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回复: 0

学术网红何时悄悄红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31 13: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忠


近期关于杨青云的话题在升温,在继续成为被热议的网红事件。这是缘于杨青云以“范曾研究会联盟新媒体打造‘国际学术新网红’”的新闻见诸报道之后,让之前陷入舆论炮轰、饱受质疑的杨青云又一次成为互联网关注焦点,也让“吸睛”又“吸金”的“范曾研究会”再次抢占公众视野。

中工网以《范曾研究与一个学术界网红的文化现象》报道说:学术界网红杨青云,随着网红群体的丰富性不断增强,他在互联网上的种种影响力与纯粹的学术性也进入成熟阶段。毫无疑问,《范曾研究》看似一个普通的民间学术组织,现在成为获得互联网学术界网红的文化现象,也是与这个学术类组织的幕后推手杨青云有着极大关系。一个能以互联网走红的学术现象,最终能受到质疑或批评,它最大的背景当然是互联网技术本身带来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缘于《范曾研究》真正实现了“多点交互”和“多方出击”的正能量传播。

冷静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杨青云是以学术力量的“多点交互”和“多方出击”的正能量传播,构成一个无限可能学术网红的传奇。那么,杨青云以《范曾研究》作宣传平台,是在挑战学院派的教授学者?还是挑战自己非名校、非名人,也非正当职位?凭什么走红的是他?“很多专家学者要什么有什么,唯独就是没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杨青云做梦也没有想到,好事怎么就临到自己头上呢?应该说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一定的天赋,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幸运的骄子。可是,来具体到杨青云的‘幸运’,这也许是要把这幸运二字打上引号才合适。只因杨青云做的《范曾研究》别人也做过,可是为什么杨青云做《范曾研究》做红了,他人却做范曾的研究很难有报道?日本《新闻周刊》报道说:非名校、非名人、无行政职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作为。杨青云在研究范曾方面一鸣惊人,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反思,更多反思是让中国学院派的教授学者们感到脸红……”(周易荷:《网红炒作何以在继续发热?》)

杨青云在网络的放大效应下似乎变成了一种新的学术营销模式。随着更多网红的涌现,各种可变现的商业模式出现,网红经济也应运而生。有人称,网红时代已经来临,网红经济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上的最大主战场,也是最有风险的地方它却促成了杨青云的学术团队“范曾研究会”横空出世,风生水起。我在反思:学术网红何以悄悄红起来?杨青云走红的背后真相是什么?杨青云网红的吸引力在哪里?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类现象?王获羽认为:杨青云今天的走红现象,不是偶然的一个学术事件,而是一种必然现象。杨青云生就是一个奇才,早些年他写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的评论被李肇星本人回信称为“诗友”,在中国诗坛成为一段佳话。杨青云以他四两拔千金的勇气写出《二月河评传》,在《河南工人报》二版头条作报道,南阳历史小说作家秦俊评价:“写二月河的评论大著本是南阳作家、教授们的事,可是让生活在北京的青云写出来,我们都感到不好意思……”

显然,杨青云是以自身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大众化文化现象。在互联网平台上,一些有个性、能作秀的网络个体很容易吸引到足够多的粉丝和注意力,尤其是成为宣传范曾,推介范曾的评论写手。杨青云的专著、由央视主持人朱军作序的《范曾论》,以及32章的《范曾新传》被媒体纷纷报道赞誉。用杨青云自己的话说:我论说的“范曾之道”相对于“范曾画道”,或“范曾书道”,它们肯定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这是我多年来对范曾研究最大的“发现”,当然更是我对《范曾研究契合了当代文化脉络最大,它没有外边》。我觉得:我离这个“外边”的距离是近于我离阳光的距离,我离阳光的距离是近于我离一座崇山的距离。我背对夕阳久久地凝视着一座崇山,想象着一个王朝的落日余晖,想象着望川亭上愁肠百结的元好问,感觉一只冰凉的手正穿过春天的太阳向我伸展过来。仿佛顿悟在这个春天的阳光里读到三种范曾之“道”:老子与跟随其右的书童。金黄的钱币,和树枝上被春风渐渐催绿的叶片……

一般来说,像杨青云这类“学术事件”肯定是经过一定的包装和传播,或自己做推手,或他人做推手,进而借助网络的影响力获得知名度提升的“文化脉络最大,它没有外边”。具体到杨青云研究范曾的“最大”,它恰恰是把“范曾研究”自然“契合了当代文化脉络最大”的能指与他指的范曾寓言,成为中国学术界一道特别景观。甚至通过这一“最大化”的研究对象——范曾,给一些商业行为来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可以说网红与商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粉丝围观,强大的话题性,以及在杨青云这一个案上,又是研究中国重量级的书画巨匠范曾。所以,单是以范曾在文化界的影响力也盖过一个网红,或是一群网红的可能性不算夸张。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杨青云网红的现象当成明星经济来看待。之所以从杨青云的网红身上延展出“明星经济”或是叫网红经济说,我只是从杨青云研究的范曾商机中看到了一个重要载体,那就是从文化消费角度来看,在当下生发的“学术网红现象”被北京主流媒体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变的神秘色彩。

从网红发展的演变,到网红发展至今天,如果以杨青云为例来解读这样的另类网红,他是从草根开始,现在回归到一个学术性本质,就是杨青云打着名人(范曾)经济和粉丝经济两种兼而有之的“老网红”(范曾),与新网红杨青云互为渗透与内化,他们都具备网红自身的特点——借宣传赢得他人的注意力,网红经济实际上是注意力经济。一旦网红吸引了大量的粉丝,自然可以通过他们来实现产品销售、广告代言,以及以公众人物的标准去互动对接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动等商机,这才是学术网红悄悄红起的真相与实质。

需要强调的是,像杨青云这类学术网红还与其它网红大不相同,不同点是在于学术网红和粉丝之间的互动性更强。因此,也可以说学术网红的魅力更具有时代的黏性魔力。换一句话说,这种黏性魔力其实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网红经济”,它与网红自身的发展是成正比,就如一个学术网红越是走红、越是身价不断上涨。粉丝对他们更多的是崇拜,或是更多的信任与交流的亲切感,但对于其他网红而言,他们则没有这种感受的黏性互动。很显然,如杨青云们这类学术网红最可贵的黏性魅力,就是他在学术方面的广泛粉丝效应,他们在学术上占先为王,注重原创,获得大众更多认可等方面下足功夫,将是学术网红经济最有价值,也是最为合理发展的一个方向。



作者简介:马忠,生于七十年代,四川南江人。二级作家。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2004年起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出版有理论评论著作及诗集15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0 22:15 , Processed in 0.08841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