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17|回复: 28

布衣浅谈格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4 08: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是写不出诗的人,越是崇拜格律,因为格律是他们的一块遮羞布。只要能凑出一首合乎平仄的文字堆垛,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写了一首“诗“。就可以附庸风雅,混迹诗坛,摆摆诗人的架子,过过驾驭格律的瘾。
    有人说“有了格律这一根拐棍,写起诗来会很舒服”。
    还有网友说:“格律诗写到很高境界的人,并不觉得格律有束缚。相反,格律更能逞其情志,这叫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格律诗写起来真的这么舒服吗?为什么会有人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有人把上面的话又补写两句,颇有些调侃的味道。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人生六十岁,律诗四五首。
   
   还有网友调侃道;裹脚布对脚说,你害怕束缚怎么能得到三寸金莲?等到把脚裹好了,走起路来,摇曳生姿你就舒服了?脚轻蔑地说,臭裹脚布那知脚的苦。
   
      但凡写格律诗的人都体会过格律的束缚。有时好不容易遇到一好句,却因不符合格律,只好忍痛割爱,有时又为了迁就格律,硬凑上几个多余的字,结果把诗做坏了。而这一状况对古人来说也不例外,比如孟浩然《送元公至鄂渚》:“岘首辞蛟浦,江边问鹤楼。”又《送谢录事之越》:“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这两句中的鹤楼和耶溪分明是黄鹤楼和若耶溪,但受五律字数所限,不得不硬割去一字,而黄鹤楼与若耶溪都是地名是不宜割裂的,割裂了也就不成文了。看来象孟浩然这样的大诗人也会受格律所限,也不得不割裂地名。不加注释,容易引起歧义,注释了,犹如蛇足,影响诗的简洁。
  
    格律诗音韵美是一种雕琢美,温顺的美,(科举考试指挥棒)驯化的美,中规中矩(严守)之美,格律诗读起来顺口但基本上都是一个调调,缺乏变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表达不出“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自由奔放,豪迈雄浑的气势。而初唐盛唐社会开放,自由,包容,自信。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人们对格律诗并不十分喜爱。只是到了大唐后期,在科举考试的推波助澜下,格律诗才逐渐占据了上风。特别是到了清乾隆时代,那个一生中写了四万多首格律诗,却不被后世承认是诗人的乾隆帝,借助皇权,通过科举,把格律推上了神坛。我们所说的严律,大都是明清时代文人所添。。
  
      格律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条条框框只添不减,越来越多的清规戒律,把写诗人一点激情,几多灵感,在炼字的过程中,都熬制蒸发的干干净净,唐宋之后,鲜有好诗... 有人比喻说写律诗是: 梅花桩上打长拳,带着镣铐跳街舞。奥运会上参加平衡木比赛都是世界级的顶尖高手,掉下器械的都不是少数,说不束缚那是矫情。
      
     诌一首合律的诗的确容易,(现在作诗机只需要十几秒),但是写一首真正能称为“诗”的律诗绝句很难。“两句三年得”,时过境迁,激情不再,改来改去,是脱离了“灵感”之道,丢了“悟性”与“灵性”,就不会是什么好诗。

天马行空,诗风飘逸的李白看不上杜甫性癖苦吟刻板沉郁的诗风,曾写打油诗讽喻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正是我本楚狂人,讽歌笑杜甫。
   
     其实杜甫既是格律诗的推动者,也是格律弊端的发现者。杜甫晚年可以写了不少“别格”,著名的《望岳》就是压的仄声韵。清王轩《声调谱序》云:” 杜甫以为作诗应“方驾屈宋”,不应作“齐梁后尘”。这些论调,虽然仅见于片言只语,都分明看得出他们在诗的辞藻及思想内容两方面,都主张恢复到魏晋以上,直到《诗经》、《楚辞》。(据施蛰存《唐诗百话》)杜甫也是主张复古的。后来更有白居易等人掀起新乐府运动,实际上也是一场复古运动。
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立志扫荡诗坛的积秽,摆脱盲目追求音韵圆美。要使诗歌具有激情和生气。有人哂笑四杰,杜甫很是不平,厉言痛斥,写了下面的绝句。
               杜甫 〔唐代〕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诗中既明确地肯定了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又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一叶障目而讥笑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文将传之久远,其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

   据“十五居士”提供的数据,唐诗中完全符合格律的不到1%,这就是说,如果严扣格律,唐诗中真正的格律诗不足1%。格律诗不但少得可怜,也不是唐诗中的亮点,即使格律诗的佳作,也没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静夜思》等非格律诗那么鲜亮。有人所说:合律的诗大体雷同,千人一面;不合律的诗千奇百态,千娇百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4 1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律严未必是好诗,好诗未必死扣律。据王力先生研究,律诗在唐朝中唐之前,无所谓平仄一定要对,一联与一联间一定要粘。这是中唐以后渐严起来的,宋人还有犯拗的,包括苏东坡都有犯拗不合律的,律诗不许犯出律犯拗,是从宋以后的科举考试才严起来,要求不准有失粘失对的,于是粘对成为金科玉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4 10: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可笑的是,后世旧体诗研究者无法解释和接受杜甫、王维、刘禹锡等伟大的诗人在格律诗中还有“失对”、“失粘”这类现象,于是创造了这么一个理论,说在中国律诗中本存在有“拗体律诗”一派,字还是五言或七言,但平仄并不讲究要相对。这是一种为“哲人讳”的心理,也是一种“削履适足”的自欺欺人的诗歌评论方法。哲以为是后世诗歌研究和创作者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诗歌创作的本质,目光只停留在宋诗的基础上,将“粘对”奉为金科玉律,偏重于诗的形式而不是内容。律诗不许犯出律犯拗只是有宋一代的标准,但这个标准并不应该成为诗创作的普遍标准,在诗歌创作上“以今轨古,以古轨今”都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科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4 1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其形式都是为内容所服务。形式再好,内容糟糕,依然是一堆垃圾。反之,内容若佳品,形式就可以为之改变。否则,只会被形式所束缚,做了形式的奴隶。联系到诗词创作,我们应该牢记《红楼梦》中林妹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若真得了奇句,便是平仄虚实不合,也是使得的。”古人尚能见识如此,况于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4 22: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受益匪浅,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7 10:5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又在乱写了。经常这样吗?

点评

明知是乱写你还要看,真是.......。  发表于 2021-4-28 1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8 11: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支持!

点评

谢谢回复,谢谢理解。  发表于 2021-4-28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17: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极其讲究格律,他的偶像李白,却写了一首极其不讲究格律的诗,却也成了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李白的这首诗,就是《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因为这首诗全篇不对仗,有的读者认为这首诗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律诗,只能算是古体诗。然而,在《唐诗三百首》中,却毫不犹豫地将这首《夜泊牛渚怀古》,列到了“五言律诗”的行列中。
为什么李白这首不对仗的诗,能成为一首经典的千古佳作?难道仅仅因为他是李白?其实,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有韵味。
牛渚,是一座山的名字,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县西北,其北部为采石矶,突出江中,与北岸的横江浦隔江对峙,形势险要,是舟行险地。怀古,其实并非仅仅是怀古,还有一层意思是以古喻今。李白在这首诗的题目下,还写了一个小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据《晋书》中的《谢尚传》、《袁宏传》记载,谢尚,字仁祖,曾多次为将军;袁宏,字彦伯,有逸才,曾作《咏史》诗。谢尚镇守牛渚的时候,在一个月夜,与部下乘舟游江,听见有人在江上吟咏,“声既清朗,辞又藻拔”,便将此人邀请到自己的船上,两人谈论到天亮。这个吟咏的人,就是袁宏。因为谢尚的举荐,袁宏“自此名誉日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9 08:5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律诗不成熟,李白这首诗,是符合标准的 。“以古行律”,以古体诗的写法创作律诗。这就在于,“律调”。对于后人,不应轻率认为,“这首不对仗的诗,能成为一首经典的千古佳作?”。不是随意写八句就算律诗。

点评

替大诗人擦屁股,文过饰非,实行双标,小文人最在行。你说不算就不算?你是谁啊?  发表于 2021-4-29 0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5 22:31 , Processed in 0.08995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