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回复: 5

[大赛] 【中诗简牍】2024年8月卷(总第147 卷)《开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0 07: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雪人 于 2024-9-10 07:55 编辑

【中诗简牍】2024年8月卷(总第147 卷)《开花》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陈湖、正空
本期责任编辑:老家梦泉




一、榜单


【状元卷】
1.开花|西衙口


【榜眼卷】
1.麦田 | 打柴人
2.抬头纹 | 白象小鱼
3.老墙 | 烂柯人


【探花卷】
1.夜雨敲窗 | 张成良
2.和州湖 Ⅰ 陈琛
3.立秋后 | 师泉河
4.太阳的脚步 | 大漠十一
5.实相 | 陈敬良
6.玫瑰花开 | 月若初见
7.稻茬 | 赵仁宪
8.博物馆里的伪史 | 刘世军


【同题卷】
1.在夜空飞行 | 迎头浪




二、编辑小记:
      编辑群里,收到同事们的点评,我仔细品读着酌情排序:状元卷、榜眼卷、探花卷。设想如果换一位编辑,排序一定不一样(我们实行轮流责编制),这就是品读、鉴赏的差异性。投稿作品也一样,各有各的个性和品位,你被选评了,说明你遇到了对的人,你是幸运的,但不一定就是高贵的。落选的也一样,或许你还没有抵达相应的艺术高度,或许你还没有遇到对的人。这倒像我们的生活,充满机遇、遗憾、抵达和失落,但不可否认,私下都潜伏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在不断地跋涉,攀爬的路上,总会邂逅一个偶遇、邂逅一个对的人。故信奉一句话——机会总在路上,诗写、评鉴的抵达也在路上。当然,我们不是盲目、固执地奔跑,要储蓄一定的诗写、评鉴知识。一面真诚地融入生活,感知它的喜怒哀乐;一面潜心在语言及结构上深挖、细究,力求将个我(包含众我)的感怀艺术化,意象化,陌生化地呈现之。要饱不要满的,要简不要繁的,要自然不要刻意的,要通透不要晦涩的,要像各种野草一样长出自己的模样,不论其美丑,且诗歌史一再证明,恶丑之美的品位更高。评鉴也一样,要少一些感怀,释义性点评,少一些繁琐、强加性句读,似应借鉴新批评的——以文本为解读的落脚点,以语言技巧的字斟句酌为核心的细读(但避免它的纯文本而文本),结合中国传统的点评式、印象式批评,既聚焦又不失宽泛,既兼容而不致泛滥,稳准狠地直抵诗意的命门。就写这些吧,一点编前小议,仅供友们参考。


      一一老家梦泉于2024年9月8日




三、上榜作品


【状元卷】


1.开 花
河北丨西衙口


荒。
打工的人还没有回来。
他或许将一直在外头闯荡。
一天,
他举着锄头来撅我家的祖坟。
我奋起反抗。
蒲公英和荠菜打在了一起。


老家梦泉读诗:这首小诗没有分段,但显然前三句为一层,相对实写,叙事性场景铺展。荒字独立成行,形成指意聚焦:一指草木荒芜,为下层展开埋下伏笔;二指农村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形成的农村荒凉,农业文明荒凉。后四句为第二层,相对虚写,叙事性场景聚焦。时间,一天,因题目“开花”,即开花期的一天。地点,祖坟。人物,蒲公英和荠菜。妙在作者用指代人的“他”“我”来指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拟人的第一层,尾句蒲公英和荠菜打在一起是拟人的第二层,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拟物呢?注意,前三句的“他”和后四句的“他”不是直接等同,而是相对关联的隐指。后四句中谁又是“他”、谁又是“我”呢?这也可循意推理,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落在那里就在那里安家,具有生存的漂移性,从这个层面讲,蒲公英就是“他”,和前三行的“他”类同,形成隐指关系。另外,蒲公英伸枝开花的模样类似锄杆锄头,这也让蒲公英指向“他”;二选一,余下的荠菜就是“我”了,这也可从另外一面来补足:荠菜繁殖没有漂移性,又是农家特别喜欢的桌上“佳肴”,也隐指留守的亲人,亦可延伸为传统农业文明的守护者。确定了“我”和“他”,那他们为什么又打在一起呢?这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实景的艺术化呈现,一是隐指的诗意延伸。前者:子孙外出打工,祖坟无人打理,野草疯长,微风下,蒲公英花枝一摇一摆,貌似举着锄头撅坟(蒲公英一摇一摆也有逃逸和守护的矛盾心理),荠菜与其缠绕,随风摇荡的样子貌似奋起反抗,这是相对的实景呈现。后者:因蒲公英和荠菜有一定的隐指,可以设想,外出打工的他,梦回故土,给亲人上坟,磕头的样子,像撅坟,和留守亲人交错坟头拔草的样子像打架,亦可延伸为传统农业文明逃逸者与守护者的争斗,当然逃逸者亦会有逃逸和守护的矛盾心理,守护者也多少会有些守护和逃逸的矛盾心理。可以想象,随着逃逸者的增加及逐步落户异乡,在不远的将来,祖坟将彻底荒芜,无人打理,传统农业文明也必将滑入式微,逐步消解,这倒真成了“被撅了祖坟”。这种貌似悖论的情景呈现,加上拟人拟物修辞手法的混搭,让小诗一下复杂、生动起来,像一株植物,从现实、情感、生活的泥土中刺出,随风摇曳、绽放,溢出迷人的诗意花香,亦鸣响畸形城市化将传统农业文明逼进窘境的警笛。
       一首好诗往往是多解的,这也是诗歌语言及结构的魅力。我推崇一种对话式解读:与文本、与作者、与众多解读者。此文权作抛砖引玉,如有误读、强加,望诗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榜眼卷】


1.麦田
文 | 打柴人


一大块麦田,平整而肥沃
麦子已收割,剩下齐齐的麦茬
像下了一场箭雨
此时,正是旋耕的好时机
但旋耕机没来
俄军坦克来了一趟
随后,乌军坦克又来了一趟


小雪人读诗:文本的情境有艺术的真实性,推进缓而有力,又能触动人心。对于麦田或者农人来说,最简单又美好的事,是“一大块麦田,平整而肥沃”,又遇见好雨知时节,而最彻底让人崩溃的打击,不是战争,也不是坦克来了,而是“俄军坦克来了一趟
/随后,乌军坦克又来了一趟”。这是战争,给农人的带来的,不是失去家园的流离失所,而是最彻底的无家可归。




2.抬头纹
文 | 白象小鱼


父亲,如果你抬头望天
额头就涌动着细小的河流
仿佛跃过群山的遥远地方
雪山已产下细微的流水
毕竟,你满头的白发
像一座移动的岗仁波齐
却是一家人的信仰


黎落读诗:小诗内部的逻辑非常严密,描述生动松弛,有一种反复回环之美,开始是向下的,结尾又扬上去。抬头纹和河流之间不止是形似,神也似。关键这河流还是从遥远的雪山而下的,那种翻越和时间的纹理都呈现了出来,且又对应了白发。岗仁波齐是雪山之宝,被世界公认的著名神山,也是信仰之源。




3.老墙
文 | 烂柯人


你不打算在任何时间开口
许多风雨爬上你斑驳的皮肤
如青苔爬上命运之舌


当我读懂你
每一条裂缝中的故事
当我面对你如同面对
天底下所有沉默者
一些从容生长的忧伤
灌铸成我们高贵的骨骼


老家梦泉读诗:关于“老墙”,许多人都有过诗写,但这首从饱经风霜的沉默者角度切入可谓奇兵突入,险中求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语言层面上:拟人加上一些鲜活的比喻,如清泉缓缓缠绕而下,溢出一波波诗意;结构上,由总揽到聚焦到由此及彼及众,提炼感悟后戛然而止,干脆利落,又回甘悠长……




【探花卷】


1.夜雨敲窗
文 | 张成良(江西)


蝴蝶飞走了
秋风萧瑟,万物开始渐渐拉下帷幕
一滴雨悬在空中
仿佛,敲响了红尘里的晚钟


两边都是山谷
落叶,它静静的铺满台阶
我点燃了一支蜡烛
照亮,游子回家的路


醒来的时候
才发现
每一滴雨,都有自己的名字


陈湖读诗:一个雨水连绵的秋夜,“我”点燃蜡烛,试图照亮回家的路,这是梦中的动作,更是现实里的念想,所以才有了“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每一滴雨,都有自己的名字”。




2.和州湖
文 Ⅰ 陈琛


风从来不说爱情
银杏树排成了琴键,弹不短不长的调子
冬夜,我们坐在湖边说来年的事


夜被拉得很长
月光是有弧度的
寂静在鸟的翅膀上抬高又放低
一层一层的浮云,也压不住天空的高远
就像故乡关不住儿孙们遥远的想法


和州湖深沉
湖水,盛得下整个天空


小雪人读诗:文本语言控制还是比较缓和,但是,语言之间的张力还有待加强。它从“和州湖”的情境切入,最终,抵达人的内心湖水对各人州际之间的包容与祥和。




3.立秋后
文 | 师泉河


山风送来尘封的青龙刀,你顺手接过
对着雨水,磨了又磨
村庄紧了紧松驰了一个夏天的腰带
提刀上马,酷暑闪开一条道路
三里屯,有人密谋暴动
落叶送来探报,红脸的谷物
早已低下高昂的头颅,蘸着南雁悲鸣
写下归降的乞书,将军且慢
待我擂响战鼓,菊花不才,温酒等你归来


黎落读诗:这个主题的诗快被写烂了,写出新意很难。但这首诗难得的是:利用拟人和通体暗示将立秋之后的种种,做出了回应,交代得很立体。还有一种古典和侠客行的味道。




4.太阳的脚步
文 | 大漠十一


太阳走到半山坡的时候很优雅
不像早晨的农民工匆匆赶路
也不像黄昏的下班族急急回家
它在等待那么多的山水田园和流浪的云朵
有的在奔跑,有的在参禅


要等它们处理好自己的笑容和坐姿


它在用宽容和淡定化解
所有人的窘迫
给万物留足上升的空间


老家梦泉读诗:如此诗写太阳,可谓别具一格,一个有情、有意、有爱,杜绝高高在上,体恤人间疾苦的智者形象一下呈现在我们面前。起笔“太阳走到半山坡的时候”一句很好,这才是诗写之笔,它不追求确定,求的是不确定,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早上,也可以理解为近晚,为下文留下宽阔的应对时空。接着用太阳此刻的优雅、不急,比对农民工,下班族、流浪云朵的匆匆、奔跑、急,以及参禅者的定,为什么?


“要等它们处理好自己的笑容和坐姿


它在用宽容和淡定化解
所有人的窘迫
给万物留足上升的空间”


一改祭坛上高大、崇高的太阳形象,一个颇具人情味的太阳呈现在我们面前,从众多同质化的太阳诗写中翻出了新意,也翻出了自己浓浓的诗意……




5. 实相
文 | 陈敬良(海南)


雾在雾中走散。光在光中迷失


天空无枝可依,无根可寻
归顺群山。群山守着庙宇、坟头、乱石


喑哑之物:无悲,无喜


小雪人读诗:“实相”,从文字经验上说,是佛教用语,真相。而在文本中,作者只是表达自己的人生观。
“雾在雾中走散。光在光中迷失”,是直观,是从眼之所见,抵达内心觉察。但是,“迷失”,则说明还在路上,因此,它的“归顺群山”是一种消极的“无悲,无喜”,而不是澄澈。




6.玫瑰花开
文 | 月若初见


松驰是一门学问。最初的小小蓓蕾
攥紧一粒光的糖果,以刺守护


当光旋转着打开,它成为透明的容器
波纹边缘,开启光滑的憧憬


秋天与山谷。必经的路途
有形世界 ,怎能盛下一朵花的花魂?


它杀死自己的囊。精油的芬芳
穿透一切容器


——它属于天空
光一样唤醒,隐秘的事物


黎落读诗:脉络清晰,从蓓蕾到开放到山谷的回应到采撷到制作成精油,交代的非常清晰。时间在这里给与了最好的展示,同时它从光开始到光结束,无论处在哪一个阶段,整体都有一种很松弛很安详于这种生命状态的体现,通透明晰。又不会沦为说教。




7.稻茬
文 | 赵仁宪


你已嗅到自已腐败的味道
此时,一年的老黄历已翻至第八页


即便烈日悬空,于你,也是风雨飘摇
你不由开始怀想那些,以割裂的方式送走的
黄澄澄,沉甸甸的守望


用毕生力气把它们举在头顶,举过清明谷雨,抵达小暑大暑
纵使暴雨狂风,也要稳如磐石,灌注精魄,直至把他们
催生成满地黄金


最后你把低矮和柔软,交给一团烧荒的火,一张锃亮的犁
以更腐朽的形式走进黑暗,蕴蓄深埋的下一个春天


陈湖读诗:水稻的枯荣成就了沉甸甸的稻子,稻茬的隐喻是对生命的态度:交给火和犁铧,成就下一个春天,但稻茬不只是稻茬,更是人生的演绎和阐释。




8.博物馆里的伪史
文 | 刘世军


博物馆里
风,是假的
光,是假的
陶陶罐罐,都是假的
一切历史都是剽窃抄袭
和虚构的


当然,抢劫是真的
杀人放火是真的


陈湖读诗:不论是大英博物馆还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对其国家来说是一种光鲜历史,但追究其根源,却是一部赤裸裸的侵略史,也就是伪史,对国人来说是受其烧杀抢掠,强取豪夺的屈辱史。




【同题卷】


1.在夜空飞行
文 | 迎头浪


从低处飞向低处
点点萤火,是草原飞溅的马蹄星
又是村头烟囱,晚间
散落的故乡情


像游丝般在夜空中滑行
牵引着无边的黑
虽是漏洞百出,也照样
掩盖着险山急水


老家梦泉读诗:谁在夜空中飞行?点点萤火。从低处飞向低处,先是喻作是“草原飞溅的马蹄星”,可谓相近联想,近取譬;接着说:“又是村头烟囱,晚间/散落的故乡情”,这就是偏远联想了,远取譬。尾段继续联想:“像游丝般在夜空中滑行”,一句“牵引着无边的黑”,可谓以小博大,也是小诗的诗眼。尽管不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不避讳逼仄的漏洞百出,但照样“掩盖着险山急水” ,这就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被众多萤火托起的生活,趟过险山恶水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08: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出刊,祝贺上榜诗友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15: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墙》的象征出彩;《抬头纹》的比喻不奇,但移情不错。这期,有4、5首比较可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17: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推崇一种对话式解读:与文本、与作者、与众多解读者。此文权作抛砖引玉,如有误读、强加,望诗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开花》,从文本看,明显的矛盾冲突,诗题《开花》不好诠释,若是《开荒》?......拙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0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学习,编辑同仁们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1 16: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编辑老师抬爱,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4 13:31 , Processed in 0.09645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