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7|回复: 3

[散文]风景在近在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风景在近在远


??
  
  
  
   很早的时候,我很是相信法国著名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名言:生活在别处,并执著地以此证明自己生命意图的种种可能性。然而,我没有料到,在我骨子里沉淀下来的依然是对这个古城的至爱。就如有一段时间我潜心阅读的夏坚勇的《没的辉煌》,在读到《石头记》时,读一个外乡人洋洋洒洒地抒写我这座几乎与石头无缘的城市,心间除了羞愧和唏嘘之外,惟有的便是日渐淡远的风景。
  
   对这个城市我不陌生。习惯了在小城街巷里随意地走。短墙、青砖和羊肠般的胡同,墙畔晒太阳闲聊的老人,伴着烤白薯热气腾腾香味喊出的原汁原味的汴音,最朴素的生活就在你的面前音符般地流动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春秋季节,便弥漫了自黄河岸边吹来的灰尘细沙,迷迷蒙蒙,太阳有时望去就像一个未曾熟透的蛋黄。街巷很静,每当“大风起兮”或有“奥迪”之类偶尔驶过,我总是很奇怪地把胡同里微微弥漫的尘土当成这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种点缀。
  
   对这个城市,我不熟悉。时常把自己想象成千年前那个都市的某个人物,时常把自己当成一个外乡人,用平静的目光来打量这个似乎与己无关的地方。庆幸自己曾经是一名记者,每天要七转八拐到居民区采访。此时,可一览古韵风情:边按铃边吆喝的中年汉子蹬着三轮儿一路狂颠;一群叽叽喳喳的孩童不客气地把你挤到路边又叽叽喳喳而去;手拿带有塑料绳编织套装浓茶的罐头瓶儿的大爷,手提或肩挑一两个鸟笼悠哉游哉......他们面带着一种不知来由的平静、优越和随遇而安的不羁,这种风景在这个古文化积酿甚深的城市中日日流动。作为一个路人,一个操着异乡口音的路人,你陌生的面孔也是他们的风景,只是他们没有观赏你的兴致。尽管你有时也会听到他们善意的提醒:孩儿,你车上的东西掉了。
  
   也曾尝试着刻意地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兄弟或者儿孙,没有距离感、没有过程感地走近他们,走进他们流淌的生活中去。可最终,总是情不自禁地走出风景,继续远离他们。作为一个并不拥有纯粹古城文化的人,骨子里的东西与他们不会走进同一条河流,真正的风景不可重复,只能相邻,就如无法摹拟的爱情形式,谁也不打扰谁。于是,会很自然地加重异乡人的感觉。
  
   于是,卞之琳先生的《断章》里的句子很自然地浮现在脑际,很自然地想起偏居一隅的繁塔。
  
   记得看繁塔是在无意间。在迷宫般的街巷里穿行,目光越过无奈的院落,便定定地落在了那个古朴有加的庞然大物身上。后来,有幸走进那个院落,赭黄色的塔体,院落中随意绿着的灌木,塔体冷静的围栏与周边低矮的民居保持着天然的默契。我不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也许同很久以前读过的史铁生的那本散文集有关。扉页的彩照里,他的左胳膊轻轻地搭在轮椅靠背后面,真诚地笑着,那本书里有他很著名的文字:《我的地坛》。
  
   我一直有一个固执的念头:古城的气息是相通的,包括史铁生的文化背景和我脚下的这座城市。地坛是属于史铁生的,繁塔是属于我这个城市文化人的,那些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是属于我们每一个含泪或是微笑、与生活真诚相拥的人们的。
  
   第一次拜谒繁塔是和当时的女友在一起。她自小生活在它的旁边,于是很自然地成为我的向导。我们拾级而上,她雀儿般细述着儿时的趣事。繁塔寂静,塔外的香案里有厚厚的香灰。塔门有“铁将军”把门,不得而入,欲怏怏而返时,女友把我领到了塔背后,原来这里有一小门。沿级而上,梯道黑暗,想着那几千尊佛在安详地等待拜谒,心里竟有了几分凝重。到第二层的塔,两侧的墙壁光滑,借着亮光看,依稀可见“男女弟子善施”的字样,想千年风雨濡染,这佛祖究竟庇护了几多纯真的心?临出塔时,女友扯了我一下,原来佛祖面前竟有人拜谒,是一老妇人,投足之势极为虔诚。那妇人看到我们也很吃惊,大概想不到这里会有现代青年男女。询问之下,她竟是专程从曹门外三教堂步行而来的,有十余里呢。她说这里的佛祖灵验。我知道这个城市有很多香客,如相国寺、延庆观、白衣阁等处,初一、十五甚是热闹喧嚣。那妇人告诉我们:信佛祖吧!会保佑你们的。我们只是笑,不置可否。
  
   究竟谁是这里真正的风景,不得而知。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风景里。面前的繁塔寂寞,我们在此的一个多小时,仅见两三个香客,面对佛祖,喃喃做声,不知所云,据说是在还愿。愿与非愿,缘由心生。一切的一切都是载体,谁也不会在意多一个或者少一个。临出塔院,我没有再回头。这里太寂静,不知地坛是否也如此?史铁生现在可以坐在自己的家里,安安心心地敲出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字,不必再摇着轮椅到地坛胡思瞎想。想来这世间原本如此,热闹与寂寞同在,正如林间的风与天上的云,不过是一个时段的代名词。
  
   我不知道,究竟是人点缀了风景,还是风景点缀了人?
  
   古城有菊,菊花为市花,年年有盛会。菊会期间,真正的古城人是很少去看的,并非吝惜那不菲的门票钱,而是那与菊格格不入的气息。我也领外地的朋友看过多次,除了一些落入俗套的“病菊”造型之外,尤其对那些穿着非明非清服装、伴着劣质音响放出的音乐抬着游人赚钱的“轿夫”反感。人淡如菊呵,他们俗气的笑脸与那个季节的花朵在一起,倘陶老夫子有知,不知做何感慨?然而,细细想想,觉得自己未免太过于“较真”了。对于他们来说,游园是别人的,花朵是别人的,风景是别人的,历史也是别人写就的,他们活的就是现在,凭自己的力气赚钱。
  
   熟悉的地方总是没有风景的。对于一个憧憬生活的人来说,此处是没有生活的,心所向往的生活总在别处,总是为生命的激情与梦想寻找方向。举目四望,平庸总是真实地包围着我们,生命的内容总是处在一种无可奈何的复印状态,想要更改,只能苦苦地跋涉在奔向别处的旅途中......
  
   然而,别处真的能让人想象的生活定居吗?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近乎俏皮的机智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永恒的悲剧性冲突。就生活而言,真正的生活应当永远在别处。别处永远是梦想,当生活在彼处时,梦想和诗的风景又在此处了。没有梦想的生活是可悲的,同样可悲的是仅仅依靠梦想生活。那么,穿行于梦想与现实之间,是不是最佳的生活姿态呢?
  
   生活在别处,风景在此处;生活在此处,风景在别处。我不知道风景和生活哪个更近哪个更远。
  
   不问也罢。正如我依然读不懂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小吃,这个城市的人,这个城市的历史,它们是我既近又远的风景。面对它们,我的生活在此处也在别处。我只能像众多的母亲对自己成家后的孩子所说的:好好过日子。



转自: http://www.iceach.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过日子:sun: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朴素而真实的情感。祝福小城,祝福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在别处,并执著地以此证明自己生命意图的种种可能性。
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2 19:00 , Processed in 0.09508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