美、秀丽之美,喜悦之美、凄绝之美,雄奇之美、跌宕之美,粗放之美、细腻之美,旷达之美、沉郁之美等等。美,是诗歌文体形式的根本。诗歌艺术,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唯美的艺术。无论是内容美、形式美,情感美、意境美,还是语言美、韵律美等等,都是在唯美。具体到每一个诗人的创作,诗人对美的理解与表达更是千差万别的,诗人何中俊在《时间的证词》这部诗集中所展现的是一种趣味之美,虽然,诗人的语言是铅沉的,但不是铅沉的死气沉沉,他在诗歌的意象表达上却是智慧的、趣味性的,他所展示出的这种趣美,而是鲜活灵动的,是“何中俊”式的风格。
《出盐的过程》一诗,“来得及和来不及的/都摊开在晒田里/手拔出来,脚陷进去/陷进去的不仅仅是日月/还有一生的喜欢与疼痛”“我们都是晒盐人/在人生这个晒场上/把苦涩拧出来,累得疼了/就喊上一嗓子。或者/干脆把自己摊开来/让风和阳光,提纯”“我们的一生就是把生命,翻煮/加热,内心渐渐凉却/或者反过来,不断地稀释/用爱慢慢加热”,这首诗同样是一首精彩的关于人生的思索的诗歌,用盐场晒盐这一沉静之中的过程来体味人之生与生活,别有一种趣味之美。
又如《在浮冰上建造宫殿的兄弟》一诗,“路走着走着就散了/话说着说着就淡了”“都走了,只有你抱着一块/叫良心的东西,泡在水里不出来”“我们岸上的人,说着干净的话/埋怨你站在水里让我们难堪”“大家都假装记不起你这个人了/你也是故意的,让我们如芒在背”“这么多年了,你卡在我们的心上/吐不出来,咽不下去”“你乐于站在你的浮冰上/建造自己的宫殿。揪心地看着我们”“在尘世里卑微地挣扎着/从自得其乐的滑梯上慢慢滑落”“不知道我们谁救了谁,谁又埋葬了谁/最终桥归了桥,路归了路”,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了一下,这种经历,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过吧?诗人就是用这种生活之趣,在诗里穿插运用,将某一种人生的状态(例如写这篇读后感的我本人)进行深度解剖,诗人不是为了哲理而哲理、也不是为了趣味而趣味,诗人是将一类人的真实状态进行了强烈的追诉。而这种追述是以哲理性思考和趣美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从而在铅灰的诙谐之中加大了诗意的张力。
一个成熟的诗人,一定是有风格的诗人。诗人的风格是建立在诗人的语言、内容、表达技巧、及语言、内容、表达技巧之综合性运用上的。广东诗人何中俊用《时间的证词》这部诗集,向我们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成熟诗人的创作思考与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2 1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三里辛苦!遥致夏安!向何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3 14:4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3 21: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5 19: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7 08:4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何中俊老师的诗。喻意意象深远。讥讽批评含蓄。是我学习的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16:35 , Processed in 0.08782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