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7|回复: 0

读书杂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0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9:35 编辑

读书杂感
??我很喜欢《世说新语》,手头上已经有三个版本。第一本是精装品,质量很好,可惜只有正文,没有一字注 解,看着吃力。便又买了一本带注解的,却是节选本,只有全书二成的内容,管中窥豹,很不理想。最后这本最理想,既有翻译,还有刘孝标的注。刘注非常有用, 他给书人物都找来详实的史资,绝多部分有书可资;省去了我们的翻查工夫,而原本繁复错综的人和事,就变得脉清晰,让人有了更深更广更客观的了解和 认知。以前一直领略不了书中意味,除了文字障碍,主要是不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事之间的复杂关系,有了刘注,一切如水落石出,人便豁然开朗。我甚至觉 得刘注是《世说》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它,虽然不至于是买珠还椟,大为减色,是必然的。
  
   买回来颇有一段时间了,只看了一两章。时间 有得是,六百多页的书,欠一份恒心。《世说》共三十六章,只是前十章长些,每章近一百条,后二十六章,多即二三十条,小即十来条,都很短。好不容易静下 来,耐着心看了几天,看完第九章,突然发现书变薄了,不再是厚得没完没了。我知道这次自己可以把它看完了,有些惊喜也有点酸涩。有太多的书想看,应该看, 却是一拖再拖,何以解忧,唯有看书,坐拥满室好书(包括图片馆的),宁可上网打牌、玩游戏来消磨时间。人生白马过隙,还一再蹉跎的岁月,我的心常驻一片空虚。 我是喜欢《世说》的,喜欢那文字的味道,喜欢那些人物的风神。如果我国真有贵族,那么肯定是魏晋人物莫属。一本《三国演义》让人们对魏蜀吴几十年历史了如 指掌,一本《世说》也让人对魏晋风度十分向往;当时社会是不是如书一样美妙,我不知道,反正文字让我陶醉,让我向往,让我忘机。这书可以当小说看,也可能 当散文看,都行。暂时不想说什么,等看完吧。也许看完了也不会说什么,喜欢就行。无言,是我近来的心态,让人苦恼的这无言并不是陶渊明说的“此中有真意, 欲辨而忘言”。是什么?说不清楚,希望文字可以抚慰心田,书香能带来温暖。
  
   看完《世说》,我打算把《归田录》、《东坡志林》和《陶庵梦 忆》再看一遍。这三本书,都只是粗粗翻过,没仔细看完。由其是后两本,我很喜欢。我越来越喜欢东坡的文字,觉得他真是做到无事无物不可入文,到了信手沾来皆成妙趣的化境。不像是东坡自己要写,是文字涌到笔下,要他写似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是不是说苏东坡呢?不过东坡固是妙手,却并非偶得,文理 自然,如泉吐珠,随地而出,用之无穷。如果你对东坡印象不深,甚至不太喜欢他“唐宋八大家”中的文章,建议你看看《东坡志林》,相信感觉一定不同。东坡之 后,到目前为止,便数张岱的文字。不过,张岱的文字虽好,和东坡比,我觉得还差一些。东坡的好是好在自然,你好难说出他好在那的,却无处不贴切,张岱的文 字好是好,还是不能大而 化之。或者这样说吧,张的《梦忆》是国破家亡,让他有了一种沧桑的情结,这种情结是在特定环境下,因环境的使然,内心依然有一个“结”。这“结”让张岱的 文字映出神采,如玉在山而草木润,崖生珠而渊不枯,但草木润必须有玉,渊不枯必须有珠,不能像东坡那样草木自润,渊自不枯。张岱是将天地融进心胸,东坡却 是把自己融入天地。所以读东坡的文字,会让人旷逸高远,如对海气天风,如见蓝天无云。读张岱看段段旧事品淡淡心影,亦让人忘忧、忘倦、忘老。
  
   拿欧阳修的《归田录》和东坡的《东坡志林》比,这种感觉更深。《归田录》不是不好,内容杂而广,却欠一点随意,还有一份志趣。一看就是文人写的文章,是有意 而为,哪怕文字不差,但味远矣,不似《东坡志林》像无意而为,信笔而成,自然可喜。《东坡志林》不像文人的文章,有文气而没文人气。用现在的话说,大概是 有才华而没有文艺腔。我发现写散文的人,很容易有文艺腔,散文凭心,但心实难凭,非高手不办,半酣未醇通之间,便不易把握分寸与尺度,于也许这也算是积习难改吧。
  
   想看的还有《容斋随笔》,但目的和上 面略有不同,更多是着重学识方面。当然不是说洪迈写得不好,是他这本随笔,实在是容纳了太大太大的知识,不能以常见的散文对待,有点类似读书随笔、杂记之 类,看了会学到许多知识。这是我喜欢的。我就是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太窄了,所以我现在不太喜欢太抒情的小品文,喜欢一些有知识的文章,或是有人有事的,看了 可以长见识,或有充实感,收获会大一些。美的享受,精神享受,不是不好,是好的不多,个人的小感悟小意绪,华美的词藻,浮躁的心态,看着让人气闷。《容斋 随笔》我有两本,一是白话本的,一是原文,可以对着看。当然,我主要是看原文本,遇上不太清楚的地方,才借助译文。这书很厚,看起来没有《世说》轻松,我 打算一天看几篇,这样日积月累,总会看完。好文章,一次是不能看得太多的。
  
   我觉得古人的文章,在尺牍和笔记中,容易见性情,用我们现在的 文学 眼光看,比那些大部头,或认真的作品,更能看出作者的真实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所以有这样一种观点:古人好文章尽在尺牍题跋中。我渐渐有些认同。梁周把 明代公安竟陵推为现代散文始祖,我觉得有点狭窄,更好的源头,至小应上溯至唐宋笔记。以我浮浅的感觉,明代的小品在性情上是比宋代的笔记要灵活得多了,个人化或说个性化更明显,但是不一定能超过宋代笔记的水平,宋代笔记的内容广,且往往当成笔余文字,容易无意为文,而明代小品说是小品却是正经文字。如以明 清小品为宗,彰显个性,亦怕渐趋渐小,失去充沛的元气。文笔在六朝开始区分,似乎到了宋,笔才成熟。我有一个粗糙的感觉,不知对不对,觉得唐宋笔记有如先 秦的文章,先秦文史不分,学术与文学不分,反而让先秦文有着深广的内容和深遂的精神。明代的小品文,多多少少已失落了一点元气。凡文学若只为抒情, 只为审美,总觉得欠点硬坚的精神,虽有情趣,情致。偏废并不可取。
   2008-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21:44 , Processed in 0.08602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