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1|回复: 14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3 09: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文人写的近体诗有些真是不敢看,貌似引经据典, 摇曳生姿,其实是扭捏作态,无病呻吟。 都什么时代了,视频通话已经普及,还用“鸿雁传书”;电子支付已经广泛使用,还用“金龟换酒”,满篇的“兰舟炊烟折柳”,反复用“紫台青冢玉露”,闻不到一点时代的气息,感觉不到现实社会的脉搏。食古不化,只见古时明月,不见今日高楼。如果说他的诗是古人所作,也不会有人怀疑。这种无法证明是不是抄袭古人的作品,发出去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吗?
请看下面一首七绝:诗两首(之一)
超腾鹰隼竟无伤,逐影韩卢徒陆梁。辛苦为谁琼殿里,清砧捣落满天霜。
请问读此诗,能感觉到是今人所作吗?这样艰涩的诗读起来有意思吗?
正是:山寨古诗超仿真,只见平仄不见心,生僻古词装高冷,疑似唐宋穿越人。
最近有幸听到一位大学古汉语专业的教授谈写近体诗的诀窍:新词绝对不能入诗,他会破坏(你写的)近体诗的美感。现在的古文,已经停封了,不再引进新词,新词入诗会破坏古诗文的自洽性。
       真的如此吗?这不是说近体诗要自绝于时代的发展吗?真是惊天高论。古人也知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清-赵翼《论诗》),咱们的教授怎么啦?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作为时代和历史反映的诗歌,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反映新生活,否则就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了。
   一部诗歌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吸收新词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科技的,外来的,网络的,现实生活中的新词汇也在不断产生涌现。
  诗人或诗歌作者要写出反映这一时代的作品,就要掌握和采纳运用好这些新词汇,如果继续用那些已经过时了的陈词烂调,那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生活在新时代,却要吃唐宋时代的高粱谷子,身体能健康脸色红润吗?白话写(入)古诗应该是方向,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很漫长,很痛苦的探索过程。唐诗宋词不也是诗歌发展了上千年,才完善成型的吗?新词不入诗,近体诗就得不到新生,得不到发展,只能像植物人一样的“活着”。

新词入诗就那么难吗?看看革命先烈杨超写的《就义诗》,大义凛然,也巧妙的运用了政治性新词。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再看看恽代英的《狱中诗》,照样让人读的热血彭拜。
                     《狱中诗》——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郭沫若先生在1976年打到四人帮之后写下的《水调歌头》,传遍了神州大地,火了多少年。常香玉把它谱成豫剧唱段全国播放:
“大快人心事,打到四人帮,.......”
    毛泽东主席更是新字新词入诗的高手,几乎每一首诗词都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

                                                                                  《七律·长征》1935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难怪,革命者都是有创新精神的人。不像现在的写格律诗词的,只会照着唐诗宋词的大葫芦学画瓢。他们也许不缺乏文字底蕴,缺乏的是探索精神。
     为了近体诗的前途虑,新词不是不宜入诗,而是要不断入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问好!

点评

谢谢编辑主任的关心。  发表于 2021-4-13 1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16:5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刚写的一首古风一一《春末送友》:挥手车远逝,转身视频来。路上风光好,蓝天饰云白。同样的送别诗,时代不同了,自然会写出新鲜感来。传统诗歌的精神是什么?用时代的语抒书写时代的人情,用以丰富传统诗歌一一传统诗歌是有时代性的,只有愚蠢和无知的人才拿唐宋来框今天的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17:0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春情》:湖清风吹静,天蓝云触晴。望月醉日遇,不闻手机声。"手机"入诗不失传统诗的味道,且丰富了传统诗歌。

点评

好例子,记下了,谢谢回复。  发表于 2021-4-13 1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2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近体诗的前途虑,新词不是不宜入诗,而是要不断入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4 07:0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出自《论语》。这是大学问家一种谦虚、严谨态度:面对前人文化,不妄加更改,只是进行阐述,保留最原始的样子。
也就是,“承前”才能“启后”,“继承” 才能“创新”。最基础的内容,不是现代哪个人、哪个群体创造的,而是自古有之。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创新并不矛盾。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古文化还需要学习。操豚蹄而祝篝车,谈论太多,徒添笑料。

点评

有话直说,原谅我文化水平低。  发表于 2021-4-14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4 08:1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打到”改成“打倒”吧!

点评

谢谢你的提醒,不是科学论文,不必吹毛求疵。  发表于 2021-4-14 14: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9: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诗词传统悠久,积淀深厚,从遣词用语到声律体系,形成了一整套范式。这样一笔文化遗产,给后人作诗带来巨大参考的同时,也难免成为一个重负。时代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诗词的传统范式,在今天已不能充分表达现代人的内心感动了。正因其积淀深厚,想要突破所面临的困难也就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9: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守旧派将诗词的传统范式视为绝对标准,忽视了诗词需要表达内心感动的本质原点。他们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类似题材在古诗中怎么写,押了什么韵,用了哪些典故,至于现实中的具体情景如何,自己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如何,却没有认真考虑。他们对于诗中用字,只知道查翻韵书看其归属的韵部,没有认识到语音听觉才是诗歌声韵的真正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9: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人写诗,古诗里没有出现过的题材不会写,古诗里没有用过的词语不敢用。于是,作诗便只能刻意回避现代事物,重复中国古诗里司空见惯的春愁秋怨、饮酒喝茶、游园赏景、节日唱酬之类的题材。读其诗作,我们只能感觉到作者具有一定的中国古典方面的学识,但引不起心中的感动,产生不了将诗句反复品味的兴致。很多诗作仅读正文第一句,甚至是只看标题,便失去了往下读的兴致。这样的诗显然不是好诗,因为写诗的本质在于传达感动,而不是炫耀学识。
他们明明生活在现代的城市,吃穿用度都是现代的物品,接受现代的教育,然而作诗时却对这一切熟视无睹,违背自己作为现代人的真实情感,刻意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古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3-29 13:41 , Processed in 0.08731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