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周占林

《中国诗人报》第47期2010年5月20日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7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周占林 的帖子

最近我才发现,很多诗人都在背‘加减乘除口诀’。然后用僵硬的口诀来套读灵动的诗歌,于是,便有人说‘平仄不对,格律不懂,韵味不足’等等1+1=2的思维方式。但那是在小学的时候,难道中学,高中,乃至大学以后,你还会相信1+1只能等于2吗?灵动的诗歌是灵魂的,有灵性的,不是生硬的模板,基础我们要学,并且要学好,但不是意味着照本宣科,死搬硬套。放眼古今,那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是死搬硬套的呢?诗歌应该是灵动的,自然的,灵魂的。不是用灵魂去迁就那些‘口诀’。那样的只是一首规格化,僵尸话的,没灵魂,没灵性的文字游戏罢了。
诗是吟出来的,是流出来,自然的,不是规模化的,也不是模具下的产物。
首选其意境,让人一看就明白你在哪一个意境中。
有人常搞一些看似很深奥的诗,其实仔细品读来,只是一堆奢华的垃圾文字罢了。
我不赞同【读不懂的诗就是好诗,不明了的意境才是绝佳意境。】这句话。
我来举个例子,为什么李白的好诗都是一些朗朗上口,意境明了,但不入俗套的呢?
那些很规则化的诗为什么没人问津?这就是感染力和共鸣。
写是为了让人读,读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宣泄。而寄托和渲泄的途径就是共鸣。
有点歌曲写得很雅致清高,但为什么不能流传开来呢?
而一些歌曲看似很俗,却成为了经典。
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
只要写进了多数读者的心里,自然就是一首好诗,经久流传。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有人老在拿着‘口诀’的套子来品读,这的确是一个杯具。诗坛的杯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9 0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下午收到第2010.5.20总47期《中国诗人》样报,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收到。谢谢周总、白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邮政编码:132011
通讯地址:吉林市天津街78号劳动宾馆4楼425室吉林画报社新教育吉林编辑部
收件人:  于江龙(静川)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远点,还没收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1: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到,非常感谢周总,不知能否寄样报!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委宣传部    徐国志    邮编:435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9: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到,中国诗人报刊登了我的诗作,非常感谢周总,问好,不知能否寄样报。
我的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207—5号,邮编:150090,姓名:孙毅 转(非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10: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作者报纸今天已寄,请注意查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2 12:27 , Processed in 0.08997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