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2|回复: 17

浅析三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6 09: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si 于 2021-1-2 20:55 编辑

                                                                  
  
      
                    浅析三首
                                                                                                    鲁山


      人们常把激情比作诗,诗人叶文福的“火柴”里,他说火柴:“躺下来  是一首诗”,这里是激情的意思。仿佛诗都是激情的产物,没有激情就写不出诗。确实,诗歌是激情的,是感情在顶峰状态下灵感的爆发。悲愤出诗人,”家国不幸诗者幸“;爱情、欢乐也出诗。很多感人的话语和诗歌都是这样怦然而出,像超新星爆发。请看“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首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远离故土,看着荒凉的小城,杜甫感慨,悲恨一触即发——国家破了山河依然、春天来了,小城遍地荒草(因为少有人踩踏)、战乱已经连到今年三月、家书万金难得(家人的消息、战事的进展)、我挠着白发觉得它更短更稀少了,錧不成发髻、簪子也别不住,只好披散头发。最感人的两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痛恨战祸鲜花溅出眼泪,离别的惨状让鸟儿惊心忽飞。这是诗人在“溅泪”,是战争灾民如鸟兽“惊心”。仿佛动画——我们看见花溅出的“泪”,听见鸟拍翅惊飞的声影,它们也为失去家国而痛哭而惊惧。千古绝句震颤历代离人之心,我觉得此诗也适合中东战争难民的心境诗圣爱国并爱好和平的心在盼望“春天”——盼望收复国土,这首诗是他悲恨交集挥笔一就的绝句。虽是唐代古诗时隔千年,我们读起来没有丝毫难懂之处,仿佛现代人写的五言律诗,词语与现代汉语几乎一样,这证明口语诗的生命力,人民的语言是顽强的。读这首诗,我们仿佛看见倍受离乱之苦的老诗人,白发飘散、翘首苦盼的形象。

      诗也可以在平静的心情下慢慢地写。
      毕竟社会安定时期好的方面多。“我们的田野”这首歌产生于五三年,是“儿童组曲”中“夏天旅行之歌”里的一首,写作如同范仲淹的闭门造车——他根本没有到过岳阳楼就写出了“岳阳楼记”:

      “我们的田野
      美丽的田野
      碧绿的河水
      流过无边的稻田  
      无边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面”

      这首歌不是前面杜甫那种悲恨交集的激情的产物。接受写作任务后,词作者管桦就开始孕穰他的“岳阳楼记”。田野、稻田、森林、野鹿、山羊、草原、群山、宝藏、湖水、荷花、野鸭、高高的天空,雄鹰是他转动的镜头。这首诗五段,由于太长只复制第一段:特喜它部分重复的语句——第一和第二句,第四和第五句,加强了语句的情感。如: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把稻田的波浪与宽阔海面起伏的波浪重合——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丰收在望。佳句如“请出一棵棵大树“的“请”,多么有礼貌!雄鹰“一会儿在草原,一会儿又向森林飞去”含蓄的保卫者的形象。拟人化有趣,适合儿童也适合大人。它流行了七十多年至今仍受青睐,相信在人们心中它一定是百年好歌、千年好歌。为什么?景物是美丽而真实的,描写是浪漫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每首一韵到底!曲调平缓流畅,五段歌词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与向往——恨不得立刻去田野看看。它比空洞无物的“看不懂的诗”怎样?不说也知道。谁想到“看不懂的诗”里去看看有没有这种地方?神游也行,但它里面啥也看不清,啥也没有,啥也不是。

      诗是最能调动人的感情的文学形式,说它是感情的发动机很合适,惟诗更能集中情的能量发射,歌也如此。如“国际歌”、“欢乐颂”、“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都如发动机一样。如果我们一旦激情勃发、灵感来袭,请诗友们千万莫失良机,立刻记录!它比你多日的苦思默想更好。在我的经验里,灵感涌起,脑子里只是“蜃楼”,而后按照它模糊的影像开始勾画。但灵感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情况却是想起一个题目值得写——就理出头绪写下去,也会有“灵感”平缓地流出。巴金写作,都是随想随写。光靠激情灵感哪那么多?啥时来啥时去都没准儿。如果没有平时的文学积累,你再激情、再平静都写不出什么。

      有的诗友抱怨:一个题目萌发,产生写作的冲动,我知道诗应该概括,可是想的很多一写就散,谁教教我呀?我也有这种情况,即使大作家也有这种情况。这说明你我练习不够。遇事生情是先天都有的,而把情准确地引向诗则需要后天练习。我们要向传统诗歌学习诗,一篇好诗,它的诗情画意都在里面。我觉得经过经年累月的练习,诗会随着情走,诗、情可以互动,有时诗句会像电磁铁吸引的铁屑一般自动排列、韵也会跟随诗句、自动“吸”到诗句的尾巴上。这好像大脑的解析,像电脑智力归纳该出现的字,到时候就自动出现。这大概属于生物科学的现象吧。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说熟读才会“吟诗”——学到中外古今好诗的思想、写作方法、韵律。诗句不比说话,比说话写文章难得多,需要熟读、勤练方能把场面概括在几行诗里。李白的诗、韵随口拈来如滔滔江河,绝非一日之功。即使天才也不能省略这熟读、勤练的过程。当代诗人叶文福、流沙河、除了天赋,个人的思想历练和勤奋是决定的因素。诗人者,写诗的专家也,我祝愿大家通过熟读、勤练都成为写诗的专家。
      下面介绍大家熟悉的一首诗: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里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首诗为叙事诗,简洁概括,像速写。四句诗从天写到地、写农夫、对比公子王孙。先写太阳、赤日炎炎在天上喷火;天旱、酷热,地上的禾苗快干死了;农夫心里像开水煮、焦虑收成;可是公子王孙在干什么?他们摇着扇子在纳凉。面对可能的灾难两种不同的态度,多么不公平,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作者一定是位德才之士,他同情农夫。诗的韵脚是ao:烧、焦、摇,诗情和韵律都很完美。我们学这首诗,是学它的什么?学它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语言、写作方法、韵律。有的诗友感到韵律很难,怎么也找不到,只好写无韵诗。其实韵律可以通过多看书来掌握,你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写的时候韵律就会运用自如。一篇好作品本身就是好教材,它是作者对你讲述他的所见所闻、他的看法与感受。我见许多诗友初稿一发万事大吉,看见回复“欣赏佳作”就像真的“佳作”了,沾沾自喜,其实很多都是半成品,有些还不算诗。诗情杂乱空,让人看不懂。为什么不仔细推敲斟酌?这不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好机会吗?不能图数量要讲质量。发上来的
多是爱情诗,普遍存在无韵,抒情诗(看不懂的诗)太多,叙事诗很少。大千世界有多少值得我们叙述的呀,多少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叙述并评击的呀。



      多读好诗、学习好诗。

      文学是人类向精神层面进化的记述,它除了历史的记述还有人类对生存的认识。诗的精炼,好颂好记,耐人寻味,使它比其它文学形式更使人感性记忆。世界各国流传下来的诗歌、其传承都是审美的结果。从诗里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由此产生的思想。穿过漫长的岁月,它被优中选优,像选良种,
甚至冒着危险也要保存这良种——不符合审美的就自然淘汰——大家撅着嘴巴不理它。海涅的巅峰之作“罗曼采罗”与拜伦的“唐璜”等,令革命烈士怀抱着它英勇就义,可谓致死不舍不离。符合真善美的就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往往能付之文字传承下来。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优秀史诗“列王记”,真乃“读你千遍,毫不厌倦”。它由人民的喜爱而流芳百世。


      史诗“列王记”的作者菲尔多西,写鲁斯塔姆、苏赫拉布父子,写铁匠的旗帜。铁匠几个儿子都因战争死了,因此向国王讨还公道。菲尔多西委婉地根据史实展示战争:战争叫父子相残!他看到王权的谬误,是人民痛苦反抗的根源,希望从高层改变人民的生活状况。但书被判为禁书,人倍受摧残被驱逐出国,遗体也不准回家乡,说他是王国的叛徒。历史是公正的,现在菲尔多西成为波斯的骄傲、他的墓地成为波斯一景,常有本国和各国旅游的人们前来瞻仰,墓地鲜花常开,绿荫常在——这哪是墓地,分明是一座精神花园。人民敬他爱他,不仅爱他的艺术天才,而且敬他可贵的精神。他的诗为人民说话:你发起战争、穷兵黩武、苛捐杂税是错误啊。国王哪里认同:竟然干扰我的统治!优秀史诗于是成了异端邪说,不准看,不准收藏。中国的焚书坑儒也是这样。但人民的爱是权力能禁止、焚烧得了的吗?别看“列王记”只是一本书,几千句押韵的话,其中包含了精神文明的结晶——追求自由、和平,至善至美的生存的理想。它字字珠玑饱含真理,读起来使人欢喜、堕泪、思索、认可,他的诗句也美化了我们的灵魂和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6 13: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读过大作,,,, 文学是人类向精神层面进化的记述,它除了历史的记述还包含人类对生存的认识,,赞同!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6 21: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对作品的内涵,诠释到位。精彩绝伦。拜读学习。所见略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20: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si 于 2020-11-23 19:51 编辑
张玉杰 发表于 2020-10-6 21:27
老师对作品的内涵,诠释到位。精彩绝伦。拜读学习。所见略同。

从古至今,人类都希望和平自由的生活。不受压迫,不被侵占,这是生存最基本的要求,可是直到现在也没全部实现。很多灾难是权力造成。比如日本侵华战争,是其权力部门发起、比如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比如斯大林在苏联大清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7 23: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赐稿!学习了。给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17: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江南  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17: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江南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4 11: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20-10-7 23:08
谢谢朋友赐稿!学习了。给您点赞!

谢谢赏读  问好您  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8: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未竟。d 发表于 2020-10-6 13:09
您好;读过大作,,,, 文学是人类向精神层面进化的记述,它除了历史的记述还包含人类对生存的认识,,赞 ...

谢谢赏读  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05:49 , Processed in 0.08099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