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夜雨诗意 于 2020-7-6 19:24 编辑
集美市老寨 文/郭奕标 那天下午,我和几位同事驱车来到家乡的一处近百年的老寨——集美市。同行的这位美术老师,想画一组有着历史沧桑感的旧建筑的画,我想写一首有关家乡的诗歌,因此,我建议到我的家乡看看,一人画画,一人写诗,诗画之行,相得益彰,不予乐乎? 走进老寨大门,满眼都是残垣断壁,实在很难想象,九十多年前,这里每天赶集的人,摩肩接踵的情景。据宝坵乡志记载:集美市,创建于1924年到1925年农历六月十九日,设水陆两市,鼎盛时期,集美市日人流量过万。同乡的这位同事,她小时候住在这个老寨中,对这里很熟悉,于是,便当起了导游,向我们讲述一些发生在这些老屋的往事。 不知不觉中,童年有关老寨的记忆,渐渐清晰起来。从我记事起,集美市老寨的商户,仅存两家药铺,一间化肥店,往日,那繁华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听老一辈讲,这里衰落的原因是:后来,因为赶集的人太多,于是重开了一个寨门,破坏了风水所致。而事实上,是因为民国时期,周围的陆路不通,货物运输主要靠水运。我的家乡在榕江南河之滨,地处普宁、揭东、揭西交界之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繁华一时。但后来,陆路通了,集美市的人流量就越来越少了。小时候,每年正月初十,集美市会举行拜神活动,晚上会播放电影。通常,看电影时,父母会给我们一点钱,可以买点瓜子等零食吃。那时候,童年的乐趣并不是看电影本身,而是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虽然三十年过去了,但童年的一幕幕画面,却历历在目。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有两棵大树,一棵金凤树,另一棵是肥皂树。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有的村民会摘下豆荚似的树籽,捣碎了,用来洗衣服。而孩子们,大多是用它们来玩耍,把它们想象成一把剑。现如今,这两棵树依然翠绿,可寨子却在一天天变老。 “阿妹呀!你过来啊!” 我回过神一看,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奶奶,在和同乡这位同事打招呼。只见她们谈不到几句,泪珠便不禁往下掉。现在,这位老奶奶,是寨子里唯一的住户。不远处,不知谁在这里养蜜蜂,地面上,门檐下,随处可见的蜜蜂箱,都有几只蜜蜂在飞舞。这些蜜蜂,像是老奶奶的邻居,又像她的一个个孙子,每天不时在陪伴着她。 我们一行五人,向寨子南边,边走边聊,前面那栋三层的楼房,显得特别显眼,它是老寨最高的建筑了。小时候,和父亲去过,这里主人一位老游击队员,是离休干部,住在汕头那边,他每次回家乡,父亲都会带点土特产,去拜访。记得他有一个孙子,年龄和我相仿,和我谈得来,只是,他后来也去汕头那边住了。我们走着走着,不觉来到同乡这位同事的旧屋,她饶有兴趣地向我们讲述这里的故事。突然,一抬头,我看到隔壁的门上,有一块石匾,上面虽然有些苔藓,但是,‘“玉成”两个字,却非常清晰。九十多年过去了,老屋的主人,也许不在了,可是,“玉成”两个字,仍在坚守着,它究竟有什么含义?背后有什么故事?为什么,我之前不曾发现它?
后来,这位美术老师调走了,他画了一幅集美市老寨的油画给我,我也写了一首《集美市老寨》的诗:“再次走进集美市/只见一百年前/那林立的商铺/满街赶集的人们/都在电影幕上/渐渐隐去// 青苔之上/那块石匾/经过无数次风吹雨淋后/“玉成”两个字/依然醒着// 一群群蜜蜂/不知何时/成了九十岁/守寨老奶奶/唯一的邻居//” 在此,但愿,集美市老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