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报恩于吴棠 贡发芹 清代咸丰初年,苏北清河县(今江苏淮安市清浦区)来了一位知县,此人姓吴名棠,是安徽盱眙三界市(今明光市三界镇)人氏,道光十五年恩科举人,二十四年大挑知县一等,作知县用。 清河县就在运河岸边,江南河道总督和淮关道、淮徐道都设置在这里,繁忙的运河码头舟船栉次鳞比,热闹非凡。 一天,吴棠一位任副将的故友不幸病故,运灵柩的丧船正停泊在清河运河码头岸边,吴棠凑足了三百两银子作奠仪,叫来管家老程,吩咐道: “本知县一位故友不幸病故,丧船就停靠在运河码头,你马上将这三百两银子的奠仪送到他船上,取个回执来。本知县这位故友是一位副将,官居二品,你到码头上一问便知。” 程管家手持吴棠的名刺,怀揣那三百两银子,径直来到运河码头,但见码头上舟船挤挤攘攘,桅杆林立。程管家好容易从船头灯笼、旗幡的标志上找到了副将的船,果见船上停放着一具灵柩,便径直走上船去。 程管家登上船后,便朝灵柩行起大礼来,船上一位老妇慌忙领着两位十五六岁的满族小姐走出船仓,连连答礼。 程管家将三百两银子和名刺交与小姐道:“这是我家吴老爷派我送与大人宝眷的三百两奠仪,不成敬意,吴老爷处理完公事,将亲自前来吊唁。” 那满族小姐二人将银两、名刺看了又看,感到十分惊讶。那位大小姐说道: “多谢吴老爷对家严这样关心,叫我们姐妹心里如何过意得去?” 程管家道:“听我家老爷说,他与大人一向交情深厚,今日大人不幸仙逝,送些奠仪略表心意是应该的。” 大小姐道:“难得吴知县一番厚意,倒叫我们姐妹俩却之不恭,受之又有愧了。” 程管家要了回执,回县衙向吴棠复命。吴棠一见回执,大吃一惊,大叫: “错了!错了!” 程管家也吃了一惊,忙问:“老爷怎么了?” 吴棠沉着脸问:“你送去时那丧船上都有什么人?” 程管家禀道:“那船上船上有一位老妇带两个十五六岁国色天香的小姐守在灵柩旁边,据说她们是逝者的夫人和女儿,一来送灵柩回京安葬,二来奉命进京选秀。” “错了!错了!你把银两送错了。本知县那位故友根本就没有女儿。”吴棠气得连连跺脚。 程管家吓得呆呆地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 吴棠跺了跺脚,突然朝程管家大叫: “回去!赶快回去给我把三百两银子要回来!我那三百两银子好不容易才凑起来的,哪能平白无故地将它送与不相干的人?” 程管家见老爷发如此大的火,连忙拔脚就往外跑。他刚一脚跨出门外,却听得身后一声叫道: “回来!” 程管家又吃了一惊,急忙转身,一看,叫他的不是知县吴棠,而是掌管本县文案的万师爷。 万师爷是吴棠的心腹,他的话,吴棠多是听从的。 万师爷将程管家叫回来,然后对吴棠说道:“老爷,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三百两银子虽然送错了,但听程管家说这家原来也任高官,而且是满人,听说还是国色天香进京选秀女的。这两位满族闺秀万一旦被选中入宫,成为伺候天子的贵人、贵妃,那这三百两银子就会为老爷迎来大福;如果今天鲁莽地去要回来,到那时可能会给老爷招来大祸。老爷,请三思而后行!” 吴棠听后,开始沉吟不语。是呀,这姐妹两位满族闺秀,都是将门之女,将来嫁个什么样的夫家尚未可知。即便当不上皇妃,嫁上个王公贝勒,我这三百两银子一送一收,都会给我的前途带来巨大影响。想到这里,他询问万师爷: “依万先生之见,这三百两银子不就白白送给她们了吗?” “岂但银子要送与她们,老爷还要亲自登船吊唁,做得象真的一样,这才叫做好人要做就做到底。”万师爷笑道。 吴棠一听此话觉得有理,三百两银子都送去了,再空手前去登舟行吊有何不可?于是吴棠坐上四人抬的轿子,来到满族姐妹俩舟上,向已故大人吊唁一番,又对老妇人满族姐妹俩抚慰一番,才离离舟登岸回衙。 原来舟中两位满族小姐是玉兰姐妹,其父原是驻守湖南的一位副将,名叫惠征,因作战需要,移师江苏镇江,在任上病故后,家中经济拮据,勉强向惠征生前好友借了点钱才草草收殓,雇船运回北方。玉兰现在得了吴棠的名刺,小心翼翼地放在奁匣中,并且非常认真地对妹妹说: “妹妹!这吴知县真是个大好人,可以说是我们家的恩人,我们姐妹俩将来倘若得志,千万不要忘记这位吴知县呀!” 果然不出所料,玉兰姐妹俩到了北京,都一下子平步青云:姐姐玉兰被选进宫中,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很快当上了贵妃;妹妹嫁给咸丰弟弟醇亲王当福晋,也就是后来光绪皇帝的母亲。 再说吴棠,虽然认真做官,实心为老百姓做事,受到百姓爱戴,但一直未得到升迁。相反却得罪了一些地方恶势力,他们非常嫉恨吴棠,一直嗣机报复。一年夏天,苏北水灾,吴棠为救灾民,就先斩后奏,截取漕粮振济灾民。正好这时朝廷派钦差下来查赈,责问吴棠为什么擅自做主,目的想借机敲诈一下吴棠,否则,就上奏后,降旨严处。但吴棠不买钦差的帐,钦差因此怀恨在心。 这事正好被地方恶势力知道了。他们就无中生有,捏造吴棠“吃漕吞赈”等罪名,将材料递到钦差行辕,钦差一看心花怒放,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 。钦差连夜写好奏章,递往京城。钦差送走奏折后,不怀好意地笑了,吴棠,你就等着瞧吧,不掉脑袋也要削职为民了,看你还上哪儿去狂吧。 奏章罗列好多罪名,句句切中要害,说吴棠贪赃枉法,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徇私舞弊,行贿受贿,野心勃勃,有不听命于朝廷之意,目的在于置吴棠于死地。若是奏章生效,则吴棠定遭满门抄斩无疑。 但事又凑巧,此事让懿贵妃给知道了,懿贵妃就是先前的玉兰。这位原唤作玉兰的小妇人,因吴棠错赠银两,赶上大选时间,被选为秀女进宫。由于她一向利欲熏心,攻于心计,巧于应变,善于见机行事,千方百计地表现自己,很快就博得了皇上的宠辛,第二年便为咸丰帝生下了太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因而身价陡增百倍,很快被册封为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她成了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 这位毒妇人素有野心,自从被册封为懿贵妇之后,便经常参与朝政,以帮助咸丰帝批阅奏折为名,暗中罗织党羽,栽培亲信,而咸丰帝不但没有觉察到她的险恶用心加以阻止,反而听之任之,纵容于她。此刻她看到恩人吴棠被钦差参了一本,身家性命难保,岂有袖手不问之理?于是她便施展其花言巧语之技,在咸丰帝面前极力为吴棠开脱,说吴棠为政清廉,爱民如子,德才兼备,忠于朝廷。 咸丰问:“果若爱妃所云,钦差何以参她一本呢?” 懿贵妃道:“圣上,这是因为钦差到清河时,吴棠没有进贡,钦差是借机公报私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依爱妃之见,该如何处治吴棠呢?” “圣上,依臣妾之见,与其问罪于吴棠,不如给他升官,看他政绩如何,若是辜负圣上厚爱,那时再治罪于他也为时不晚。” “那好,就依爱妃这一次,来人啦,传军机处,盱眙县籍七品知县吴棠在任期间克勤克俭,为民建功,效忠朝廷,拟擢升五品知州官职。” 钦差一看,自己不但没有参倒吴棠,反而给他参升官了,他岂能咽下这口恶气?半年之后,已改监察御史的钦差又具奏折,再次参劾吴棠。咸丰帝接到奏折后,便直接交与懿贵妃批阅,并问她怎么办,懿贵妃说:“可能吴棠官小了,这个前钦差现在是监察御史,给吴棠罗列几个小罪名还不容易吗?妾以为不如再为吴棠升官,他就不好再参吴棠的本了。“ 咸丰帝遂降旨升吴棠为徐州知府,官居四品。 已改监察御史的前钦差一看,怎么着?又给吴棠参好了。他实在气不过,一年后又参了吴棠一本,坚决呈请圣上治罪吴棠,咸丰帝批阅到这个奏章时气愤起来,责问懿贵妃如何解释?并决定治罪吴棠。懿贵妃一听慌了,于是串通朝中几位大臣力保吴棠,自己又甜言蜜语向咸丰求情道:圣上这丝毫不怪吴棠,还是因为他官小,这个已改监察御史的前钦差作为监察御史,官居三品,有独立弹劾权,不受追责,所以他才敢屡次无中生有状告吴棠。依臣妾愚见,不如再为吴棠升官,不会有人再参他的本了。” 于是,咸丰又将吴棠升为三品江宁布政使兼署淮徐道员,心想这一回该平安无事了吧。可是不然,很快又接到了前钦差参劾吴棠奏章。咸丰帝再次责成懿贵妃作出解释,懿贵妃说:“看来官位平级还是没有用,还不能压倒那个同级别监察御史,臣妾意思是……” 咸丰帝不耐烦地说:“你别说了,朕这就将吴棠升任闵浙总督,官居从一品加头品顶戴,若再有奏折参他,朕定将委派钦差大臣查明此事,严惩不殆。” 懿贵妃高兴地说:“圣上英明,这回臣妾保证监察御史断不敢再参奏吴棠了。” 果然如此。此后监察御史再没有上奏折参过吴棠,这并非吴棠官位显赫,监察御史不敢得罪于他,而是懿贵妃暗中勾结军机处,派遣心腹,假传圣旨,警告监察御史不得再参奏吴棠,否则必将拿他是问。 这就是吴棠升官进爵的内幕,真是偶因错送礼,官运得亨通。不过此乃传说,林言哩语不足为据,请读者明鉴。 贡发芹,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中国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评协会员,省民协、散协理事。曾任明光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六级职员,滁州市民协、散协常务副主席等职。出版有散文集《故园乡愁》《帝乡散记》、诗集《轻描淡写》《浮光掠影》、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文史随笔《明光史话》《史林拾荒》等 25部约700万字。作品入选百度题库、全国性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教材及《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国诗歌年编》等30余部作品集。获省社科通俗优秀读物奖、省金穗文学奖等省级奖项10余种及明光市一、二届政府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