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温雅

喻诗意之维度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4 20:2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雅 发表于 2021-6-24 15:38
我们现在看王子居最早的诗作时,其实已经非常注重以情染象了,如:

青林

青林
日隐江天际,霞映青光林。
水走尘烟下,缥缈人伤神。

这首诗,格律有问题。
写文、写诗,都要重视基础。
对其作者,不了解。不过多讨论了。
其实,谁的知识如何,读其少量文字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25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愈提出来的不假,但宋人没发展它吗?
难道一个事物一个提出来之后,后人就再也不能发展它了?照这个思路,自从孔子提出赋比兴之后,屈原就不应该写离骚,而是要写赋比兴。
任何理论在历史中都是发展、变化的,学者的使命是发展它,而不是维护它静止在那儿一成不变。

看你的头像应该十分年轻,孩子,如果你拘泥于一句固定的话,而看不到更多对它的论述,当你看到一首诗,对谁不服气就去挑他的格律,你有没有想过这不是近体格律,而是一首古绝甚至只是古诗?你正在犯论坛中年轻人通有的毛病,对一首古诗、古绝用格律来评判,这是很幼稚的。

你连这首诗究竟是古诗,古绝,近体诗都没搞清楚,就用格律来说话,这种态度已经不是学术讨论的态度了,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你就会像那些杠精一样,只顾抬杠了。

另外,你始终把眼睛盯在韩愈的话上,而看不到宋人和历代学者对它的发展,这种学习认知方法很有问题,即便宋人对韩愈的话没有发展,这个时代对这个概念就不能发展了?这就是你的局限性所在。

即便你一定要把理解停滞在韩愈的阶段,这并不能阻碍当代学者对这个概念继续发展、填充,因为文这个概念,历代都有,唐宋元明清和现代都有不同的文,当代学者当然不会被你和韩愈局限在“先秦文”这个狭隘概念里打圈圈。

你想局限诗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你的眼界太狭窄了,被一个古代名词所局限,不能突破,不敢打破藩篱,扭扭捏捏,像个小脚女人,只能一步一步挪,跑不起来,

打开自己的眼界吧,年轻人,别动不动就说一首诗不合格律,因为凡是不注明本诗用哪个韵的诗,都可以不是近体格律诗。这个教训,在其他论坛中有不少诗人都经历过了。

放开自己的思想,拓宽自己的思路,别被一句话的解释中的一句解释所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26 05:5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雅 发表于 2021-6-25 10:27
韩愈提出来的不假,但宋人没发展它吗?
难道一个事物一个提出来之后,后人就再也不能发展它了?照这个思路 ...

1、

你什么意思呢?我说过“没发展”吗?
先秦到唐朝、到现在,你知道多少年吗?
没有“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
比如,楚辞之中,有赋比兴。举例:香草美人。
宋诗,也是以唐诗为基础。

2、

离开历史背景,你怎能真正理解?
以文为诗,和唐宋古文运动,很有关系。
“古文”这个概念,最早是韩愈提出。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可知,“古文”这个名字,虽然唐朝才有,但其中的“文”,也就是以文为诗中的“文”,不是从唐朝开始,而是从先秦。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现代人理解以文为诗,也要追本溯源,从先秦开始。

宋代,以文为诗,已经很普遍了,议论化、散文化。至于清代《古文辞类纂》,选取的从先秦时代,到清代的古文名作: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可知,先秦文化是基础。
以文为诗,不是单纯模仿古人,而是效法其精神。“本立而道生” ,怎能受到局限?

3、

古体诗,想写好,比格律诗还难。
写出有古韵、有立意的古体诗,谈何容易?不懂格律,想写好古体诗更是幻想。
这是回溯的过程。清楚了解格律诗,以此过渡或起步,才能写好古体诗。你连唐宋的经典作品,都不懂得,怎么能写好古体诗呢?

我的年龄,不在讨论范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5 17:43 , Processed in 0.08609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