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棠故居应当叫招隐山房 贡发芹 滁州吴棠故居系其次女吴述仙为父亲告老还乡居住筹建,同治八年,吴棠受成都将军崇实掣肘抵牾,寄书家人有辞官归隐之意牵。女儿念父亲年迈多病,置房盼归,取名招隐山房,意思是召唤父亲仿陶渊明归隐山林。 由于同治三年,棠兄吴检迁滁所建吴氏西公馆面积较小,不够使用,吴棠回乡曾寄居吴氏北公馆族侄吴炳经处,才有棠次女筹建吴氏南公馆一事。 吴氏南公馆作为民宅当时选在滁城边上,只能叫招隐山房,不能叫滁山书堂。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可见堂是高房,亦叫殿,统称殿堂,是单体高大房舍或众多房舍中一部分。高堂,堂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里堂都是这个意思。以前滁州师范有个滁州会堂,没有取名滁州会房,就是这个原因,滁州东营房就不能称东营堂。 吴棠故居中有一处房子叫滁山书堂,是书房(藏书楼之类),或家塾校舍,或二者兼而有之。 若将故居整体称作滁山书堂,与古代礼制不符,是对历史不负责任。违背国学常识,会贻笑大方! 我在《故园乡愁》一书中有篇文章将“招隐山房”移到三界梅郢,那是应明光市旅游局请求编造的,这本书是散文,不是史学,不是“招隐山房”出处依据。 布展一定要依据古制。名人故居里都有这个堂那个堂的,整体几进院落统称堂的似乎没有。 杜甫草堂原属于单体房舍,不是几个院落,当时建在溪边高地上叫草堂,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变成了与杜甫、与当地、与历史有关的博物馆的名称,即杜甫草堂博物馆。现在这里不能称杜甫故居,它的范围容积已是当年故居的上百倍上千倍,不能说杜甫故居现在取名杜甫草堂。 吴棠故居如是单体,可以考虑叫滁山书堂,但它不是,好几进,有高房,有矮房,有正房,有厢房,是一个整体院落,只能叫招隐山房。招隐山房里边一处房屋名叫滁山书堂,这是可以的。 我对上述说法负责! 2019年10月10日于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