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0|回复: 14

你永远无法将汪国真逐出时代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9 22: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0 编辑

                                                           你永远无法将汪国真逐出时代

    4月26日凌晨,国内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不幸逝世,享年仅59岁。汪国真在上世纪90年代因《年轻的潮》等系列诗集风靡一时,形成席卷国内流行文化圈的“汪国真现象”。
    始料未及,对于诗人的早逝,网上一边是如潮而至的哀悼与回忆,另一边是汹涌澎湃的批评与反思。对汪国真表示好感的人,夹杂着自己对已逝青春的纪念。有些人说,琼瑶的小说、三毛的散文、汪国真的诗歌以及庞中华的字,构成了人们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共同记忆。但也有些人至今仍对汪国真诗歌的流行感到痛心疾首,认为汪诗是“鸡汤鼻祖”,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贫瘠的现实。持不同观点的人迅速站队、聚讼纷纭,让这位早已退出公众视野的诗人,又一次走进舆论的风口浪尖。
    我认为,双方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又都存在一定偏颇之处。认可汪国真的人,并不一定赞赏他的诗歌作品,而更多是对既成事实的一种追认。许多人其实是把自己的情感带入其中,感念汪国真给他们带来一段美好回忆。也因如此,才会有人不顾汪诗的实际水平而给他戴上“大师”桂冠。另外一部分人则是抽离了这种主观情绪,从作品的文学价值本身来对汪国真进行批判。从这个角度而言,汪国真不仅当不起“大师”的称号,而且其诗作的艺术水准确实让人难以恭维。哪怕是有些感念汪国真的人,也不否认其诗作存在浅白与稚嫩之处。
    这里还涉及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一方面,有人认为只要作品畅销就代表被读者认可,而只要被读者认可,就代表其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艺术评判标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以一时畅销或流传与否作为根本标准。例如,不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在未获奖前知者不多或乏人问津,但这并不能抹杀作品的光芒。另一方面,那些批评汪国真的人,却又有意无意地用较高的艺术评价标准来审视其作品,而忽视其诗作乃属于大众文学的事实。这对汪国真来讲,显然有失公允。若是如此,国内又有多少号称纯文学的作品,能够经得起这些评论家们的挑剔?
    至于有人批评汪国真诗作是“鸡汤”文学,是在向读者兜售虚假温暖,这也不是一个客观评价。汪国真的诗歌固然浅白,但并不虚伪,更不像当下有些作家那样刻意地去迎合市场和读者。从汪诗流传的路径看,恰恰是读者选择了汪国真,而不是汪国真把自己炒作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导师。所以,如果说汪诗的流行体现了那个年代思想的贫乏,那也不该怪罪到汪国真头上,更没有理由让一个诗人背负如此沉重的精神枷锁。
    当然,我并不同意上世纪90年代是文学与思想的荒漠这个说法。当年固然有汪国真、席慕容等通俗文学风行一时,却也有许多好的作品问世,国内外文学经典也不再像以往那样难以觅求。那些年头,固然有些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面前迷失了方向,发出人文精神沦丧的哀叹,同样也有思想的春潮在涌动,让人欢欣不已。那时候,许多人在阅读汪国真、席慕容的同时,也在阅读其他经典作品,并没有放弃更高远的文学追求。道理就是这样,任何时候,只要人们不放弃对文学与思想的探索,就不难找到一条通过知识殿堂的道路。
    围绕着汪国真去世而产生的这场文化争论,实则反映出,到今天仍然有些人瞧不起大众文学,漠视大众文化的启蒙作用。事实上,好的大众文学、畅销书也可能蕴藏着思想的种子,一些被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假以时日或许将成为经典。譬如金庸武侠作品今天已经成为大学专业研究的对象,这在当年又有谁能想到?
    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你永远无法将汪国真逐出这个时代。汪国真的诗作水平有限,但至少在大众文学领域,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记事本里,汪国真已成为无法绕开的存在。这一场喧嚣的文学争论,诗人已经看不到了。如果今天仍难以“盖棺论定”,不妨耐心多等待些时日。此刻,对一个未曾伤害过这个世界的诗人表示哀悼,或许才是对文学应当保持的一种敬意。


注:前两天,看到有有悖于伦理的帖子跟进,被我删了!我不知跟帖者是何意思?斯人已逝,无论他的贡献多大,成就多辉煌,影响如何,无论文学批评如何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对逝者应有的尊重和最起码的人道主义总归应该有吧?!让时间去证明一切吧!母亲节了,祝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节日快乐!(图片来自若兮个人收藏)
                                                                                                                                                                                  ——若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0 09: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0 编辑

一分为二,是好,全面,我支持。要么是白,要么是黑,两个极端,事情没那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0 14: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2: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1 编辑

编发此文只为尊重、悼念逝者,敬畏文学也包括诗歌,希望诸位朋友跟帖慎重,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15: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1 编辑

编发此文只为尊重、悼念逝者,敬畏文学也包括诗歌,希望诸位朋友跟帖慎重,问候! ...[/quote]
是的,我很谨慎。诗歌或许就是一种品质,我对它充满敬畏。其实两种极端看法,我都不赞成。折中,我也不认同。汪国真就是汪国真,和他的诗一样,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客观存在的。拔高、或贬低、或采取折中,都是人的心态。只要不亵渎诗人和诗歌,你就是一个真正敬仰诗歌的人。问好丹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15: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1 编辑

是的——“你永远无法将汪国真逐出时代”。或者说“你永远无法将汪国真逐出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22: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1 编辑

中肯的评论,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7 1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1 编辑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9 22: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1 编辑

北国的风沙迷了眼
像南粤的木棉,覆了雪
花落了,明年再开
可过了今年,不见了雪
           —————悼念汪国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08: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1:41 编辑

对于你,我只能是一颗
无言的星
在深邃的天庭
静静地闪烁
闪烁,却不是为了诱惑
只为了让那皎洁的光
照亮你
也照亮我
照亮一道纯净的小溪
照亮一条清澈的小河
——《让星星把我们照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8 02:57 , Processed in 0.08197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