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2|回复: 4

现代的孔夫子:胡适肖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9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的孔夫子:胡适肖像


??现代的孔夫子:胡适肖像
  ——读《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
  
  
  在广州中大的时候,常常去附近的文津阁学术书店闲逛。文津阁书价一般六折,而书的品相却甚好。一日买得罗尔纲所著的《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罗尔纲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史、晚清兵制史尤有精深的研究,主要论著有:《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史论文集》、《李秀成自述原稿注》、《湘军兵志》、《绿兵志》等。1930年代,罗尔纲入胡适门下,一边辅导胡家两个公子胡祖望、胡思杜的学习,类似于家庭师的角色;一边整理胡适父亲胡传的遗集、校正和整理《聊斋全集》。
  
  初进胡适家门,帮助两个孩子学习,对于做过代课老师的罗尔纲并不难;胡传老先生遗稿(铁花先生遗稿分六部分,约有80万字)的抄录工作,罗尔纲在1931年3月便完成。除了因家事中途回老家一趟,罗纲先后在胡家五年。特别是从老家再返胡适家中,胡适就没有给罗尔纲什么工作了,只让他自己读书做研究。罗尔纲得以每天到北京图书馆看书,然后回家写文章。就是在这个期间,罗尔纲开始了太平天国史的研究。
  
  1943年,罗尔纲出版了《师门辱教记》,记叙了师从胡适,并在胡适家“工作”五年的实况。1993年,他又作《胡适琐记》,写的是胡适的学术研究、行政工作及生活琐事。1995年5月,三联书店将这两部书合并出版,1998年7月,三联书店再次推出增补本。按范泓先生的说法:新版《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虽谈不上“珠联璧合”,但作为当年《师门辱教记》的背景阐述和事件注脚,似可不妨看成“姊妹篇”。只是在《胡适琐记》中,罗尔纲再也不像先前那样开口必称“适之师”了,通篇皆“胡适”之名讳,给人以一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感。
  
  胡适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他在勤奋的一生中,扮演了无数的角色: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奠基者、中国现代化高等教育与高深研究的倡导者、二三十年代因发表《人权论集》而遭受国民党政府通缉的自由斗士、史学家、考证学者、外交家、文化明星等等。但从大的方面归纳来看,胡适一生的事业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开创了现代新文化运动它是中国人文传统的更新与变革,胡适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他早期围绕这一运动,在诸多文化领域里留下的著述,都是前无古人的;另一个方面是传播中国自由主义的真谛,它是近世西方文明的吸取和引进,胡适认定为“世界文化的趋势”和“中国应采取的方向。”
  
  《师门五年记》专门记述向胡适求学问道,师生相处五年情谊至深的经历。出版之后,学界评价甚高。史学家严耕望先生称“此书不仅示人何以为学,亦且示人何以为师,实为近数十年来之一奇书”。而《胡适琐记》真切细致地记述胡适的治学、从政、社会交往与生活情景,虽然世间关于胡适治学之道、生平活动的著述极丰,但由入门弟子亲撰的这两本书却角度独特。“书中,煦煦春阳的师教与虚心笃实、毫不苟且的为学组成一幅充盈师友切磋乐趣的图景。”罗尔纲在自序中说道:“我想起适之师以‘不苟且’三个字教我,使我终生感戴,受用不尽!我觉得我这一段故事,或许可以使青年人领会到一位当代大师那一条教人不苟且的教训,去做治学任事的信条吧”。
  
  我曾经在唐德刚的《胡适杂忆》、胡颂平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等书里触摸到胡适的风采,《师门五年记》又以另一角度为我们铭刻了胡适的肖像,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现代孔夫子的音容笑貌。故尔广州学者胡文辉一言谥语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无论在纯学术方面,在思想文化方面,乃至在政治参与方面,胡适的贡献和影响都无人可及,可谓国士无双。”美国学者夏志清特别推崇胡适,不仅仅因为胡适的学问渊博,更因为他立言的道德勇气。
  
  “胡适先生学识之渊博与其容忍之雅量,并世无第二人”——罗尔纲如是说。胡适最爱写的一幅对联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常人一般注意“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而忽略“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这层意思。其实上联教人求学,下联教人作人,此乃双璧之美,缺一而不可。当下某些所谓的学者好谈自由主义,但一遇到批评,便勃然而怒。胡适的宽容在此时此刻显示出巨大的人格感召力,难怪千家驹先生会说:“胡适这种宽容精神,在当代学人中我从未见第二人。”
  
  罗尔纲能够成为太平天国史、晚清兵制史的权威专家,与在胡适门下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治学的方法上,罗尔纲在《师门五年记》的“《蒲松龄的生年考》与《醒世姻缘传考证》的启示”一文中提到,通过帮助胡适完成《蒲松龄的生年考》及胡适考证《醒世姻缘传》作者的过程中,他切身体验到胡适“大胆的假设,细心的求证”的方法论。罗尔纲说“如果我的工作还有一点学术上的意义,如果我还说得上是适之师的一个门弟子,那么,我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便是在这一年里亲承师教读了《蒲松龄的生年考》和《醒世姻缘传考证》两篇考证得来的。”
  
  在《师门五年记》里“煦煦春阳的师教”一章里,罗尔纲记录了一件事,有一次,胡适读了罗尔纲的《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后,非常生气,写信给罗尔纲指出文章立论不足,并写到:“这种文章是做不得的。你常作文字,固是好训练,但文字不可轻作,太轻易了就流为‘滑’,流为‘苟且’”。胡适接着说:“我近年教人,只有一句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然后可以说三分话。治史者可以作大胆的假设,然而决不可作无证据的概论也”。
  
  胡适还经常对罗尔纲讲: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看应该再加一句,时髦不能跟!做学问最忌跟风,最忌人云亦云。1935年,胡适游江南名刹开山老殿,该寺和尚请他留言时,他的题词也是不离“本行”:“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罗尔纲后来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以考证为主,他严格按照胡适“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要求磨砺自己,勤奋踏实,埋头苦干,最终在学术领域连出硕果。成为太平天国的历史专家,名播学界。《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的一言一行的绝妙好辞,《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也颇得《论语》的神韵,展现了一位伟大的知识分子的个人魅力。
  
  
  《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罗尔纲著·三联书店1998年7月第一版·增补本)


转自: http://www.ic37.in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文学运动的领军人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给朋友们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的一座丰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2 18:51 , Processed in 0.08657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