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回复: 0

【辞 赋 骈 文】- 怀 瑾 握 瑜 - 译 英 诗《 Guiltless Heart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1 15: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译作 于 2024-5-11 15:34 编辑


【辞 赋 骈 文】- 怀  瑾  握  瑜 - 译 英 诗《 Guiltless Heart 》


       弗朗西斯 · 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受宫廷阴谋逐出宫廷,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1626年3月底,培根由于身体孱弱,在实验中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一.    原           文  /  中      译       文  /             




           Guiltless Heart   
                                          —— Francis - Bacon(UK / 1561-1626)
             怀  瑾  握  瑜

                                         —— 原 作 / 弗朗西斯 · 培根 ( 英 / 1561-1626  )
                                             —— / 翻 译 - 李世纯 - 中国 长春 - 2021. 10.  18




The man of life upright, whose guiltless heart is free
From all dishonest deeds and thoughts of vanity:

心若芷萱珠玑不御,正直为人,虚怀若谷


The man whose silent days in harmless joys are spent,
Whom hopes cannot delude, nor fortune discontent;

恬淡静怡不觊不觎,风禾尽起,韬光逐薮


That man needs neither towers nor armor for defense,        
Nor secret vaults to fly from thunder's violence:

盖无须谨防门户坚壁高筑


He only can behold with unaffrighted eyes
The horrors of the deep and terrors of the skies;

纵天崩地裂,波澜不惊无非过目一景;


Thus scorning all the care that fate or fortune brings,
He makes the heaven his book, his wisdom heavenly things;

睥睨时运顺逆,作而不辞;视天地星际,掌中卷书,心智秘籍


Good thoughts his only friends, his wealth a well-spent age,
The earth his sober inn and quiet pilgrimage.

且交友良思结盟益想;认年不虚度,己之财富;乃至人世,
乃至人世!
呵呵,朝圣之旅,歇息歇息,休闲客栈,而已而已。










二.   译        注  /  译     后    感



1'.     首先,特别鸣谢:
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a   本作主要参考文献 b

1.     原作一曲英雄双行体,主题立意鲜明直白;达观人生,大手笔,大视野,大胸怀;堪称实至名归,彪炳史册,名作名家划时代

2.     此处词义:
可理解为:她让我想到 ... ... / 看似一幅画面浮上心头 / 宛若一朵百合映入眼帘 ... ...

3.      
翻译至少该是工笔,不是写意,更不是素描,同时,翻译应该不是演义,不是改写,更不是所谓“再创造”;翻译应是:始终、一切,以原文做规范、做楷模,做样板、做靶标,不褒不贬、不偏不倚、精准到位,再塑造、再铸造,无毛刺、无砂眼、无装饰,无添加,多维、模拟、仿真,再现原文主题内涵、主题表现艺术(修辞)、主题外延张力最大化;中外互译,的确也像描述某哈姆雷特:参考信息可有百个、千个,而最终采信、确认、依据信息只有一个——那个唯一原始文本,那个唯一真实哈姆雷特;中外互译,不是中外演绎、中外戏说;中外互译须恪守忠信、顺达、雅合三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分主次,相对独立,不容短板、互为鼎立;在理解原作阶段,恪守不符原作语种语法不采信,不符原作语种语法、目标语言再达、再雅不采纳;在译成目标语种阶段,则不拘泥目标语种语法;翻译永远是请示,不是诠释,永远为作者、读者、自己,在人格、才识、品位三项负全责;中外互译,归根结底,人文互译;古今中外,所有词典,辞书,仅用于说明解释、学习研究人类语言,不汇集收录、制约规划人类语言,他们只是语言小岛,不是语言大海;一个单词、一个文字,无论中外,其真正含义、生命活力,不仅在专家学者辞书、词典、时尚强大线上机翻,不仅在词法、句法、语法,更多体现在实地、实践、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中语言、语句、语境、篇章字里行间;翻译该是笔者言者原始文本语本互译,无需只字传闻轶事,臆想臆断,沉浸植入,装裱配饰;翻译要完美原意,须同观原作视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译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传递,原意传递要完美,其载体修辞,修辞差异切换、对接,不可或缺

4.     本
作译文尚有无奈数笔,期待更多诗友译友,为宣誓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国翻译,中国汉语,无出其右,深入探讨,积极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 16:45 , Processed in 0.07230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