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晚春轩主

【七绝】元宵绝句三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4 12: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鹰翔蓝天 发表于 2011-3-23 16:18
回复 晚春轩主 的帖子

南风欲唤垂杨醒,吹得乡情也发芽。

谢谢支持,问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4 12: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赫英 的帖子

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5 13: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佳作。{:3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19: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刘荣魁 的帖子

多谢诗友光临,问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5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晚春轩主 的帖子

再赏!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8: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寄刘东  春可避一个!寒雨元夜  月避一个!孔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09: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慕容 发表于 2011-3-27 08:44
寄刘东  春可避一个!寒雨元夜  月避一个!孔见!问好!

      
多谢诗友光临切磋,问好!

     关于律诗绝句重字问题,以前数次讨论过,现重贴有关资料如下——


     律诗应尽量避免重字,但有时为了修辞或诗意需要而不加避忌。前人名作不乏先例。如“昨夜星辰昨夜风”“一弦一柱思华年”“青山隐隐水迢迢”;老杜的“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还有韦应物的“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刘禹锡的“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毛泽东《长征》“军、山、水”皆重;杨万里的“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多处重字,等等。
       重字现象,律诗、绝句皆存在;律诗多于绝句,皆不胜枚举。古人论诗,向以意为主,强调不以词害意。谢榛在《四溟诗话·六三》批评李颀“写兴以害意”时举贾岛《望山诗》:“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赵臻病其“此亦写兴害意”,并未病其重字。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三一》说得干脆:“非此字不足以尽此意,则不避其险。”《薑斋诗话·十》举宋人咏河魨诗为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认为“神理凑合时,自然恰得。”对“春”字劈头重字不以为病。
   

      对“重”字非议者,唯瓯北耳。其《瓯北诗话·诗病》云:“诗有一首中用重韵者。……‘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青’‘白’二字,一首中重出。······皆以为今人诗若是,必厌其重复,在古人正不若是拘也;然究是诗中之病也。”赵翼明知“古人正不若是拘也”却以之为“病”,爰有奉为圭臬者。
            赵翼“论诗”传诵不绝,其中有一首:“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其为突出“人”,瓯北不得不重字,:“矮人看戏”,瓯北“随人”重字,竟然掩耳盗铃“然究是诗中之病也”,瓯北自打嘴巴,自相矛盾。诚然,赵翼终不敢为避“重字”而改做“余”“牛”甚或“狗”,何也?看来,瓯北未必是“高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点评

应尽量避免重字,但有时为了修辞或诗意需要而不加避忌。---同意~  发表于 2011-3-27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9: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晚春轩主 的帖子

律诗如此,作为绝句更应该杜绝重字!古人也有出律重字的现象!但不一定就正确!贵妃醉酒那段唱词想必先生很欣赏吧!我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点小看法!望先生原谅!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09: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慕容 发表于 2011-3-27 09:14
回复 晚春轩主 的帖子

律诗如此,作为绝句更应该杜绝重字!古人也有出律重字的现象!但不一定就正确!贵妃 ...

《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诗中连用三个黄鹤。崔颢、严羽皆为古今诗界所推重,做为后学而且名不见经传的我们,“古人也有出律重字的现象!但不一定就正确”这样的话似乎有点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晚春轩主 的帖子

谢谢先生悉心指点!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 23:15 , Processed in 0.10292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