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2|回复: 0

评官朝明先生的诗集《晚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3 10: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梦芬芳  诗心不老
——评官朝明先生的诗集《晚梦》
几天前,我正在整理校注清代《简州志》有关龙泉驿的诗文,忽然接到官朝明先生的微信电话,言又要出一部诗集,并附有自己创作的对联和搜集的网上古人创作的对联。我很惊讶,一位耄耋老人,几年前出过一部厚厚的诗集,新作又将问世,创作激情何其盛哉!
我与官老同在一地工作数十年,友情甚笃,嘱之作序,欣然应允。
20年前,他印制了第一部诗集《夕阳情深》,后来又相继出版了《金秋心声》《晚唱》《晚晴》,这部《晚梦》出版,带有“晚”字的就是三部曲了。每一“曲”都有数百首之多。退休20余年,诗占据着他心灵的天空,充斥着他的全部生活,逢人说诗,天天做诗。可谓晚梦芬芳,诗心不老。
他说:“为了健康长寿(今年81岁)我坚持每日沿芦溪河行万步,步行中触景生情,突发灵感,就马上点开手机,写诗做对联,写好就给路边文化人(特别是大学师生)阅评,多次逗乐逗笑了他(她)们。我写的作品都发上海《诗词在线》。其中有个诗人刘文川,最喜欢我的作品,每首都点评送花,但我与他重未见面。”
“身体壮实是本钱,废寝忘食写诗篇。持之以恒走万步,安度晚年作寿仙!”这是他《抒怀》一诗的自我写照。
他将《晚唱》《晚晴》两部诗集送到国家、四川省图书馆和北大、清华、川大、川师大、达州市、南充市图书馆以及开江中学等母校收藏,获有收藏证书。
每一部诗集,都与“夕阳”紧紧关联,正如元帅诗人叶剑英“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之情态;而《晚梦》似乎有双关含义,一则诗心之梦,二则希冀中华复兴之梦。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次出书我也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之梦,为了教育族中子孙之梦啊。”
了解《晚梦》这部诗集,笔者打算从把握他诗的类别入手。读了此集全部诗歌,感到诗人涉及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笔者初略统计,大概有8类。(略)
在《晚梦》诗集里,诗人更加坚持《晚唱》《晚晴》的艺术风格,前两集尚有部分诗歌“古味”甚浓,有初唐古风的韵调。此部诗集,以“求证创新”观念为指导,其艺术风格完全彻底通俗化、大众化、歌谣体化、明白晓畅化。《晚唱》《晚晴》是这样的主基调,《晚梦》则将此种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十分纯粹的“民间化”作品了。诗人虽然大致运用古体诗的形式,句式整齐,每句字数相等,句末押韵,然不是格律诗,似乎是一种“古体新诗”。
诗人写了许多谈诗论联的诗篇,不厌其烦地强调“大众化”“老百姓看得懂”这一艺术特色,并执着坚持这一诗观。诗人为何要使自己的诗歌走出象牙之塔、走出“高贵”的诗歌圈子,其意在于欣赏白居易“让老妪能看懂”的作诗观念。用诗人的话说,“诗歌必须接地气,烙时代”,要走民歌式的发展路子。诗人一边创作诗歌,一边广泛阅读诗歌理论。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研究、认识,形成了自己坚持的诗歌理论。在很多场合,包括与笔者论诗谈诗之时,反复张申“诗要让人读懂”,反感甚至深恶痛绝晦涩、朦胧一类诗歌。在《结缘民歌铸诗巅》一诗中反映了其诗歌创作理念:
民歌诗之源,历代多经典。
当今网上红,达人不收编。
风格接地气,百姓最喜欢。
腐儒眼看低,时常出语贬。
毛公指诗路,古诗结民缘。
孕育新体诗,前景更灿烂。
英才再创新,文坛铸诗巅。
诗人这种创作追求是否值得认可?是否有生命力?他的诗除了少数发表于龙泉驿区杂志、报刊外,几乎全部发于上海《诗词在线》(因特网)。诗人刻意将阅读量附于《晚梦》集每首诗的后面,少则有百余人次阅读,一般都有四五百、五六百人次点击阅读,多则有七八百人次,且这样的数量不少,如《秋游》(二首)阅读748人次、《最美格律诗》阅读779人次、《警世诗》772人次、《论诗》(10首)772人次、《日行万步益健康》857人次。其读者群丝毫不亚于杂志、报刊,这说明通俗化、歌谣体诗歌是有自己的读者群的,很多读者是喜欢的。
我在写这篇序文时,他又从微信发来了自己的诗观:骨魂高;意境美;烙时印(有时代感);有情趣;大众懂。当然,每个人观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党和国家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牢牢记在心中,认真去实践,创新写佳作。”
笔者理解的“骨魂”,即诗人气质与血性的外化或诗语化。以真气、正气、正义为根本,以豪壮为宣泄,写真性情、真感情;放眼天下,有民族情怀、家国情怀、苍生情怀,这就是“骨魂”!诗集《抒怀》:“怀梦赴使命,忠勇为人民。骚客逢盛世,理当抒豪情!”(4首选其一)此诗可见诗人“骨魂”之一斑。
如果笔者的解读没有离谱,则可以发现《晚梦》诗集具有骨魂的诗比比皆是,都是张扬的真意真情,随便挑出一首就是这样的诗歌,如:
《读网文有感》
退休老人爱上网,喜读常写正能量。
腑肺之言颂党恩,理所当然应赞扬。
原本文苑圣洁地,为何墨客出语脏?
昨天贬它老干体,今日嘲为马屁章。
大圣怒目问狂徒,居心叵测为哪桩!
2018年11月05日 阅读789)
“烙时印”,诗人始终坚持这一诗观。其诗歌的形式为“仿古体”,多为七言句式。当今诗坛很多古体诗旧瓶装旧酒,今人用古人的语气说话,诗的意象、场景、词句与古人无异,乃古体诗创作的一大弊端。诗集《晚梦》洗去“古酸味”,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得高一点,诗人的许多诗都具有史的质地,后人如果读到《晚梦》,会联想到当时社会的某些情态。下面,试看几首这方面的诗。
《吟在地铁里》
(一)
地铁如龙穿城去,八成旅客玩手机。
忽来灵感诗萦脑,到站忘下悔不已!
(二)
早晚地铁人拥挤,翁妪奶娃站不语。
美女帅哥让座位,文明新风彰孝悌。
2018年10月26日 阅读676)
《吟雪》(4首,选其4)
冷雨寒霜风似刀,大雪封山鸟飞少。
电视热播查干湖,搠冰捕鱼人如潮。
《口占》(8首选其6)
还有一些诗,笔者比较欣赏,既大众化,亦不失诗味。何谓诗味?流行的解释是指诗的意味﹑趣味。但意味、趣味又是什么?实在难以言表。笔者以为诗味,是诗歌文本独具的特质,散文里少见,小说里更少见。诗味当是诗人语感、语气、词句、节奏、情绪、情调的综合表现。有如甘苦酸辛咸,人的味觉可以辨别,而诗味,人的美感神经可以辨别。对诗味的辨别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与诗歌创作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个形成的过程应该是漫长的。
诗味有浓有淡。“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杜甫),这样的句子诗味很浓。哲理诗往往意胜于情,诗味则较淡。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情感是诗歌的基础,没有情感的诗歌,是“伪诗歌”而不是真正的诗歌。打油诗,油腔滑调的诗没有感情的基础,所以不是诗歌。诗味可以品,曰“品味”;诗味可以玩,曰“玩味”。打油诗造作浮浅,口语泛泛,不值得品味与玩味。品味是读者对一首诗或诗中某些句子特别欣赏,用自己的审美味觉不断去品尝他,鉴别他。玩味是读者因为某首诗很美,时不时地吟诵、咀嚼,从而享受诗歌之美。玩味比品味情致更甚。
笔者以为官老下面几首诗当是有诗味的诗:
《初夏即景》
浏网疲双眼,上床梦诗仙。
拂晓讯铃响,窗外鸟语欢。
出户走林道,翁妪舞河边。
桥头望远方,朝霞映天蓝。
2019年5月05日 阅读734
《十里银滩写真》(4首,选其4)
天蓝蓝,海蓝蓝,风吹椰树舞蹁跹。
有船动,无鸥翩,浪光粼粼暖阳天。
《吟网》6首,选其1)
网,网,网,神奇又漂亮。世人都爱它,万物皆可装。
《冰月行吟》
雪后放晴暖阳天,出户散歩祛冬寒。
梅花吐蕊香行人,画眉觅食跃草间。
崖映晚霞呈彩色,楼送落日别驿关。
车流不断穿梭去,吾忽吟哦望东山。
2019年1月04日 阅读707)
官老将诗歌概括为骨魂高、意景美、烙时印(有时代感)、有情趣、大众懂”五要素。笔者则将诗歌概括为六要素:境新、雅正、真情、语新、凝炼、乐感。
境新即诗歌营构的意境应不落窠臼;雅正是张扬韩愈的“文以载道”,即载真理、正义之道,呈现王阳明圣人的良知、良心;真情就是说真话,道真情;语新即用自己独特的语气创作词句,发前人与今人所未发,切忌大白话、口水话;凝练指诗歌语句的高度浓缩,以一当十,如“核子”蕴含巨大能量;乐感即诗歌的语言必须具备音乐感,字词之间节奏感强(内韵),格律诗尚须依平仄(内韵)而作,仿古体或格律诗须句末押韵(外韵)。
境新与语新窃以为是诗歌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境新可以展现新的景象、气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诗坛如出现新的景象与气象,会使陈旧诗歌平湖乍起波澜,新风陡起,人们猛然惊讶,耳目一新。如海子和余秀华的出现就以新的景象与气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给中国诗坛带来了一阵旋风。
而语言新颖又是诗歌关键中的关键,如果说情感是诗歌第一生命的话,那么新颖的语言则是诗歌的第二生命。李清照堪称这方面的绝唱,写离别愁苦的诗歌何其多,境遇相同相似,意境难以出新,可李清照出新在词句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句就是新颖的创造。当然,创造新颖的句子并非凭空创造,而是使用人们司空见惯的字词将内心的情感准确表现出来。特别注意,字词虽然是司空见惯的,但排列组合结构的形式却是新颖的,且这种新颖恰当地表现出了内心的情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亦属于创新之作,这些字词分开来看,大家熟知,但通过李清照表达自己浓烈的思恋之情,将常见的字词巧妙地组合起来,便产生了新颖的艺术魅力。
笔者之所以将自己的诗观与官老的诗观作比较,意在相互切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也为读者拓展些许研究诗歌、认识诗歌的空间。
《晚梦》里的诗歌,的确很大众化,含蓄、艰深、隐晦、朦胧、意境独绝、语句高拔、话中有话的诗歌几乎没有。也就是说,诗人的大众化风格是很极致的,很纯粹的,只此一种格调,别无其他风味。凡事皆有度,过则不及。把大众化的风格界定在合理的度上,有较大难度。如一味大众化,不在语言、境界等方面下功夫,则容易偏离或抹去诗的质地。
官老亦主张“百花齐放”。毫无疑问,让大众容易读懂的诗歌应该成为主流,但是,人乃高等动物,人为情物,而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表现喜怒的心情宜流畅、自然、直露,表现忧思悲愁与复杂心情的诗亦顿滞、含蓄、隐晦、朦胧。诗歌阅读与鉴赏群体也是有层级之分的,有些诗歌,由于大部分读者没有系统的美学修养,因而心中没有一把衡量好诗坏诗的尺子。事实上,鉴赏诗歌是比较难的,需要美学、哲学、历史、文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同时又要有鉴赏美的艺术潜质、艺术基因或艺术细胞。例如大家都熟知白居易《琵琶行》里写女子弹琵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些句子极为生动形象,很大众化,而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却没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流畅自然,明白如话,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写音乐李贺胜于白居易。白居易比李贺低在哪里?低在虽然形象极为生动、鲜明,读者读之如身临其境,但是,白居易这些诗形象已尽,一览无余,读者不必联想、再思考、再创造。有一类高层次的艺术可以引发读者联想、再思考、再创造。李贺这首《李凭箜篌引》就高在这里。此诗句句都是新奇之作,例如“张高秋”令人想象空间无限,“凝云颓不流”是什么样子呢?“瘦蛟舞”是什么情态呢?“石破天惊”更是令人意想不到,乃千古绝唱。。
所以,对隐晦、朦胧一类诗歌不能置之死地。
近年来,官老忽然对对联产生极大兴趣,既读又创作,并收入《晚梦》诗集里。他认为对联就是诗歌!还附录了很多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联,也有传承、传播的意思吧。
官老的五部诗集,实际上收录了他创作的全部诗歌,没有对其做筛选、精挑,可以说是完整的诗歌档案。即使出自一人之手,诗的质量并非都是上乘之作,即使是大手笔也是如此。因此,《晚梦》集中的作品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不过,读者不必苛求作者,80以上高龄的诗人,能保持诗情不老,诗心激跳,便值得吾辈仰望。
2022年4月26日星期四写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1-1 23:19 , Processed in 0.09453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