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纪事(四) 作者:武孝君 鹿苑瞻奇彩 鹫峰接慈云 缘庆敲晨钟 资善流梵音 2023年9月2日写于青岛 图片中这本书,我已经倒背如流了。难道是年龄越大,记忆力越好了? 其实,看似又大又厚,全书才1900个字,每页仅8个字。 这本有名的《圣教序》,是唐初一名叫怀仁的和尚,花了20年的时间,收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一个字一个字的凑齐,撰写的一通碑文。 不愧为书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个字都非常漂亮!碑文内容更是文采飞扬,义理幽深。乃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所撰写,加上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众多文化大家为其修改润色。 碑文字体以行书为主。本来想临摹该碑,一直没有时间,主要还是楷书基础没有打牢。只是从今年春夏开始,怀着敬仰之情,每天坚持观帖读帖一遍。谁知,观之观之,就不知不觉背诵下来了。而且越背越顺畅。难道真是得到了佛道的加持? 有句名言,叫“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对其非常不认同。人生苦短,各种苦难磨难层出不穷,为什么还要痛苦地对待,悲苦地活着呢?为什么不换个活法,以玩的心态,快乐的情绪,去面对这一切呢? 比如,今天这篇诗文,也和我的其他众多诗文一样,是在高山顶上,观赏着美景,享受着的凉风,用手机写成的。以前工作生活中的许多奇思妙想,也是在山水中玩乐,得到的启发和灵感。这就是“道法自然”的真实和生动体现。 年少时,最头疼的是背诵课文,语文和史地等需要强记的课程,学的一塌糊涂。所以后来成了理工男。也是造化弄人,工作以来,我这个出口错字、满纸白字的货,又偏偏一直在跟文字文化打交道。一开始是业余的,后来成了专业的。 以前,督促孩子学习时,我经常跟孩子说:要做好某件事情,必须对那件事情感兴趣。 这也是我的切身感受。要写成出彩的文字,必须厚积薄发。因而只能逼着自己主动地学习积累。随着学识的渐增,加上天天拨弄,好像也不那么反感背诵东西了。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兴趣所致。最其码要做到,不讨厌它。工作以后,自己所在的岗位,基本上都是既苦又累,压力大、急难问题多。各单位同行的抱怨声,总是不绝于耳。如果我也和他们一样,只能天天活在悲苦当中,也不会有今天的我。 身处逆境,只能以正确的心态,积极适应、主动融入,因而也就逐步培养起与工作生活相关的各种兴趣。正是因为兴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是用这个法宝,从容应对。越活越快乐,越活越健康,越活越有生命质量。 比如,十年前喜欢上《易经》,也是以玩乐的心态去学。因为《易经》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圣人观其象而玩其辞。玩着玩着,就把《易经》也背诵下来了。当然,我能背下来的,还有很多。以后无论工作生活多忙多乱,这些经典,一直坚持一周至少背诵一遍。 所以十年来,《易经》这部深奥的经典,不但没有忘记,反而越来越熟。反着背、正着背、横着背、竖着背,都没有任何障碍。当然不只是背诵,重要的是感悟、证法,用圣哲的思想光芒,人类的最高智慧,来指导工作和生活,照亮人生、提升境界。 《易经》不愧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将其烂熟于心,对于学习把握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事半功倍了。这部《大唐三藏圣教序》,断句和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将其背诵下来,就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了。在背诵过程中,逐步记下每个字的精妙笔法,也为下一步临帖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