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5|回复: 6

[日常交流] 宦海浮沉看王勃 作者/朗诵:原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7 22: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禹之花 于 2022-3-17 22:56 编辑

https://mp.weixin.qq.com/s/grk1rqZ3gEmjdTn1aTWK1g
宦海浮沉看王勃
作者/朗诵:原声


人才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兴国之要,中华五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皆因人才辈出。回望历史:有恒学经年老来得以成就,有博学深研青年及第登科,更有家学传承少年横空出世。唐朝文学家王勃便是家学成名的杰出代表。


他6岁能诗,且诗文英迈,被称为神童;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撰写《汉书注指瑕》十卷,并指出颜师古书之误处;十岁饱览六经;十二至十四岁学《周易》《难经》《黄帝内经》;十六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文官七品),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并推为杰首,被称为大唐奇才。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绝句。


少年才俊,仪表堂堂,初登朝政,王勃便得到了唐高宗的儿子沛王李贤的欢心,经主考官介绍,王勃担任了沛王府修撰,陪王子读书。


作为朝政最年轻的命官,王勃未冠而仕。然而,过早拥有未必是好事,因为朝庭不是家,各种利害充斥官场,从书中走来的王勃纯真任性,最终被诗外所伤。


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李贤弟弟)两个皇子斗鸡,王勃为给沛王助兴,随手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采飞扬,汪洋恣肆,通篇有奚落英王之意。


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里,阅后圣颜不悦,大为震怒,连声说道:歪才,歪才,纯属挑拨离间,随将王勃逐出长安。就这样满腔仕途之愿的王勃被他的一纸戏文毁于一旦。


宫廷被贬,志气受挫。为排解胸中郁闷,王勃到蜀中游学。然而,他还是渴望有朝一日能再次回到长安。


咸亨二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为虢州司法,因王勃知医识药,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


王勃在虢州担任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被通缉,他竟然将罪犯藏匿起来,后又怕事情败露,将曹达杀死,结果犯了死罪被投进大牢,幸遇大赦,王勃才免遭一死。


王勃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其官职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越南北部)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


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可他已心灰意冷,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他觉得亏欠父亲,对不起父亲,罪不可恕。



王勃思父心切,高宗上元二年秋天,他踏上了探父谢罪之路。王勃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一日他路过洪州,也就是今天的南昌,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后大宴宾客,便前去拜见。


然而,这次宴请另有隐情,阎伯屿想在大家面前展示他女婿的才学,并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


宴上,阎伯屿假意拿出纸笔请大家作序,众人都晓其中用意,便客气推脱,唯有王勃不知就里,接过纸笔便做起文章。


阎伯屿很不高兴,便以更衣为名转入帐后,命下人去看王勃到底写了什么?


当他听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不过如此。


当他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便低头沉吟不语。


而当他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竟不顾身份从帐内冲出,大声赞道:“真乃天才,当垂不朽!”


王勃即兴而作的《滕王阁序》字不加点,一气呵成,艳惊四座,满堂喝彩。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全序773个字,40个成语,其中29个成语属王勃独创。

全序属对严谨,音韵至美,声律词采如同天籁;集铺排、描摹、叙事、抒情为一炉;打破一般骈文模山范水的雕琢旧格,被称为千古第一赋。

上元三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当他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当读到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连声赞道:“好诗,好诗!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
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长叹,“可惜,可惜,可惜!”


27岁的王勃走了,他留下了千古雄文,也留下了经年悔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败皆因文采。

王勃的教训是深刻的:

他的斗鸡檄文,一可看出王勃不懂政治。宫廷无小事,倾向便是立场,皇权向左,右行必引杀身之祸;二可看出王勃不守文规。檄文在当时乃用于征召,公告、声讨、揭发罪行的文书,王勃小题大做,必食檄文之果;三可看出王勃不会和解。斗鸡纯属儿戏,儿戏必有输赢,作为皇子的侍读应劝说和解,而不该厚此薄彼,以致被扣上挑拨离间的帽子。

而他私藏官奴,乃窝藏包庇之罪,看出王勃不懂法律;最后将官奴杀害,更是恶之大罪。

王勃两次被贬,客观上有封建王朝皇权至上的因素。主观上则因他年少轻狂,不谙世事,恃才傲物所致。


观古看今,今天王勃之现象并不少见,且大有过之。高分低能者有之,高技低品者有之,高艺低德者有之。以分代德,以技代德,以艺代德,把金钱作为学习、技术、艺术、乃至专业、行业的驱动力和唯一目的。由此导致意识变形,观念变形,品质变形,行为变形,人设崩塌。不尊不孝不敬;无礼无信无誉;自私自大自狂。为爱豆打卡,为偶像消费,为“娘炮”包装,饭圈、粉丝圈、娱乐圈,各种社会乱象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立艺必先立德,人都没做好谈何做事?

王勃在中国诗坛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人们被他的诗文所吸引,被他的才华所震撼,而对他的品格缺失却往往被忽略,正是由于他品格的缺失,才毁了他的一生。这对今天孩子的成长,文化领域的艺者,以及医、教和市场经济中行走的人们,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王勃最终葬身于大海,准确的说是葬身于宦海,因为没有他宦海沉沦,就不会有他父亲被贬,自然也就没有他跨海探父。

纵观王勃的一生发人深省:
宦海浮上在于文,
宦海沉下在于人,
浮上沉下皆因品,
人品为根方立身。

令人欣喜的是:在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指引下,一批批新时代青年在健康成长,他们正担起国之重任,创时代辉煌,全方位立体绽放。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期,可盼,可成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3: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兴国之要,中华五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皆因人才辈出。回望历史:有恒学经年老来得以成就,有博学深研青年及第登科,更有家学传承少年横空出世。唐朝文学家王勃便是家学成名的杰出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3: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6岁能诗,且诗文英迈,被称为神童;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撰写《汉书注指瑕》十卷,并指出颜师古书之误处;十岁饱览六经;十二至十四岁学《周易》《难经》《黄帝内经》;十六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文官七品),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并推为杰首,被称为大唐奇才。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绝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3: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才俊,仪表堂堂,初登朝政,王勃便得到了唐高宗的儿子沛王李贤的欢心,经主考官介绍,王勃担任了沛王府修撰,陪王子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3: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朝政最年轻的命官,王勃未冠而仕。然而,过早拥有未必是好事,因为朝庭不是家,各种利害充斥官场,从书中走来的王勃纯真任性,最终被诗外所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3: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李贤弟弟)两个皇子斗鸡,王勃为给沛王助兴,随手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采飞扬,汪洋恣肆,通篇有奚落英王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3: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里,阅后圣颜不悦,大为震怒,连声说道:歪才,歪才,纯属挑拨离间,随将王勃逐出长安。就这样满腔仕途之愿的王勃被他的一纸戏文毁于一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26 10:32 , Processed in 0.08083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