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9|回复: 1

诗歌创作中繁复的间接认知 陈泽亮(安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2 12: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创作中繁复的间接认知
陈泽亮(安徽)

        纵观许多的现代诗,为什么它们不能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呢?
         在我看来,就是没有诗味。
         什么是没有诗味呢?
         就是不能从日常的客观事物中捕捉住诗感,创造出诗意。
         为什么捕捉不住诗感,创造不出诗意呢?
         经过大量的文本考证,我认为,就是因为写者思维的简单性所导致。
        这种思维的简单性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思维的感知直接性。
        比如,诗网上有一首题为《秋蝉》的习作:

        它一直在树上
        看不清在哪一点上
        从早到晚不停地叫
        没有人去在意
        只是我在听
        像极了我早出晚归的发动机声
        它也是没办法
        毕竟生命只有一回

        这首习作就是属于思维的感知直接性。
        "从早到晚不停地叫"是感觉的直接性;"没有人去在意/只是我在听/像极了我早出晚归的发动机声/它也是没办法/毕竟生命只有一回"是感知的直接性。
        这种感觉与感知的间接性就导致了习作的无味性。
        因此,这个习作根本没有诗感、没有诗意、没有诗境。所以,它不是真正的诗文,只是分行的文字。
        二是思维的认知表层性。
        比如,诗网上有一首题为《天空》的习作:

        黎明是静谧的
        霞光的藤蔓被飞鸟
        偷走

        美女看见池塘荷花
        摇曳
        楼阁的倒影

        晨曦露出笑容
        步入植物的掌声里
        白羊般的云
        寻找迷失的家园
        
        诗节五"晨曦露出笑容/步入植物的掌声里/白羊般的云/寻找迷失的家园"中的"白羊般的云/寻找迷失的家园"是作者对云的间接认知,比那种只写"云像白羊"的直接认知上了一个台阶,有了点诗感,但诗意还不是太浓、诗境还不是太深。因为"白羊般的云/寻找迷失的家园"只是作者对云在间接认知上的表层性理解。
        如何改变这种思维的简单性呢?
        方法就是创造繁复的间接认知。
        如何创造繁复的间接认知呢?
        在我看来,写者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顿悟式间接认知;二是反常式间接认知;三是多维式间接认知。
       当代著名诗人作家老井先生所创作的《八公山下,草木成炭》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很值得广大诗写者学习。
        他在诗文中这样写道:

        打好煤眼,装上雷管炸药
        将一跟长长的跑线拉到几十米开外
        躲炮的瞬间,突然想起我们的洞子
        已经掏到风声鹤唳的古战场下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公山下,草木成炭
        炮响过后,岁月嗓子里憋了上亿年的那声委屈
        终于痛快淋漓地释放了出来

        炸药的钢刀向四处猛砍
        士卒们炭化的身躯呼啦地倒下一大片
        雷管的利箭嗖嗖地射向乌黑的关隘
        有的可能弹回来。野蛮岁月和文明时代的
        双重耳光,很响地扇在拒绝进化的岩层上

        把地面的一场战争,挪到负八百米深处进行
        把冷兵器时代的砍杀声
        用新时代的器具还原
        炮烟缓慢地散开,若干匹舞着狼牙棒的
        连环马,向我们压过来
        通风机吹出科技狂暴轻易就取消了
        这些白盔白甲的武士
        蛮荒岁月对新时代的反攻瞬间
        世纪迷雾般消散

        诗节一中"打好煤眼,装上雷管炸药/将一跟长长的跑线拉到几十米开外/ 躲炮的瞬间,突然想起我们的洞子/ 已经掏到风声鹤唳的古战场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下,草木成炭/炮响过后,岁月嗓子里憋了上亿年的那声委屈/终于痛快淋漓地释放了出来"是作家的顿悟式间接认知。
        其中,"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下,草木成炭"是作家从历史时空转向现实时空的顿悟式间接认知,通过这种时空转向的顿悟式间接认知,作家创造了诗歌意韵,丰厚了诗文内容;"炮响过后,岁月嗓子里憋了上亿年的那声委屈/终于痛快淋漓地释放了出来"是作家从生理视角转向心理视角的顿悟式间接认知,通过这种视角转向的顿悟式间接认知,作家既展示了诗景,又创造了诗感,更抒发了诗情。
        诗节二中"炸药的钢刀向四处猛砍/士卒们炭化的身躯呼啦地倒下一大片/雷管的利箭嗖嗖地射向乌黑的关隘/有的可能弹回来。野蛮岁月和文明时代的/双重耳光,很响地扇在拒绝进化的岩层上"是作家的反常式间接认知。
        其中,"炸药的钢刀向四处猛砍"是作家对炸药的反常式间接认知;"士卒们炭化的身躯呼啦地倒下一大片"是作家对炭片的反常式间接认知;"雷管的利箭嗖嗖地射向乌黑的关隘"是作家对雷管的反常式间接认知;"有的可能弹回来。野蛮岁月和文明时代的/双重耳光,很响地扇在拒绝进化的岩层上"是作家对开采的反常式间接认知。
        把炸药比作向四处猛砍的钢刀、把炭片比作士卒们炭化的身躯、把雷管比作嗖嗖射出去的利箭、把开采比作在推进岩层的进化,这些都是陌生化的表达,这些陌生化的表达,就是反常式间接认知。
        通过这种反常式间接认知,作家在普通中挖掘了诗意,在紊乱中建立了联系,在野蛮中找到了文明。
        诗节三中"把地面的一场战争,挪到负八百米深处进行/把冷兵器时代的砍杀声/用新时代的器具还原/炮烟缓慢地散开,若干匹舞着狼牙棒的/连环马,向我们压过来/通风机吹出科技狂暴轻易就取消了/这些白盔白甲的武士/蛮荒岁月对新时代的反攻瞬间/世纪迷雾般消散"是作家的多维式间接认知。
        其中,"把地面的一场战争,挪到负八百米深处进行"是第一维度空间转换的间接认知;"把冷兵器时代的砍杀声/用新时代的器具还原"是第二维度时间转换的间接认知;"炮烟缓慢地散开,若干匹舞着狼牙棒的/连环马,向我们压过来/通风机吹出科技狂暴轻易就取消了/这些白盔白甲的武士"是第三维度力量转换的间接认知;"蛮荒岁月对新时代的反攻瞬间/世纪迷雾般消散"是第四维度命运转换的间接认知。
        通过战争与生产、历史与现实、落后与先进、野蛮与文明四个维度的间接认知,作家既拓展了诗场,又增添了诗彩,更创新了诗具。


 

作者简介:
        陈泽亮,中共党员,国际诗人,诗歌评论家,英诗翻译专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南市文学评论家协会会员,中诗网特邀编辑,新西兰文学联合会《澳洲讯报》编辑,《西北凤凰诗社》社长,曾在《人民日报》《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四川人文》《山东诗歌》《长江诗歌》美国《海华都市报》菲律宾《世界日报》新西兰《澳洲讯报》等网站、杂志、报纸、平台等发表诗歌四百多首、 诗评一百四十多篇、短篇小说二篇、散文评论一篇,小说评论两篇。诗观: 诗是奔向远方孤独的激情, 诗人用激情把一杯水酿成了一杯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3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陈老师赐稿!您辛苦了,给您敬茶慢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19 19:02 , Processed in 0.0720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