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5|回复: 4

诗为何为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2 01: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长生君 于 2010-10-12 01:23 编辑

        从古老的诗经到楚辞到后面的汉赋。到唐诗宋词把诗文化推上了风口浪尖,以至于后无来者。我们不难看出,诗的灵魂都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变化的只是他的形态以及个体。之所以称其为灵魂不变,主要是因为从古至今诗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肩负着、传承着时代物质精神文化的传播以及推广的任务,而我们称它的形态个体变化主要是指他的体裁越来越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化以及多元化。
        正是由于体裁越来越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化以及多元化。所以不同的时代都应该有其特点。但是现在我们的诗文化却有了两难,一个难是走不出过去体裁的限制,另一个难是当今社会始终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自己(时代)的诗文化特征。
       我们知道唐诗虽然在唐朝到达了顶峰,可是后来的(唐)诗学者却不胜枚举。例如宋的哲理诗另辟蹊径的基础上就有很多唐代的风采,明代的大诗人高适宋濂等人在诗文上就天赋极高。而且都取得相应的成效。及至清朝,仍旧有写唐诗宋词出名的人,纳兰词以及龚自珍作品就是其中的一些代表。但是我们要深知,宋的压轴之作是宋词,元朝是戏剧,明清文化的头牌是小说。
       其实也正是因为都愿意”效法古人“这个难而引起的现代诗人作家们的难,即找不到自己时代诗文化的出路。很多人还停留在唐诗宋词的体裁下完成创作,但是那始终不是出路,而且绝对不是。
        回望一点过去,欣喜的是至从新文化运动以后迎来了诗的两一片天地,随着白话的产生,诗体也在逐渐的变化,作家们纷纷接受西方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象征手法出现了,朦胧的,意向的也逐渐的成长发展,直到现在这番模样——没有自己时代的诗文化特征。
       我曾经和朋友嬉聊了一下“诗何为诗”,谈的不胜欢喜。至于诗何为诗在上面提到过了。因为他是自觉、不自觉地肩负着、传承着时代物质精神文化的传播以及推广的任务的,也就是说他是随时间和空间而流动着的,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更新自己时代的认知和观点,去努力适应他,接受、发展他。然而问题回到了原点(没有自己的诗文化特征),所以大家都犯难了。也至于现在的诗坛像是百家争鸣,各家自操旧业。
       可以说诗坛还是一片沉寂的。不仅仅我们国家是这样,其他的国家乃至全世界皆如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知道几何时诗歌让位给了戏剧,让给了像现在的电影散文小说。
       诗歌要到上面时候才能够收到人们的重视,这个很难说。比如在我们的国家,如何走出自己的诗文化,都还是一段待走的路。但是又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全世界的文化在碰撞,在交流,在融合。诗歌发展到后面会没有他的国界(虽然诗人有自己的国家),文化间的相互取长补短也许就是时代诗文化的一大趋势。这一点很好理解;当你觉得后面已经无路可走,前面茫然一片不知道如何落脚前行,你看一看你的侧面,你的身旁兴许会给你一条意想不到的大道。
       知道了诗的趋势(交流融合)以后,我觉得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诗歌的提升(特征和题材的变革)”也相当重要。因为诗文化是流动着的,而且向前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我们的重点放到理性的思考这一主题上来。我有这么一个特点,当遇到写景的主题时,习惯用古体来写,如果用近体觉得像是无病呻吟,落得别人笑话以外自己也觉得不那么的自然。而遇到写感情,心境时则喜欢用现代的写法来写,觉得自然顺畅。
      现在又很多的朋友写的现代诗看了以后会怦然心动,这种心动来源于“共同心理的一种共鸣”。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把方向移到理性和意识上的思考非常重要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的内心世界会变得让我们都无法理解自己,这是因为一直存在在 那么一种东西在我们的身体里,支配我们生活、思考——意识。简单一点说就是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我们的内心世界会因为物资少了的那些精力和烦恼而平添空虚,无计可施,我们只有满足他。所以我们必须对他进行思考以及反思,因此我们的诗歌也要走上这条反应时代的路。对人类更高的(精神)领域进行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19: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发到“诗歌评论”版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分析,去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1 16: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生,也是活着的状态和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22:5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9 21:43 , Processed in 0.08213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