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3|回复: 11

[大赛] 【中诗简牍】2023年3月卷(总第130卷)《赴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0 09: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雪人 于 2023-4-10 09:18 编辑

【中诗简牍】2023年3月卷(总第130卷)《赴宴》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陈湖
本期责任编辑:顾念


一、榜单


【状元卷】
1.赴宴 | 纳兰寻欢


【榜眼卷】
1.远方 | 永笑
2.手法 | 耆子


【探花卷】
1.三月 | 唐九歌
2.打铁 | 养心兰
3.那些没有被打扰到的枝条 | 舒布衣
4.每一朵花开,都是我喜欢的样子 | 云飞扬
5.走在雾中 | 虫二


【同题卷】
1.入春 | 宁小牛




二、编辑小记   


    对一首诗会有深入阅读,往往是因为有刹那间的感动。
    之前在编辑部里就有过争论,彼时我的观点大概是因为我读了一首或者多首并不喜欢的诗,于是就会觉得这些诗歌的创作者对于诗歌的创作不够真诚 。——这仅仅是我的偏见,但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坚定地认为,这就是真理。
    这当然是我的狭隘。任何一部作品,优秀与否并不会取决于创作者态度是否真诚(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创作者来说,作品就是他的孩子),而更多的取决于内容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情、作品构思是否精巧、写作手法是否卓越等等。
    我们不能绝对客观的判定一部作品是否优秀,我们只是一直在这个平台里,自以为真诚、客观地对诸位的来稿进行一些个人视角下的解读或者分析,以飨读者,以与诸位共勉。
      
                           ——顾念 2023.4.7




三、上榜作品


【状元卷】


赴宴
文丨纳兰寻欢


我到时
已经杯盘狼藉了
他们也在“分组讨论”了
我自己点了两个小菜
自斟自饮
酒足饭饱后
又消失在桌上
像真的
爽约了一样


顾念读诗:
    小品一样的展现,不同的是更加简洁,精准。设计一个恰当 的情节,并于其中展现一些两难的场景(分组讨论与自斟自饮),埋藏一些未知的感叹。创作者对于情感的认知并非仅仅局限于自身,而是泛群体化的。活在当下,人们越开放越孤独,这样的场景,也许比比皆是。我在本期的引言里有说“内容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情”,“作品构思是否精巧”,就本作品而言,这两点对我来说已经满足了。




【榜眼卷】


远方
文 | 永笑


冬天把看不见的风
标识在破碎的彩旗上,阴郁的硝烟里
弹坑一个接着一个
它们忙碌地准备着墓地
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草地上
很多人倒在血泊中
血迹浸透的军服里面
有的人身体还有余温
有的人身体,已经冷去


老家梦泉读诗:
    小诗的前四句颇为精彩,通过“冬天”,“风”,“破碎的彩旗”,“弹坑”几个意象的拟人化打造,把现实战争的残酷诗意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达成进行时态下的诗意现实凝聚。加上后面几句逼真的细节聚焦,让小诗一下厚重、尖利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很注重情感的隐忍和节制,不动声色地蓄满词,句,篇间的张力,当然,这首更多的是篇张力的凝聚……




手法
文丨耆子


他用左掌摁住仓鱼的头,右手中的铁杵
捅入颈项,放血——
“这样才能放干净,你看颜色渐渐变浅。”
再用铁剪,剪开鳃……
全程没有挣扎。
“捂住了它的眼睛,就没有恐惧,
这是人道主义的做法。”瞬间
这条鱼从概念里挣脱,以一个例子的替身
回到更宽广的海。


顾念读诗:
    反讽应是本诗的核心部分,但末尾两行的补充或有画蛇添足之嫌。当然,也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指向或内涵,此处有待商榷。




【探花卷】


三月
文 | 唐九歌


桃花踩着樱花的肩膀娇艳
遗漏的腮红,羞涩了一缕朝霞


风藏起刀子嘴,换上迷人的笑意
不再嘲讽任何一片绿叶。偶尔
去与草尖说些情话,也温软如玉
幻化成怀春的少女


浅色衣裙,在大姑娘小媳妇的衣橱中
悸动。小溪的欢快越来越大胆时
春天的胎音已响彻环宇
我抚摸的一滴露珠,浸润过消瘦的灵魂


元业读诗:
    写月份,就不禁要落入对外部环境的描述或描写。本诗也有这样的短板,好在作者在极力维护着语言的表达及运用能力,尽量体现将思想融入进去,进而力求达到触及灵魂的层面,从这个层面来说,本诗也有一定的表达方式的借鉴意义。




打铁
文 | 养心兰


近来喜欢和一块铁较劲
锤子高高扬起
重重落下
要把这块铁打成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大声喊出的话
重要的是
只有它听得到
并用不变的声音回应
“世间是世间,我是我”


顾念读诗:
    咏志诗的力量,往往都源自于创作者本人的内心。这首诗的立意好不好?当然好,不但好,还能明明白白读懂:任世界怎么锤炼我,我自坚持我的本心,“世间是世间,我是我”。诗以言志,并不是这样明明白白不好,我认为其实是很好的。但是这种明明白白,多数的时候都沦落于老生常谈,只有极少数的,才会因某些特殊的情况才能迸发出伟大的力量,比如《过零丁洋》《石灰吟》等等。咏志诗的生命力,在和平时代大约是很难给人以较大触动了。




那些没有被打扰到的枝条
文| 舒布衣


墙外的春天,骑一匹白马
经过桃树下,她站在枝头,对着他的背影
大喊:“梁兄,梁兄,我是英台”


夕阳西下,看不清山的轮廓
有雨,拂过屋顶。一粒前世的鸟鸣,落下来


最后一匹春风的马蹄,抽空春天的身子
一枝桃枝翻阅春天,一枝桃枝等待来年




老家梦泉读诗:
    这首诗写得颇为空灵。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桃花开也匆匆,败亦匆匆,饱含情思的她(桃花),对着骑白马即将远去的春天大喊:“梁兄,梁兄,我是英台”,其间不舍,溢满画面。倒是桃枝相对比较淡定,就像诗题所说:那些没有被打扰到的枝条。一个“骑一匹白马”,一个“夕阳西下”,一个“一粒前世的鸟鸣,落下来”,一个“最后一匹春风的马蹄”将暮春的氛围渲染得格外浓郁,这种曲笔手法更便于深化主题。桃枝这一象征性意象的突破性开挖,实是这首小诗一大亮点,这也再次佐证了诗的生命在于发现这一不二军规。




每一朵花开,都是我喜欢的样子
文 | 云飞扬


清晨的玻璃
闪耀着流水的光芒
那雨滴,那温暖的风
也是一瞬间的时光
少年一觉醒来,华发已生
口风琴里滚烫而痛苦的往事——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告诉你,此时白云开满天际
每一朵花开,都是我
喜欢的样子


元业读诗:
    这首诗,语言的顺畅更像歌词的模样,好在从清晨的玻璃开始,到达了花,但从玻璃到达花,没有太多的关联要素在里面,诗人就这样让自己的语言顺着感觉写出来了,这有时候却是诗的大忌,因为你要表述的要纹络清晰,指向明确。




走在雾中
文 | 虫二


我不敢想目的地
专心赶路


没有日月,还有上帝
将我看成花朵         


浮世失宠,沉淀
没有被关照,承诺,最轻松
让路灯,不感到紧张
我这个徒步者,忽然悠雅出笛孔


老家梦泉读诗:
    喜欢这种诗语呈现方式。它有叙事的成分,又不是纯粹的叙事呈现,把叙事的当下、此在与冥想的深厚、悠远糅合在一起,让感性、知性和智性像枝、叶、花一样和谐地生发在一棵树里,因时而展,应时而收。小诗首段,不想目的地,不是没有目的地,而是专注于抵达的过程,这里有叙事的成分。次段是冥想,日月熟视无睹,好在还有上帝高看一眼,底线的自信永远不可缺失。尾段不被关照反而轻松,也不让路灯紧张,尽显道家风范,从容、淡定,无为而无不为。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我这个徒步者,忽然悠雅出笛孔”,意外抖出一曲清幽,为“无不为”一句加上了一个灵动的注脚。




【同题卷】


入春
文 | 宁小牛


她总是赶在茉莉花解甲之前,采下余馨
像每天在我进门之前,将拖鞋整齐地摆在门口


茉莉花瓣被阳光热吻、海风缠绵后
慵懒地躺进一个小罐,孕育
像我饭后在沙发上躺平,虚构一件民窑烧制的瓷器


我挚爱以她制作的茉莉花煮茶
取高低不齐的眉眼生火,摘长长短短的话语氤氲
如此,我由一簇簇浪花进入
像我置身的海南岛上,一个单一却不单调的季节




顾念读诗:
    本诗情感温暖隽永,读起来令人心生美好。入春,就应是春风轻轻挑起她的眉梢,吹落她温温软软的话语,且饮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0 1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更喜欢<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0 19: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出刊,祝贺上刊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0 19: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法》收笔出彩,无此,则整首诗就“立”不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0 22: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学习简牍,祝贺上榜老师、诗友们!编辑老师们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1 16: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一 发表于 2023-4-10 19:52
《手法》收笔出彩,无此,则整首诗就“立”不起来。

雪人版:这是当初我在中诗简牍编辑室里,初见这诗,手痒,给剪的版本。从不同立意角度的处理。因为就这四行来说,有最后行反讽就可以立意起诗。






手法
文丨耆子


他用左掌摁住仓鱼的头,右手中的铁杵
捅入颈项,放血——


再用铁剪,剪开鳃……
捂住了它的眼睛,就没有恐惧。


点评

喜欢这个。去除了“说”的成分。  发表于 2023-4-11 2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雪人 发表于 2023-4-11 16:23
雪人版:这是当初我在中诗简牍编辑室里,初见这诗,手痒,给剪的版本。从不同立意角度的处理。因为就这四 ...

你是对的。反讽诗,如果仅仅通过事象的呈现而无法给读者传达更丰厚的内涵,就需要作者有所补足具有概括性的点睛之笔,这更符合反讽诗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3 00: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雪人 发表于 2023-4-11 16:23
雪人版:这是当初我在中诗简牍编辑室里,初见这诗,手痒,给剪的版本。从不同立意角度的处理。因为就这四 ...

谢谢主编对拙作另眼相看哈,我的意思是,没有“全程没有挣扎”,“就没有恐惧”就立不起来;没有“这是人道主义做法”,反讽的张力就出不来,个人浅见哦。

点评

反讽不是说出来的。是文本呈现,读者感悟到的。语言不是诗,诗在言语之外。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23-4-13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4 21:0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学习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5 15: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欣赏,点赞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4 16:25 , Processed in 0.1046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