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张枣,一路走好!(2010-03-1015:47:46)
○张枣简介
张枣,1962-2010,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诗人,德国图宾根大学文哲博士,曾长期寓居西方,从事世界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谙熟英语、德语、法语和俄语。翻译过里尔克、泽兰、西尼、夏尔等诗人的作品,并主编了《德汉双语词典》。曾任欧盟文学艺术基金评委和“当代中国学”通讯教授。后居北京,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在国内出版的诗集有《春秋来信》。有评论认为,张枣的诗是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完美结合,他从诗歌的抒情源头上继承了“风、骚”传统,并将这一传统完美地展现在当下的语境中。
○张枣的诗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我四处叩问神迹,只找到了偶然的东西。”这是诗人张枣的诗句。3月8日凌晨4时39分,他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因肺癌去世,享年48岁。证实这一消息的人是张枣的弟弟张波。张枣从发现肺癌到去世,时间只有3个月。记者采访中山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和诗人杨克时得知,今年已有梁健、邵春光两位优秀诗人离世。
张枣去世的消息虽然在记者写稿之前还没有任何报道,但在新浪微博已有众多文化圈人士表示震惊和惋惜。有网友建议“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给张枣补发“终身诗歌成就奖”,但兼任这一奖项评委会主任的谢有顺却说,“一个离我们而去的诗人,他可能并不需要任何奖了,纪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诗歌。”
诗人的才华?
“他能熟练使用好几国语言并翻译外国诗歌。正是这种双重文化甚至多重文化的背景,让张枣的诗有着不一样的风格。”
张枣在湖南师范大学读英语系,然后考到四川外语学院念硕士,1986年开始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读文哲博士,多年来,他坚持写诗、译诗至今,能熟练使用好几国语言并翻译外国诗歌。身处两种文字背景和文化场域的张枣,对文字的细微差别极其敏感,比如他曾经论述过“别处”与“他乡”的区别,而认为“他乡”比“别处”更具中文性。北岛在一次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国内诗人中他“挺欣赏”张枣和柏桦,因为“他们两个同是学外语出身,具有双重文化的背景”。
和张枣同属第三代诗人群体的广东诗人杨克,曾在他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中选入张枣的诗《祖国之书》,但后来被出版社终审撤下。杨克说,和其他很多第三代诗人不同,张枣出国学习、生活,让他对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有了融合和吸收的机会,所以有人说他的诗是“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完美结合”。
杨克认为,正是这种双重文化甚至多重文化的背景,让张枣的诗有着不一样的风格,“这种融合在五四一代作家身上是很明显的,如果鲁迅没有在日本学习过,他就不会有那样的小说语言。但后来这种方式被中断了,朦胧诗人北岛、顾城、多多等也出国,但都是成名后出去的,没有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中国诗歌需要这样的过程,必须在吸收中重新发现并塑造自己母语的美。”
诗人的爱情
“他谈了一个女朋友,在她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分手了,她喜欢上一个做生意的人,她说跟生意人在一起玩很轻松,不像跟诗人在一起时那样沉重。”
在杨克的印象中,张枣的诗歌在题材上有种不常见的严肃,“很多诗人主张什么都可以入诗,但他对写作题材、对写什么很严肃,依然是(上世纪)80年代那种很理想主义的状态”。
张枣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到自己的恋爱和理想主义冲突的故事。他谈了一个小女朋友,在她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分手了,分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喜欢上了一个做生意的人,她说跟生意人在一起玩很轻松,不像跟诗人在一起时那样沉重。当时张枣的想法是:“(上世纪)80年代主调还是理想主义覆盖一切。分手并没有给我带来那种内心撕裂的痛苦,而是觉得你怎么能背叛你的人文背景呢?”
在访谈里,张枣还提到了朋友柏桦和自己的代表作《镜中》:“我们整个生活惟一关注的就是诗歌。柏桦每次带了好诗去找我,在宿舍门口就大吼:‘来了,老子的东西来了!’我那时年轻气傲,写了诗就丢在地上,柏桦每个星期来都在地上找。有一次他找到《镜中》,眼睛睁得老大:‘这首诗会传遍大江南北的。’其中有一句话‘低下头,回答着皇帝’,我把‘皇帝’两个字划掉了,他说:‘这两个字是这首诗的命,你怎么这么恍惚啊?’”
○张枣印象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
他具有真正的诗人气质
我刚刚才得知张枣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也很难过,因为之前我并不知道他已经得病。我和张枣见过几次面,但交谈不多,在我感觉中,他是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优秀诗人。他沉静、睿智,又不乏诗人的激情,正如他的诗歌,既传统又现代,既有抒情性,又有很强的叙事性。他的诗歌也因汇合了多种貌似矛盾的因素而充满了张力。我很喜欢他的诗歌,尤其喜欢他语言的韧性,以及韧性背后潜藏的那种隐忍的力量。这是一个对世界充满警觉的诗人,他对生活智慧的理解中又包含着对生活的抗辩,而且在语言的表达、意象的运用上极富创造性,有时还幽默而风趣。他的诗歌为当代的诗歌写作提供了新的向度和标高。
(来自《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