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回复: 0

内蒙古诗歌第七十期同题《又到中秋》选刊与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9 2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期点评老师                  

本期荣幸得到:张景琴老师、王淑芬老师、哑榴老师、刘一瓶老师、红叶老师、秋水老师、何景瑞老师、彭建功老师、晔子老师的评选点评支持。内蒙古诗歌表示诚挚感谢!                                                     
              
         
□点评作品及评语欣赏:
         
         
4.又到中秋
李巨(呼和浩特)
         
盘子里瓜果,月饼,一样不缺
整齐地摆放在院子的圆桌上
孙子尖声叫道:月亮上来了
         
我们都围坐在饭桌旁
大家吃着饺子,月饼
         
突然,孙子指着桌上那双筷子和碗问
爷爷,奶奶今天还不回来吗
         
儿子看我一眼,掐了下孙子的手
饭桌上别说话,好好吃饭
         
女儿背过身,去捡掉在地下的筷子
         
张景琴简评:这首小诗成功地完成了场景再现,使得蕴藉于内的情感依托落在实处。“孙子尖声叫道:月亮上来了”,使读者感受到全家人等待月亮爬上来的焦急,也将中秋的“仪式感”拉满。继续拉动画面的是“孙子”的问话、“儿子”对“孙子”的示意、“女儿背过身”的掩饰行为。诗作者截取展示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在矛盾冲突中引发读者思考,整诗感情克制而含蓄,尾段尤其拿捏人心。(张景琴,笔名琴心劍胆。诗星光文学社诗评编辑、废柴文学社诗评编辑。)   
         
王淑芬简评:作者独具匠心,用叙事的方法铺开细微的入情入心的情节描写,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还念。诗人用简朴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一个“月圆人不圆”的忧伤故事。小诗开头就用“瓜果、月饼,整齐的摆放,初生的月亮”来烘托气氛。可是,小孙子的一个疑问,一下就把掩藏在一家人心底的惆怅提到桌面上。特别是儿子的话和女儿的动作,读后让人泪目。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更让人感到难过,读后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真是应了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个成功的作品,不是用词多么华丽,而是用平常的语言,表达出最动情最真挚的情感。(王淑芬:《野火诗歌年卷》副社长,《五角枫文学》执行主编,《今日诗界》编委。)
         
哑榴简评:最容易感动人的描写是细节,于无声处,团圆却又充满缺憾。节日的氛围里,孙子天真无邪的发问“奶奶今天还不回来吗”,瞬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与和谐,儿子掐孙子手并制止其说话的举动,反映出他试图掩盖这份缺失,维持表面的平静,却反而更凸显出内心的无奈和逃避。女儿背过身捡筷子的动作,暗示着她试图回避这个尴尬和令人伤感的局面。于无声处,诗心剖露,这才是欢乐与忧伤如影随形的人间。(哑榴:国际诗歌网安徽频道编辑。《神州诗歌报》一室执行主编。世界诗歌网诗歌点评委员。)         
         
         
         
7.又到中秋
赵会凯(内蒙古赤峰市)
         
把夜色装入酒杯
饮下思念   
想起一场久违的烟火
深秋的枝头
挂着夏日残留的暖
         
小时候,母亲亲手缝下的两枚纽扣
一枚藏在我的胸前
一枚悬在天边
         
刘一瓶简评:中秋之夜,抬头望月,想起故乡的炊烟和点点滴滴,这种思念是深切的,也是持久的,是每一个漂泊的游子和失去故乡的人的心声。
结尾两句,把整首诗的诗意提升,用母亲亲手缝制的纽扣结尾,真切朴实,念亲人情深,让人唏嘘。愿团团圆圆的月亮,照亮我们的思念。(刘一瓶,笔名笑意嫣然,儿童文学写作者。世界诗歌网内蒙古频道版主。)
         
         
         
16.又到中秋
杜晓旺(陕西)
         
超市最现实
八月十五来视察前
用最高的规格
在黄金位置
以热烈欢迎的阵势
优选亮出一大批经过训练   
包装口味产地和身价
都很中秋的月饼
亲前脚刚一走
所有的中秋全部下架
         
张景琴简评:诗作者善于观察、提炼和思考生活,将节前节后的两种不同场景并置于读者面前,鲜明地对比加深了讽刺,引人思考。(张景琴,笔名琴心劍胆。诗星光文学社诗评编辑、废柴文学社诗评编辑。)
         
         
20.又到中秋
菩提树(呼和浩特)
         
八十高龄的母亲
依然亲手制做月饼
她要把那个最大的分给月亮
剩余分给我们每个子女
         
今夜月亮又大又圆
很重,就像母亲的思念
母亲把月饼、瓜果
摆满院子里的圆桌望着月亮
月亮仿佛也懂母亲的心思
轻轻的落到了窗前的水瓮里
         
张景琴简评:结语“月亮仿佛也懂母亲的心思/轻轻地落到了窗前的水瓮里”有看点,做到了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含蓄而内敛的情感,颇能打动人心。(张景琴,笔名琴心劍胆。诗星光文学社诗评编辑、废柴文学社诗评编辑。)   
         
         
22.又到中秋
倚门回首嗅青梅(内蒙赤峰)
         
体内越发淤阻
如同逃出芦花的大雪纷扬
         
进山时风未落
草木安静的如同饰品
         
三钱折耳根  五钱地黄
七钱白芷随着静水流深
都褪去茂盛的样子
         
而这圆月  这人间
这半场秋事  这唇齿  这三餐
若每朵桂花都开
         
红叶简评:“体内越发淤阻/如同逃出芦花的大雪纷扬”,我喜欢这两句开头,把“中秋”的体验融为那“芦花的大雪纷扬”,似雾又似梦,不期而遇地跨越时空,容纳了情感,怀着爱进入了生活,“进山时风未落/草木安静的如同饰品”,于是,“三钱折耳根   五钱地黄/七钱白芷随着静水流深/都褪去茂盛的样子”,刹那让思想凝结,虚空的草木何以治疗盛大的情感,“而这圆月   这人间/这半场秋事”,无不颤动着抒情的特质,含有多重的喻义。(红叶:实名,陈二虎。赤峰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开原市历史研究学会顾问。诗文评论爱好者,喜欢为摄影、书籍、画作、诗歌等作品作评。)   
         
         
         
26.又到中秋
蒲阳河(河北保定)
         
尽管步履蹒跚
母亲,还是挪动身体
去关上院门
她怕看见每一个走亲的人
以及那些嘘寒问暖
         
唯有夜晚
她会早早打开窗户
她不看月亮
坐在父亲那把旧藤椅上
她只抚摸那片月光
         
秋水简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打动人心弦的永远是真情,小诗选取生活小横截面和中秋的典型环境中,通过“蹒跚、挪动、关、害怕、抚摸”等心理和动作的描摹,为我们呈现了一位盼亲归,却又怕被别人小看,形影只单的留守母亲形象,尤其最后三句“她不看月亮/坐在父亲那把旧藤椅上/她只抚摸那片月光”的细节意境的营造,情真意切,读之让人泪目!“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首诗启示我们,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回家看看,不要忘记远方父母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房晓玲,笔名,云梦、秋水。赤峰市诗词学会会员、北山诗歌诗评编辑。在多家平台为诗作评。)        
         
         
         
30.又到中秋
皓帆(山西)
         
圆了缺,缺了又圆
多少诗词歌赋
写不尽人间悲欢离合
         
又到中秋月圆
斟一杯杜康
遥祭天堂的父母
         
不知那里的月亮
是否也如人间一样明
         
何景瑞简评:这首描绘中秋色彩又丝丝入扣的小诗,使中秋花开染香,些许期待跃入诗中,浅尝雅欢,鲜明流畅,意境笔法娴熟,我美美地读到美诗。“圆了缺,缺了又圆/多少诗词歌赋/写不尽人间悲欢离合”,诗者感情真挚,语言朴实,诗句豪爽凝重,如脱口而岀,为《内蒙古诗歌》同题诗量身定做,是“写不尽”的歌者。“又到中秋月圆/斟一杯杜康/遥祭天堂的父母”,诗人巧妙地运用“又”字拉近主题,用“杜康”奢望隆重,用“父母”祭典情思,远远超岀了倍思亲的中国传统美德,寄托深刻的崇爱,自我价值增加了现代诗的仪式感。最后,“不知那里的月亮/是否也如人间一样明”,把生活中理想的目标,视为诗与实际的追求和最高境界,撷取平民最为注目和关心的意向,成为内心世界的永恒,流诗如同拧开自来水笼头,诗人的艺术造诣从不同凡响中产生共鸣。(何景瑞,农民写手,内蒙古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报业集团十大集报家之一,赤峰市松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笔耕半个世纪,岀版作品集六部,其中著有《人生如诗300首》一部,微小说作品连续五年(2019—2023)编入《中国精短小说年选》,略有文学作品发表和获奖。)   
         
         
32.又到中秋
言上(内蒙古)
         
商量好了
今年中秋
女儿在南京
我和妻子在内蒙
哥哥和弟弟在陕西
         
我们在中秋夜的约定时刻
共同举起各自的孤独之光
邀月亮碰杯
思念中分享
天上这块月饼的圆与缺
         
彭建功短评:此诗化解并引用了很多经典语录,一千里明月寄相思,二天涯若比邻,三举杯邀月……小诗构思巧妙,寓意生动有趣贴切,语言的张力极具弹性和空间,内涵丰富,融入了好多优美的意境,语言造诣很好,仲秋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举杯共度仲秋,极具诗意的浪漫的良宵美景,也蕴藏着人生哲理!(彭建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文艺评论家会员,中诗论坛评论版编辑。)     
         
         
41.又到中秋
秋水(内蒙赤峰)
         
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却
始终
走不出那一年的画框
         
急着赶在雨季前,把谷子打完
摊场、起场,扬场、装袋
晚风一阵阵吹,汗水湿透眼眶
虫鸣和暮色溅起夜的浪,最后一粒谷子终于归了仓
         
妈妈从红木柜里取出一包,纸包纸裹的月饼
一人分半块,我们小心翼翼地吃着
月色分披下来,蛙声温柔
连空气都那么甜、那么香
         
晔子简评:中秋的题材,总是逃不过月亮、月饼、桂花和浓浓的思乡情,如何用好语言架构,让作品不落俗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41号作品,把中秋定格在一个往年秋收的画面上,诗者和家人急于在雨季来临前收谷,忙碌的汗水,“虫鸣和暮色溅起夜的浪,最后一粒谷子终于归了仓”。而在丰收的喜悦里,在月色洒落和蛙声的和鸣中,妈妈打开红木柜取出来分吃的月饼,一定是记忆里最香甜的味道。诗者笔下的这个画面,带着熟悉的气息,穿透一代人的记忆,在中秋夜里遥遥而来,让人与之动情。(晔子,原名孔范晔。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烟台芝罘区作家协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哑榴简评:妈妈从红木柜里取出月饼,每人分半块的情节,充满了生活的质朴与温暖,小心翼翼吃月饼的描写更是凸显了当时物质虽贫乏,精神却依然富足。月色、蛙声,美好的氛围,也能让人感受到简单纯粹的快乐。整首诗通过对中秋特定场景的回忆,抒发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母爱的感恩和对亲情的珍视。(哑榴:国际诗歌网安徽频道编辑。《神州诗歌报》一室执行主编。世界诗歌网诗歌点评委员。)         
         
         
         
43.又到中秋
刘一瓶(内蒙赤峰)
         
木篱笆的门,敞开着
秋丝瓜藤蔓,向村外的小路延伸
它们爬呀,爬到我笔下
我用这些温暖的文字
还有一根根木桩,阳光和虫鸣
建造一个篱笆院
矮檐下,母亲的菖蒲草坐垫
以草质方式迎我
         
秋风在院子里用方言絮叨着,憨态甜蜜
各种颜色的乡愁聚在一起   
         
秋水简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造境是诗者的理想型写作,选景取材常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写境是客观呈现现实生活中的景物,选取典型景物进行描摹,高级的写作者常常把写境与造境巧妙结合,互相渗透融合,营造一种美好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本诗作者深谙这一手法,通过“篱笆门、秋丝瓜、菖蒲垫”等客观景物的选取和“阳光、虫鸣、木桩、文字、秋风”等想象的景物互相描摹,再用“温暖、甜蜜、絮叨”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珍珠串联,营造出初秋成熟、温暖、温情的一幅幅画面,透过清新、隽永的文字,我们仿佛嗅到,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和乡愁,以及欲说还休的思念母亲的一丝丝甜蜜和哀愁。小诗风格清丽,语言轻柔,感情动人!(房晓玲,笔名,云梦、秋水。赤峰市诗词学会会员、北山诗歌诗评编辑。在多家平台为诗作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1 21:29 , Processed in 0.07103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