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回复: 1

[栏目公告] 邱树宏论《新诗为什么看不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2 15: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丘树宏论新诗看不懂


     以下引用丘树宏说——
       ......供了文学、包括诗歌以及政治抒情诗歌,如何适应和利用这种新媒介来改革形式、创新手 段,以更好地繁荣创作和传播作品的新课题、新途径、新目标。而2006年,我曾经在《诗刊》发表《从人文的角度看诗人的社会责任》,同样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近几年来,一直都想专门写一篇文章表达以上的担忧,就在上周,我还特意留下了上面所说那个诗刊今年的12月上、下半月号,分别是非常权威的一个品牌活动诗会的专号和2012年诗歌年选。很不幸,我仔细阅读了这两个专号的诗歌,还是同样完全找不到一首有押韵和对仗的。而且,其中多数诗歌我真的读不懂。
  我历来主张诗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管是诗歌的形式,还是诗歌的内容,都是如此,这是诗歌包括文学的生命。但是,无论如何,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还得有基本的原则,要有本国的元素和特色,这是诗歌更重要的生命所在。
  我非常赞同近期老诗人贺敬之关于创建有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建议,赞同201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呼唤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呼吁,以及该文作者提出的中国新诗形式的三条基本标准,即:“一是语言简洁精炼,句式与段落整齐而美观;二是必须押韵且有一定节奏,易诵易唱易记,读之抑扬顿挫;三是通俗易懂,富有诗歌传统和民族特色,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这三条标准,可以说是中国新诗的特色,是中国新诗的基本元素。当然,也许国外的诗歌,也有这种类似的要求。
  中国自从有诗歌之概念起,诗歌就是一种有韵律有格致的东西,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文体,只是未曾十分定格,如《诗经》。后来发展成一种格律诗,唐诗时代到达极致,但同时也存在宽韵宽格的诗歌,包括一些优秀的作品,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也有更自由的诗歌。格律限制久了,诗人们便求变,因此有了宋词,更有了元曲,句式自由了许多,但韵律格致还是明显的。“五四”之后,出现了几乎是彻底革命的自由诗,但人们还是隐隐看得到中国诗歌的押韵、对偶等传统元素,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十年,格局基本如此。
  新诗百年,对中国的文学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应该承认,百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年、近十年互联网时代以来,中国新诗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让人担忧,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这样,诗歌非诗化情况相当严重,就形式来说,许多所谓的新诗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似乎就剩下“分行”这一丁点儿了。  相对于古体诗,自由诗的生命是自由,它跳出了古体诗的窠臼,让中国诗歌获得了新生,但是,今天的自由诗的致命之处,却是太自由,从内容到形式,自由到虚无缥缈,高深莫测,让人捉摸不到,根本看不懂。
  还要说明一点,我们并不是主张诗歌的形式主义,而是呼吁要有基本格式、基本要求,有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诗体。我们不排斥一些不同甚至是“另类”的诗体,诗歌的大众化和多元化同样是诗歌的生命所在。
  举了上面所说那个诗刊为例子,并不是刻意刻薄它,是因为我太爱它、太崇拜它了。实际上,新诗的这些问题,举国如此,其他的报刊,绝大多数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新诗照这样走下去,将会走进死胡同,甚至走向崩溃的边缘。
  中国新诗,确实是到了需要清醒的时候了!
                                                          2012年12月25日9 7 3 1 2 4 8 :


     总结丘树宏的话就是:新诗看不懂;贺敬之关于新诗三条标准——“一是语言简洁精炼,句式与段落整齐而美观;二是必须押韵且有一定节奏,易诵易唱易记,读之抑扬顿挫;三是通俗易懂,富有诗歌传统和民族特色,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这三条标准,可以说是中国新诗的特色,是中国新诗的基本元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3 05:21 , Processed in 0.07171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