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1|回复: 2

第四章 中古平水韵的前世今生与过渡期狭义新韵韵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9 2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草案)第一章,主笔:吟者。

【转引者按】摘自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草案)第四章。主笔:吟者。

第四章  中古平水韵的前世今生与过渡期狭义新韵韵书

据与王力齐名的已故著名古音韵学家郑张尚芳先生考证,历代都有通行全国的类似于当今普通话的古代普通话,只不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叫法不同,西周、东周、秦、汉时期叫“雅言”;南北朝以后叫“正音”;明清叫“官话”;民国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研讨狭义韵书,必须紧密围绕其所依托的广义韵书乃至现实语音系统进行,否则便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无异于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
历代诗韵都是依托当朝或前朝普通话而存在的,中古平水韵便是依托唐宋正音《唐韵》、《广韵》及《集韵》而存在的,而《唐韵》、《广韵》及《集韵》又是依托现实语音系统而存在的。现实语音系统不存,对其正音的书面记录《唐韵》、《广韵》及《集韵》等等便只剩下纸面意义及研究意义了,依托这种书面记录的狭义韵书——诗韵也便自然而然地失却了声韵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该是无人能够确读的中古平水韵让出全国范围正统诗韵之位的时候了。
中古平水韵让贤后,将有大量旧转新诗者回归新声韵阵营。这些诗者以中老年为主体,对韵部所体现的入诗汉字音色的辨识已然不复年轻人之敏感,加之其中相当一部分朋友已经习惯于中古平水韵的无声状态,若采用相对较严的狭义新声韵韵书,一时之间恐怕难以适应。而在真正意义上振兴诗词的希望乃在青少年身上,大一统式新韵韵书又不能不以广大青少年为受众主体。这显然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本章后半部分拟在对此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尝试给出一种弹性解决办法。
第一节  从中国古代普通话说起,
2008年4月23日洛阳晚报记者程奇先生,曾在郑张先生北京寓所对郑张尚芳先生做过专访,稍后将采访结果发表于2008年5月6日的洛阳晚报,并引起一时轰动。以下部分内容便摘自程奇先生的采访报道以及郑张先生博文《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新浪直播间聊天实录》。
一、普通话与读书音
众所周知,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该法明确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普通话其实是现代标准汉语的一种通俗称谓,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郑张先生说,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面对地域方言多、沟通困难的问题。但汉语也有“统一”的一面:从黑龙江到云南,早就能实现“无障碍沟通”,这是近世官话方言扩展的结果。你如果研究过历史就会发现,在古代中国,官方办公、朝廷奏对、会议会盟、读书教学等都畅通无阻,这充分说明,中国早就有了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门下有弟子三千。人们不禁要问:孔子究竟怎样授课,才能让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名弟子都能听得懂呢?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也就是说,孔子在讲课时,使用的都是“雅言”。
    郑张先生说,在古代没有“普通话”这个词,但早就有类似的共同语言,只是各个朝代的叫法各不相同:夏、商时期叫“夏言”;西周、东周、秦、汉时期叫“雅言”(“雅”通“夏”);南北朝以后叫“正音”;明清才叫“官话”。
    从学术上讲,这4种古代“普通话”虽然叫法不同、相互并不完全一致,但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雅言”来源于“夏言”,“正音”脱胎于“雅言”,“官话”则是“正音”的延续。
    郑张先生进一步解释说,在中国古代,我们的语言系统有两套:一套是官方的,古代的皇帝、大臣及上层知识分子,在办公、外交、教书和交流时都使用古代“普通话”;在民间,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平民百姓则使用各地的方言、土话进行交流。
    那么,在古代这种“普通话”是怎么形成的呢?
    郑张先生笑着说,“夏言”、“雅言”、“正音”、“官话”,其实指的都是“读书音”。
所谓“读书音”,就是学生跟老师学习汉字时使用的标准语音。学生从认字时起,老师教的都是这种读音。
【辨析】
1)据说,夏商时期类似当今普通话的共同语是否称为夏言,“雅”是否通“夏”,学术界看法并不十分一致。不过没关系,叫个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知道我泱泱大中华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体现时代语音特色的全国通用的语音系统即可。这个在认知上应该不难,只需具备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力即可。
2)吟者只想强调,从古至今,我们汉民族的语言系统就一直有两套:一套是官方的,其使用者以读书人和官场人士为主体;一套是民间的,其使用者以各个方言区内的文盲、准文盲、半文盲为主体。就民间方言土语而言,由于仅仅限于在各自的方言区内交流,故此尽可十里不同音。
3)方言土语也能达成有效交流之目的,但受地域限制极大,不同方言区的文盲、准文盲、半文盲使用自家方言土语,一般只能在各自方言区及周边有限的区域内方可有效交流,不同方言区之间则难以有效交流甚或根本无法交流。比如,上海人就基本上听不懂温州话,哪怕是中老年人。
二、读书音之天下通用性及其标准音
为何“读书音”能够通行全国?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古代的私塾、太学制度非常严格,学生必须一板一眼地学,一旦念书不“地道”,轻则被罚跪,重则挨板子,这使得各地“读书音”虽稍有差别,相互通话却没有问题;二是“读书音”是所有读过书的人,也就是上层社会的通行语言,用“读书音”说话,标志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不会“读书音”就意味着你“不够档次”。
    当然,中国这么大,即使老师的板子打得再勤,时间长了,“读书音”也可能受方言影响而出现偏差。
    各地的“读书音”出现不一致时,以哪里的“读书音”为准呢?
    郑张先生认为,判断各地“读书音”对错的标准,就是“洛阳读书音”。
    套用一下现在的说法,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是以中原语言为基础,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利用所有读过书的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向全国乃至日本、韩国、越南等“汉语文化圈”传播。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洛阳读书音”,并非古代的洛阳口语,也不同于今天的洛阳方言,而是洛阳太学里老师教学生时使用的“标准读书音”。
【辨析】
1)“雅言”、“正音”、“官话”、“国语”、“普通话”等等,其实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读书音。普通话语音系统,其实就是现代读书音。吟者之所以习惯说读书音,是想强调与读书人的关系。请大家对此留有印象,这一点至关重要。
2)历代读书音在特定群体中都是天下通用的。大唐的平民教育曾经相当普及,很多学而未成仕的平民百姓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谙熟唐代正音,当然更喜欢唐诗,以致唐代诗人外出巡游时甚至可以不必带盘缠,会吟诗就行,到哪儿行吟都有人能听得懂或基本听得懂。这就是读书音的妙用,方言则绝无可能。
3)历代读书音都是有标准音的。关于唐代正音的标准音问题,多数古音韵学家主张洛阳读书音,但也有人认为是长安音,比如高本汉。这个其实也无关紧要,无论陪都洛阳,还是首都长安,哪里的语音都没关系,天下诗友只需知道唐宋时候曾有一套具有标准音的全国通用的现实语音系统即可。
4)提请注意前文这段:““洛阳读书音”,并非古代的洛阳口语,也不同于今天的洛阳方言,而是洛阳太学里老师教学生时使用的“标准读书音”。”列位看看,连今天的洛阳方言都不是当年的洛阳读书音,而今闽粤吴湘赣客晋等其它各地方言土语,与唐宋正音就更是不沾边了。也正因此,对一些故弄玄虚、自欺欺人的平水韵铁杆拥趸,吟者曾有“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之说。
三、读书音之至高权威性及高雅性
南北朝时期,尽管洛阳处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但北魏孝文帝成为保护、推广“洛阳普通话”的功臣,他毅然迁都洛阳,要求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汉语、穿汉服,不但进一步确认了“洛阳音”为标准音,而且直接影响了隋、唐的“正音”。
    唐、宋时期,正式国都在西安或开封,为何“洛阳音”仍是“标准音”?郑张先生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依靠告密在朝廷当官的侯思止读书很少。一次,他在朝堂上跟其他大臣讲话,说到“猪”字时,没有按当时标准音即“洛阳读书音”读成“dyo(雕)”,却按首都长安的音读成“jyu(诛)”,闹了笑话,被大臣当场耻笑了一番,武则天听说这个故事后忍俊不禁,笑个不停。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两点:其一,在中国古代的上层社会,在正规交际场合,如果你不说“洛阳音”或说“洛阳音”不标准,即使你用首都长安的“读书音”说话,上层社会人士也会笑话你“不够档次”,这在特别讲究身份、门第的古代,影响绝对不可忽视;其二,在中国古代(★清朝后期除外),不管首都在不在洛阳,皇帝为了办公、交流的需要,也必须学习并熟悉“洛阳普通话”,否则很难和以读书人为主体的文官队伍进行有效的沟通。
【点评】
1)作为促进与维护国家一统、长治久安的重要公器,相较于各地五花八门的方言土语,读书音历来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上至皇帝、朝臣,下至莘莘学子,都有自觉采用规范的读书音标准音的主观自觉和客观习惯,一代女皇武则天也不例外。
2)能操读书音起码可以表明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往往与高雅相关联。作为读书人或者官场人士,如果连当朝读书音都读不好或读不准,那是要被人笑话的。侯思止未按当时的标准音即“洛阳读书音”将猪读成“dyo(雕)”,而是按首都长安之方音读成“jyu(诛)”,结果当场遭到其他朝臣耻笑便是明证。
3)引文中的★号是吟者加的,旨在强调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因为清代中叶以后,传承了数千年、尽管几经变异却仍大略可窥原貌的汉民族传统读书音,终于迫于满清皇室的压力,十分痛苦而又万分遗憾地失却了官话地位。从此以后,现代普通话前身的前身——满清后期官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而汉民族传统读书音先是流落民间,后则只是存在于传说中了。
第二节  《切韵》及切韵系音
一、几句题外话
八年来,在各大诗词园地切磋交流过程中,吟者曾经多次谈及,在汉字形音义三属中,字音的流变性最大,有时甚至是不可逆的。回顾历史,明眼人不难看出,中国历代普通话语音系统是不断变异的,有时慢些,有时快些,有时由于历史的原因,甚至连史上曾经的一些标准音都说不清道不明。历代正音系统便是对业已变异了的现实语音系统重新厘定标准音的结果和记录,比如《切韵》。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读书音几乎每一次较大的变异,都与异族铁蹄践踏有关,几乎每一次正音,不是因为改朝换代,便是因为遭到异族长期奴役后,标准音系统受到创伤所致。比如五胡乱华,再如金兵南犯,又如蒙元、满清铁骑先后踏破九州。而今,我们当然是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唯物史观出发,亦即历史地看问题,就不能不承认这一点,尤其《切韵》与《洪武正韵》的厘定背景,都与此前汉族政权屈辱的历史有关。
之所以谈及这些,是想提醒平水韵阵营有关人等务必认清,包括现代普通话在内的历代普通话,首先都是维护国家一统、长治久安的重要公器,然后才是骚人墨客创作各类韵文的法定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乃是全体国人应用汉语言文字的根本大法,古典诗词界当然也不例外,没有任何理由不予遵守甚或公然抗拒。
二、从《切韵》序说起
1、《切韵序》
言归正传。下面,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切韵序》。
切韵序全文
昔开皇初,有刘仪同臻、颜外史之推、卢武阳思道、李常伺若、萧国子该、辛咨议德源、薛吏部道衡、魏著作彦渊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捨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 “脂” “鱼” “虞”共为一韵,“先” “仙” “尤” “侯”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别。 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响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即灯下握笔,略记纲纪。 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馀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凡有文藻,即须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隔,疑惑之处,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已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为《切韵》五卷。剖析毫氂,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可悬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之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辙,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 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601)也。
2、《切韵序》简要解读
该序谈及《切韵》成书的由来、参与人员、重新厘定南北统一后标准音时考虑的原则,所参考的古代韵书等等。可以看出,当时的厘定过程还是相当纷繁复杂的。其实也难怪,八王之乱之后,东晋小朝廷衣冠南渡,险遭亡国灭种之灾,苦撑百余年后,原西晋版图演化为长期对峙的南北朝,相持长达169年之久,南北割裂前后持续近300年。南北及各典型地区传统读书音也无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发生了变异,300年前一些原本可以确切感知的所谓古音正音也已很难厘清 。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陆法言等八人才“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实际上就是在当时的混乱状态下,重新厘定出一套他们认为相对科学合理的全国通用的正音系统,其最终结果便是划时代的《切韵》。
【辨析】
1)注意到曾经有人拿这句“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说事,其实彼等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或刻意抬杠。试想,在前述历史背景下,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甄别遴选的过程,否则便是不负责任。但是,那终究只是一个过程而已,过程的结果才更重要。那过程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当然就是划时代的《切韵》,也就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之后最终敲定的正音系统。
2)多数古音韵学家认为,陆法言等主要是依据洛阳音编撰《切韵》的。由于洛阳现实语音已然发生变异,当然需要参考本来源于洛阳音的金陵音,有些字音可能直接就是用的金陵音,有些字音甚至可能直接就是用的古韵书音。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切韵》本身毕竟是内部统一的,纵然是个大杂烩,其实也无妨嘛,此后大家都以其为标准来正音即可。
3)事实上,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上,也曾“古音、今音、南音、北音,闹个不休”,闹到最后,用多数表决法(每省代表一票),审定了几千个字音,也就是后来于1921年公布的《教育部公布校改国音字典》,亦即所谓“老国音”。这套老国音,实际上就是个以北京音为主体,同时杂糅了其他一些方言音(主要是保留入声)的混合音系。
4)受当时历史及媒体条件的限制,斟古酌今的“老国音”据说只有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一个人会说。于是,到了1924年的时候,北洋政府的“国语统一筹备会”又进一步修改了国音标准,决定放弃“老国音”,改为以实际存在的北京语音作为“国音”的标准,被称为“新国音”。这样一来,赵先生也不禁感叹道:“一下子就涌现出了一百万以上可能的师资来代替我(指赵元任)这个孤家寡人”。
5)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假定,即假定当年最终仍是采用了大杂烩的老国音,那么不难想象,经赵元任等少数人一传十、十传百地教授传播,照样可以逐步推开,并且每一个字都是确切可读的,最终每个读书人都得那么读。当时的《切韵》还不就是这样吗?尽管厘定过程中确曾论及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然而一经厘定,那些载入《切韵》并可确切反切的字音,也便成了全体天下读书人的正音规范,当然也就都是确切可读的了。由是观之,切韵音不可读之类论调可以休矣。
6)之所以谈这些,一方面是想批驳切韵音古时便不可读之谬论,另一方面则想驳斥时下所谓东南一带类平水韵方言取“最大公约数”之后,便可冒称中古平水韵之奇谈怪论。也不知是哪位伪学究竟然如此迂腐,在此等之事上,居然也敢奢谈最大公约数!好在吟者数学相当之好,高中最后一年在失学达一册书之多的情况下,参加全县选拔尖子生统考,仍然考了99分(据说没有满分),岂是那么轻易就能被那些伪学究胡乱蒙住的!“最大公约数”之诡辩,亏他们想得出来!
7)此等乱了方寸之人抱个什么当佛脚不行呀?至于如此吗?聪颖的天下书生那么多,究竟想蒙谁呀?又能蒙住谁呀?也未免太过低估现代读书人的智商了吧。彼等若是小学数学学得真好,何妨做一下这道小学题,并说出道理来呢?
“一天,王先生拿出一套卡片,上写从 2 到 99,共 98 个数,每张一个数。抽出两张。相加之后,把和告诉张先生,把积告诉李先生。当然,张和李都不知道对方的数字是什么。于是有如下一段对话:
张:我不知道那两个数字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你也不知道。
李:我本来不知道,你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了。
张:那我也知道了。
问:那两个数是什么?”
呵呵,打个趣而已。
三、《唐韵》、《广韵》、《集韵》以及《洪武正韵》
由于手头没有工具书,以下资料未必十分准确,只是观其大略。
继《切韵》之后,唐开元二十年(732年)左右,孙愐又撰成《唐韵》。《唐韵》语音系统总体上沿袭《切韵》,属于《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先后有两个版本,开元本《唐韵》大致为:全书共分五卷,上平声二十六韵,下平声二十八韵,上声五十二韵,去声五十七韵,入声三十二韵,总计一百九十五韵。
《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于公元1008年,由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加。《广韵》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列三千八百七十四小韵,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卷,共计二百零六韵。
《集韵》也是宋代编纂的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的古代音韵学著作,共十卷。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宋祁、郑戬、贾昌朝等人给皇帝上书,批评宋真宗年间编纂的《广韵》和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仁宗乃令丁度等人重修二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完稿,反切多按时音注出,相对更符合实际。
金兵大举南犯后,南宋小朝廷偏安于临安,北方族群和语音交相融合,尤其是蒙元长达百年全国范围的铁蹄践踏,中原地区原有的现实语音已然面目全非,南方现实语音也已严重变异。及至洪武八年,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官方韵书《洪武正韵》共16卷时,欲实质性全面恢复唐宋正音已成不可能完成之任务。此后虽然又经重编,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是历史的遗憾,更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异族长期统治结果下的一种无奈。《洪武正韵》也只能尊重现实,撰成全书共十六卷七十六韵,分:平声、上声、去声各二十二韵,入声十韵。其编纂 “壹以中原雅音为定”,即以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准则。分类和王文郁、刘渊的《平水韵》有较大的不同。《洪武正韵》作为官修韵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远没有其他官修韵书大。但因其保留了入声,吟者认为,似可勉强归入切韵系韵书一类。
由上可知,《切韵》成书后,《唐韵》、《广韵》以及更加关注现实语音变化、完稿于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的集韵,基本上延续了《切韵》一脉,却也依据现实语音的实际变化不断与时俱进,适时修订。较之唐宋正音,《洪武正韵》最终落个不伦不类,也是因为现实语音系统变异过大,没有办法,实属无奈。倘使北宋御侮能力再强一些,不使南宋偏安临安,或者整个有宋一代国防力量足够强大,能与蒙古铁骑长期对峙下去,不使国民惨遭蒙元长达百年的全面统治,料想《洪武正韵》也不会搞成那副不伦不类的样子,或许直至今日,包括传统入声读法在内的唐宋正音之主干语音系统,仍可作为当今普通话之根基也未可知呢。
以上四种韵书均可视为切韵系韵书,切韵系韵书根据彼时各自的时音,所厘定并记录的不同朝代的正音,便是所谓切韵系音。
【辨析】
1)其中,前三种基本上与《切韵》一脉相承,《唐韵》有所拓展,《广韵》偏重旧文,《集韵》侧重时音。《洪武正韵》虽可勉强列入《切韵》一脉,然彼时现实语音已然严重变异,自是无法与唐宋正音相提并论。清初至清代中叶亦然。
2)究其原因,《切韵》之前,南国并未落入异族之手,北国又有北魏孝文帝对洛阳音采取了保护措施,故仍可大体上确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而《洪武正韵》成书时,蒙元铁骑已然蹂躏九州百年,加之金人对中原及北方地区的长期统治,北音入声已然消失殆尽,南音整体上也已面目全非,《洪武正韵》之不伦不类,也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事,不应苛求,也无法苛求。
第三节  广义韵书与狭义韵书
以上一二两节,我们一直未提所谓平水韵。这是因为平水韵与前述韵书的性质和功用完全不同,根本无法同日而语。为了更好地说明平水韵的前世今生,至此,我们有必要再引入两个基本概念,是吟者自定义的,旨在方便交流而已。由于吟者八年来不断谈及这两个术语,很多朋友并不陌生。但是,考虑到有些朋友未必熟悉,甚或头一次听说,而这两个术语又很重要,那么我们不妨就此再费些笔墨。
一、广义韵书
所谓广义韵书,是指记录某朝某代官话现实语音系统的韵书。比如隋朝的《切韵》,唐朝的《唐韵》,宋代的《广韵》、《集韵》,明朝的《洪武正韵》,以及当代的《新华字典》及其审音表等等,都是吟者所称的广义韵书。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历朝广义韵书都是与历代普通话相对应、相适应、相配套,并不断与时俱进的,唐朝的《唐韵》如是,宋代的《广韵》、《集韵》如是,朱明王朝的《洪武正韵》如是,当代的《新华字典》及其审音表亦如是。
由《切韵》而《唐韵》进而《广韵》、《集韵》,再到《洪武正韵》本身,便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此仍需特别强调的是,新华字典及其审音表也是一种广义韵书,是对现代汉民族共通语——普通话标准音的书面记录。任何朝代的广义韵书都是有相应的现实语音作为依托或支撑的,如果现实语音系统发生严重变异甚或沧桑巨变,广义韵书却以不变应万变,那是无法想象的。
【研讨】
1)广义韵书依托现实语音系统厘定正音亦即标准音,又反过来作为正音系统指导人们规范诵读。
2)历代普通话的受众,简而言之只有两种人。一曰读书人,二曰官场人士。古时讲究学而优则仕,因此绝大多数官场人士都是读书人出身,诗家亦然。
3)现实语音系统若是基本没变,则广义韵书可能暂时维持原样,也可能局部优化调整,前者如唐初沿用《切韵》,后者如《集韵》之于广《韵》。
4、改朝换代或现实语音系统发生变异,通常都会修订广义韵书,因为那是治国重器之一。有时可以保持较好的延续性,如《唐韵》之于《切韵》,有时则难于全面追根溯源,甚至连基本复原也相当困难,如《洪武正韵》之于唐宋正音。
二、狭义韵书
所谓狭义韵书,是指在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包罗万象的广义韵书的基础之上,为方便文人创作,按实际音色抑或韵母相同或相近原则,对广义韵书所包含的全部自然韵部进行适当归并简化,用以指导韵文创作的一种实效性极强的阶段性用韵规则。
【辨析】
1)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其结果实际上就相当于一种狭义韵书;
2)奏定同用之二人,在唐为许敬宗,在宋为贾昌朝,其同用结果均属狭义韵书;
3)举子们按礼部韵略同用之规定,自行归并简化的结果也是一种侠义韵书。
4)时下平水韵诗友们时常翻阅的中古平水韵表,当然也是一种狭义韵书。其所依托的现实语音系统乃是唐宋正音,主要应是宋代正音。
5)《中华新韵(十四韵)》、《中华通韵》(十六韵)、吟者几年前推荐的新21韵以及一整套《弹性诗韵》,其实均属狭义韵书。
6)对同一现实语音系统及其广义韵书,不同的人可以归并简化成不同的结果,根本上取决于归并简化者的乐感优劣以及受众群体各异。
7)狭义韵书既可按纸质的广义韵书归并简化,也可按活跃于人们舌间耳畔的现实语音系统之标准音归并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纸质狭义韵书并不是必须的。
8)对乐感尚可抑或较好的诗者而言,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部不成文的完全适用于自己的狭义韵书,吟者也有。也正因此,纵然没有狭义纸质韵书,照样可以随时随地成吟,照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口占,照样可以领略自由吟诵之快感。
9)时下诗词界过分看重纸质狭义韵书,离开这根拐杖便不会走路的怪现状是极不正常的。究其原因,平水韵阵营源于无法确读,故只能翻看韵书中死的规定,而新声韵阵营则与新韵诗者过度老化密切相关。当然,平水韵诗者亦然。
三、广义韵书与狭义韵书的关系
广义韵书与狭义韵书的关系,若是一言以蔽之,则可谓皮毛关系。广义韵书为支撑物——相当于皮,狭义韵书为附着物——相当于毛。皮若不存,则毛必定无所依附。时下的平水韵便因失去了声韵性支撑之物,才变成无根之毛的。
广义韵书与某朝某代现实语音系统的关系,亦属皮毛关系。只不过活生生的现实语音系统为皮,而广义韵书则为毛。皮若不存,毛将同样无所依附,亦即事实上失却了记录活生生的正音语音的意义。而今《广韵》的尴尬处境便是如此。
研究或应用声韵时,以上二种依存关系必须统筹考虑,不可偏废。时下一张死去多时的中古平水韵表被神化到极致,便是未能理清这两层关系所致。时下网上流传的《广韵》音实为古音韵学家人为构拟之音,古人未必就是那么读的,因为死无对证,故此为诗填词时不足为凭。
【辨析】
1、狭义韵书不具独立的语音学意义,一般只是韵部划分、平仄归类而已。现实语音系统一旦不存,狭义韵书也便相应地失却了根本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中国大陆而言,时下的中古平水韵表除可用来造神之外,其实什么都不是。
2、广义韵书也好,狭义韵书也罢,均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活生生的现实语音系统,现实语音系统不存,广义韵书与狭义韵书便双双失去支撑,亦即失却实际声韵意义。然其纸质韵书本身却可永存,只不过在为诗填词层面,已无异于一张废纸。若强为之,势必导致读写两张皮。
3、再次强调,活生生的现实语音系统本身,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非纸质化的广义韵书。当无书面狭义韵书时,只要乐感尚可,只要稍具押韵常识,便可根据现实语音系统之标准音自行归并简化,并据此组织押韵。因此,离了狭义韵书这根拐杖便不会走路者,不是年事已高,便是蹩脚的读书人。
第四节  中古平水韵的前世今生及现实尴尬处境
早在前中华诗词论坛如日中天的时候,吟者便曾以赏花人、葬花人等人名义公开发帖辨析,时下所谓平水韵之称谓其实不够确切,应具体称为中古平水韵才是。我们不妨来看看平水韵的前世今生,限于时间和篇幅,以下只能简短截说。
一、平水韵的成书年代乃是金宋末年
不知为什么,此前很多资料包括一些大型工具书都介绍说,平水韵是宋人刘渊所著,分107韵,还不忘找些理由:据信是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壬子年(公元1252年,此时金已亡于蒙古,刘渊只可能在南宋礼部。实不相瞒,吟者对这种瞪着眼睛意淫历史的说法颇为不以为然。是的,我们确实需要民族自信,但是,自信却不应是这种找法,那得自强才行。对此,吟者像反感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一样表示不解。
其实,更权威的说法疑是,早在公元1223年,金平水书籍官(即山西平水地方管理图书印刷的官员)王文郁便已作《平水韵》(吟者注:为行文方便,此等之处一律简称平水韵),将入诗汉字分为106韵,有说是归纳总结唐宋诗人用韵规律而成,也有说是206韵《广韵》的一种归并简化本。事实上,还有比王文郁更早的说法,许古的序文说王文郁也是根据“旧本”加以精校,并非新创。序文还称这个“旧本”所载只是“私韵”,并且流传“岁久”。
关于平水韵的来历,综合各种相关资料,目前有三种说法相对比较靠谱。一是金代平水书籍官王文郁所编106韵《平水韵》;二是南宋人刘渊刻印的107韵《平水韵》,成书时间比王文郁略晚;三是金代平阳人毛麾创编的平水韵,据说时间更早于王、刘二人。至于定论的官方说法,至今尚未见到。
在此,吟者无意详细考证以上具体书名和始作俑者,我们只要知道清初佩文诗韵的韵部划分与王文郁106韵一脉相承,而不应是将刘渊的107韵合并为106韵即可。并且王文郁也好,刘渊也罢,他们刊行平水韵时分别是金、宋末年,而非清初。故此,其所依托的现实正音语音系统只可能是唐宋正音。至于具体归并简化方式,其实也都无关紧要,无论是在旧本基础上精校,还是礼部韵略的进一步归并简化,抑或根据唐宋诗人用韵实际归纳总结,都无关紧要。
那么,究竟什么才关紧要呢?
二、唐诗宋诗用韵与平水韵其实没什么关系
唐人也好,宋人也罢,其为诗用韵与金宋末年才成书的《平水韵》其实都没什么关系,这一点才至关重要。
1、先说唐诗。由上可知,整个有唐一代,无论是王文郁的平水韵表还是刘渊的平水韵表,都还没问世呢,因此2001年1月1日之后,仍被中华诗词学会奉为葵花宝典、仍被中国大陆平水韵诗者奉为美味佳肴的中古平水韵表,与史上最为辉煌的唐诗其实没有一分一毫的关系。换言之,唐诗并不是根据中古平水韵创作出来的。
2、再说宋诗。南宋的历史跨度为1127年~1279年,金人王文郁公元1223年成书的106韵平水韵不大可能给南宋用,及至刘渊的107韵平水韵于1252年问世时,南宋距离灭亡只剩下短短的25年时间。当时战事相当吃紧,蒙古汗国于1259年便已在四川攻打合州,估计也没人有兴致和精力去推广普及刘渊的107韵平水韵,因此宋诗与中古平水韵其实也没什么关系,至多也就是一两分钱的关系,当然可以忽略不计。
【研讨】
1)清初的佩文韵府也好,佩文诗韵也罢,之所以采用106韵,与王文郁的金人身份倒是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大家知道,占据中原大片地盘的金国,便是后金亦即满清的祖上。因此,清初在现实语音业已严重变异的情况下,仍然执意让106韵平水韵死灰复燃,诸如彰显祖先功德、彰显满人汉学水准、藉此奴役汉人等各式各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2)王文郁106韵平水韵表源于对唐人用韵的归纳总结之说,可信性应该不大。一是王文郁版106韵平水韵表原名分明有“新刊礼部韵略”字样,二是王氏距离大唐太过久远,舍近之宋而求远之唐不合常理。此等为将今日如同废纸的所谓中古平水韵表愣与大唐扯上关系,而胡乱攀亲戚的说法不足采信。即便如此,唐人并未按照《平水韵》为诗毕竟是铁的事实。
3)清初现实语音与朱明一朝相较,充其量持平,抑或更是每况愈下,若不是金人王文郁的106韵平水韵表,以及僵化而畸形的科举制,与王文郁平水韵表一脉相承的所谓佩文诗韵料应不会死灰复燃,料想当时便已在一定程度上读写两张皮了。然而,一方面汉族士子有科举晋身之需,一方面作为民族情节的寄托与反抗满清统治的抓手,那张中古平水韵表继续沿用至清末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4)而今封建科举制早已成为历史,满清后裔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实实在在的一员,五十六个民族早已天下一家亲了。一言以蔽之,满清时中古平水韵主导诗坛的历史条件已然荡然无存。关键之关键则在于,国家以立法形式确立普通话的至尊地位也已经快20年了,支撑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表作为全国性正统诗韵的一切条件都早已不复存在,普天之下早已没有哪怕是一人真能读得出听得懂的那张中古平水韵表,怎就能愣是死死地压制现代读书音亦即普通话语音系统,愣是风行天下这么多年呢?
三、清代中叶以后中古平水韵表彻底失去现实语音支撑
勉强支撑死灰复燃106韵平水韵表的现实语音系统,至清代中叶,便已开始撤掉支撑。清代中后期,“北京话”便已取代了源于“洛阳话”实为“金陵话”的官话地位 ,慑于清室淫威,满朝文武谁也拗不过清朝皇帝,于是,与现代北京话极为接近的满清中后期官话开始崭露头角。相应地,平水韵表所依托的,虽非唐宋正音原味,却曾经长期具有官话地位的传统读书音现实语音系统彻底失势了。
有史料称,到了清朝雍正帝时期,他有次召见两广的官员,结果双方根本无法沟通。雍正一怒之下,下令将北京话定为普通话,坚决推广下去。至于“罪魁祸首”的广东、福建等地,雍正干脆下令建起了正音书院,让专业的语言教师去传授北京话,而且秀才、举人之类必须要在八年内学会北京话,不然就别想当官了。如此重压之下,晚清官话亦即现代普通话前身的前身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及至清末民初,哪怕是业已严重变异了的传统读书音也只能在民间自生自灭,直至变成了传说。民国年间,兵荒马乱,内外战争不断,并持续多年,加之老新国音相继粉墨登场,即便时下还有120岁的老学究健在,他年轻时其实也没什么机会系统地学习所谓传统读书音了。就算是明初或清初便开始系统地学习之,其实也不是唐宋滋味了。迄今更是未曾听说过哪个家族自唐宋始,便世代为官,并且通过口耳相传,较为系统完整地传承了依托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
【思考与建议】
1)时至今日,各方面情况都发生了沧桑巨变,封建科举已成历史,满清王朝也已被推翻一个多世纪了,反抗满清统治的抓手之需也已成为过去时,何况现代读书音其实也是古代读书音的重要演化分支,国家又已立法确立其全国性通语之地位,再死守那张只能看不能读的死的平水韵表,并在全国范围以读书人为主体的诗词界内强推这么多年,实在不知有关人等究竟出于何种考虑。
2)有一个情况倒是颇为值得注意,建议国家安全部门给予必要的关注,那就是前边曾经谈及的:有多位平水韵拥趸在屏间交流时,曾经公然污指普通话为胡语。料想他们应该是无心的,但是,一旦此等论调被境外分裂势力恶意利用,并与境内分裂势力相互勾结,那就存在隐患了,完全存在哪怕只是舆论上的中华族群分裂的潜在隐患,对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显然是不利的。
3)诚如是,则中古平水韵表或许已然沦为彼等的抓手或工具也未可知,无理强推中古平水韵窃据全国范围正统诗韵之位的幕后推手中,是否就有境内外分裂分子从中捣鬼呢?理论上,这种可能显然是存在的,故此不宜等闲视之。
第五节  普天之下早已没有哪怕是一人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
以上从基本历史事实出发,初步阐明普天之下早已没有哪怕是一人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了。下面再看几个网上实例,借以佐证吟者所言非虚。
一、百万重金悬赏数年未果
几年前,吟者曾以“韵乃声韵”笔名贴了一则悬赏启事,此举也曾轰动一时,震慑了整个旧韵阵营,并被到处转载。原帖如下:
“【求贤若渴,请求置顶】
【特别说明】绝非戏言。韵乃声韵一言九鼎,愿以人格担保兑现。
悬赏启事
悬赏人/韵乃声韵
愁容惨淡倩谁疼,平仄拈来咏不成。
百万资财任挥霍,但求教我宋唐声。”

吟者曾与平水韵诗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几年过去了,未见一人斗胆一试,哪怕是象征性的,百万重金至今未能送出,无人敢领。
吟者早就料定,纵然悬赏一千万、一万万,并且经过公证处公正,最终还是没人敢于揭榜,因为以现今某地方言土语冒称的所谓中古平水韵,是个只能证伪不能证真的事。
这帖固然属于戏谑性质,却也从某种侧面说明,时至今日,普天之下的确早就没有哪怕是一人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了。
二、一个难倒当今诗词界的小儿科问题
吟者还有一个被到处转发的《难倒当今诗词界的一个小儿科问题》,面对“请问诸位先生,您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吗”这一只消用“能”或“不能”,便可圆满回答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儿科问题,众多相当资深的平水韵诗友都曾被问得哑口无言,既不敢说能——因为一旦说能,下一步就得拿出证据证明,却又不肯说不能,那样不就自扇嘴巴了吗?
过程中,有位资深平水韵诗友格那丁先生曾令吟者肃然起敬,吟者不是客套,而是打心眼儿里敬佩。为什么呢?因为格那丁先生敢于实事求是,未辱诗者基本诚信呀!面对同样的问题,格那丁先生的确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大智大勇。尽管他也没能直接答“能”或是“不能”,但从以下答帖中,应该不难看出格那丁先生的潜台词儿:
【格那丁答帖一】
你读得出听得懂中古音?谁裁判的?沈约、陆法言还是刘禹锡、柳宗元?胡扯。
【格那丁答帖二】
网上一群人成天就中古音中古音的,还煞有介事读来读去,简直无聊!即使你能通过域外汉音、韵书、方言、汉字规律恢复部分中古音,也不可能全部恢复。最最重要的是,汉语不仅仅是声母韵母问题,还有节奏、语调、基调等等问题。
【格那丁答帖三】
听过老外说汉语吗?即使字音准确也不是那味,因为他没有掌握汉语的节奏、语调等。说什么中古音,还读啊说啊!你读啊说啊?那叫鸟语。
三、国字号诗词论坛负责人也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
在其它相关主帖下,吟者还曾几度追问曾在前中华诗词论坛某大版块担任过首席版主的两位资深平水韵诗友——均属平水阵营中坚力量,或问能不能,或是讨教李太白《静夜思》和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唐宋正音读法。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两人或沉默不语,或王顾左右而言他。几度追问之下,始终不敢正面作答,好不尴尬。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位还是某国字号诗词论坛负责人呢,同样未敢造次。这,就是当今中古平水韵表不可确读性的惨淡现实!
面对唐宋正音示范问题,还真有位资深平水韵诗友尝试给出了《静夜思》的这样一种示范读法:
qin  ya  si
cong  q无  min  nue  gong,
ni     shi    ti      shong  song.
ju    tiao   wang   min  nue,
di    tiao   si      gu    xiong.

这位诗友还开玩笑说:“我的不是什么东南韵,也不是现代平水韵,而是正宗中古平水韵!你认为不是,请拿出可靠的证据来!!!”

已故著名古音韵学家郑张尚芳先生构拟的《静夜思》唐音读法则是这样的:
     床前明月光 zhiang zên mraeng ngüad guang,
       疑是地上霜 ng-i jie’dih jiangh shiang。
     举头望明月 gye’ deu müangh mraeng ngüad,
     低头思故乡 dêi deu s-i guoh hiang。(’上声,-h 去声)

很显然,以上两种示范读法相去甚远。前者实际上就是那位平水韵诗友的现今家乡方言土语,后者则纯属构拟出来的,聊备一说而已。当然,此构拟成果肯定比任何现今方言土语都更接近中古平水韵,郑张先生毕竟是著名古音韵学家嘛!

在郑张先生博文原文中,后面还有这样一段对话。
解小青:最后“故乡”很接近今音。
郑张尚芳:还得注意“故乡”念guoh hiang,仔细听每个字(唐音)。每个字的念法,粗听大概差不多,一仔细听声母韵母都有不一样处。
而现代读书人用现代读书音亦即普通话读之,则是这样的:
普通话——现代读书音读法:
chuang     qian     ming       yue           guang,
yi         shi        di            shang       shuang。
ju               tou      wang       ming        yue,
di            tou      si              gu            xiang。

【点评】
1)很显然,历史上的中古平水韵与现今方言土语之差可谓云泥之别,不独入声读法有变,包括声母(辅音)、韵母(元音)、调值等等在内的整个语音系统都已天差地别,根本无法等量齐观。不是一地两地的现今方言土语无法与中古平水韵表所依托的唐宋正音相提并论,而是中国大陆现今所有方言土语都不是正宗中古平水韵传人,现今洛阳方言同样不是。
2)第一节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在民间,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平民百姓则使用各地的方言、土话进行交流。”吟者想不通的是,无论以东南一带哪地方言土语冒称中古平水韵,方言就是方言,土语就是土语,问题是那东南一代五花八门的方言土语怎就愣充比法定为国语的普通话还高雅呢?以此类推,东南一带的半文盲、准文盲采用自家方言土语吟诵的所谓平水韵诗作,居然比文科博士、博士后采用普通话语音系统吟诵的新声韵诗作还要高雅?岂非咄咄怪事!须知,普通话可是现代读书人共同采用的现代读书音啊!
四、穗港澳大学教授与中山大学高材生也难把握古音平仄
事实上,由于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现实正音语音系统早已荡然无存,即便在类平水韵方言相对比较发达的穗港澳地区,照样不仅难于采用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确读关情,甚而至于连平仄归属也时常搞错。这个小标题是吟者几年前曾经转载的一篇网上文章的标题,此处限于篇幅,不拟全文引述,兹摘录如下,供天下诗友慢自品味吧:
穗港澳大学教授与中山大学高材生也难把握古音平仄
十年前,在首届穗港澳大学生诗词大赛上,中山大学捧走了总数18个奖项中的9个,内地的大学生一共囊括了12个。遗憾的是,因为读错了一个字的古音,中山大学大三学生李瑜与大赛诗组冠军失之交臂。本次大赛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澳门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国文体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分为诗赛和词赛两组,穗、港、澳高校2006年9月在校大学生(不含研究生)均可参赛,可参加一组,也可同时参加两组,并可同时在两组中获奖。中山大学委派中文系三位博士生导师参与主办,料想其他大学参与者级别也都不低。
    据广州日报报道,李瑜与冠军失之交臂的经过是这样的:
    “本来这次比赛诗词组的冠军都是中山大学的学生,公示的时候,评审专家发现了一个小瑕疵,中大丢掉了一个冠军。”对此,张海鸥感觉非常遗憾。据悉,这名中山大学中文系学生李瑜的作品《咏史》,本来是评委一致推举为冠军的作品。
  但是谁也没想到,在公示时,竟然被心细的一名香港教授发现了瑕疵。这首诗诗意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下教育制度的不满。但是,香港来的评委却对诗中倒数三句的“唯唯”两字的用法提出了异议。按格律,这两处要填的是平声字,而在古音中,“唯唯”连读,当读第三声,也就是仄声,李瑜一时大意没查书,按照“唯”字的普通话的二声读,被认为失了诗律,因此被取消了评奖资格。本来排在第二名的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学生黄令时拿到了冠军。”
【点评】
1)穗港澳地区,那可是典型的类平水韵方言区啊!可是,由于其现实语音系统与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毕竟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李瑜一时大意没查书,照样弄错了平仄归属,博士导师级别的评委一时之间也没反应过来,直到评完公示时,才被香港一位细心的教授发现的。
2)李瑜同学若是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在那么严肃的诗词大赛上,还能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吗?断然不会。非但如此,在音色关情方面也会游刃有余。穗港澳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中古平水韵成色又能有几何呢?如此惨淡的现实,难道不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深刻反思吗?
五、方舟子先生的一则憾事
方舟子先生曾经写过几首旧体诗词,有人不以为然,说从“平水韵”的角度看,“都出韵了”。方先生对此不服,便写了一篇《网络诗词的意淫时代 》进行反诘。内称:
“我之所以从来不提自己写的旧体诗词,是因为觉得那上不了台面——不止是自己写的旧体诗词上不了台面,当代人写的旧体诗词都上不了台面。当代人写旧体诗词,偶一为之,玩玩可以,如果是一本正经当成了事业,那就像是把自己装扮成遗老遗少,精神上恐怕就有点问题。所以,说我对自己的诗词水平有自知之明,还不如说网络诗词英雄们对自己的诗词水平缺乏自知之明。我不去附庸风雅,他们还以为我心虚了。
即使附庸风雅,也要有点资本,不要懂了点皮毛,就做大师状。当代人写的旧体诗词偏要以“平水韵”的眼光来看,本来就遗老遗少得可以,连唐人写诗也未必用“平水韵”。”
后来,有人将此列为方舟子先生的“文中硬伤”。为什么呢?因为“连唐人写诗也未必用“平水韵”的言外之意,无异于说唐时已有“平水韵”,只不过唐人未必采用而已。其实,唐代根本就没有“平水韵”,无论王文郁的106韵,还是刘渊的107韵,都与唐诗没有一分钱的关系,平水韵表是直到金、宋末年才问世的。如果方舟子先生了解平水韵的前世今生,估计反诘起来一定会更有力吧!
第六节  读书音的五大特质与编撰《东南韵》的框架构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20: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读书音的五大特质与编撰《东南韵》的框架构想
一、读书音的五大特质
八年来,关于中古平水韵继续窃据全国范围正统诗韵之位的严重不适宜性和一系列危害性,吟者已在多个主帖和无数个跟帖中阐释得相当清楚了。本章只是勾勒出个大概,未能充分展开来谈。本节也只是想从读书音角度,侧面佐证在平水韵问题上继续强行误导之荒唐。剑指千秋是吟者在中华诗词论坛被禁后用过的另外一个笔名,有个现成的主帖,兹原文转录如下。
读书音的五大特质
文/剑指千秋
所谓读书音,顾名思义,系指学生跟老师认读汉字时所使用的标准语音。古音韵学所称的“夏言”、“雅言”、“正音”、“官话”,其实指的都是不同时代的“读书音”。其中,正音属中古读书音,就为诗填词而言,以有据可查的韵书角度观之,当以《切韵》为源头,《唐韵》、《广韵》一脉相承。至于所谓《平水韵》,充其量不过是总结唐宋用韵归并简化的仅供彼时诗者参考的阶段性用韵规则而已,其本身并非正音系统,也无语音学意义。但是,无声则无韵,平水韵表的背后,其实是以中古读书音为依托的,这与所谓新声韵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依托别无二致。明清时的读书音才叫官话,民国时改称国语,普通话属于现代读书音。
      纵观历代读书音,可以看出,读书音至少有如下五大特质:
      1)国家认可。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广的重要前提保证。这与各个方言的民间约定俗成性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处所谓官方系指历代当朝之官方,而非前朝之官方。理论上,当朝之官方可以认可并继续使用前朝确立的读书音,也可另行确立自己的读书音。但是无论如何,整个读书音语音系统只能有一套。
2)有标准音。这一点极为重要。你可以读不准,也可以听不确切,还可南腔北调,但你必须努力按规范的标准音去学去说,只要你是个追求上进的读书人。当各地的读法不一致时,当然是以规范的标准音为准。历朝历代的读书音标准音都是有人去教,有地方去学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读书音是以洛阳太学里的教学语言为标准音的。现代读书音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
      就学习读书音而言,除平民教育高度普及的大唐外,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人无疑是最为幸运的。更为重要的是,活的标准语音几乎无处不在。广播学院的教学语言、央播、省市级电台的播音语言均可视为标准音。发达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可视为标准音。电视节目中的新闻联播当然也可视为标准音。总之,天南海北的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去学习、去校正自己的现代读书音。这又何尝不是现代诗者之幸呢?
      3)通行天下。这一点同样至关重要。由于读书音是学生读书和官场办公的共同语,任何有所追求的天下士子、学子们无不对其尊崇有加,努力学习与应用,学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可与天下官员、天下读书人实现有效沟通或基本有效沟通。想当年,孔老爷子弟子三千,来自五湖四海,孔子正是凭借通行天下的雅言执教授课的。
      4)身份象征。这一点易被忽视。其实不难理解。通常能操一口纯正的读书音,不是官场人士便是读书人,自受尊敬。反之,作为官场人士和读书人,若读音有欠规范,则难免被人取笑。郑张尚芳先生曾举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依靠告密在朝廷当官的侯思止读书很少。一次,他在朝堂上跟其他大臣讲话,说到“猪”字时,没有按当时标准音即“洛阳读书音”读成“dyo(雕)”,却按首都长安的音读成“jyu(诛)”,闹了笑话,被大臣当场耻笑了一番,武则天听说这个故事后忍俊不禁,笑个不停。
      5)与时俱进。这一点古来皆然,也不难理解,由前述“夏言”、“雅言”、“正音”、“官话”、“国语”、“普通话”的变迁可见一斑。汉字形音义三属中,语音的流变性最大,正音系统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历代当朝者统御全国,长治久安的需要,又是各级政府官员在各个方言区有效行政的需要,也是九州读书人以及具有家国情怀的诗者在全国广大地区内有效交流的需要。
二、关于编撰《东南韵》的框架构想
剑指千秋这帖当年在前中华诗词论坛首发后,立时引起轩然大波,并很快为此而被论坛某女高管先找茬后禁言。在中古平水韵适宜性等敏感话题方面,前中华诗词论坛、现中国诗词论坛等诗词类网站几乎是没什么诗词学术民主可言的,不少方面都被设置成了研讨禁区。不久前擅立的国字号诗词园地“中国诗词论坛”堪称前中华诗词论坛的翻版。据说管理那个论坛的两位主要负责人,都是极力阻挠现代读书音亦即普通话语音系统入主诗坛的急先锋,这些年来都没少给吟者的正常诗词学术交流设置障碍。现在的大中华诗词论坛诗无敌版块更是让人不敢恭维,栏目内明明辟有“理论”分栏目,也已有了一百多个理论研讨帖,却不许授渔者发作诗、评诗方面的研讨帖,不久前还演出了一场理论虚无主义闹剧,并为此而禁言了授渔者。唉,当今的诗词学术民主环境实在是太成问题了呀!
好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帖到底何罪之有:
关于编撰《东南韵》的框架构想
文/剑指千秋
鉴于现实方言语音中入声读法已然大面积消失,现代读书音——普通话中更是连入声音素都不复存在了,而较系统地保留入声读法的地区基本上局限于东南一隅,但是各个语言孤岛上的读法却又千差万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读法,为了照顾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对入声情有独钟诗者的情绪和为诗需要,建议诗界有识之士抓紧编撰一部《东南韵》。框架构想如下:
      1)《东南韵》的性质为区域性用韵,仅供海内外类平水韵方言区的格律诗者使用,并可供普通话地区的爱好者参考。
      2)《东南韵》应建立健全自己的标准读音。这一点至关重要,有规范音而读不准与根本没有规范读法完全是两回事。
      3)《东南韵》应保留入声读法,但应厘定入声读法的标准读音。比如白这个入声字的现实读法五花八门,应予澄清。
      4)《东南韵》应有现实语音依托和专属自己的基础方言。可以现今某地方言为基础,并适当吸收部分中古合理读法。
      5)《东南韵》的地位应是独立的。既非平水韵的简单翻版,亦非普通话的肆意改造。此书一出,声韵之争可望休矣。
第七节   中古平水韵的卓越历史贡献与现实尴尬处境
这一小节的题目原拟作为本章之题,最初的想法是想把绝大多数平水韵诗友都解脱出来或是开脱出来,因为他们的确是无辜的,强行误导者只是极少数人。
现在,既然第二章第一节第四条已然基本上完成了这个任务,本节也便没什么好说的了。是啊,诚如本章第四节第二条所言,作为一个阶段性用韵规则,中古平水韵毕竟是金宋末年才刊行的,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唐诗宋诗用韵与平水韵其实都没什么关系,又何谈平水韵在唐宋时候的卓越历史贡献呢?根本挨不上嘛!至于此后,元明清诗明显差了一两个档次呢,不提也罢,更何况正是因为满清统治者出于种种目的,愣是在现实语音业已发生严重变异的历史背景下,愣以皇家之权威,不合时宜地强行给王文郁的106韵平水韵戴上凤冠,并美其名曰佩文诗韵,没过多久却又始乱终弃,将勉强支撑狭义平水韵表的汉民族传统读书音撵离官话之位,而将传统读书音演化的另一重要分支北京音扶上了晚清官话的宝座,才导致此后一系列的误会、误解和遗憾……
如果硬要往中古平水韵脸上贴金的话,就是蒙元、满清时期,平水韵曾经作为汉族士子寄托民族情节、反抗异族统治的一个抓手或工具而已,但是行为的主体乃是当时富有良知的汉族士子,而非中古平水韵本身。若是再往后说,便是二十一世纪初叶这二十年间,中古平水韵被自欺欺人者再三忽悠之后,终被神化到极致,并以此为契机,演绎了一场足可载入中华诗词史册的史无前例却又荒唐至极的诗词大跃进。就这场诗词大跃进而言,平水韵究竟算是具有卓越历史功绩,还是在被人利用造孽,尚待后世历史学家最后公论。如此而已。
若说中古平水韵的现实尴尬处境,其实还真谈不上。一张毫无知觉更不会说话的韵表而已,它又有什么好尴尬的呢?至于究竟谁该尴尬,不说也罢。
罢了,还是引用一篇现成的文章作为本节结语吧,是汇江还是汇江先生的一个主帖,全文如下
“平水韵与孔乙己的长衫
孔乙己穿着长衫在不穿长衫的人喝酒的酒店里喝酒。他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要有个知识分子的样子。长衫是知识分子的表症。
其实孔乙己不穿长衫是比较合适的。偷窃,穿长衫方便吗?被打断了腿, 在地上蹲着走,穿长衫方便吗?不方便与阶级标识相比,分量还是比较轻,因此孔乙己至死不肯脱掉长衫。
他要在不穿长衫喝酒的酒店证明自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标识是其精神支柱。
唐宋人按照自己的时语写诗词。平水韵是其时语规范。唐先走了,宋也跟着走了,背影越来越远。
现在人当然是唐宋人的子孙,但这一千年没有前进、改变吗?我们不是清人的子孙吗?我们是。但我们还留辫子吗?我们还裹脚吗?辫子和裹脚布确实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没有那怕一点点帮助。
平水韵呢?在已经变化了的语音甚至语言面前,如孔乙己的长衫,已经破旧、已经污秽。许多人毫不犹豫的脱掉了这件长衫,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脱掉这件长衫。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脱,因为他们觉得一脱掉这件长衫,就没有了诗人的阶级标识。没有诗人这个虚幻的冠冕,他们觉得头上很冷。
诗人其实不是一个冠冕,如同孔乙己的长衫并不是冠冕。孔乙己所以还能教书,不是因为穿长衫,而是因为识字,还知道茴字的好几种写法。然而他却认为这是长衫的功劳。
奇怪的孔乙己,奇怪的平水韵维护者。
昨天刚看了一首用平水韵写的诗:洞庭。本来是一首非常好的诗,却被平水韵搞得古古怪怪,失去许多美感,只剩下七分成色。一个站在诗词高层的人,竟然以穿长衫为精神安慰,何其来者!
破旧就是破旧了,肮脏就是肮脏了,过时就是过时了。长衫,还是脱掉吧。
只要你识字,只要你会茴字的好几种写法,你还是老师、甚至先生。只要你会写诗,只要你有灵性,只要你用形象思维方式来选择意象、构筑意境,并表现在合适甚至美妙的文字里,你不用平水韵,甚至讨厌平水韵,你也是诗人,你写出来的也还是好诗。
不要等历史回答问题,历史站在很远的地方;还是用现实的眼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吧。问题在眼前。”
第八节 “诗依平水,词据词林”之说纯属一场误会
“诗依平水,词据词林”之类说法根深蒂固,由来已久,至今在相当资深的平水韵诗者甚或平水韵名家中仍然颇具市场。本节只想与这些资深平水韵诗者乃至平水韵名家商榷几个认知上似是而非的错误。吟者拟再说出些道理来,希望中国大陆地区资深平水韵诗者乃至平水韵名家,也能就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诗依平水,词据词林”之说,重新说出些足以服人的道理来才好。鉴于《词林正韵》与《平水韵》一脉相承,以下只讨论《平水韵》,平水韵表的问题现实不适宜性辨析清楚了,词林正韵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一、平水韵为什么能一直延续下来
如前所述,平水韵表是金宋末年才成书的,唐宋诗人谈不上采用平水韵为诗。唐诗宋诗的辉煌与今日仍被奉为葵花宝典的平水韵表无涉。
1、平水韵在元明清三朝延续原因初探
窃以为,平水韵表在元明清三朝延续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尤其是清代科举硬性规定,二是源于汉族士子强烈的民族情节。就元明清三朝而言,情形又略有不同:
1)元代虽有科举,但不重诗。许衡议科举,罢免诗赋,重视经学。然汉族士子尤其是南方汉族士子的民族情节根深蒂固,尽管现实语音已然严重变异,仍有气节之士自觉采用基于唐宋正音的平水韵,一方面是强烈的汉民族情节的一种寄托,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对蒙元统治的一种无声抗议。
2)有明一代,部分汉族士子并不满意严重缩水的《洪武正韵》,仍不甘心传统读书音因异族统治而被异化成当时的模样,故此继续自觉采用原本基于唐宋正音的平水韵,借以消除或减轻金、元统治造成传统读书音严重变异之块垒,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借与唐宋正音接轨之名而沾唐诗宋诗之光的动机。
3)及至满清初叶至中叶,采用平水韵作诗,则主要是科举取仕和汉族士子的民族情节两大主因双重推动使然,当然还有满清皇室如前所述的种种特殊考虑因素。至于清代中叶北京音成为官话之后,汉族士子仍因留恋传统读书音而自觉采用平水韵,则又主要是出于汉族士子的民族情节。孙中山先生1905年提出的十六字政治纲领的前两句不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吗?
【点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诗人仍然采用业已严重变异并已失去官话之位的名义上的传统读书音为诗填词,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与时人的机械泥古以及私字作祟截然不同,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2、民国至今主要出于历史惯性、机械泥古及私字作祟
至于民国至今,科举制早已废除,包括满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也早已天下一家亲了。当时便已在一定程度上读写两张皮的中古平水韵表,其继续主导诗坛的历史条件早已不复存在,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窃据全国范围的正统诗韵之位,便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了!
1)窃以为,二十世纪平水韵的延续一方面出于历史的惯性——这种惯性影响所及的极限底线时间,可以放宽到2000年12月31日;而另一方面,则纯粹源于机械泥古。
2)至于一直稀里糊涂地延续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则主要是机械泥古和高端成名平水韵诗者为保住既得名誉之私使然。八年来,吟者曾无数次谈及平水韵高端诗者理应切实去私问题,道理其实就在这里。
3、晚清诗八股与当代诗八股
1)至此,我们不妨简单说一下晚清诗八股问题。及至晚清,亦即北京音终成官话之后,所谓平水韵诗作便已在相当程度上“读写两张皮”了,因为彼时的所谓平水韵既非依托唐宋正音的平水韵,亦非依托晚清官话——北京音的平水韵,以致相当一部分所谓近体诗不同程度地沦为诗八股。
2)我们不妨再简单说一下当代诗八股问题。当下关键之关键在于,时人真能在实际音效层面分清上平十四寒、十五删,下平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以及上平十三元者,究竟能有几何呢?既然绝大多数人根本就分不清,甚至干脆就无法确读,那么时人的所谓平水韵诗作大面积沦为诗八股也便顺理成章了。
【点评】
1)更为致命的是,就东南一带而言,时下的平水韵既非依托唐宋正音之中古平水韵,亦非依托满清前期官话之平水韵,更非依托现代普通话之平水韵,而且不是共同依托具体的现今某地方言的平水韵,实际上是各自依托东南一带五花八门方言土语的所谓平水韵。殊不知历史上压根儿就没有过如此荒唐的平水韵,包括晚清。
2)最为难堪的还是占当今平水韵诗者总数70%以上的广义北方地区诗者,他们的所谓平水韵,纯属按普通话胡乱变读的假冒伪劣平水韵。慢说标准的中古平水韵,广义北方地区诗者其实连现今典型方言层面的类平水韵也读不出。于是乎,哪怕是相对较为上乘的平水韵作品,也不得不大面积沦为只能看不能读的诗八股亦即所谓案头文学了。
【小结】
1)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中古平水韵延续至今,是以造就大量诗八股和铺天盖地的诗词泡沫为代价的,二十年诗词大跃进“成果”便是明证。
2)滑天下之大稽的是,同一时代的读书人居然读不出同样以读书人为主体的现代诗者的所谓平水韵诗作,此等情形在中华诗词史上恐怕还是头一遭吧!
3)不错,平水韵表的确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下来的。可是为什么能延续下来呢?如果每个平水韵诗者都能学点历史,并能独立思考,能有那么多人稀里糊涂地跟着随大溜吗?
4)平水韵延续至清末完全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更完全是情有可原的。或者不妨更进一步,平水韵稀里糊涂地延续至2000年12月31日,也可视为历史的惯性造成的,同样是情有可原的。
5)但是,二十一世纪这近二十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延续,便无论如何都说不通了,根本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嘛!如果非要说出个道理来,那便是荒唐,若再具体一些,则可谓荒唐透顶,亘古荒唐!
二、切不可将正音/官话/普通话与方言土语搅在一起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种论调:
“诗是韵文,各地对文字读法不同,就无法统一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好在我们的先人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制定了统一的韵书。哪些字属于平声,哪些字属于仄声,每个字在音韵上具体归属哪个部类,都在韵书里列出来,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尽管其中可能有不完全合理的地方,但有个统一的规定,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总比没有统一规定好。”
【辨析】
1)《切韵》、《唐韵》、《广韵》乃至《集韵》均属宋代以前的广义韵书,那都是针对读书人群体和官场人士的正音系统,与各地方言土语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切不可将正音/官话/普通话与方言土语搅在一起,那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根本就挨不上嘛!
2)毋庸讳言,时下中国大陆的所谓平水韵,基本上就是东南一带各个类平水韵方言区五花八门的方言土语,此乃不争的事实。即使其中某一地的方言土语确为正宗的中古平水韵,比如广州话、梅县话抑或温州话,那么全国其他各地那么多平水韵诗者有可能都去学广州话、梅县话抑或温州话吗?根本就不可能嘛!
3)东南一带平水韵诗者好歹可以拿着各自的方言土语各行其是,尽管无法充分体现“音色(韵部)关情”这一高级韵理,平仄归属层面好歹总算大多暗合,聊可遮羞。那么广义北方地区诗者呢,占当下平水韵诗者70%以上的他们又当如何?他们连自己的平水韵作品都读不出平水韵味,这又让他们情何以堪呢?
4) 更为荒唐的是,广义北方地区众多“旱鸭子”连东南一带类平水韵方言土语都不会读,却又不得不被迫“多数服从少数”,以破坏普通话语音的规范性为代价,胡读乱读瞎读,比如把入声“黑(hei)”字胡乱读成普通话短促的去声之类,其余入诗汉字则基本上完全按照现代汉语拼音来读,这又成何体统嘛!
5 )如此一来便是所谓中古平水韵了吗?如此一来便与唐诗宋词接轨了吗?如此一来便高雅了吗?回答当然全都是否定的 ,那不分明“四不像”吗?不客气地说,前述论调的首倡者、追随者显然属于“只会在纸面上的韵部及平仄归属层面上奢谈诗韵者”,严格而言,他们其实并不懂韵,纯属拿着不是当理说。
5)持诸如此类论调者,无论嘴上怎么说,事实上都忽视了一个最为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最初——起码在唐宋时候,那些规定是基本符合当时教学场合与官场办公场所语言实际的。现在行吗?现在连文科博士、博士后、博士导都根本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反倒是东南一带半文盲、准文盲读起“名义上的平水韵”更为轻车熟路,占尽优势。这合理吗?公平吗?服众吗?
6)封建朝廷管不着当代中国,僵化的封建科举制死的规定也左右不了当代有头有脑、颇具科学思维并且活生生的诗者,这才是最为过硬的道理罢!
三、切不可将欣赏借鉴研究古人诗作与时人创作混为一谈
有不少平水韵诗友说过诸如此类的话:“我们学习、借鉴、研究古人的作品,也必须懂得平水韵。”
【辨析】
1)这种说法的确不无道理,吟者基本同意。之所以只是基本同意,是因为“必须”二字明显失于偏颇,吟者本人便对基于唐宋正音的中古平水韵不甚了然,只知时下平水韵表上一些死的规定,却根本读不出听不懂,可这丝毫也没影响我欣赏借鉴古人作品,更没影响我采用依托现代读书音亦即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新声韵为诗填词。
2)时至今日,在声韵层面上真懂中古平水韵是根本不可能的,无论是谁。中古时候的元音(韵母)、辅音(声母)和实际调值,谁又能真懂呢?其实谁也不懂,谁都拎不清了呀!事实上,对同一个切韵韵母,不同古音韵学家的构拟结果居然也是五花八门,遑论普通平水韵诗者。
3)其实,欣赏、借鉴抑或研究古人诗作时,一般而言,只要知道中古平水韵与新声韵的实际读音及其韵部、平仄归属出入很大,知道古人诗作原本应该是合律的即可。当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领略其音乐美,尽可采用现今任何一地方言诵读之,对其入声字,也尽可读作普通话短促的去声。悉听其便可也。
4)但是,此等变通做法,仅仅适用于欣赏、借鉴、研究古人作品,与时人自身创作无涉,当代古典诗词创作实在不该长年而又大面积地如法炮制。另外,李杜苏辛等人当时创作时,原本都应该是合律的,就李杜苏辛等唐宋诗人词家作品而言,当时的读书人毕竟基本上都是能够确切地读得出听得懂的。
5)至于后世语音变异,与李杜苏辛等人无涉,那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时下则不然,时下的中古平水韵作品从一降生,便连作者自己也读不出听不懂,遑论其他现代读书人。回顾我泱泱大中华数千年诗词史,哪个朝代这么干过?从来没有,闻所未闻。环顾世界诗词史,哪个国家这么干过?谁也没有,闻所未闻。
四、对中古音的确切读法,古音韵学家也拎不清
以下是七八位古音韵学家对切韵韵母拟音的片段资料,由其五花八门的构拟结果可知,对于切韵以及支撑狭义韵书《平水韵》的唐宋正音,连古音韵学家也实在是拎不清了呀!请看下表:


切韵韵目        高本汉        李荣        王力        蒲立本        白一平        陈以信        潘悟云
                                                金陵音        洛阳音      
歌一等开        ɑ        ɑ        ɑ        a        a        ɑ        ɐ        ɑ
戈三等开        i̯ɑ        iɑ        ǐɑ        ɨa        ja        ɑ        œ        iɑ
戈一等合        uɑ        uɑ        uɑ        wa        wa        wɑ        wɐ        uɑ
戈三等合        i̯wɑ        iuɑ        ǐuɑ        ua        jwa        wɑ        wœ        ʷiɑ
麻二等开        a        a        a        aɨ        æ        æ        ɛ        ɯa
麻三等开        i̯a        ia        ǐa        ia        jæ        jæ        jɛ        ia
麻二等合        wa        ua        ǐwa        waɨ        wæ        wæ        wɛ        ʷɯa
模一等合        uo        o        u        ɔ        u        u        ə        uo
鱼三等合        i̯wo        iɔ        ǐo        ɨə̆        jo        œ        ø        iɔ
虞三等合        i̯u        io        ǐu        uə̆        ju        ø        ø        io ([iʊ])
咍一等开        ɑ̌i        ɒi        ɒi        əj        oj        əj        əj        əi
泰一等开        ɑi        ɑi        ɑi        aj        aj        ɑj        ɐj        ɑi

还有一个《十家《切韵》韵母拟音比较表》,有兴致的朋友不妨自行到网上亲自去查查看。
五、入声消失的遗憾与复原推广古音的不现实性
1、现代普通话中入声消失的确是个遗憾
八年来的屏间交流中,吟者曾多次公开表示过,现代普通话中入声消失的确是个遗憾。在吟者看来,入声有如音乐中的顿音或休止符,对于增强格律诗词的音乐美的确多有裨益。但是,在广义北方地区的现实语音系统中,入声读法毕竟早就大面积消失了,即便在东南一带,现今五花八门的入声读法也早就不是唐宋时候的原汁原味了。没了就是没了,复原绝无可能。
须知,新造汉字的入声读法尤其是变异之后各式各样的现今新式入声读法、准入声读法、类入声读法,唐宋诗人和中古平水韵表都是不承认的。比如, “白”字在现今各地方言土语中实际上有【bʌ】、【bə】、bè、biě等多种读法,但唐宋正音是不允许这般乱读的,得按唐宋广义韵书所厘定的标准读法去读才行。可是,偌大个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谁又能真能按唐宋正音去读呢?当真是遗憾之至。
2、当代古典诗词界应该向音乐界学习
在第二章中曾有这样一段:
“孔子闻《韶》,曾三月不知肉味。可是,而今谁若拿出一张《韶》乐谱,摇晃着对您说,听,这《韶》乐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何其曼妙之至!您能买账吗?”
当然谁也不会买账的,事实上音乐界也没人拿着赝品曲谱冒称《韶》乐谱,从未闻听此等之事,也从未见过此等之事。为什么呢?因为音乐界比古典诗词界更讲诚信呗,除此之外,还能有别的解释吗?
反观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却争相拿着现今某地方言土语冒称中古平水韵。在此,吟者有必要再度强烈呼吁: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应该虚心而虔诚地向音乐界学习!而欲重塑基本诚信,坦然承认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乃是不二选择。
3、古音韵大家认为“复原推广古音不现实”
下面这段话摘自程奇先生对郑张尚芳先生的采访文章原文:
““复原推广古音不现实”
对复原推广古音,郑张尚芳认为并不现实。他说,重新构拟出来的古音只是个大概,不能确定古代是否就是这样发音的,因为“死无对证”嘛。用古音来念古诗文当然更有味道,能更好地体现其原有的韵律美,但是普通人根本听不懂,这样做也就失去了意义。”
4、穷则变,变则通——元曲异军突起的启示
1)元代传统读书音虽已严重变异,但依托中原业已严重变异了的现实语音系统的《中原音韵》却应运而生。从《切韵》时代到《中原音韵》时代,汉语传统读书音历经数百年衍变之后,在诸多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声母的归并衍生,入声的大面积消失,韵部的分化合流等等。
2)好在元人积极适应了这一历史性变化,并因此而最终成就了一代元曲。这与当代中国古典诗词界所面临的境况难道不可一比吗?在此,我们不妨简单探讨一下元曲异军突起的启示。文史学界有资料称,元代文学尤其是元曲的兴旺发达,正是由于元朝官方对死读书、读死书的所谓知识分子不待见,进而不重视科举考试使然。这与时下古典诗词界“唯书唯上”的酸腐知识分子不是也有一比吗?
3)元朝总共举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史称“元十六考”。由于不考作诗,无形中阻断了彼时诗人、词家们的传统晋身之路,也才使得确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转向广义文学,尤其是元曲、杂剧等的创作,进而造就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诚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
4)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南曲起步是晚于北曲的,南曲的成就也不如北曲大。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北人穷则思变,一变则通,加之当时北音业已事实上“入派三声”了,北人正确面对了这一现实,北曲也便更接地气,旋有市场,蔚然成风,终成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一代之文学。
5)唉,现在想来,也难怪元朝当权派对那些喜欢以“诗、词、歌、赋夸示于人”却又不懂经世之术的知识分子不待见啊!当今古典诗词界还不就是这样吗?分明连所有平水韵诗者自己也既读不出又听不懂中古平水韵,却偏有一些大神大腕煞有介事地读啊诵啊吟啊,而且热衷于故弄玄虚、以俗充雅并在圈内外夸示。
6)此等之人与元代那些酸腐的知识分子又有何异呢?靠此等之人在真正意义上振兴中华诗词,那不是天方夜谭吗?二十年来整个当代古典诗词界惨痛的教训,还不足以促使诗者、读书人乃至全体国人猛醒吗?
6、平水韵准大家的糊涂认识
曾有诗友发主帖立论:当今平水韵诗者无大家。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理由如次:一是中古平水韵早已无人能按其所依托的唐宋正音确读确听;二是而今所谓平水韵充其量只能算东南一带典型类平水韵方言区的地方性用韵,亦即方言土语韵;三是长期置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大义于不顾,未免太过自私。
吟者认为,前两条肯定没错,第三条自私之说则未必尽然。当然,相当自私者的确大有人在,但也有认知上糊涂的因素。事实上,即便是相当资深的平水韵准大家级别的朋友,对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音色(韵部)关情这一高级韵理甚至狭义韵书与广义韵书的关系等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糊涂认识。
比如,有资深平水韵诗友在其专著中明言:
“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宋末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了一些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世称《平水韵》,“平水韵”一词始见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也就是明清以后一般所说的“诗韵”,一直延续下来。
《平水韵》并没有对《唐韵》《广韵》作根本性的修改。就是说,并没有完全按照当时的口语来彻底修改,只是对原有韵书的韵目进行了一些归并、调整,并特别注意使唐宋时代按《唐韵》《广韵》写的诗也都符合《平水韵》,从而保持了诗韵的基本连续性……后来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用韵,通常是指《平水韵》。”
【辨析】
1)很显然,引文完全混淆了广义韵书与狭义韵书及其皮毛关系,进而把《平水韵》视为《广韵》的修订版,属于基本概念错误。
2)《唐韵》《广韵》均属记录唐宋正音系统的广义韵书,实乃地地道道的前述之皮,而《平水韵》不过是依附之毛,毛又怎能对皮进行修改呢?再者,王文郁与刘渊也都没有那个权力嘛!
7、不攻自破的资深平水韵诗友甚或名家说法
以上所及,一言以蔽之,便是此一时彼一时也。至此,如下所示的无视历史基本事实、不顾基本韵理和高级韵理、无视格律诗音乐美而一味泥古的资深平水韵诗友甚或平水韵名家说辞,也便不攻自破了:
“唐以后尽管人们的口语不断有所变化,“但诗韵一直被沿用不废,原因何在?大概主要是因为它的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历史性。历代积累下来的传世名作,都是按诗韵写的,后世人们欣赏、学习这些文化珍品需要懂得诗韵,这就使人们一般倾向于保持诗韵的连续性。
二是权威性。因为诗韵是被朝廷认可的,长期以来民间和官方的教学、写作、科举判卷皆依据之,影响到海内外。
三是公认性。历代写诗、读诗、研究诗的人,都承认它,运用它,有人即使觉得其中有些不合理之处,自己也无法改变,改了得不到大家的承认也是枉然。”
8、与港澳台以及海外交流之需不能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强推中古平水韵的借口
关于平水韵与新声韵,还有一个说法也得重点辨析一下,那就是海外交流之需。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某平水韵名家这段十年前的原文:
“现代人写诗,仍按古人定的韵书来用韵,确实令人感到别扭。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韵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不太科学之处。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相距就更远一些了。因此不少人主张重新制定韵书,建立新的音韵规则。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
不论新的音韵规则何时建立起来,原有的诗韵都不可能简单地加以废除。因为海内外诗词读者和作者中,坚持诗韵(指平水韵,吟者注)的人仍然很多,他们认为只有用诗韵写的诗才是真正的格律诗。”
【辨析】
1)很显然,立论者十年前便已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固守依托唐宋正音和封建科举制而存在的中古平水韵确实不合时宜了,只因新声韵用韵规则尚未完成厘定,并且海内外坚持中古平水韵者仍有不少,故此对中古平水韵不可能简单地加以废除。
2)关于狭义新韵韵书尚未完成之说,就官方意义和前瞻性、科学性、公认性而言,过去是事实,现在仍然是事实。《中华新韵十四韵》也好,《中华通韵》(十六韵)也罢,不仅众多平水韵诗者难于接受,新声韵阵营内部也颇有微词,吟者本人也不敢苟同。这的确都是事实。
3)吟者认为,中古平水韵的确不能简单地全面废除。一方面需要体贴东南一带典型类平水韵方言区的平水韵诗者,一方面还得考虑到与港澳台以及海外地区华裔平水韵诗者的交流之需。不同历史时期移民海外的华裔,其母语均不同程度地打上了上古雅言、中古正音以及明清官话的烙印,这关系到那些海外侨胞后裔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必须顾及。
4)其实,东南一带之所以形成那么多语言孤岛,也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移民与原住民语音融合及后续变异的结果。最早的大规模移民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攻百越时期,百越之地纳入秦国版图后,为保土安民,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率领大军留守百越之地。后来赵佗趁机建国称帝,北人北音也便深刻地影响了岭南一带。 此后历史上的多次北人南迁与此类同。北音一直在变,不同时期南迁的现实语音基础不同,加之后世变异,也便形成了不同程度保留入声的现今诸多语言孤岛。
5)如果东南一带典型类平水韵方言区的诗者和海外华裔确实对名义上的平水韵情有独钟,继续使用平水韵名义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把占绝大多数的广义北方地区诗者也硬拉进去,便大错而特错了,错的实在是太过离谱了。
6)海外地区当然得悉听其便,毕竟跨着国呢,故此本次声韵易帜只涉及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地区,无涉港澳台以及海外任何地区。考虑到海内外交流之需,东南一带典型的类平水韵方言区诗者也尽可继续新声旧韵左右开弓。问题的症结在于,干嘛非得把广义北方地区那么多“旱鸭子”也硬生生拖入平水呢?根本就毫无道理嘛!简直是强盗逻辑嘛!
7)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地区毕竟是我泱泱大中华的主干,而大陆已然正儿八经地推行六十多年的普通话了,立法确立普通话的至尊地位也快二十年了,东南一带毕竟属于局部地区,况且充其量只能算是类平水韵方言,名既不正言自不顺,怎能以少挟多,以小欺大,以偏概全,混淆主次,本末倒置呢?
8)与港澳台以及海外交流之需,根本不能成为在全国范围内长期强推中古平水韵的借口。根本就挨不上嘛!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早已明言,港澳台也好,海外地区也罢,统统不在本次声韵易帜范围之内,其实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点评】
奉劝胡乱寻找借口的旧韵朋友,再找诸如此类说辞时,应先扪心自问一下:中华文化之根到底在哪里?恐怕连傻子都明白:中华文化之根毕竟在大陆嘛!
第九节   相当资深的平水韵诗者也意识到声韵易帜势在必行
谈及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的两个突出困难,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吉林省副省长,吉林省委副书记,吉林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长白山诗社社长、吉林省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的张岳琦先生认为:一是平水韵把韵分得很细,不易分辨。二是《平水韵》中的一部分字的平仄与现代普通话不同。尤其是普通话中的一些平声字,在平水韵中读入声。入声的发音,短促、急收、在平仄格式中属于仄声。
张先生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谈及:中华诗词学会主张放宽韵脚,可以用词韵(《词林正韵》)写诗,这就大大减轻了因《平水韵》分部过细而造成的写作困难。这一主张已被诗界绝大多数人接受。不过,吟者倒是认为,无论怎样简化,终究解决不了《平水韵》与《词林正韵》无法确读的问题,这才是最致命的。
谈及诗韵改革时,张先生十年前便曾旗帜鲜明地指出:
“前面讲了许多关于平水韵的事,现在说说诗韵改革问题。人们都知道,平水韵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存在着距离,这给诗词的创作和欣赏带来了不便,因此不少人主张进行改革,创立新的韵则。中华诗词学会也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由于尚无一部得到公认的权威性的新韵书,所以现在谈改革还无法从具体的新韵方案谈起。但是,对于改革的原则,一些人还是有共识的。例如:
第一、新韵应当符合现代人的语言实际。新的诗韵的平仄,应当和口语的四声相吻合。
第二、所谓“现代人的语言实际”,应以普通话为准。只有以普通话为准,才能形成统一的、通用的韵则。有的方言,例如广州白话,它的读音与唐韵、平水韵相当接近,不用大改就符合原有的诗韵,但不可能以它为准,因为它不能为大多数说汉语的人所掌握。
第三、新的诗韵如要符合口语,就必须改变原来的诗韵“一韵多部”的现象。例如在现代普通话中韵母为ang的平声字,就应归到一个部,而不应再分成“阳”  “江”等多部。依此类推。
既然如此,新的韵则就会变得十分简单而易于掌握。也就是说,韵母相同、平仄相同的字,都可以通押。凭口语即可以作诗,用不着查韵书,遇到个别叫不准的字,至多查查(新华字典)就可以了。
事实上,现在已有一些人这样写诗,《中华诗词》对于用新韵和旧韵写的诗词作品也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针。
说到底,诗韵改革从技术上看并不难,问题还在于如何赢得广泛的共识,如何获得必须的权威性和公认性。”
【辨析】
1)关于中诗学会“双轨并行”的提法,那是违背“韵乃声韵”这一基本韵理的,况且只会在纸面上的韵部归属及平仄归属层面奢谈诗韵者,其实并不懂韵。
2)吟者完全同意第一条。
3)第二条中“所谓“现代人的语言实际”,应以普通话为准”值得商榷,作为通行全国的狭义新声韵韵书,不是应以普通话为准,而是必须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准。因为普通话语音系统实际上就相当于历史上的《唐韵》、《广韵》。许敬宗奏折也好,贾昌朝奏折也罢,分别只能在《唐韵》、《广韵》划定的圈子里扑腾,谁也跳不出去。任何狭义新声韵韵书,当然也都是这样,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4)很赞赏张先生这段话:“有的方言,例如广州白话,它的读音与唐韵、平水韵相当接近,不用大改就符合原有的诗韵,但不可能以它为准,因为它不能为大多数说汉语的人所掌握。 ”其实,何止广州话呀,像梅县话、温州话、阳江话等等,还不都是这样吗?纵然广州话、梅县话、温州话、阳江话等等之中的现今某地方言,就是百分百的中古平水韵所依托的唐宋正音,让全国的读书人都去学会之后再来作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嘛!
5)对张先生第三条中的这段话尤为赞赏:
“……既然如此,新的韵则就会变得十分简单而易于掌握。也就是说,韵母相同、平仄相同的字,都可以通押。凭口语即可以作诗,用不着查韵书,遇到个别叫不准的字,至多查查(新华字典)就可以了。”
尤其其中这段话:“凭口语即可以作诗,用不着查韵书,遇到个别叫不准的字,至多查查(新华字典)就可以了。”
这与吟者八年前初登中华诗词论坛时所设想并倡导的人人都能随时随地成吟梦想,不是分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第十节 过渡期内新声韵用韵不妨采用弹性原则各取所需
一、《中华新韵(十四韵)》与《中华通韵》(十六韵)双双存在硬伤
本来基本同意张先生这句话的:“诗韵改革从技术上看并不难,问题还在于如何赢得广泛的共识,如何获得必须的权威性和公认性。”现在看来,只能表示谨慎同意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华新韵(十四韵)》与《中华通韵》(十六韵)恰恰都在“并不难”的技术问题上存在广为诟病的硬伤。网上议论多多,在此不拟展开,只是点到为止。比如,两者均缺乏前瞻性,都是面向中老年人,而未顾及广大青少年及其观感,故此韵部划分过于宽松;再如前者愣将i, er, ü划为一部,而后者则把e与ê、ie、üe硬拉郎配,并将zhichishirizicisi与jiqixi等乱点鸳鸯谱。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中华通韵》如此硬拉郎配、乱点鸳鸯谱的根源居然是“不以听定,而以视决”(汇江还是汇江先生语),《关于《中华通韵》》中的这段开场白便是明证:
“《中华通韵》是中华诗词学会受教育部委托制定的。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中华通韵》 16韵方案。这16个韵部,是依据汉语拼音韵母表来的,也就是横着数的3个韵母确定为3个韵部,竖着数的12个韵母确定为12个韵部,又从韵母表的说明里提出“er”作为一个韵部,形成了《中华通韵》 16韵。”
二、不完全废止中古平水韵后,诗词用韵应力求平稳过渡
若按基本韵理和高级韵理,依托现代读书音亦即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所谓新声韵入主诗坛主后,中古平水韵理当全方位多层次地即行废止。然而,为了尽可能充分地体现对部分平水韵诗者的体贴,同时考虑对外交流的需要,理应出于人性化考量,不完全废止中古平水韵为宜(参见第五章)。
部分可以继续使用“平水韵”名义的平水韵诗友自不必说,大量旧转新的中老年朋友届时如何用韵,还真是个问题。吟者八年前就曾说过,在真正意义上振兴中华诗词的希望在青少年一代身上,必须从娃娃抓起。吟者多年来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分辨a、o、e、i、u、ü 、ai、ei、ui、ao、ou、iu等全部自然韵部(包括整体认读音节)可谓易如反掌。为什么呢?因为那些都是打小便自然而然地栽到中小学生头脑中去的。
为此,若是仅对中小学生而言,将普通话语音系统简单地归并成二十五六个平声韵部自是毫无问题,他们会像玩似的应付裕如。对于绝大多数旧转新诗者而言,理论上问题也应不大,30平韵的中古平水韵表他们都能用,二十五六个韵部又能算个什么呢?不过,新声韵中老年朋友可能就费劲了,尤其是老年朋友,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习惯了《中华新韵(十四韵)》并初步习惯了《中华通韵》(十六韵),一下子增加十来个韵部,一时之间肯定是吃不消的。
为了妥善解决这一矛盾,吟者认为,现阶段的狭义新韵韵书不必强求一致,大家暂且尽可按照各自的理解,自行采用自己心目中既科学合理又比较适合自己的纸质或非纸质狭义新韵韵书可也。
三、过渡期内新声韵用韵不妨采用弹性原则
实不相瞒,针对《中华通韵》(十六韵),吟者也写过诸如《e与ê通押、i与-i混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安在》之类批评文章。然而,批评归批评,总得解决问题才是。
事实上,早在七八年前,吟者便曾在前中华诗词论坛和中华风雅颂公开发帖主张:过渡期内新韵诗词用韵宜适度放宽。当时尚无《中华通韵》之议,吟者所谓过渡期是指从当时至大一统式新声韵狭义韵书问世前,此间不必强求用韵统一,十八韵、十四韵均可,其它什么韵亦可,甚至直接采用大十三辙也行。总之是先适度放开,再总结经验,然后一统。
时至今日,公认的大一统式狭义新韵韵书仍未出世。值此声韵易帜之际,吟者不得不旧话重提。事实上,在《中华通韵》编撰过程中,二〇一九五四先生便公开贴出过《弹性诗韵举要》,后被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引用为后二〇一九五四时代的推荐用韵。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
四、过渡期内新韵诗者用韵尽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9 20: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过渡期内新韵诗者用韵尽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
1、弹性用韵的基本考虑
1)考虑今后当以广大青少年作为在真正意义上振兴诗词的主力军,并兼顾前瞻性、科学性、长期稳定性以及业已走向社会的青壮年诗者实际,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并吟者本人,向公认性大一统式狭义新韵韵书编撰委员会郑重推荐新二十一韵。参见后续《弹性诗韵举要》,不过这是后话。
2)我们所称的弹性诗韵方案,涵盖广义韵书和各种或成文或不成文的各式各样的狭义韵书,大家尽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
a)追求完美的绝对理想主义诗者可以直接采用广义韵书的39韵;
b)中小学师生可以直接采用与教科书高度一致的26韵或25韵;
c)对音乐美要求相对较高的诗者可以采用21韵,亦即未来推荐性用韵;
d)对音乐美要求不高也不低,但有主动追求意识的诗者可以采用19韵;
e)对音乐美要求、主动追求意识以及乐感均一般的诗者可以采用18韵:
f)中老年诗者、半文盲诗者、现代读书音欠发达地区的草根诗者,则可采用从大十三辙到17韵部之间相对合理组合而成的或成文或未成文的任何狭义新韵韵书,包括《中华通韵》(十六韵)和《中华新韵(十四韵)》。需要说明的是,纵然日后大一统式新韵韵书果真定为21韵,不再参加高考的中老年诗者仍可我行我素。
当然, 中老年朋友们采用通十六韵、新十四韵时,应尽量避开其明显不合理处,比如ge、ye通押,jiqixii与zicisi混搭、i、ü、er搅在一起等等,均应力求避免;戏曲爱好者直接采用大十三辙时,则应尽量避开与现代读书音不一致的韵字——比如景字等等,或者自行按现代读书音修正亦可。
吟者认为,作为过渡期内的平稳过渡措施,采用按上述原则生发衍化的任何狭义新韵韵书,均可视为采用了所谓新声韵。诚如是,则在大一统式新韵韵书正式出笼之前,可望免去诸多过渡障碍和不必要的争执。
此一《弹性诗韵》方案,既坚持了科学性,又考虑到了前瞻性,同时也体现了务实性,应该是基本适合当下诗词界现状的,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随着现代读书音的日益普及,待日后高考加考为诗填词时,再由中诗学会会同教育部们牵头统一不迟,届时高考指挥棒可以调动一切。
2、弹性诗韵举要
弹性诗韵举要
          ——总有一款适合您u


号        广义韵书        狭义韵书
        39韵        26韵        21韵        19韵        18韵        其它
1        a        a、 ia、ua        a、 ia、ua        a、 ia、ua        a、 ia、ua        中华通韵(十六韵)、
新十四韵、其它各种分化组合生发衍化出来的狭义新韵韵书,以及大十三辙等各有擅场,允许自由选用,但不予推荐,此处不赘。
2        ia                                       
3        ua                                       
4        o        o、uo        o、uo        o、uo        o、uo、e      
5        uo                                       
6        e        e        e        e               
7        i        i        i        i        i      
8        u        u        u        u        u      
9        ü        ü        ü        ü        ü      
10        ai        ai、uai        ai、uai        ai、uai        ai、uai      
11        uai                                       
12        ei        ei        ei        ei、uei(ui)        ei、uei(ui)      
13        uei(ui)        uei(ui)        uei(ui)                       
14        ao        ao、iao        ao、iao        ao、iao        ao、iao      
15        iao                                       
16        ou        ou        ou        ou、iou(iu)        ou、iou(iu)      
17        iou(iu)        iou(iu)        iou(iu)                       
18        ê        ê、ie        ê、ie、üe        ê、ie、üe        ê、ie、üe      
19        ie                                       
20        üe        üe                              
21        er        er        er        er        er      
22        an        an、ian、uan、üan        an、ian、uan、üan        an、ian、uan、üan        an、ian、uan、üan      
23        ian                                       
24        uan                                       
25        üan                                       
26        en        en        en、in、uen(un)、ün        en、in、uen(un)、ün        en、in、uen(un)、ün      
27        in        in                              
28        uen  (un)        uen (un)                              
29        ün        ün                              
30        ang        ang、iang、uang        ang、iang、uang        ang、iang、uang        ang、iang、uang      
31        iang                                       
32        uang                                       
  
33        eng        eng、ueng        eng、ueng        eng、ueng        eng、ueng      
34        ueng                                       
35        ing        ing        ing        ing        ing      
36        ong        ong、iong        ong、iong        ong、iong        ong、iong      
37        iong                                       
38        i(知蚩诗韵        i(知蚩诗韵        i(知蚩诗资雌思等字的韵母)        i(知蚩诗资雌思等字的韵母)        i(知蚩诗资雌思等字的韵母)      
39        i(资雌思韵        i(资雌思韵                              
适用范围        追求完美者        熟练掌握自然韵部的中小学师生        对音乐美要求相对较高的诗者        对音乐美有主动追求意识的诗者        乐感一般的诗者        中老年诗者、半文盲诗者、现代读书音欠发达地区的草根诗者等
特别说明        1、  任何侠义韵书无非都是在广义韵书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归并简化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乐感尚可,只要稍具押韵常识,其实人人皆可按自身需要自行归并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往今来,任何神话狭义韵书的举动言行都是故弄玄虚。 那张诈尸还魂、害人不浅、无异于”木乃伊”的死的平水韵表便被过度神话了!
2、  照此思路,按各人乐感不同,尚有多种分化组合,比如,若将舌尖后音与舌尖前音归并,则中小学师生也可采用25韵;在18韵基础上,若将eng、ueng与ong、iong归并甚或将eng、ueng与ing归并,则可形成不同的17韵。以此类推,可以生发衍化出多种所谓狭义新韵韵书,完全可以涵盖从13韵到26韵的所有韵部。  
3、  中老年朋友采用通十六韵、新十四韵时,应尽量避开其明显不合理处,比如ge、ye通押,jiqixii与zhichishirizicisi混搭、i、ü、er搅在一起等等,均应设法避免;戏曲爱好者直接采用大十三辙时,则应尽量避开与现代读书音不一致的韵字——比如景字等等。
4、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认为,过渡期内采用按上述原则生发衍化的任何狭义新韵韵书,均可视为采用了所谓新声韵。这样一来,也便一揽子解决了所有新声韵诗者以及旧转新诗者的过渡期用韵问题。
5、当然,若是考虑到不久以后大一统式狭义新韵韵书的前瞻性,即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及青壮年,全国新声韵普及与推广指导委员会以及吟者本人,则郑重推荐21韵。不过此乃后话,按下不表。

【第四章到此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25 09:11 , Processed in 0.10220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